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夜航西飞(修订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夜航西飞(修订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4-05 23:16: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夜航西飞(修订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夜航西飞(修订本)》是一本由柏瑞尔•马卡姆 / Beryl Markham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九久读书人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航西飞(修订本)》精选点评:

  ●我们活着,什么都没学到。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你素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决绝地离开,永远不要回头,也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是更好的,因为它们已经消亡。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叫人看来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这样的人生我大概只有羡慕的份。“与其说它(非洲)是蛮荒之地,不如说它是我们不熟悉的召唤。不管它用多么醒目的野蛮装点自己,那依然不是它的本质。” 我也有非洲情节,但我想我永远也无法真正地了解它了。

  ●小学时老师推荐买了本书叫《我的动物朋友》,因为喜欢看了好几遍。这书初读时让我想起那种纯真的感觉,可能第一代飞行员真都有不一样的心灵。女主离开非洲时我还顺便翻起了地图复习地理。最喜欢这一段:“有一天,飞行时代将会来临,但到那时,人们已经忘记了该如何飞行,他们只是机器上的乘客,而经过严格训练的机器操纵员则对贴着标签的按钮倒背如流。在他们的脑子里,天空、风向和天气变化的知识就像虚构故事般微不足道。”越发达越迷失。

  ●读过半才渐入佳境。剔除掉柏瑞尔的各种奇遇,单是深夜飞行这一件事情,就让我觉得够浪漫也够刺激了。黑暗中专注地体会扑面而来的孤独和寂静,如此充满哲学意味的过程,真是美极。也看到有人批评译者的翻译,我倒觉得不错。起码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讲,我觉得翻译还是很加分的。

  ●也只有在自然原始的怀抱中生活,才会有天马行空想象力的文笔,活得随性随心一辈子值了。也难怪能受到那么多青睐。非洲也许是我的下一站。

  ●作者被狮子扑倒过、作者的狗被非洲疣猪怼翻过、作者被马掀翻过、作者和土著一起出发打过猎并且从一个狮子面前慢慢的走开过、作者一个人开着飞机在非洲黑暗的上空"漂浮"过,传奇的一生,无所畏惧。 单人单发螺旋桨飞机,飞40小时,飞机发动机的可靠性真是太强了。

  ●看了走出非洲之后看的书,作者和译者都很喜欢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覺得翻譯有點渣. 有時候覺得太浮誇,有時候又覺得不著調. 沒有覺得特別好吧, 一般般吧~

  ●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他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假如你阅读,或玩纸牌,或照料一条狗,你就是在逃避自己。

  ●女版小王子?

  《夜航西飞(修订本)》读后感(一):我有过一个情人

  早些年,我有一个情人,某个傍晚的欢愉过后,他漂亮的身体来到我的书柜前,慢慢打量我的书。

  他躺回我身边,问我:“你喜欢《走出非洲》这本书吗?”

  “喜欢,但我更喜欢那部电影。”

  “你应该看看《夜航西飞》,你会喜欢的。”

  我侧过身迎着灯光看他:“那是什么。”

  “作者是女飞行员,也在非洲,自己开着飞机越过了大西洋,勇敢的女人。”

  送他离开时,他说他要离开北京南下了。

  这个时刻难以忘怀。就像电影《朗读者》里,男主角总会时不时想起年轻时曾经的爱人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手指轻轻划过书柜上每一本书的书脊。

  事实上我早已忘记了他推荐的书的名字,但今天在书店闲逛时第一眼就看到了它—west with the night,我知道是这本书。那个傍晚,那个站在我书柜前的漂亮身体又都潮涌一般袭来。

  想一想,也挺浪漫~

  《夜航西飞(修订本)》读后感(二):未竟之意

  陶子送我前一版的时候,我以为是关于非洲的回忆散文,翻了开头,没有细看,就搁在了书橱里。我对未开垦的神秘之地没有好奇心,居住都希望在市中心的高层公寓里。

  陶子对这书有超过一般译者的上心,她一向是品味之选。我后来知道是传奇女飞行员的回忆录,她圣诞假期之前送来新版,我一翻开就停不下手。

  【话在人的脑袋里,但有时它很寂寞,因为有些人的脑袋里没什么好与它做伴的,所以话就从嘴巴离开了。】这是柏瑞尔童年时跟着去打猎的非洲土著少年斗嘴时说的。她记下来。

  柏瑞尔一生之中看来都没有真正寂寞过,所以她的传奇在这本书中风一样的轻。

  她说十七岁时,因为干旱,相依为命的父亲破产,只身去秘鲁,她没有跟去,以给人驯马为生。本来负责一只既有天赋的公马,但是马主在赛马会前还是疑惑一个十八岁少女的能力,轻易把马许与他人;朋友为了她的荣誉给了她一匹之前被训坏了的母马。她详细描写了那场赛事,同个包厢里的人都在买公马赢,她也忍不住看曾经是自己照顾的公马,然而她的母马赢了。简直是好莱坞的经典叙事。她却对个中过程各种省略。

  读者要有足够的八卦心去想那些名字,那些在各国史书上都有不同故事的名字。

  我怀疑她和教她飞行的汤姆,和她一起飞回英国的布里克斯都有非同寻常的情谊。她只承认是朋友。

  一个从十七岁开始孤身的女人。现实里的婚姻她一点都没提。

  书极好读。陶子的文字本来个人风格强烈,这本书里却俨然就是柏瑞尔,我并没有看到陶立夏,这是好译者的表现。

  适合冬夜读。即使是像我这样对旷野呼声惧怕的人也能读出文字底下壮阔的一生。

  柏瑞尔就是传奇本身,所以她不用别的传奇转移或者加强注解。

  我真希望自己有这样的底气。

  《夜航西飞(修订本)》读后感(三):Beryl Markham

  如果这本书真的是Beryl Markham本人写的,我真的要嫉妒了。这样的文笔,这样的故事串连,是一个专业作家也比上的。我还可以清晰地记得,她是如何靠着银色机翼的反光找到失踪飞行员的,也可以记得她是如何在黑夜中,没有任何参考路标,飞过非洲大陆,飞过大西洋的。她的描述,将画面呈现在你的面前,你根本无需费力去记忆,那些画面会定格在你的脑海中。那些跟猎人周旋的大象们,那只抛弃妈妈,跟着Beryl回家的小斑马,一切的一切都在那里。非洲在她的书里是活的。当然,这也跟译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分不开。

  这不是一部自传,它回避了很多话题(比如Beryl精彩的感情生活),并且在她人生最辉煌的时刻:飞越大西洋之后戛然而止。它并没有打算将Beryl完整地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你可以看到一些Beryl, 但只有有限的面相:孤独的独立的理性的和成功的,这是作者想让你看到的,或者是作者希望她被这样记得的样子。至于那个真实的Beryl, 尽管那个才是我真正想看到的,应该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中了吧。

  =============================================================================

  要在大自然铸就的铜墙铁壁般的丛林中悄无声息地移动,可不是件长大后才能学会的本领。我无法解释其中奥妙,连教会我的鲁塔也不能解释。诀窍不是要看清落脚点,而是要双眼紧盯着你想去的方位,这时,所有神经就会长出另一双眼睛,每块肌肉都学会条件反射。你不用引导自己的身体,你只要相信它不会弄出声响就好。

  他没有再回首。他只是站着,用手挡住眼前的阳光。我开始水平飞行,驶上我的航线,然后随之远走。

  这是一座拥有灵魂的小城------或许是一个肮脏腐朽的灵魂,但拥有灵魂的城市不容易消亡。

  《夜航西飞(修订本)》读后感(四):夜航西飞2

  “我带着某种愚蠢的漠然旁观我的双手忙得歇斯底里”;

  作者的西飞之路并没有圆满结束,她遇到了气塞,只能迫降到一加拿大个无名沼泽(完成了飞越大西洋的目标),被附近居民所救还很乐观给悉尼机场电话,告诉他们她很安全,而且阻止了一场不必要的搜救hhhh;

  最后一章作者坐船航行回非洲

  “我正要回非洲去见我父亲,中间隔着长久的分离与纷杂的世事,如今这分离终于要结束了。我正处在某个阶段的末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熟,这就如同一片生长的树叶般无可避免。我想,无论如何,我都可以在陆地上随便哪个地方立足,但最后我却来到这里,在一条玩具船上数日子”

  “这条小货轮就这样静坐在海上,尽管非洲大陆日复一日地走近,它却依然纹丝不动。它已经老了,历经沧桑,它已经学会了让世界来到它面前。

  ——————————————

  这本书已经看完啦,作者完成了西飞,身名雀起,但汤姆去世了,起飞的时候被降落的飞机撞上,这名带着作者走上飞行员之路的男人,死在了陆地上,陪着作者航行的“银鸥”被拍卖了,印度富人买走了它,不懂保养,它后来引擎生锈、机翼脱落,后来检测才知道,银鸥原来在纽芬兰海岸某处起飞时就已经被冰块堵塞了最后一个油箱的空气注入口,如此破损条件下,它还陪作者飞了那么长的距离。

  啊看完这最后一章的感觉怎么说呢,有一种英雄的故事就在这里讲完了,之后的纷纷扰扰与世俗离绪倍感苍凉。

  我自己也是反应迟钝得可以,我对猎象那一章节的温斯顿这个名字总觉得很熟悉,看到翻者的后记才恍然大悟!这个温斯顿就是丘吉尔啊!!!我反应真是太慢了……天啊

  “我们都只活一次,所以这个故事也只需讲述一次。”

  再版之后,译者手记“你亲身体会什么是’白纸黑字‘的慎而重之,你也获得人生里未必会遇到的‘修订’的机会。”

  “很多坚持我已放弃,很多梦想在实现之后再看,也不过是一时一地的目标而已。这一城一池的得失,像柏瑞尔怎么也找不到的那第四个伊利亚城堡,不太经得起推敲,但也的确是我们生命轨迹的一部分。”

  “从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经由不懈的追求而眺望到一条更为宽广的地平线。”

  值得多年之后再次阅读,希望之后自己再读的时候,我能有更多的进步,会有更多的体会。

  《夜航西飞(修订本)》读后感(五):站在云层上的俯视,一切光环都不在闪亮~

  阅读后让人记住了这位非洲成长的女飞行员、赛马训练师,也记住了译者陶立夏。

  说是一本传记,其实只是她传奇人生中精彩的点滴。翻开书页前,甚至直到翻过序言之后,我还在想如此光环加身的一位人物,回忆自己的时候会如何下笔,也许在开篇隆重回忆成为非洲第一位女性飞行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或者详细展开由东向西飞越大西洋时的这段被当时媒体津津乐道的经历,或者表明她作为非洲顶级的赛马训练师参加过多少赛事赢得过多少赞誉,或者回忆她与《小王子》作者圣埃克絮佩里的熟识和海明威在非洲畅叙等等等等。

  然而开篇记录了一次运送医疗物品的飞行经历,面对濒死黑水病患者的种种无措,返程寻找一位并不熟识的飞行员路上穿插在这片土地上的回忆。这种感觉就像不经意间只是打开了她自己飞行日记中的其中一页。

  那些放在当下会被大写特写的光环们,仅仅停留在书后的几个小节里,更多的文字反而留给了非洲草原生活的回忆。通过她俏皮生动的描写会逐渐忘掉那些虚无的头衔与浮躁的炫耀,更多的记住了少年时代的她与当地土著们参与捕猎时的那份跃跃欲试,第一次获得属于自己小马时的喜悦,被圈养狮子偷袭的惊心动魄,参加一次正式赛马比赛时候的紧张激动,以及学会飞行后在非洲广渺大地上投下的飞机阴影。

  伴随着生动诙谐的语句在阅读中会跟随她一起会心一笑,像流浪贵族一样的种马,沼泽中的蚊子是吟游诗人、两栖舰队一样的鳄鱼。仅仅是两个酒鬼相逢都会这样被她记录:“在某个酒吧,要是问布里克斯和埃尔科克他们自己都不会清楚,开始了一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历史性会晤,时间和空间即刻化为乌有。在两位好友间的桌面上,整部人类历史被肢解,它发霉的残骸被装在空空的冰桶里,他们还预见到了世界的冒险。”同时,对于她生长在非洲、她热爱的飞行都流淌在字里行间。“所有的国家都声称拥有非洲,但没有人能够完整地拥有它。将来它会被征服,不是屈服于纳粹或法西斯,而是臣服于能和它比肩的坚贞,臣服于懂得它并能分辨财富与成就的睿智。”

  最后,也要感谢此书的译者陶立夏,遣词造句的斟酌,让人感受到原文的流畅风趣与作者本人心胸的开阔与坦荡。译后文中还记录了关于此书写作出版中的起起落落,关于柏瑞尔并没有写在自己传记中的书评,以及译者自己阅读翻译时的感受,这些文字业已集合成我心目中最好的一篇读后感。

  “在这个阅读只为消遣的年代,这本书或只是暂时的逃离,让你去往一个不复存在的非洲。合上书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改变,但你知道,曾有过那样的生活,那样的世界,那样的信念,那样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