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海权简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海权简史》读后感10篇

2018-02-12 20:0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海权简史》读后感10篇

  《海权简史》是一本由台海出版社著作,58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权简史》读后感(一):海权在大国崛起中起着决定作用 ——读《海权简史: 海权与大国兴衰》

  盼星星,盼月亮中国终于有了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它给国人带来了巨大喜悦与激励,也使得更多国人关注中国海权的发展

  本书作者通过探索历史上主要国家的兴衰史与海权的关系,试图向我们传达一些理念,比如:

  一,民众的海权意识对于国家的海权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岛国,比如英国和日本,英国一度作为海洋霸主、日不落帝国统治着世界,而日本在亚洲也一度海军力量非常强大,在海战中分别打败了清政府和沙俄。他们民众的海权意识本身比较强,在海权发展方面占有优势,而且日本很早就有许多有识之士著书立说积极向国人传播先进的海权理论技术。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自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之后,采取闭锁的政策,甚至禁海,这造成了近代中国在海权力量方面极度薄弱。

  中国海权的发展同样需要民众的海权意识的提升,那么就需要更多像作者这样的有识之士,就海权理论和技术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

  二,历史上的一些陆海复合型国家海洋力量的发展都遭受到了当时的海洋强国的抵制。

  德国和俄国还有中国都应该是陆海复合型国家。德国一度在发展海权还是陆权上犹豫不定,当德国意识到海洋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快速发展海上力量时,让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感受到巨大的威胁,因此德国受到了来自英国等的强烈压制。而俄罗斯为了海上力量的发展,在争夺出海口方面,同样受到了来自瑞典和英国等方面的武力抵制。

  中国在海权崛起时,势必会引起相关国家的关注,甚至可能遭到压制,那么,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应对这种阻碍。

  三,海权和陆权是相辅相成的,当今的海上力量应该和空—核实施有效地结合。

  英国的海洋霸主地位的丧失,而由美国取而代之,恰恰说明英国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经济是无法与资源和技术都雄厚的大陆型国家美国相争雄的。二战日本海军败给美国,也说明了这点,强大的陆地经济和技术的保障以及基地建设,才是海洋力量强大的源泉,否则海权将成为无本之木

  当今与空—核技术相结合,海洋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

  中国的商业贸易需要海权力量的保驾护航,中国的崛起包含海权力量的崛起。

  《海权简史》读后感(二):海权梦,中国梦

  当钓鱼岛的渔民被抓,当菲律宾对中国的无端指责犹在耳边之时,当辽宁号航母下水,南海筑岛蓬勃而来之时,我们似乎感觉到了中国在捍卫蓝色国土上的隐痛和不屈。从明朝郑和的七下西洋,到甲午中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海军水平直线下降,而相反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强势崛起,中国的海权一点点丧失,不得不萎缩在第一岛链里。而要想实现大国振兴,民族强大,就必须增强海军实力,争夺海权地位。在当前中国海军强势崛起之时,这本书可谓是非常及时。

  在新航路开辟和环球航行之前,各个地区由于海洋天堑的影响,各自过着自己相对封闭的生活。自船发明之后,只是作为一个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且只具备短途航行的功能,并不具备深蓝远洋航行。那时的战争攻伐停留在陆战为主的状态。就算火炮发明之后,在封建制度下,更多的是一种庆典仪式,七次下西洋的郑和更多的是一种朝贡宣讲,炫耀军事实力,并不带有任何军事目的

  当资本主义的萌芽率先在地中海出现时,以资本驱动的远洋航行此起彼伏,先是葡萄牙、西班牙的进军美洲、太平洋岛国、菲律宾等,后是荷兰、英国的强势崛起,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一较高下,大获全胜的英国如日中天,殖民地遍布亚、非、美、澳、欧所有大洲,成为了日不落帝国。但英国终究受阻于其地盘狭窄,海权大国之梦还是醒了过来。当两次世界大战,英国舰队遭受重大冲击后,而未受战争烈火,孤悬在美洲大陆的美国迅速崛起,并一举坐上了海军王者的宝座,且实力让诸多国家望尘莫及。而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萎靡以及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过度消耗,曾经的超级大国也不复往日辉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力量正在制衡这一大国。

  书中介绍了包括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的海洋振兴之路,也特别提到了一个中国的近邻,日本。日本曾经也是个闭关锁国的国家,当美国的通商逼迫日本打开大门后,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渐渐走上了富国强军的道路。特别是法西斯时期,军事力量的空前膨胀,一度与美国在太平洋一较高下,最终的战败也导致其海军的覆灭。

  纵观大国兴衰与海权的争夺不无关系。在迈向海洋经济的今天,一个国家要想振兴,就必须牢牢握住海权。中华民族要想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掌握自己的海权。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海洋国土仍处在被资本主义国家围困的情况下,如何打破岛链封锁,在东海和南海控制自己的权益,在太平洋、大西洋实现自己的远洋梦,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为之奋斗的。

  《海权简史》读后感(三):走向破冰和辉煌

  地球表面积的71%是海洋,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其实应该叫做海球才对。既然有海洋,在这个客观拥有一百多个主权国家并存的地球上,就存在着海权问题。我很年轻时候就读过马汉的《海权论》,虽然当时还没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素养的底蕴,读得云里雾里囫囵吞枣,但也对马汉其人及其对海权的极端倚重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摆在眼前的这本《海权简史》,同样也是一部剖析和评述海权与大国兴衰之间关系的专著。

  此书视角宏大,内容丰富,从人类早期航海史,到海盗为什么能横行;从澳洲、美洲、非洲的发现史,到海边民族对大洋的早期探索;从郑和下西洋的历历往事,到明末海禁;从相继更替的各海上霸主,到马汉理论对美德日等国的影响……尤其可贵的是,这部书对马汉的海权论也作了大量实事求是、精当中肯的评述,从马汉引证英国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获得海上霸权的事实,来证明欲发展海权必须以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权,到德国、日本是否真正接收了海权论,作者娓娓道来,言之成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句话,纵览海洋文明,透视大国兴衰,展望海上丝绸之路,洞察海权转移规律

  书中最让读者折服的,是对日本、德国、西班牙、英国、俄罗斯、美国等大国的海权理论与历史实践浓墨重彩的评述,这是此书的主干内容,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这些彪炳世界历史的海权大国,都曾经在人类的海洋文明史上风光一时,作者对此作了全面客观公正而有批判性的分析评论开阔了读者的眼界。在全书的最后,作者对中国的海权战略与崛起作了客观分析与深情展望。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得海权者得天下,无海权者无以成大国。中国当前严峻的海权形势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中国要崛起,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打破海上的枷锁,真正走向全球广阔世界,制海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希望熊显华先生的这本《海权简史》,能够让读者认清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所面临的重重压力,并引导中国走向破冰和辉煌,让你对中国的未来不再迷茫

  《海权简史》读后感(四):海权的重要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陆地已经是无比广阔的地域了,但是海洋却占地球的71%,由此可见海洋在很多方面十分重要。在过去没有航空业的时候,海运是最发达的运输方式,可以说海运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发展也会有明显的优势。虽然人类通常栖息在陆地上,但是海洋一直被人类所统治,有时占领一片海域要比占领一片陆地更有优势。这本《海权简史》是作者熊显华经过多年的实地考证与资料收集总结出来的海上历史著作,几乎解决了在海上历史的大部分迷惑。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海上权利意思,看过电影《加勒比海盗》系列的人可能都知道,不同的海盗统领着不同的海域,可以说对于国家而言,这种划分就代表着海权。所谓海权不是随意划分的,而是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从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海权就能够直接看出这个国家的实力,所以说这本书的副标题叫“海权与大国兴衰“。在书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海上的战争与争夺比陆地上要恐怖惊险得多。

  海洋不仅可以方便国家的资源运输,在海洋本身也存在着很多榨取利润的资源,比如说海鲜、燃料等人类离不开的资源。在历史中,海权强大能够给一个处于战争中的国家直接的优势,很多忽略了海权重要性的国家在失败之后都着重于这点。认识海权对于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提到,在中国现代历史中,主要是以陆地的形态支配者与其大陆接壤的国家,这主要由于民众对于海权知识的匮乏而导致。如果只是一味地扩张内陆而忽视海权,这样就无法完成全球化发展,也是根本不可能比拥有强大海权的国家先进。

  21世纪是海洋时代,我们每一位中国民众都应该对海权重视起来,这也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前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若要和平发展,在海权建设的路途任重而道远。这本书记录的是世界的海权简史,但是他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我们了解这些历史,而是为了我们的美好未来,尤其是中国的未来。作者结合中国现今的发展形势,分析了哪里薄弱,哪里应该加强,为了这本书相信作者付出了很多。

  书中在介绍一些历史场景人物的时候加入了真实的历史照片,更直观的体现了当时的历史原貌,这与其他地区或是时间产生了明显的对比。作者善于运用准确的数字信息体现一些历史的影响力,在书的末尾还列举出了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对于研究或是想要了解海权历史的人们都有着不小的帮助。

  《海权简史》读后感(五):海权与大国梦

  海权,是一种隶属于主权的海洋权利,如今早已进入海洋时代,海权的重要性就变得不容忽视了。但是在当今的世界上,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中国在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就已经开创了辉煌的和平航海的新时代,可惜的是,在1433年,明宣宗下达了严厉的"禁海令",禁止沿海居民从事外贸活动。约有千余艘船舰的明帝国就这样放弃了海权,告别了大海,这就开始了中国只有陆权没有海权的时代。海权这个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在马汉眼中,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海权简史》读后感(六):得海权者得天下

  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将近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积是被海洋所覆盖,从生物进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海洋是生命的起源之地。它不仅仅对地球的生态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以及战略史上更是留下了举足轻重步伐

  进入二十一世纪,海洋再度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海洋国家的战略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我国也应时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的宏伟目标

  曾几何时,我们的国家曾是远航海洋的先驱,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成就大航海时代的辉煌。又曾几何时,我们的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的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在历史上留下耻辱深重的一笔。

  得海权者得天下,然而对于世界海权的发展史,又有几人能够深入了解?鉴古而通今,要想发展现代海洋事业,必须充分了解有关于海洋的历史。

  或许熊显华的这本《海权简史》能够让你对海洋发展的历史有所了解,让你更加意识到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究竟有多大的作用。

  全书共分9个章节三十二个小节,从古代文明对海洋的探索开始讲起,一直讲述到今天中国造船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愿景展望。

  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大明王朝郑和所带领的船队是如何曾经纵横于海洋的,也将看到日本、德国等国家的海上力量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是如何兴衰发展的,还将看到曾经的海上霸主西班牙是如何崛起,如何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最后作者全面缝隙中国海权战略与崛起,并对我国的海洋事业展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每一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一个国家也都有一个强国梦。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的美好愿望。海洋的发展,海权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政治、经济、战略、国防,文化的发展也更是统统离不开海洋这一广袤范围

  透过此书所讲的内容,你将充分洞察海权与国家兴衰的重大关系,更加适应我国未来的迈向海洋的脚步

  大海的深处,正等待着国人前去探索与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深蓝色的大海,是强国强军的中国之梦。愿你读过此书,能够对海权的历史发展,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海权简史》读后感(七):海权简史

  特别喜欢军事类书籍,尤其是海军方面的。此前看过这位作者的翻译的《大国海权》,这一次能读到作者自著《海权简史》这本书十分开心,书里附送的辽宁舰手绘图,更是我们军迷的最爱啊!

  近代航海大发现以来,能够在世界上称雄的几乎都是海权国家,从最开始的葡萄牙西班牙到后来的美国无不如此,而我们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几乎也都源自于海上。中国有海无防的经历让我们所有国人品尝了百年的苦涩。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关注海上,保护我们 的海洋权益,开拓海洋。

  作者这本书从古代文明世界对于海洋的认识和利用开始讲起,文字不多,但是却能抓住要害,简明扼要的概述了那一段历史。接下来对于曾经在这个世界参与争霸的几个国家分别加以论述分析,纵论他们的得失。让读者读后对于这些国家走向海洋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虽然不详细但是却很清晰的脉络了解,这对于入门级读者十分有利。对于资深军迷也不妨借此来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我们对于海权发展体系的建立、脉络的呈现都很有裨益。当然,最好的目光必须回到我们中国的自身,中国在海上方面该如何发展,路应该怎样走,有那些经验教训要借鉴,作者都做了有益的探讨。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海权简史》读后感(八):《海权简史--海权与大国兴衰》:略而不简的文字

  《海权简史--海权与大国兴衰》:略而不简的文字

  从人们努力为生存所驱动建造船只,到船只成为商业、交通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份子;从东方的闭关锁国,到早期的世界强国纷纷顺着开发出的一条又一条航线迈出以好奇和财富为强大推动力的脚步;从蒸汽机驱动的炮舰开始在夺取殖民地的战争中获利争锋,到钢铁舰船驰骋于宽阔的海洋间为国扬威、以正义之名无情破敌取命······随着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握力度早已更精进数步,人们不禁要问,在速度、经济、威慑力等方面似乎都已不再占据巨大优势的海军,在现代军事方面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历史的巨轮缓缓推动着,曾经因为经商利益驱动而盛极一时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衰落了,以传教和掠夺贵金属等资源为主要目标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风光不再,在殖民取财的主题下历经考验的“日不落帝国”也终有走下坡路的一天,因战争崛起、至今凭借海上的强大力量扮演着“调解”的美洲白头鹰久已风光无两······无疑,海权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与国力有关,与“国运”相关--国运前景的判定,则少不了一个国家对自身实力和发展阶段的清晰判断、与时俱进的思想进步程度和技术改革的水平。当今世界的复杂情势,更需要一个在崛起之路上坚定前行的国家的海军力量,在扮演好从前作为陆军守土辅助的最初角色时,继续打磨自身能作为结合陆、空两股力量的重要纽带的能力,成为攻守兼备的强大存在,创造出不同以往的辉煌。

  作者在书中,以时间顺序和国别为主线,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详细地归纳了在地理上由远及近、在历史上各国成为海上霸主的先后顺序,讲述到的影响各国海军成军、壮大、改革等不同阶段起到重要作用的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机遇,包括反复提到的一些理念,可能由于篇幅的限制稍嫌不足需要再自行了解,但最后讲到关于中国自身的海权问题的思考及展望,则颇令人感到振奋。恰似一个封闭的环状结构--像是在奇妙地呼应人们早期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并最终得到验证为之付出的种种努力,更有一种先抑后扬、呼应中国海上力量再次复兴的意味。

  《海权简史》读后感(九):说起海权就心疼

  文/柴刀下山

  说起海权心就疼。

  要不是蒋公当年派了几条船,沿着南海的边缘一路丢下九段线,我们现在更加谈不上什么海权。

  要谈海权,必须从民族对海的认识开始。

  想想《驯龙高手》,里面呈现的是北欧文明,在他们的认知里,操控着船只外出,可以驯服巨龙,可以发现宝藏,可以获得奇遇,可以成长为英雄。

  《海权简史》读后感(十):征服碧海蓝天

  征服碧海蓝天

  地球上的海域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七个大洲被四大洋包裹在其中。

  从战略布局角度上来看,谁掌握了海上的主动权,谁就拥有了绝对统治能力。

  中国版图东南方向沿海省市众多,发展快速的城市基本以东南城市为主。大海兴起的不仅是海产品贸易,更是海上交通沿途带来的无尽贸易商机和文化传播。

  中国古时水路兴旺。而到晚晴时我国水上力量却达到了最低值。这其中是有耻有辱的血泪史。

  古往今来众多古城依山而建,傍水铺来。第一个水上交通设施的由来,可以这么设想,一日,天降暴雨,人们毫无防备,一个古人不幸落水,私下翻腾之际抓住了一根被大雨折断的树木枝干,树干可以载人,第一艘船就诞生了。

  直至明朝,中国古代水上力量达到顶峰,一个月内便可造出上千艘高质量水平的战船,郑和七下西洋,沿路向各国弘扬中国传统,无私的救济各方土地,舰队所到之处,得到的都是赞扬和仰慕的目光。

  所谓盛极则衰,也许是因为前人打下的坚实成果,清朝时期开始闭关锁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不愿将中国的财富外露。在拥有强大国力的时候,中国偏偏选择了拒世界于千里之外。随后而来的苦果令人叹惋。

  中国的死敌——日本的海权意识萌芽的不算晚,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初以防范俄国为主。曾经,一个东印度舰队兵登陆日本并带来了令日本开放的消息。西方弱肉强食的理念便传播到了东方。日本面临的是从沿海地区打开局面进行殖民地的侵略。而战争狂人东条英机,在侵略中国的同时选择偷袭美国珍珠港海上力量,试图摧毁美国海上实力证明日本的野心。但真正毁灭性的灾难正在降临日本。

  可见,海上武装力量是国力的重要部分。早些时候,海上征服者——西班牙舰队的航线遍布世界。这和西班牙人高度的自信与野心是分不开的,当然,这种野心和对财富的欲望是分不开的。西班牙舰队和英国舰队的辉煌在影视作品《加勒比海盗》系列中深刻的体现出来,重型火炮、水手、朗姆酒,曾经的海上文化已经形成一种传统。

  直至今日,中国的核潜艇和辽宁号航空母舰已经在海中大显神威,引来多国的羡慕嫉妒眼光。中国的黄海、渤海、东海等海域需要保卫。中国的海上实力正在崛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