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4-08 23: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经典读后感有感

  《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是一本由章骞著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41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精选点评

  ●系统论述比较了英美的海权之路

  ●故友遗作

  ●美国从英国殖民地脱胎而出,拥有独天得厚的地理条件利用两次世界大战之际发展工业,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从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手中接过海王三叉戟。从帝国主义领土之争,到经济全球化贸易竞争,世界格局发生巨大转变中国拥有漫长海岸线,却始终大陆国家思维。海禁,反复贯穿于国政策,最终形成封闭的国家体系,直到被枪炮敲开大门,才睁眼望世界。 当年宝船下西洋,竟是一场遥远梦境~

  ●章骞先生绝笔遗作

  ●三观文笔,是中国写作者类似领域里最佳的,知识功底不用说

  ●试图解答为何英美霸权可以和平禅让这一重大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丰富,但问题意识很好

  ●章骞老师去世之后才面世的一本书,我唯一遗憾地方在于把此书推荐给了一些并不愿意治学的浮躁学生,得到的唯一答复是——这书挺好的,很多图都是历史课考的内容

  ●霸权这玩意,可遇而不可求.西奥多•罗斯总统那“温言在口,大棒在手”的座右铭应该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对于一艘航行于世界之洋的国家这条船而言,一个目光长远的领航员实在关键了,美利坚幸有罗斯福 德意志悲于俾斯麦后无人

  ●章骞老师的文字优美,本书长于叙史,而非立论。开篇英国风帆时代崛起,以及法德挑战海权的歧路,再是美国经济支撑下的海权力量增长,并最终成为海权三叉戟的执掌者。其和平替换的原因在于英国实际上的无力维继,和美国一定因素的条件下的发展而未对霸主带来的胁迫感,从而顺利以竞争并合作方式实现了挑战。观点虽不新鲜,但史实叙述优美。

  ●已购。先述英国海权的兴起,再述法俄德的海权争夺,之后重头戏就以美国为主了。回顾美国取代英国而获得海上主宰权的过程,两国之间曾经有过比较深刻矛盾,然而最终海权易主却发生得如此平和。美国海军的发展动因主要是来自国内的需求,而不是周边压力,因此就显得更为和缓,这其间虽说和英国时常会发生冲突,但是在这些冲突过程中,英美双方经过博弈和调适,就双方的战略意图利益攸关点都有了更为深刻的把握。双方还学会了通过采取合作的方式,为自身赢得更为切实的利益。英美双方都是属于海洋型贸易国家,思考方式以及战略取向也以经济为主导,从大局上尽可能维护一个不至使得整个经济基盘陷于崩溃的局面。且不同于其他欧洲大陆列强那样将抽象的“国家威望”高于实际利益之上,这样的好处就是既避免国家力量无谓消耗,又避免陷入不必要的争端。

  《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读后感(一):更深入地了解海权

  近几年开始关注海权。章骞的《无畏之海》立在我的书架上。史可为鉴啊!在《无畏之海》后记中,章骞说“对于书中所描述的史实抱有敬畏之,力求做到有据可查,……”以这种态度写成的书,应该不止值得军迷一读,还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借鉴。

  《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读后感(二):严谨的态度,一针见血、高屋建瓴

  对此已经无数浩瀚文牍予以各种解释,抛开政策或者史实上的诠释,章骞先生则以某种宏大的视角对此予以了解读,这恐怕也是整书几十万字的点睛之笔:

  “海权力量的根源所在就是自由海上贸易;这种自由海上贸易的魅力所在就是提供了一个‘非零和’的发展之路。这才是英国不惜身退也会让权美国维护这个体系的根本原因所在。”

  并且章骞先生更是对此予以了某种现实的寄托:

  “笔者相信美利坚有朝一日也会被新的力量所取代,但是这支力量只能是更加文明。更加进步,应该具有更加公正与进步的价值观,而绝不是走向奴役与倒退。只有这样的海权交替的顺利进行,才是全人类的福祉。”

  一本书读到此处,视角便豁然开朗。

  《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读后感(三):似勘误

  4.8分 . 几乎所有附图的注释都是从正文中摘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更好一些. 1. P86 Para6 Line3 “知道”应为“直到”: 2. P176 左下图注释Line3 删去“他”; 3. P219 Para4 Line3 “美国加拿大”应为“加拿大”; 4. P244 Para2 Line5 删去“到了”; 5. P256 Para1 Line10 “往复式蒸汽级”应为“往复式蒸汽机”; 6. P265 Para3 Line5 “向让”应为“想让”; 7. P287 Para2 Line2 “21世纪”应为“20世纪”; 8. P317 Para2 Line5 “潜艇23艘”后应有“与”; 9. P362 Para2 Line9 “接收”应为“接受”; 10. P362 Para3 Line1 “美国”应为“英国”; 11. P385 下图注释Line1 “撤至”应为“撤出”; 12. P403 参考文献17与19重复; 13. P403 参考文献18与47出版于1988年,只是一个原文一个中译本.

  《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读后感(四):真正的海权在于开放自由包容,以及内生性需求

  原本以为会读到很多军事知识,读完才发现基本就是历史书,夹杂一些舰艇的种类、排水量、炮火口径和航速罢了。该书是基于两百年内海军列强发展为线索的海军史。之所以涵盖两百年,无非因为工业革命后历史差不多重叠,故像荷兰、西班牙这种夕日风帆时代的海上霸主不在其中。

  书名只提到了英美,那只是前后两位公认的世界海洋霸主,算上后面几位列强的话还包括了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和意大利。从技术革新、海洋战略、海军军官系统、海军部的组织架构、海军预算、海战对政治格局的影响等角度串联起这些列强的近代史,也让我得到了很多仅读国别史无法get到的视野。

  如果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的话,那么海权绝对算是陆地政治的延续了。都是陆地国家的经济科技作为后盾、政治格局作为战略目标、为陆地服务的海上贸易才使得海权以及海军有了意义。而英国之所以能独霸海洋两百多年,工业革命的成果只是开了个好头,等到半个欧洲都进入现代化工业社会大家都能制造出大口径火炮、航速提高的战舰,让英国在海洋上继续独领风骚的仍是他高度依托海洋的经济体系、殖民帝国政治结构以及相对包容的海洋文化。即使没有日不落帝国,英国这个岛国的位置天然就比欧洲大陆国家更需要海权建设,与欧洲大陆的货物贸易,在关键时刻干涉大陆单一大国的强大都离不开对海军的高度重视。而等到日不落帝国时期,那种纵观全球的殖民地管理以及背后更重要的世界范围的贸易离不开商船和航路。这种政治经济的内生源动力使得英国对海军的建设是涉及根本利益乃至生死存亡的;而那些仅仅因为实力强大需要谋求世界话语权、单纯树立军事威吓力的海军列强无一例外都没有持久的内生性动力。试想一下并无人类居住的海洋,只为了耀武扬威的海军建设究其实质是没有意义的,海上的船看见你就挂白旗,这本身为什么?近海的舰船炮火威慑就为了攻击路上要塞?如果离开了海上贸易的实质,海军则成为了无本之木。纵使舰船礼炮威慑海岸,无非就是为了谋求贸易利益(比如鸦片战争)或者协助陆军作战的战略行为(参见诺曼底登陆)。这种例子生活中更是无处不见,比如远距离通勤且公交不便的人若有车,天然地倾向于开车,而单位就在家旁边或者几站地铁出来就是亦或者班车送到门口的人,就算有经济能力买了车,也不会经常开车。不能说前者就是生下来酷爱驾驶,而是基本层面的需求持续在驱动这一行为。

  以包容合作为主的英国海洋文化,也是帮助其稳定世界海洋霸主的重要因素。陆地大国强国通常有强大的常备陆军,且历来认为拥有支配权和利益权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攻城略地占领土地,因此陆地大国强大起来的海军也往往带有这种排他性的狭隘观念。反观英国则不同,英吉利海峡的天然优势让他不需要面临邻国强大陆军的担忧,延伸到海洋也是类似的开放包容态度,他更谋求类似盟主地位,实力最强但彬彬有礼,维持海洋世界的规则,加入者要认同他的理念,但同时也可以一起从中受益。而这种海洋态度反过来也促进英国国内政治成为世界最早的宪政,追求公平自由且对君权进行限制,可谓相辅相成。

  美国接棒成为英国之后的海上霸主大体上没有特别意外之处,美国先是从经济总量上超越了英国,其次美国本土两边漫长的海岸线使得无论从自我防御还是战略扩展都要发展海洋力量。然他的老东家英国在欧洲替他遏制了法、德、俄的海洋扩张也帮了不少忙,相比之下完全不受英国影响的日本海军就成为历史上唯一让美国人吃过苦头的海洋力量。此外,美国接棒英国从语言文化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来看更容易避免顿挫感和突兀感。当然最后这一切离不开美国同样包容的海洋文化,美国的全球海军布局为的还是话语权,进一步牢固政治地位、贸易利益、能源战略以及稳固美元的全球地位,并非为了单纯的海上称霸武力炫耀。

  当然美国的国运本身也是很神奇的因素,西半球区域内没有强国为敌,且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收益(从表面金融债权到深层次经济结构)更是如神来之笔。如果当年英国稳固了北美的统治或是法国做到了,那么世界海权的座次则又是另一幅景象了,只是历史不容假设。

  这本书是第一次让我阅读全程需要不停翻动地球仪的情形,这么看来海洋=全球化此话不假。从此多了一个角度看待世界历史政治经济,那就是海洋和海军。

  《不列颠太阳下的美国海权之路》读后感(五):在大洋狂暴的波涛之上,是自由与秩序

  近代海军史有一事迹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大不列颠对海洋的主导权和平交棒到美国人手上,而不是同时期的欧洲列强手上。须知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列强对一支强大的海军孜孜以求,而美国人长期以来却并不感兴趣——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几乎是立刻裁掉了自己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海军部甚至要求舰长自己掏钱支付燃煤费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交棒?这就是已故的章骞先生写成本书的缘由。

  章骞的结论是,此事的发生,同“盎格鲁撒克逊海权观”对“欧陆海权观”的胜利脱不了干系:

  什么是欧陆海权观?在国内,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批评:“中国自古是一个陆权国家,缺乏海权意识”。当我们问这些批评者,他(她)心目中的海权是什么样的?最常见的回答是“坚船利炮”,次一等的回答是“持剑经商”。章骞认为这种回答不过是重蹈陆权思想的旧辙,外虽相异,内则同构——它将海洋视作流动的陆地,把船舰看成移动的堡垒。大海是入侵的通道、绞杀的工具,控制贸易的手段,有疆有界,是国际政治运筹帷幄的棋盘,天经地义该由国家主导。这种“海权”思维正是英国的传统对手——如法、俄及后来的德意志帝国——所持有的,他们都将海权视为陆权的延伸,所在意的是通过海军建设获取国家威望或建立封闭式的殖民帝国,其海权建设是由国家所主导的,一开始就着力于其军事意义,其竞争性不言而喻。

  不列颠与美国所理解、所建设的海权,则非如此。(在结语中)章骞说道:“英美双方都是属于海洋贸易型国家,这两个国家的思考方式以及战略取向也是以经济为主导的……时刻以最为敏锐的头脑,对任何政策进行成本控制,并不如同其他欧洲大陆列强那样,将比较抽象的‘国家威望’高于实际利益之上。”“英美两国具有一个共性就是相对于领土的诉求,更为重视的是通过商贸而获得利益,而且这个商贸还是奉行开放体系的原则。”这种“斤斤计较”、以开放贸易为中心的海权,彼此要兼容的多。美国人通过维护公海航行自由、自由贸易、国际关系法制化、民族自决等方式从根本上“釜底抽薪”,瓦解了大英帝国海上霸权的存在理由,这种和平竞争,很显然,对英国人来说要可接受的多。

  “如果说陆权的要害在于占领与控制,那么海权的关键恰恰在于流通与开放”(章骞接受记者访谈语)。谁建立的海上秩序能够保证这种开放性,谁就能执海上牛耳,这就是本书的答案。

  还有几件事是本书所明示或隐含的。首先,欧陆国家与美国对海洋的不同理解根植于本身的历史、政治制度与文化、经济社会形态之中,也同该国的国际秩序观息息相关。海权的面向可以是非常丰富的,更是一个整体性的事业,并非“建设一支海军,控制一片海域与贸易路线”(即狭义的制海权)可以概括,那是结果,是表象,而非根源。

  其次,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提到,一国海权的基础是该国的贸易——海军保障贸易,而贸易为海军提供物力、人力与政治支持,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是,马汉仍然只是从制海权这个角度来考虑贸易与海权的关系的。章骞认为,如果从海权本身来考虑,那么贸易本身的类型——自由贸易还是重商主义贸易——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重商主义之下,一个国家的海上贸易完全可以是由国家操纵形成,它对海外市场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所主导的,而这种贸易将会强化海军的“挑战色彩”(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日本帝国就是个好例子)。

  当然,本书不是没有可挑剔的地方。

  本书的第二、三章讲述的是英国的对手——法国、俄国以及后来的德意志帝国的海军史。但是这两章并没有回答好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这些国家)要建设一支海军,海军要完成什么目的,怎么建设,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是怎么和这样一支海军的建设互动的,又制造了什么困难?”换句话说,对各国海军的大战略及大后勤叙述过少(对德意志帝国的叙述要更好一些)。刘怡先生的《海陆两难:日本帝国的兴衰》对这方面的处理要好得多。

  此外,本书对不列颠海权的叙述是从十九世纪自由贸易时代开始的。依我的愚见,从十六世纪开始可能会更好,因为“盎格鲁撒克逊海权观”诞生于这一更早的时代。

  在十六世纪,财富、贪婪与独占确实是英国走向大海的动力,但他们的做法一开始就有别于西班牙帝国(那样进行赤裸裸的掠夺),而是以英国与欧洲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在海外及各殖民地发展生产、拓展贸易。更重要的是,(同法国和西班牙非常不同)英国的海权在一开始就是反陆权的。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常备军是君主建立并实施专制统治的工具,如果英国的海上扩张以扩大并强化领土控制为目的,那么这个领土帝国就需要一支强大的常备军,而这会强化君主的专制能力,从而对英国古老的宪政制度构成威胁。他们的结论是,在其海上帝国扩张的时候,帝国中心与边缘之间的链接应该更多的靠贸易利润与共同的感情,而不是派出军队、官僚来控制新领土实行直接统治。比如,十七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波尔本(Nicholas Barbon)在其《贸易论》一书中明确提出,海上扩张的好处就是用不着保留一支强大的陆军,英国的利益尽可以从海上来,通过贸易与经济手段就足以维护海外统治。另外一位英国人,约翰•特伦查德(John Trenchard),在《加图来信》则写道,海军、自由与商业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而强有力的独裁君主则不然。总之,在这些英国人看来,海权与陆权是不相容的,自由和帝国之间应该有所平衡。换句话说,今天有很多人鼓吹的“陆海复合型国家”正是他们所坚决反对的。

  正因为如此,英国的海权可以说一开始就带有“自由的基因”,相较同时期欧洲国家,要来得更少控制欲一些。纵观英国的海外扩张史,获得贸易特权与贸易据点往往是英国政府的第一选项,他们觉得这比直接占领领土要更加经济,也要安全。万一要同其他国家开战,他们也会首选武力威慑、外交谈判,或者金钱贿赂与购买。

  我们可以说,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是一个“英国驯服了大海,但大海也驯服了英国”的过程。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欧洲国家则始终将大海看成是待征服、待统治的对象,以及征服、统治的工具。

  章骞写作本书,恐怕正是要提醒国内一些人。他们看大海的时候,涌现出来的词汇是“征服、冒险”,而这恰恰与近代海权变革背道而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大洋狂暴的波涛之上,是“自由与秩序”。

  注:章骞写完这本书后,我自告奋勇打电话给他说要为此书写评。章骞去世后,我将书评交给了某书评,但可能由于本文失之疏漏,或是书评有更重要的文章要刊发,所以迁延至今。我呢,觉得既然与亡友有约定却拖到现在,实在是忍不住了。本文虽陋,但也算是我对章骞的一片心意。谨以此向你致敬,宝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