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邓小平传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邓小平传读后感精选

2022-03-12 11:1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邓小平传读后感精选

  《邓小平传》是一本由理查德·伊文思 (Richard Evans)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元,页数:4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邓小平传》精选点评:

  ●说是党传也不为过啊,尤其前2/3,邓的人生可以说是若隐若现了。党的发展历程倒是清清楚楚。

  ●感谢dangdang。

  ●读过有些感动。之前对于邓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的改革开放。读过之后才发现他是个挺可爱的伟人。终其一生为了国家,从年轻时候的稚嫩少年一步步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人物。伟人都有优秀的品格,正直,有韧性,做事有自己的想法。大浪淘沙,有他是中国人的幸福。 我们不能成伟人,也可以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伟人 时代的脉络 生命的坚韧

  ●篇幅有限不足以详谈,对于我非常想了解的改革开放说的很少,但是能了解他的一生也蛮有意义

  ●虽名为邓小平传,但是侧重点仍然在于其个人与党相关的部分。

  ●狗肉汤到底能不能增产?什么样的稻子能接住人?我的修养低,不知道。

  ●居然忘记标记了,看过后觉得西方作者虽然会用一些自以为是的细节去表明真实性,但真的很浅显,并且对于我这种看热闹的人来说,明白了政治的乱七八糟,明白了邓小平的平凡与伟大,我敬佩他。

  ●读完《邓小平时代》后,读的这本书;

  ●只能说一般吧,翻译成中文并且能公开出版也是难为了。

  《邓小平传》读后感(一):谢谢你,让中国走向了安定富强。谢谢你,怀有一颗中国心的老人。

  他不是党的主席或总书记,也不是政府首脑,更没有像刘少奇一样担任国家主席,他的地位来自他的权威,而这种权威源于他过去的经历、领导才能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作为一名决策者、发言人和设计师所取得的成就。

  他就是邓小平,一位走过战争与和平,经历过人生起伏三起三落的老人。

  早在几十年前,他就清晰的指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一步是到 1980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到 20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从此之后,中国正如他所设想的那样,从一个神秘和落后的国家,逐渐成长为世界一流强国。

  在深圳市的深南大道上,有一幅邓小平的画像。每次经过的时候,我都是心怀感激。谢谢你,让中国走向了安定富强。谢谢你,怀有一颗中国心的老人。

  《邓小平传》读后感(二):深圳莲花山公园的邓小平铜像-我最早耳濡目染的国家领袖

  邓小平是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的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全世界。他曾在1978年和1985年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本书作者理查德·伊文思,是英国前驻华大使、西方邓小平研究专家,一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他三度赴华任职,前后在中国生活了8年。他与邓小平多次面对面接触,搜集了众多一手资料。

  经过30年来对邓小平本人的经历以及他的著作的潜心研究,理查德·伊文思最终完成了这本《邓小平传》,他站在独特的立场,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并展示了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带着读者重温了20世纪中国跌宕的发展。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人物鲜为人知的故事。

  《邓小平传》读后感(三):精神值得学习

  16岁,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巴耶中学特殊班撤销,开始杂工生涯。在贫困和不安定的情况下开始投身政治活动。在他离开法国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和职业革命家。离开法国15个月后,他回到中国,投身于中国革命和政治活动的洪流中。时逢国内动乱,历经各种起义、革命和长征、抗日战争。48岁,调往北京被任命为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席,52岁,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书记处总书记,62岁失去一切职务,65岁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72岁重新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81岁阐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国际形势判断和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转变。85岁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88岁南方视察,93岁逝世。他建立根据地、抗战、解放战争、修建成渝铁路、从党务到经济,再到外交,让他做什么,他都做得好。他是一位终身学习者,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邓小平传》读后感(四):很客观 很写实的传记

  对于这本书,我觉得写得很好也很客观,把人物的优点,和历史的事件,很客观且理性的写出来了。不同于很多传记里对个人的过分的强调和个人崇拜的观点,这本书很实在。特别是当作者对一些历史上记述不清楚的点进行描述时,作者总是实事求是的说这点他并不清楚,我觉得这在个人传记中很少见到。往往个人传记的作者(不论国内或国外),对于人物总是过分渲染,让人觉得很不真实。其实,我个人觉得伟人也是人,他们也可能就如我们平凡的人一样,每天做着看似循规蹈矩的事,只是经过了时日,他们的成就让他们成为伟人。

  这本书中几个值得记住的点:

  大跃进中,有超过几千万中国人死亡。

  邓小平在近60岁时,受文化大革命迫害,儿子半身瘫痪,全家人被迁往山西。他上午看书,下午要被迫参加劳动。但是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积累,他对经济和历史有了新的了解(这点可以从他以后的引用中看出来)。

  邓小平70岁重新开始领导,在一个月内,开了10多次大会,并会见了10多位海外来宾。

  《邓小平传》读后感(五):时代的伟人——邓小平

  读《邓小平传》有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