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2020-05-19 12:15:20 作者:李文瑶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阅读:载入中…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点击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免费曾奇峰&武志红1小时对谈

  妖女,哪里跑?(点击

  1.

  一再上演的亲子悲剧

  翻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下简称《你》)这本书,看到一些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的亲子故事,然而仍旧能时不时击痛我的

  在第一个故事中,主人公是一个叫做“眼镜仔”的男孩,他成绩不好,经常犯错,被妈妈视为“笨”孩子,而每一次犯错,换来的是妈妈巴掌和体罚。而被打骂得越厉害,他越怕犯错,反应越慢,成绩也就越差,然后又会遭到打骂。

  甚至,妈妈不仅自己打,还让家教老师也一定要打,作者想要以一己之力不打孩子,并承诺不离开孩子,最终也在妈妈强大压力下辞了职,仓皇而逃。

  然而,妈妈会在生活上对眼关怀备至,会给他早餐准备好鸡精和鸡蛋,吃完早餐后还有钙片,油和维生素,待他吃下了,妈妈才安心带他去上课。

  眼镜仔家境富裕父亲拥有良好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为了儿子前途,在金钱投资上毫不计较

  很多人会以此认为眼镜仔“幸福”“命好”,他的父母他。然而,很少有关注到,这份厚重的“爱”背后,是一种深深忽视

  他的惊惶和害怕,他学习上真正困难地方,他成长需要的“精神营养”,统统都被父母忽视了。

  撒娇女人最好命(点击)

  父母一厢情愿地用自己觉得“对”,觉得“好”的方式去爱孩子,实际上是拒绝承认,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

  究竟,承认孩子独立,是一件多可怕的事呢?

  2.

  你独立,我就会失去

  是的,独立,顾名思义,好像就意味着TA要完全离开你了,跟你没有关系了。

  印象颇深的是书中一名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叫若娃的女孩

  实际上,若娃并不是真正的“多动症”,她的“多动症”是配合妈妈而得。因为妈妈在很早的时候失去了个儿子,也就是若娃的哥哥,所以妈妈特别宝贝若娃,一直把她当作很娇弱的小宝宝,把她宠成了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的人,甚至到了小学,还不会扣一颗扣子

  若娃的成绩很差,但妈妈却并不在乎这个,她希望的只是若娃能一起陪她看韩剧,逛街,吃甜品分享所有的秘密,甚至若娃使用手机都会被妈妈偷看。

  妈妈何止是把她当作小宝宝,甚至,很可能就只是把她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她需要若娃永远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永远无法离开自己。

  在对孩子的学习上,这位妈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没有要求期待。这同样对孩子是一种忽视:忽视了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发展自己能力的需要。

  就我见过的一些案例,有的父母虽然不像若娃的母亲那么极端,但他们很可能会把眼镜仔的母亲特点结合进来:一边希望孩子成绩所向披靡,一边却毫无底线地包办孩子的生活。

  这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割裂感:孩子会在自己“有能力”还是“无能”的感觉中间反复剧烈震荡,永远找不到一种踏实的自信感和确定感。

  而父母可以从中获益的,是一个永远不离开自己却又可以永远给自己带来荣耀的“部属”。

  这不但可以缓解父母的“分离焦虑”,更能成就父母的“价值感”:你的军功章,永远有我的一半。

  3.

  你独立了,我有什么用?

  害怕自己没用,是所有前辈们对于晚辈们最深的恐惧之一。

  五四青年节,一个名叫《后浪》的宣传片在朋友圈刷了屏,本来立意于褒扬年轻人的演讲,却反而被一众年轻人群嘲。

  一个关键就在于,写作演讲稿的“前浪”,实际上对于自己在“后浪”面前显得“落后”和“无知”是有深藏的恐惧的。

  所以他力图用褒扬在证明:看,我多了解你们,我多欣赏你们。我不是没有用,我还在为你们加油鼓劲呢!

  但,他这种更关注自己是否有用而不是真正关注年轻人生存状态的内心动力,还是被敏锐的年轻人们觉察了出来。

  更多的父母,在惧怕孩子独立这件事上,与此如出一辙,而且很多时候,并不藏在“鼓励”之后,而是直接地以贬低和控制表现出来。

  在《你》一书中,作者还写了一个类似罗生门的故事:她分别用母亲,孩子和老师的视角写了同一个故事。

  在儿子的眼中,母亲为了能够监控他,从他小学开始,一直以爱心妈妈等班级志愿者的身份不断入侵孩子的学校生活,虽然一方面给同学们带来很多吃的,看似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但一方面又让孩子处于遭到其他同学嫉妒的境地。

  因为一次学校中发生的意外,孩子被诊断出轻微脑震荡,妈妈冲到学校兴师问罪,叫来了所有当时跟孩子玩的长,愤怒地斥责他们以及老师不负责任。从此孩子在班级更受孤立,最后不得不一再转学,学习也因此一蹶不振。

  但是在母亲的视角中,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在学校社交中,会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反而她一再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她认为孩子这代“新世界”的人只会享乐,强调自己的重要性,而她认为“责任”和“义务”才是人的立身之本。

  看到这个故事,我禁不住想问这个妈妈:责任和义务之间,“人”在哪里?

  这个妈妈用责任和义务强调自己作为“工具”的价值,而拒不承认“人”的感受的重要性,她在惧怕自己赖以生存的价值观“无用”:如果她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有自己的感受,有不按照她的想法尽义务的权利,她会惊恐地感觉,自己的立身之本,没了。

  如果你独立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这是很多无法放手的父母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幻想。

  4.

  能自由呼吸的亲子关系,远吗?

  作者一再在书中感叹:有一根绳索,将“亲”与“子”捆绑得太紧了。

  为何“亲”需要这样的绳索?为何亲子关系弄成了不能呼吸的窘迫?

  也许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会感觉到,不控制,就和孩子没有任何关系了。

  换言之,控制,是他们唯一熟知的与孩子“有关系”的方式。

  这是一种深深的悲哀。

  实际上,孩子的独立,不会让父母真的失去孩子,也不会让父母真的“无用”。

  只要父母能真正去“连接”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

  连接,与控制的最大区别是,连接是灵活的,而控制是僵死的。

  所谓灵活,就是你会真正关注另一个生命他自己的喜怒哀乐,然而,根据TA的状况和自己的状况不断调整你们之间互动。

  就像一场双人舞,进退之间,火花不断,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发现了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会感觉情感在双方之间自然地流动。

  而控制的僵死,则只能在两种情况之间不断摆动:控制成功的安心和失控的焦虑,很难体会到那种充满着自然而美好律动的自由呼吸的感觉。

  当父母能觉察自己潜意识不知不觉伸出来的“绳索”,当他们能抛弃它,允许孩子和自己有那么一点点距离,也许,这时才能真正看清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存在。

  这个距离,并不会让孩子远离到父母看不到TA的地方,只会让他们的连接之舞,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彼此都能更顺畅自由地呼吸。

  这样的亲子关系,可待。

  RECOMMEND

  推荐阅读

  1.被母亲恨着的孩子该如何走下去?

  2.撒娇的女人最好命

  3.“为摆脱父母她选择自杀”我们是怎么把孩子养成仇人的?

  4.女,哪里跑?

  预约心理服务,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