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为何越来越难?这组数据暴露了大家通病
这是Spenser的第726篇文章
最近浏览新闻,我被官方调查组的一组数据吸引了注意力(央行近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这组数据是这样的:受调查的城镇家庭,每户平均总资产超过300万,住房+商铺财富占比高达70%;
和大家痴迷房产相对应的是,大部分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偏少,而且偏好无风险产品。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随着家庭资产增加,家庭持有风险金融产品比率也出现稳步提高。
简而言之,总资产越多的家庭,越偏好投资风险资产。
1
低净值家庭的低风险偏好
是投资理财的一个杀手
实际上,在理财投资上有个常识,就是资金越少,在投资策略理论上就应该越激进,博取更大收益。
在有限本金的情况下,只要一步搏对了,有可能实现阶层逆袭,鲤鱼跃龙门。
而资金越大,投资策略就应该越保守,因为你已经有了一定积累,即使收益率偏低,收益绝对数也较为可观的,没必要冒着亏损本金的风险去博高收益了。
绝大多数人喜欢一成不变,讨厌未知及改变,这一点在投资中体现为风险厌恶。
而在这次调查中,资金少家庭反而更加保守。在受调查家庭中,金融资产占比本来就不高,而无风险金融资产又占了相当大比重。
求稳心态,让这些家庭失去了赚更多钱的机会。
那么,为何财富越少家庭越偏好无风险资产呢?
我认为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传统观念影响,投资意识不足,也是以前咱们常说的,不会理财;
二是经济下行压力+社会保障不足,大家不仅不敢花钱,更不敢投资高风险资产,于是选择低收益+流动性的资产,以备不时之需。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低风险偏好都会让这类家庭资产收益率跑不赢通胀,手里的钱一点点贬值,特别是在全球大放水的当下。
要知道,3月M2同比增速已达到10.1%,远远超过了GDP增速,这会让大部分家庭财富受到更多伤害。
反而是家庭资产越多,持有风险金融产品比率越高。是持有风险资产增加了家庭收入,还是家庭资产多,抗风险能力强,才敢于去博去高收益?
在我看来,高资产家庭高风险偏好也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一次“踩雷”就可能让这个家庭损失惨重。
何况现在市场上的坑实在太多了(很多坑可以说是专门给中产挖的), 让人猝不及防。
2
“杠杆+流动性差”组合,抗风险能力差
再说说大家重仓房产这个问题。房产是不动产的典型代表,最大特点有两个:一是流动性差;二是自带杠杆。
可能有一部分人还不知道什么是流动性。我简单解释一下,流动性是指一类资产在短时间内,以接近市价变为现金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不用降价,就能很轻松地卖出去,比如货币基金、国债。
而房子的流动性显然不太好。
即使在上涨周期中,房子挂出去几个月才成交也很常见;一旦横盘或出现下跌周期,挂出去一年半载都不能成交的情况,屡见不鲜。
如果这时你急着变现,只能降价甩卖,这对投资者来说,简直是灾难。
第二,房子自带杠杆。
大家都知道,绝大多数人买房并不是全款,而是用了大量银行资金。比如你有100万资金,可以买总价300万的房子。这时你无论盈亏,都自动放大2倍。
这几年,一些人投资房产赚了大钱,也是这个道理。
本来流动性差不是问题,自带杠杆也不是问题,可二者一结合问题就来了。
你加杠杆贷款买房,房价上涨时,你赚得盘满钵满;一旦可房价下跌+投资者失业(失去现金流)同时出现,就需要加倍偿还了。
前不久,我和一朋友聊天得知:受疫情冲击,今年以来他们工资已经打了对折,即使这样公司也撑不了不久了。
可要知道,他在上海有两套房子要供,加起来月供2万多,而他又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已经开始入不敷出了。
疫情稍微好点,他迫不及待把房子挂了出来,可是几乎没人看房,更别说成交了。
考虑到现在经济形势,我这个朋友应该不是个例。大家身边可能也有类似的朋友。
那么,为何一向偏谨慎的国人会偏爱投资房子这类高风险投资呢?
大概是,大部分人有很强的投资惯性,而且从房价上涨中尝到了大甜头,暂时转变不了自己的投资思路。
殊不知,盈亏同源,怎么赚的钱还可能怎么吐出去。
而现在,大部份人还继续做着“躺赚”的美梦,殊不知危险正在一步一步逼近。
闭着眼买房就能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如果没有一些不动产配置的经验,最好不要轻易出手,叔我也会在后续跟大家聊聊关于上海和深圳不动产配置的经验。
3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让你卖房产,买入风险资产,而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正确的投资理念,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赚钱亏钱都要明明白白。
而这是理财赚钱的基础。
上文提到低净值家庭虽然用杠杆买房,但这个杠杆大部分人是被迫用的。
除了买房,这类家庭似乎都讨厌用杠杆,而富裕家庭则特别善于用杠杆。
看看全国知名的富豪们,哪个不是敢于冒险、善于用杠杆的高手?
看看前首富许家印的资产负债表,你会惊叹,说“首富是首负”一点都不夸张。
负债多这一点不是问题,只要借贷成本低+现金流管理不出问题,这些钱会帮他赚更多的钱。
杠杆思维,不是让你随便买买买,而是用来放大你的能力。一旦大机会来临,用足杠杆,去博一把,一次就可能让你咸鱼翻身。
当然,咱们前面提到的这类错理念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咱们改天再聊),如果你固守这些错误观念,这辈子注定和赚大钱无缘。
关于职场你或许还想看:
重罚是另外一种护犊?阿里严惩蒋凡的背后
老板不靠谱,是公司最大的灾难
未来房价怎么走?说说我对房市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