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21 04:3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精选10篇

  《妈妈.我从哪里来?》是一本由霍佳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25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一):如何与孩子探讨性的问题

  关于性的问题,或许是每个父母都不愿意也孩子探讨的吧,毕竟这真的是太过于私密了。

  还记得小时候问父母自己从哪里来?老妈总是说我从地里刨出来的。我居然还真信了,虽然后来知道自己是父母生的了,可是这种观念或许真的影响我的性格了,很自卑,总是逃避。认为自己是独自一人。

  而这个问题也是父母逃避性教育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当电视出现亲吻画面时,父母总是会让我避开,以至于现在和父母一起看到这种场面总是特别尴尬奇怪。而自己也会偷偷的看。这就是很不好的影响,或许当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会这样,因为这是逃避问题的方法,却是对孩子最不好的方法。

  在中国这样的父母是占绝大多数的,因为中国的开放程度还没有达到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开放程度,所以在老一辈眼里,这种事情都应该是掖着藏着的,不能拿出来说的。这也就对我们这一代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二):无心的一句话,或许会影响孩子辈子

  转一段话:心理学上有句话叫「标签人生」。小时候,当我们问父母从哪里来的时候?父母会跟我们说:你是我们从垃圾桶捡来的,我们会烙上弃婴的符号考试不好,父母又说:你是个废物点心,我们又会烙上多余的符号;标签是一种符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烙在他的额头。如果没有善意的去除…这种标签的暗示就会让我们逐渐变成符号里的人 。

  这段话和这本书里面所讲的内容出不多,都是再说不要因为自己无心的话而给孩子以后的人生贴上标签。真诚对待自己的孩子,通过他们无聊的问题发现他所想要了解世界。帮助他们走出懵懂,而不是误导。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三):曾经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我是神圣午睡姐姐博客粉丝,看了她好多博客和微博喜欢她的幽默及与自己孩子的相处模式。所以出这本书的时候里面去当当网预订了一本。看完后,非常喜欢,依然是她一贯的幽默教育。

  书不是很厚,但是内容很新颖,一些例子也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尤其是问父母自己从哪里来的,这是曾经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还记得妈妈说我是从土里面出来的时候那个伤心啊。对于自己小小的心灵真是没少造成伤害啊。

  书中的有好多内容都很有趣,也值得分享推荐给大家看一下。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四):妈妈,我从哪里来

  尤记得小时候曾不厌其烦的问老妈和老爸,我是从哪里来,他们总是口径一直的告诉我,“你是从你姥姥家附近的粪坑里捡来的”,还记得小时候去姥姥家,老爸竟然指着一处公共厕所说“瞧,你就是从这捡来的”,我清楚的记得我坚定不相信他们说的话,但又迷茫自己到底是从哪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搞明白

  后来,自己有了小宝宝,他现在才刚刚开始学说话,我时常在想,如果有一天他问我“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该如何回答他,告诉他"你是苹果树上摘的"?“超市里买来的”?,直到看到这本书《妈妈,我从哪里来?》,方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不实话实说的告诉孩子,“宝贝儿,你是妈妈生的,你以前住在妈妈的肚子里”,我想等到那一天,我还会给我的宝贝儿看我肚子上的那条小疤痕,告诉他,医生阿姨就是从那里抱你出来的,你曾经在妈妈的肚子里,我们曾经是那么的“亲密无间”。

  其实,这本书是昨天才拿到手里的,一天的时间看了一小半,里面提到的小孩纸的问题不光是我们身为父母未来会面对的,其实大多都是我们小时候曾经好奇的。如果我的宝贝儿是个好奇宝宝,我想我一定要努力给他答疑解惑,用他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孩子无法理解大人的某些行为,是因为他们不曾长大过,但为什么我们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可都曾经年幼过。我感谢上天送来我的宝贝,是他让我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美好风景养育孩子不光是抚养他长大,而是和他一起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五):一本真正属于年轻人的育儿书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这样的一段话:“XX教育机构,XX知名学者,XX权威专家……教你如何解答孩子的问题……”但是在网上试读几章之后,我发现这本书倒是颇出乎我的意料:是一位年轻作者写的,她本人的孩子只有五岁。而书中的问题却一直涉及到青春期的孩子。而她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一种探讨的态度

  而且,大部分育儿书似乎都是基于足够多的教育案例——至少作者的孩子自己已经功成名就,才显得有说服力。而这本书的很多问题,作者在探讨的时候,并非仅仅基于她接触过的案例,更多的是基于她自身的经历。

  当作者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她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我在这么大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这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且有效的态度,也是很多家长完全可以借鉴的态度。毕竟,让所有的家长都去拿个儿童理学硕士再回来教育孩子太不现实了。事实上,很多心理学家最初的教材样本,就是他本人在成长中感触到的心理变化。而很多儿童心学家的最初观察对象,确实也就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同时,由于作者在育儿这件事上尚处于“现在进行时”,她所接触到的问题就非常“与时俱进”。很多年轻父母会遇到的困惑和迷茫,基本在本书中都有所提及。因而也就非常具有启发性,也很容易引起年轻作者的共鸣

  本书的语言风格轻松幽默,没有那种教育类书常见危言耸听说教意味。无论从封面还是作者选取的问题,以及作者解答问题的态度上,这都是一本真正属于年轻父母的书。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六):父母比孩子更需要自信!!

  作为家长,我们都会在有了孩子之后努力学习,力求去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可是如今市场上有很多育儿书,看起来都非常专业完美。但是看的书越多,我们的心里却越来越没底:那些书里对父母的要求太高了:永远不能生气,永远保持冷静,永远循循善诱,说话就像电影对白似的优美隽永……

  在那些书里,父母与孩子相处时,似乎每一句话都不能说错,每一件事都不能草率地处理,否则就有可能给孩子造成终身的伤害。有的书甚至非常详细规定了很多生活细则:孩子不能太早认字,否则有害!孩子不能玩填色游戏,否则有害!孩子小时候不能玩轮滑学游泳跳舞唱歌……否则对健康有害!

  而那些畅销书作家的孩子,一个个也显得那么的仰之弥高:一路优等生,考试状元,最后全奖上海外名校……看完之后,让我们这些平凡的家长更觉自卑和遥远:照着他们的书,亦步亦趋完成,每个人都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吗?如果答案为“是”,那么哪里会有那么多状元?如果答案为“否”,那这些书所讲的“方法”,又有什么用呢?

  这些书无一例外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做父母,是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过程。做父母之后,你的一言一行,就必须完美。这一切的结果,就是培养出一个完美的孩子。

  或许,在这些让人焦虑的完美派育儿圣经大行其道的世界里,父母比孩子更需要一些对未来的自信。

  而《妈妈,我从哪里来?——好妈妈智答孩子千百问》这本书,就罕见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最好的育儿专家,就是父母本人。育儿不是一件必须完美的事情,而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与成长,并乐在其中。很多读者或许会第一次在书上看到这样的理论:父母可以发脾气,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也不懂”,父母可以坦然面对自己并非万能,并不完美。做父母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缺点弱点

  同时,这本书也罕见地没有把“优等生上名校”当做最终育儿目标。书中作者对女儿的种种教育,核心字眼都是“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成功定义”。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读了本书之后,我又上网关注了本书作者“神圣午睡”的博客,她育儿博客受到了网友的广泛欢迎喜爱。在作者那“没有混血没有豪门”的日常生活记录中,感动读者的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融洽状态,孩子健康成长为父母带来的快乐。它传达的是在这个略显浮夸的社会中属于平凡人幸福感,以及由此带来的由衷的自信。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七):分享一段我自己感觉不错

  父母带着孩子走在街上,迎面走来一个衣衫褴褛的跛足者,父母顿时皱起眉头带孩子快步走过。孩子好奇地问:“爸爸妈妈,这个人怎么了?他的脚到哪里去了?”妈妈不耐烦地说:“是个瘸子,别看了!”

  我小的时候转学很多,曾经有个小学班里有个奇怪的女孩。她年纪比我们大很多,身材高大,但说起话来却像个低龄儿童。

  现在想想孩子们其实都挺残忍的,当时也没有尊重残疾人意识。班里的小朋友都叫那个女孩傻大姐。不过傻大姐经常乐呵呵的,但有时候也很情绪化的发飙。但是不管是她还是班里的小朋友,对此情景都并不怎么介意。长大以后回忆起来,我才隐约意识到,那女孩可能是智商低于常人的弱智儿。

  现在我们知道了,对残障人士存在偏见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可是,真的跟身心缺陷的人接触时,人们通常会不自觉表现厌恶之情。尤其带着孩子的家长,对“怪人”更是唯恐避之不及。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新闻,某个小学的班里接收了一名智商和学习能力都还不错的自闭症患儿。结果,班上十九名家长联名给学校写信,要求这名自闭儿退学。主要原因是觉得自闭儿行为古怪年龄却比同班的孩子大好几岁,家长们怕他吓到自己的孩子,也怕这看起来傻乎乎的孩子会打伤人。

  曾几何时,我也担心女儿见到残障人士会害怕,如果附近出现了这样的人,我通常会用身体挡住,或者转移她的注意力。我对残障人士缺乏平常心,但有次女儿一句无心的话语,却深深教育了我。

  女儿快两岁的的时候,在小区里见到一位坐轮椅老人,由保姆推着散步。女儿很好奇地问我:“他为什么要坐那个车子呢?”

  轮椅上的老人歪着头,五官扭曲,手指怪异地勾着——说实话模样有点吓人。我想他大概是因为衰老而导致行动不便或偏瘫。于是回答女儿:“这位爷爷年纪大了,走不动路了,就需要别人推着他才能出来散步。”

  没想到女儿做了个非常可爱的类比,她笑眯眯地说:“我知道啦,就像小娃娃要坐童车一样,对不对?”

  孩子天真无邪、毫无偏见的视角让一件悲惨的事情顿失阴霾,也让我感慨良多。

  一直以来,我都特别同情残障人士,觉得他们代表巨大苦难,让我产生很多悲伤的联想。所以我看都不敢多看他们一眼,甚至在报纸上看到有人受伤致残的新闻都要难过很久。

  推己及人,我一直以为,孩子看了残障人士也会觉得难过或者害怕。但女儿那句“老爷爷坐童车”的比喻让我发现,原来孩子心中并没有那么多偏见,他们不觉得残障人士多么奇怪,因为孩子的心灵具有无限的包容力。

  较之我对残障人士的同情心,女儿的平常心才是更好的态度。很多人初次去国外,都会觉得外国残疾人特别多,满大街都是。相比之下,在我们国家的公共场所,见到残疾人的几率非常低。其实,我们国家的残疾人也很多,只是由于设施不足,人们异样目光等原因,他们出门不方便,所以他们更多的时候都选择留在家里。

  随着女儿越来越大,外出也多了起来,终于有一天她见到了真正的残障人士。女儿呆呆地看了很久,问我:“他怎么这样呀?”

  那是个盲人,戴着墨镜拄杖前行。以前我最怕见到盲人,总觉得盲人是诸多生理缺陷中最可怕的一种。但现在,在女儿上次充满童真的回答的启发下,我对这件事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告诉女儿:“他们是盲人,就是看不见东西的人。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

  女儿问我:“他们为什么看不见呢?”

  我说:“也许是天生这样,也许是后来受伤了。”

  女儿很天真地问:“看不见又会怎么样呢?”

  我说:“看不见就像是永远闭着眼睛。你喜欢出来玩,喜欢看小花、小草,喜欢看跳舞,喜欢见到你的小朋友,喜欢看书、看动画片。可是,假如一直闭着眼睛,就看不见这些了,只看到一片黑,是不是很可怕呢?”

  女儿小小的面孔严肃了起来,她点点头

  我又趁热打铁说:“所以你看,你天生能看见,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妈妈总提醒注意安全,就是为了避免你遇到危险,变成盲人,最后什么都不能看见啊。”

  虽然我知道,孩子的天性使她不能够时时刻刻都小心谨慎、注意安全,但这种随时随地的安全教育,会让她理解父母的一些看似没有逻辑的要求。

  残障人士的存在对家长也是一种安全教育。每年过春节,都会有因烟花爆竹引起的伤残事件。我记得曾有一篇报道说,一个孩子被邻居的鞭炮炸到,造成了双眼失明。当绷带拆开的时候,那个孩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对护士说:“护士阿姨,请帮我把灯打开,我看不见。”

  看到这样的报道我又难过又生气,难过的是那孩子从此就要生活在黑暗中,生气的是那些放鞭炮的人,为了自己一时的痛快,给孩子带来了一生的伤害。

  告诉孩子残障人士的不幸,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更善良,更有同情心,也是让孩子学会更加珍惜身体的健康。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却常常被人忽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每个人都拥有的东西。可是别忘了,有人天生目不能视,耳不能听,有人因为一场车祸失去双腿。对他们来说,健康是多么奢侈的梦想,多么遥不可及啊。

  记得我怀孕时,每次去做孕检都提心吊胆,生怕哪个指标出了问题,预示着什么潜在的隐患,担心子宫里那个小小的生命是否健康正常。每个妈妈在怀孕的时候,都有过“只要孩子健康就好”的心愿,可是随着孩子出生、长大,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希望他学习好、出人头地、为父母争光。再后来,孩子长大了,也开始对自己产生那么多的不满:不够聪明、不够漂亮、没有生在富贵之家……甚至,我们会渐渐地把一切不如意归咎于天赋的不足:我爹娘又不是高官富豪,没有足够高的起点我怎么可能有成就呢?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怎么能要求我门门功课得第一呢?

  人们就这样怨来怨去,忘记了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健康。其实,健康也会渐渐地失去,每个人都会变老,都会渐渐失去越来越多的能力。因此,当我们还能吃、能动、能哭、能笑时,每一天都是多么美好啊。

  面对残障人士,我们也应该给他们更多一点的方便。像那个被排斥的自闭症患儿,我想他的存在肯定是为别的孩子带来了困扰,所以那些家长才会如此反应过激。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想一下这个问题呢?我们的孩子都是那么的健康和正常,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所以我们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努力去适应班里这位特殊的孩子。一点点所谓的迁就和干扰,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但带给自闭儿的帮助却是巨大的。我想,残障儿童的父母一定会这样想:如果我的孩子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健康正常,就让他一辈子都去迁就所有人也没有关系啊。

  当孩子们遇到残障人士的时候,做家长的不必担心孩子被吓到、被刺激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心宽广无垠,他们没有世俗的偏见,没有那些刻板的所谓“正常人”的定义。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是一些不幸的人,我们应该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健康。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八):引人深思的问题

  最简单的问题,却不一定有最简单的答案。好比孩子,他们天真烂漫,满脑子奇思妙想,天马行空。但是他们的问题简洁却不简单。

  面对未知的东西,他们首先反应的是问爸爸妈妈,而且他们相信爸爸妈妈一定会知道答案。而且无比的信任自己的父母。

  而他所给的答案却让一部分父母头疼,因为他的一个问题却给你带来了那么大的困惑,你是不是应该有所思考了。为什么孩子的问题你给不出明确的答案,你有多久没有独自思考了呢?

  很庆幸自己还算积极进取,面对孩子,我总会尽全力的帮助他,因为我知道,我所说的,她都相信而且认同。这就让我必须给她最真实的答案。因为我会对她以后的性格或者人生产生影响,这是我必须要负责的。

  对于孩子要足够的宽容,爱护而不是放纵,宠溺。要试着给她空间,让她有自己的空间,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帮助她解决她所疑惑的。

  书中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与我不谋而合,这让我很欣喜,因为毕竟这样的书不是很多,大部分图书都是很多理论,让你这么做好,那么做不好的。好像永远都是你说的是对的,让我很反感,还好这本书不是,通过与自己女儿的相处,发现她问题背后的故事,这很棒,我只能说作者是一个很负责任的母亲,毕竟她会真正的思考孩子问题背后的玄机。这是我佩服的地方,也是正在学习的地方。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九):童问•趣答

  看完这本书最深的一章就是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确实,每个家长都会有这种头疼的时候吧,尤其是第一天准备去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那种又哭又闹不愿离开的场面,真是够惊心动魄了。

  最近看微博上面,林志颖的儿子上幼儿园的情况,真是很有意思,看着自己的儿子上幼儿园,自己也会很难过的一面吧,毕竟从小就要开始学习独立的集体生活了。

  对于大部分的父母来说由是吧。我们及时有众多的不舍,但是孩子必须要开始自己的集体生活!

  孩子不想要去幼儿园最大的原因是不想离开舒适的环境,宠爱自己的父母,逃避面对新环境的。

  父母应该积极的鼓励孩子去幼儿园,因为这是他们开始学习集体生活最好的途径和方式,只有这样孩子的集体观念才能慢慢的建立起来。而不是一味的宠爱,放纵,这对于以后孩子独自面对社会生活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书里面通过作者自己的育子的亲身实验带出了一些有意思的桥段。很有意思,读起来也很轻松有趣。

  看完书后尤其是会让父母思考孩子每个问题背后所要传达的意思。这个对于父母来说很重要。

  《妈妈.我从哪里来?》读后感(十):每个孩子都会问的问题!

  还记得小时候问老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老妈说是从地里刨的。当时的自己居然相信了,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啊。不错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或许每个小孩都曾问过自己的父母吧!或许那时候的父母都比较保守吧,总认为和孩子说性教育的问题都是难于启齿的。因为这毕竟是比较私密的事情。

  可是往往与私密的事情,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大的。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孩子了解事物的途径也越来越便捷。所以与其隐瞒自己的孩子,还不如和作者一样正常的像孩子解说。通过一种孩子可以解说并且懂的方式,这是比较难的。

  霍家写的这本书很有意思。很自然的就把父母头疼的问题给解决了。通过她自己的育儿经历,她总结出了自己与孩子独有的相处方式。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一本好书,不是应该有多少理论,多少华丽的辞藻,而是真正的帮助人们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这本书就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或许孩子的问题让你暂时很头痛,很烦。可是换位思考一下,你自己小的时候不是同样问过这样的问题呢,而孩子的问题是对事物认知的不解,做父母的就应该帮助他们解惑。这是我们的责任。所以为人父母必须不断的学习,思考。这样才可以与孩子一同进步,而不是遇到问题就敷衍了事。这样对于孩子的性格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进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