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本书读懂财报》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本书读懂财报》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28 04: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本书读懂财报》经典读后感10篇

  《一本书读懂财报》是一本由肖星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本书读懂财报》读后感(一):初入会计行业的我的摘抄与感悟

  怎样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一、好公司是什么样的? 1、衡量盈利的两个方面: (1)利润率 (2)投资回报 投资资本回报率=税后营业净利/投资资本 补充:总资产回报率=净利润/总资产----债权人和股东综合投资回报;净资产回报率=净利润/股东权益----股东投资获得回报的情况 二、衡量企业投资资本回报率的及格线是什么? 超额收益率=投资资本回报率-投资资本成本 (>0及格) 三、投资资本成本怎么算? 投资资本=有息负债+股东权益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有息负债/投资资本)*债务资本成本*(1-企业所得税税率)+(股东权益/投资成本)*权益资本成本 债务资本成本为贷款利率 权益资本成本可以用行业平均盈利水平衡量 四、什么是赚钱?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投资成本 若大于0,才赚钱 五、股东提高收益得依靠什么? 总资产报酬率*权益总数=净资产报酬率 权益总数=资产总数/股东权益总额 给自己的公司照镜子判断一家企业的状况,往往需要将其与另一家企业作比较总结 1、学习时候,不要把复杂东西复杂化,应该简化,即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未知问题,一步步的了解; 2、财务方面,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上的知识,应该多去看案例,并且学会分析,更好地可以去看看专家是怎么解读的。因为我们的未来不是研究书本,而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工作上; 3、细攻专业博览群书集思广益思考并重、构成体系

  《一本书读懂财报》读后感(二):入门级好书

  开始时间

  2018-2-18

  进度

  100%

  结束时间

  2018-2-25

  摘要:

  全文简单介绍了三表和三表中的逻辑,然后通过一些案例讲解了哪些因素如何影响财务数据表现同时不同表现的企业类型以案例说明配合说理的方式,阐述了企业报表表现与可能的情况。最后还着重说了一章关于通过财务数据来识别风险从而做个合格投资人的方式。

  收获

  1. 本书属于入门级,解释浅显易懂配有大量实例,对我这种看了不少报表但对一些基础概念不求甚解似是而非的人非常有用。例如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包含了固定资产投资及处置出售,我以往一直以为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真是无知无畏

  2. 后半部分脱离了基础概念,开始对三大报表分析综合运用以及列举一些企业的套路和坑。行文仍是以案例辅助,解释深入浅出阅读性较强,像对企业诊脉,首先要了解它的行业、历史沿革、然后再分析报表以及财务数据表现的原因,着重要分析与同行业差异的部分,别人揉碎了给你看出来是坑不是本事,应该要学习如何去分析这些坑在何方。

  3. 看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看过,任务是学会通过财报这个工具来辅助投资,所以必须要投入实践中去,也可以补充一些实战性强一点的工具书籍

  后期行动后续补充):

  * 下周阅读《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 分析恒大的报表

  《一本书读懂财报》读后感(三):浅显易懂的财会入门书

  认识这本书的缘由是我今年期末考试要考财务分析。于是在淘宝上搜财务分析的视频,有两套。一套是成人自考教程的视频,三十多节,每节四五十分钟。另外一套就是本书作者肖星,清华大学教授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视频,五十六节,每节大概十几分钟。目前我看的是后者。

  看了五六节肖星的视频,觉得浅显易懂,非会计专业的人士也能听得懂会计知识,特别推荐。于是我在百度搜索肖星,找到了她出版的这本《一本书读懂财报》。

  该书类似于讲课视频的文字记录版,首先就回答了“会计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于解答,是引用了一个老教授的文章。首先大学老师说,会计是精打细算,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因此会计是科学。然后研究生导师说,不仅要精打细算,而且要根据会计信息做出选择与判断,从而准确的描绘一个企业,因此会计是艺术。最后会计事务所的老前辈说会计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能在不违反会计准则前提下做假帐,因此会计是魔法

  其次,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企业都在忙什么。在会计看来,企业一辈子其实只做了三件事:经营、融资和投资。而财务分析的素材就是财务报表,一般来说,公司需要做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那么为什么是这三张报表呢?看完书后,作者给出了解答:有这三张报表恰好能完整反映企业经营、融资和投资情况。

  然后本书具体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及里面的各个项目

  总结:肖星的这本书的确不错,把晦涩难懂的会计知识用简单的语言说出来,值得一读。

  《一本书读懂财报》读后感(四):很赞的会计入门书

  读完《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再读这本应该算选对了,前者用一个简单的卖柠檬水的例子解释了三个财务报表是如何构成的,后者以实际公司为例解释了财报数据如何反应公司情况以及影响公司决策和商业投资决策。难易程度上是个渐进,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很容易接受

  从这本书主要回答了这几个问题:

  1. 三大报表的内容是什么,企业活动如何体现在报表各个数据上。

  2. 为什么有这三个报表,他们存在价值是什么。

  3. 从不同角色去看报表,主要关心报表的什么内容。

  4. 怎么判断企业现在赚不赚钱,怎么判断企业风险大不大,未来赚不赚钱。

  5. 大环境和行业特点如何影响报表数据。

  从以上作者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数字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数字背后的原因往往更重要,我们通过数字猜测到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的同时就要进一步考察企业战略市场环境,他的上游下游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分析评估更加准确。

  《一本书读懂财报》读后感(五):《一本书读懂财报》书摘

  1. 虽然一个企业会做各种各样事情,每天可能会产生很多的交易,一年甚至会达成成千上万项交易,但是在会计看来,企业一辈子其实只做了三件事:经营、投资和融资。

  2. 货币资金(Cash):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项目的期末余额,具有专门用途的货币资金不包括在内。

  3. 其他应收款(Other Receivables):企业除存出保证金(如租房子时交付的未来将退回的保证金、押金等)、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4. 其实,资产和费用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得花钱。但如果这笔钱可以换来一个对将来有用的东西,那它就是资产。如果这笔钱花完就完了,那它就是费用。

  5. 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差异就在于是否能在一个循环之内就将自己完全变为现金。

  6. 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 非流动资产(Non-current Assets):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7. 也就是说,除了金融资产与房地产之外,所有的大多数资产都是按照历史成本来计价。

  8. 按照历史成本的原则,只有花了的钱才能记在账上。这是历史成本的第一层含义

  9. 可见,在历史成本的计价体系下,增加资产价值的唯一途径发生一个新的交易,这是历史成本原则的第二层含义。 哪些概念容易与资产混淆? 资产的概念哪有那么容易搞定,资产和财产物资是同一个概念吗?资产和费用又有什么关系?让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财产物资,财产物资可是和资产大大不同。 财产物资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有些资产项目却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它们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物品,不是财产物资,但却仍然被当作资产。

  10. 股东权益(Shareholder's Equity):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也称为净资产。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

  11. 在中国,股本必须等于注册资本。当股东实际投入的资金比注册资本多,那多出来的这块,就是所谓的资本公积。

  12. 资产等于负债加上股东权益就是资产负债表上最基础的逻辑关系,也是整个会计学当中最基础的逻辑关系,我们将之称为“会计恒等式”。

  13. 什么东西是营业费用?对一个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的企业来说,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就是营业费用。

  14. 管理费用就是与企业的管理环节有关的一切费用。比如说管理部门各种人员工资,比如说行政开支、办公楼的折旧等,都是管理费用。

  15. 管理费用(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16. 财务费用(Financing Expense):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中)、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

  17. 资产减值损失(Impairment Loss of Assets Impairment):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18.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Gains on the Changes in the Fair Value):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记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则做相反的分录。

  19. 企业的营业利润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投资收益=企业的营业利润”。

  20.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重大特点:它们都跟经营活动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而且它们都是由偶然因素造成,没有办法延续下去。也正因为如此,营业外收入通常都显得不那么靠谱

  21. 营业成本——卖出产成品之后,企业虽然获得了一笔收入,却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这些交易产生的直接损失便是所谓的营业成本。

  22.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研究支出应被记录在管理费用当中;其次,产品开发阶段的投入,如果满足一定条件的话,可以被记录在无形资产当中。那么,什么是企业的研究,什么是产品的开发呢?具体而言,研究是指技术的研究;而产品的开发是指技术研究成功后,企业为了将技术应用到产品制造中,设计制作模具等所产生的花费

  23. 这就是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最直接、最表面联系了——利润表当中的一部分利润有可能被归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这一项,未分配润将两张表联系在一起。

  24. 现金流量表向我们展示了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增减变化的原因。

  25. 在第一个维度上,现金流量表描述了一家企业能否生存下去,即所谓风险的视角;在第二个维度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则展示了倘若这家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它将是什么样子——有多少家底,又有多少收益——即所谓收益的视角。

  26. 购买一家公司相当于购买了它的股东权益,因为收购使你取代了原有股东而成为这个公司的新股东,所以你买下的是股东权益。既然成为这家公司的新股东,显然,你最该关注股东权益,而关注股东权益当然就要关注资产负债表了。

  27. 那些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负债,就是所谓的或有负债。

  28. 除了或有负债,表外负债是更常见的原因。表外负债,就是那些明明存在但却没有被记录在财务报表上的负债。

  29. 收入除以总资产,就得到了总资产周转率;用收入除以应收账款,就得到了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收入除以流动资产,就可以算出流动资产的周转率;收入除以固定资产,就得到了固定资产的周转率……

  30. 用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便获得了流动比率,这个比值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31.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32. 用流动资产减去存货的差除以流动负债,就得到了速动比率,并用它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速动比率(Quick Ratio/Acid-test Ratio):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33. 息税前收益(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扣除利息、所得税之前的利润,英文简称EBIT。

  34. 利息收入倍数(Times Interest Earned/Interest Protection Multiples):也称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35. 一、 同型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同型分析为资产负债表的每个项目除以总资产,利润表的同型分析为利润表的每个项目除以营业收入。 二、 比率分析 1.盈利能力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2.营运能力(为了简便起见,本书中均采用期末资产数额计算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流动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5/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总资产周转天数=365/总资产周转率 3.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利息收入倍数=息税前收益/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通常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4.投资回报(本书中都采用期末总资产或期末股东权益计算)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另一种计算总资产报酬率的方法是息税前收益/(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2

  36. 毛利率其实反映了整个行业的竞争环境;应收账款和存货反映了企业和它下游购买方的关系;而应付账款则从侧面表现出企业上游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另外,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反映了这个行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资产周转率让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管理状况。

  37. 投资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投出和/或使用资金与相关回报(回报通常表现为获取的利息和/或分得利润)之比例,用于衡量投出资金的使用效果。

  38. 用投资资本回报率减去投资资本成本,就得到了超额收益率。如果超额收益率大于0,那这家公司的投资资本回报率便是及格的,反之则不及格。 超额收益率(Excess Return):超过正常(预期)收益率的收益率,它等于投资资本回报率减去投资资本成本。

  39. 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有时也被称为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具体是指从税后营业净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其核心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经济利润是一种全面评价企业经营者有效使用资本和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体现企业最终经营目标的经营业绩考核工具,也是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40.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41.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英文缩写为WACC,具体是指以企业获得的各种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资金的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资本总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用来确定具有平均风险投资项目所要求的收益率。

  42. 这是因为企业通常是在支付利息之后才缴纳所得税,所以支付利息可以减少一个企业的税前利润,从而进一步减少它所要缴纳的所得税。利息越高,所得税越少,这被称为“利息的税盾作用”。

  43. 1.投资资本回报率=税后营业净利润/投资资本 2.投资资本=有息负债+股东权益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有息负债/投资资本×债务资本成本×(1-企业所得税税率)+(股东权益/投资资本)×权益资本成本 注:通常,债务资本成本为贷款利率,权益资本成本可以用行业平均盈利水平衡量。 4.经济利润=(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投资资本

  44. 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净资产报酬率。因此,总资产报酬率的上涨和下跌都和股东的投资回报密切相关。

  45. 权益乘数(Equity Multiplier):又被称为股本乘数,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权益乘数越大,企业负债程度越高。

  46. 债务融资(Debt Financing):是指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融入资金。债务融资可进一步细分为直接债务融资和间接债务融资两种模式。直接债务融资如发行债券,间接债务融资如银行贷款。

  47.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告诉我们公司的运营情况,现金流量表告诉我们公司的风险状况,通俗点概括:如果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说这个公司好,说明它赚钱;现金流量表说这个公司好,说明它有钱。

  48. 其实,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额和非现金资产变化的数额相等并不是巧合,这其实是三张报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净利润和现金净流量之间的差额,永远等于资产负债表上除现金之外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49. 相比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体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构成的体系提供了一个额外信息,即每个经济活动是不是和未来相关。很显然,“跟未来有没有关系”这个信息对于企业作出决策很有帮助。 也就是说,从这个角度来说,利润是比现金流更重要的信息来源。

  50. 资金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资金的价值增值,这个增值源于投资收益。因此,不同时间点的资金不能简单相加,当前的资金数额+投资收益=未来的资金数额,这里的当前资金数额与未来资金数额不相等,但是价值相同。 贴现(Discount):将未来的资金折算为当前资金数额的过程。未来资金数额÷(1+贴现率)=当前资金数额,这里的贴现率是投资收益率,在投资决策中一般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投资项目未来收益贴现之后的总和减去投资成本之后的差额。一般认为,只有净现值大于0的项目才可行。

  《一本书读懂财报》读后感(六):财报入门书籍

  本书是关于公司财报的解读书籍,首先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并用了一个从无到有的例子讲述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内在逻辑;其次就是现金流量表;可以说以上是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关于财报基本概念的阐述。第二部分开始是关于财务分析方面的讲述,同型(占比)分析、盈利能力(毛利率和净利率)、盈利能力(各种周转率)、偿债能力(流动、速动、利息收入倍数、资产负债)、投资回报(ROE等);第三部分是影响财务指标的因素和评价企业的标准(ROE):外部环境、企业战略定位、战略的执行能力。行业大环境用德是波特五力图,决定了一个行业的盈利能力。第四部分讲述一个企业的经营变化及其随之而动的财务指标变化。最好是关于各种现金流组合关系下,对企业的分析和判断。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目的是讲述财报本身及其相关应用,对于想了解财报为何物大有裨益,不过对于专业的投资,重点不是那么的突出。不过仍然不失为一本案头书。

  现在,我需要理清如何确定自己的选择投资行业的问题?成长性行业还是周期性行业?

  《一本书读懂财报》读后感(七):每周一书 | 3分钟掌握财务报表

  引言

  "会计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财务工作中需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最后都会体现在三张报表中,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所以说只要你能够理解一个公司的这三张报表,那么你也就可以对该公司的运营状况有所了解。可相应的,正因为这三张报表如此重要,想要理解并不简单。

  清华大学教授肖星,基于该问题,特意写了本书,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如何去认识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如何去理解各个数据所表达的意思。

  书中把资产负债表分成了三部分来说明,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每一个部分都通过举例说明进行各个组成项目的解释,资产负债就是一张表示公司当下时点性运营情况的报表。

  紧接着资产负债表的是利润表,同样通过对表上各个项目的解释,说明利润表是一张表示公司一段时间的营运情况统计。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两张表相互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在进行分析判断时不应该只看某一张表,而应该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的分析判断。

  最后说明的就是第三张报表,现金流量表。同样的利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详细的解释了表内各个组成项目,告诉我们一个公司的现金流分成了经营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和融资现金流。

  三张报表的详细说明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向我们展示了一家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它将是什么样子——有多少家底,又有多少收益——收益的视角,它们告诉我们公司的运营情况;而现金流量表则描述了一家企业能否生存下去,即风险的视角,它告诉我们公司的风险情况。

  认识了三张表之后,就可以展开基于三张表之上的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财务分析。作者给出了一些分析模型,并在其后的章节中用了大量的篇幅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解释如何运用理解这些分析模型,如何利用这些分析模型进行财务决策。

  整本书的前半部分即对三张报表的认识理解描述得十分简明易懂,能帮助初学者循序渐进、轻松自如地掌握财务报表的相关知识,快速入门。

  后半部分尽管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但详细的案例讨论为我们的理解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本书真真正正做到了3 分钟掌握财务报表上的关键数据,5 分钟实现简单的财务分析,10 分钟利用财务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一本书读懂财报》读后感(八):《一本书读懂财报》第二遍

  富爸爸系列的《投资指南》对我入门学习理财是有指导意义的,当然我对一切别人告知的知识即使内心认同,但理性是一直保持怀疑的态度去看待和实践书里讲的内容,这本书我只读了一遍还是两遍,忘了,对其中的概念并没有了然于胸,只是在大脑形成一个轮廓。想要理财,对金融体系肯定是要了解甚至要特别懂,这就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活计,我现在学的应该像是刚看见冰山一角的那个山尖尖吧,我知道下面有庞然大物等着去探索,所以理财之路对我来说是挺有趣的,可学习过程仍是枯燥的,需要有十足的耐心,刻苦探索的精神和沉静思考的能力。记得本书的两大内容,一个是对财务报表要十分的清楚明了,它就是你投资理财的工具;一个是如何建立一个企业体系,小到路边摊,大到跨国企业。

  我呢,是在实践如何学习如何用财务报表为自己的理财之路服务。我买了三本关于财务报表的基础书,豆瓣评价都还可以,刚读完《一本书读懂财报》第二遍。第一遍的时候,实在是吃力,从来没接触过类似这种像数学一样的东西,我这种文科生还真是不容易,所以是用了很多的精力,终于一脸蒙圈的读完了,读完也是比较模糊,似懂非懂吧。这个过程,就如认识一个人,先对对方有一个基本的感觉。读第二遍的时候,比第一遍快些,而且我发现作者讲一个概念的时候,总是抛砖引玉,徐徐道来,可是此过程对于我这种超级小白来说,通常是读了后面,看到了玉,忘了前面的砖,导致后面的玉认识的也是模棱两可,甚至很多时候,人家开始抛砖我还没意识到呢,这么讲来,还真是晕头转向,有些糟糕。

  读第二遍知道了这个套路,我就先把她要讲的概念一个个记下来,不过这个过程有些辛苦,因为这些概念显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这对于一个做买卖的人来说我想读这本书应该是能马上理解很多,而我社会经验浅显,属于纸上谈兵的类型,对其中的概念也不能更深刻的理解。我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这个以后慢慢在我做的事情变多的时候,会得到改善。这本书,我还打算在读第三遍,但不是马上。我打算先读第二本理财书《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已经对财报不那么陌生的我,读这本,算是对财报基础有个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然后在回头读《一本书读懂财报》。读文学书的时间都没了,都献给这个财报了,先这样吧。这是我理财之路公众号记录,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提意见,互相监督学习。

  《一本书读懂财报》读后感(九):《一本书读懂财报》读书笔记

  以前学校里学的那点财务知识很是枯燥,枯燥的东西就容易忘。肖老师写的这本《一本书读懂财报》用生动的例子把财务报表的体系和逻辑讲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把原本枯燥的会计知识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结合在一起娓娓道来。读报表其实是在读企业,买股票可不是买资产,而买的是股东权益,一个会计师的严谨体现在书中的每一句话里。除此之外,让我最欣喜的其实是书中时常来点中美比较。投资理论大都是从美国学来的,可中国上市公司的报表可都是接地气的,还有中国企业的融资习惯、粉饰报表的手段等等,都在合适的时候被肖老师抛了出来。

  下面是按照书中的顺序做的流水账笔记,算是干货,但想看有趣的例子还是要读读这本书的。

  一、资产负债表

  1、如果亏损1个亿怎么能变成盈利?用3000万房子抵掉1.6亿贷款,再用1.6亿现金买回房子。利润表只受出售资产影响,而不会受到购买资产的影响。这样就产生了1.6亿资产,账面价值增加了1.3亿。

  资产按照购买资产所支付的金额计价,增值了无视,减值了就从历史成本中扣除。在历史成本计价体系内,只要没有新的交易发生,资产价值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如果一家企业卖出资产很短时间又买入已经卖掉的资产,就可以按照买回交易中的价格重新记录资产的价值。

  2、流动资产排序是按照变现速度排序的。

  3、在中国,企业和个人都无法拥有土地所有权,只能拥有使用权,土地使用权记入无形资产;而国外公司是可以拥有土地所有权的,记在固定资产的。

  4、与历史成本对应的是公允价值,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出租或出售用房地产、办公楼、厂房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一般用公允价值计价。

  5、资产与财产物资:有些资产比如应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是财产物资,但不一定是资产,比如租用的办公楼,代销的产品。

  6、长期应付款一般与租赁有关,融资性租赁等于分期付款购买资产,租入的资产计入资产,未来将要支付的租金总额记入负债。而经营性租赁是表外业务资产和负债都不出现在报表上。

  7、股东权益:总资产-负债,也是净资产。股东从外面拿进来的钱:股本(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实收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资本公积(股东实际投入资金-注册资本)。比如上市公司发行1亿股,每股面值1元,股本是1亿,每股售价20元,则20亿中1亿是股本、19亿是资本公积。股本必须等于注册资本。公司自己赚到的钱没有分给股东而选择留下的部分:盈余公积(中国法律不让分的部分,留存10%,我国特色)和未分配利润(公司自己不想分)。

  二、利润表

  1、营业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而增值税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税金。营改增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就各行各业都不同了。

  2、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含销售人员工资、门店折旧)、管理费用(含管理人员工资、办公楼折旧)、财务费用(利息净额)。厂房折旧属于生产成本。

  3、利润-所得税(税率25%)=净利润,但是要注意利润不等于应税所得。比如税法规定,当公司广告支出超过营业收入15%之后的部分不能税前列支。所以实际缴纳的所得税会高于利润的25%。

  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内在逻辑

  1、资产负债表的存货记录生产成本;卖出去的存货是营业成本,记在利润表中。

  2、生产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扩大了产量而没扩大销量,可以提升毛利,但会造成产品积压。

  3、技术研究的研究支出记入管理成本,而外购技术记入无形资产。因此,初创企业会把研究部门设为子公司,母公司从子公司购买技术,这样记入无形资产中,可以粉饰报表。而高利润公司愿意把研究成本记入管理费用,用来减税。

  4、未分配利润连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四、现金流量表

  1、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性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

  2、买卖资产属于投资性活动。

  3、现金流量表则是站在风险的角度揭示企业风险状况和持续经营能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则是从收益的角度揭示企业家底。

  五、活用三张表

  1、银行放贷关心现金流量表,偿付能力;投资者关心未来收益,利润表;收购企业看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

  2、同型分析看占比,用同行分析做横向和纵向对比。

  3、利润率是效益,周转率是效率,效率*效益是ROA。

  4、美国公司流动比率一般在3~4之间,如果低于2就要破产,但中国公司靠借新还旧生存,扣除短期借款后计算流动比率更合理。

  六、外部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外部环境、战略、战略执行力影响企业财务数据。

  2、外部环境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

  (1)行业内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如果成本固定,毛利润下降。

  (2)产业链环境:应收和存货反映与产业链下游关系;应付和原材料价格变动反映与产业链上游的谈判能力。

  (3)固定资产占比反映行业基本特征,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管理状况。

  (4)从存货和应收的变化看赊销策略。

  (5)从毛利和存货的变化看降价策略。

  (6)关注坏账和把应收存货打包卖给关联企业的做法,不要简单的看报表。

  3、战略

  (1)差异化战略:高毛利、低周转率。效益优先。

  (2)成本领先战略:低毛利、高周转率。效率优先。

  七、怎么才能算是好公司?

  1、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和净资本收益率ROE

  ROIC的分子是税后营业净利润(简单理解成净利润+利息,股东和债券人的收益);分母是投资资本(股东和债券人的投入,股东权益+有息负债,即总资产-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ROE分子是净利润,分母是总资产。ROIC比ROE更精准的衡量企业的投资价值。

  2、衡量企业投资价值的标准就是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WACC=(有息负债/投资资本)*债务资本成本(就是贷款或者发债利率)*(1-所得税率)+(股东权益/投资资本)*权益资本成本(就是行业平均盈利水平)

  3、经济利润=ROIC-WACC

  4、为什么净利润是正的,但经济利润是负的?因为计算净利润的时候没有考虑股东和债权人的资金成本。

  5、ROA和ROE的关系

  ROA*权益乘数=ROE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越高,权益乘数越高。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资产负债率的方式提升ROE。所以,不能只看ROE。ROA就没那么容易操纵了。

  八、把控风险的要诀

  1、八类现金流特征

  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c6c18f63cdf58c2d8d055a4dd5e34a14&sub=4A96F790B3FA4D4690C72887CE723185

  第2类:经营活动健康、有投资收益、给股东分红或者支付利息。结论发展健康。处于成熟阶段。

  第1类:正在融入资金,可能想投资或者因融资渠道受限储备一笔闲钱或者想转给关联企业。会稀释盈利能力。重点关注融资目的和融资对未来的影响。

  第3类:关注投资方向的选择和投资规模和节奏的控制,防止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第4类:关注净现金流。净现金流为负,说明企业正在消耗自己的现金存量,资金链吃紧,就要关注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如果为正,也要关注投资规模和节奏、经营活动是否顺利。

  第7类:初创企业或衰退企业谋求转型。如果衰退,应该趁经营现金流为正(第3类)的时候尽早谋求转型,那时是比较好的时机。

  第5类:衰退企业,区分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是处置资产还是投资收益,如果是投资收益还要看是否可持续,如果是子公司分红则可持续。

  第6类:衰退企业,变卖资产的同时还债。

  第8类:无法长久。

  2、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永远等于资产负债表上除现金以外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3、对未来有用的支出体现在资产中;和现在有关的支出体现在费用中。

  4、应收收不回、存货卖不掉、固定资产过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就会失效,应当关注现金流量表。

  5、行业有风险时关注现金流;经营风险可控时(比如应收大概率不会赖账时)关注利润率。

  《一本书读懂财报》读后感(十):门外汉学习财务报表的最好书籍!

  首先提起会计的作用、核心、工作的目的等等,带着我们一直在寻找答案,最后给出个人感悟:会计是魔法。

  先从第一张表“资产负债表”开始,标题煞费苦心——企业的单反相机。因为这个表的数据是截止到一个时点(某年12月31日)。此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共计三大板块。第一、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款、存货、待摊费用、其它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第二、负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款);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其他非流动负债)。第三、所有者权益:股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留存收益。每一个名词都有概念定义且作者用自己的理解阐述。

  第二张表“利润表”,企业的摄像机。因为这个表是一个区间的数据,所以用摄像机表示这个表是类似动态的。主要细分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件、营业费、管理费、财务费、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每一项都有概念介绍且作者用自己的理解阐述,非常清晰,此外还介绍了营业税和所得税区别,营业税下面的价内税和价外税,分别有经营者、消费者承担。

  在介绍“现金流量表”之前,作者先给我们来了一个融会贯通,举例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做了13项经济活动,按照顺序,逐项填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这一个章节,令人眼前一亮,思路瞬间又加深了理解。在此章节中,作者还加入3点,让我们学习:1、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涉及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2、效率能提高效益。在固定成本基础上,扩大加工量会降低成产成本,间接提高毛利;3、广告费用与销售费用、研究费用在研发阶段属于管理费用,在应用阶段属于无形资产。

  第三张表“现金流量表”,就是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记录,现金流入包括:经营活动的销售、退税,投资活动的处置资产、对外投资收益,融资活动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现金流出包括:经营活动的采购、人工、交税,投资活动的对内构建、对外投资,融资活动的债务融资的还本付息、股权融资的分红。那么,这个表有什么用呢?就是看这个公司分别经营、投资、融资的各个现金流的净流量。

  活用三张财报。银行放贷:关注现金流量表,因为看现金是否足够运转。投资人:关注利润表,因为关注盈利能力持续性。收购方:关注资产负债表,因为关注家底,这里面有多少存款、多少负债。还有,如何最大限度的杜绝负债?答:对行业要熟悉。对企业的地理、产品市场占有率、口碑、影响等都要了解和熟悉。 同型分析:资产负债表 每个项目除以总资产;利润表 每个项目除以营业收入(存货除外:营业成本除以存货) 注:分母都是(期初XXX + 期末XXX)/2

  还有偿债能力、投资回报。

  影响财务的数据。五力图: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能力、替代品的进入能力、行业内竞争对手现在的竞争力。 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怎样才算是好公司。投资资本回报率、超额收益率、经济利润、权益乘数。

  给自己公司照镜子。这个没法用书中的内容汇总,其中这节讲的是首先熟悉该行业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客观的分析公司的当前情况、未来发展空间。

  把控风险要诀。

  序号 经营现金流 投资现金流 融资现金流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终曲。从内部角度看是一个情况,从外部角度看是另一个情况,还有资金时间价值、贴现、净现值。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让门外汉能够在最短时间,最高的效率,最容易理解的方式看懂财务报表的诸多核心,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