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筚路维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筚路维艰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0:40: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筚路维艰读后感10篇

  《筚路维艰》是一本由萧冬连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24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筚路维艰》读后感(一):建国六十年来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转向

  克罗齐有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大意是说对任何历史的阐释和解读,都难免要受当代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作为我们的当代史的共和国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禁区状态,尤其是对于反右、文革等敏感时期的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深入以及政府思想管制的松动,共和国史领域开始出现一些兼具学术性和口碑性的佳作。社科文献出版社近期的新书——萧冬连老师的《筚路维艰》便是其中一例。

  历史时期距离当下越近,可供参考的材料便会越多,头绪也越发繁复,要想在有限的篇幅里,既讲清楚历史脉络,又能给出不俗的结论,这非常考验写史者的功力。就《筚路维艰》一书而言,萧冬连先生做到了这一点。全书仅仅用18万字,便将中国1949年以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梳理得清晰、明了。萧先生将这一进程划分为实行新民主主义、仿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转向改革开放这样五个阶段。这种划分基本上遵循了共和国史的传统叙写模式,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一个传统的框架下,萧先生写出了不少新意。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这些新意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015.1.18下午作于竹林斋

  《筚路维艰》读后感(三):评论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评论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很少有人能够在史学方面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动,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读的《中国史纲》。。。这本书的很多演绎实际上都是在重复,甚至让人感到在凑字数,用的例证也多是重复。。。但瑕不掩瑜。

  这五次选择呈现两个过程,即从走进传统社会主义(或称苏联模式)到走出传统社会主义。前四次选择是传统社会主义内在的逻辑自然演进,第五次选择则具有根本的转向意义。中国的改革和社会转型尚未完成,但当下的中国无论如何定义,它都与传统社会主义相去很远了。

  《筚路维艰》读后感(四):意外的官方读物

  官方推荐的书目,原本以为内容会是和书名一样的伟大光荣正确,没想到竟还真让人读出了兴趣。它不是在向你描绘我们党怎样走过了不平凡的成长进步历程,怎样的排除干扰克服万难执着向前,而是通过梳理各方史料,把那些官方总是语焉不详的变革时期的妥协对抗过程客观呈现出来。所以你能看到:民主党派如何从建国初期的全面参政一步步被变成了名义上的协商议政,领导层如何从尊重一个人到敬畏一个人再到神话一个人,饿殍遍野的那三年为什么各地又仓廪殷实还大幅出口国外,个人的猜疑和矛盾怎么就上升到了路线和主义的高度…如果没有集体来制约个人的力量,你就无法预料短视和冲动会对客观发展的社会造成多么大的损伤;如果不用法治去战胜人治,你就无法预料下一场“整风”和“革命”会有什么样的荒唐。

  《筚路维艰》读后感(五):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

  上大学中特正好要讨论,索性把自己做的内容分享一下,没时间看书的浏览一下,基本内容都在这了。想要PPT的可以Q我:836197138,类似的话题就可以大致应付啦~

  书写的很客观,10万字把这六十多年来发生的沧桑巨变都叙述出来了,还有有些颠覆性观点的,主要集中在不可说的建国后十年到二十年左右。即可以当做现代史入门书籍,也可以作为深入研究的提纲

  +++++++++++++++++++++++++++++++我是分割线++++++++++++++++++++++++++++++++++

  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次转向

  A.实行新民主主义

  3、实行: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理想与现实的差距:1949年初,由于工商界对共产党心存疑惧,工厂企业大面积关停,失业严重,经济下滑。( 刘少奇在天津发表讲话,宣称资本主义剥削有功.陈毅在上海展开了打击投机资本、平抑物价的斗争)

  5、存废之争:农业集体化的分歧。

  6、终结:毛泽东在1953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效仿苏联模式

  1、1953年,中国走上了全面效仿苏联的道路,包括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以及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体制。

  高层分歧:优先发展重工业还是农业和轻工业?(高岗:从“五马进京”到自杀身亡)

  刘少奇、周恩来:着眼当下民生,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心。

  毛泽东:着眼长远政治,发展从轻工业起步太慢,社会主义不能等五十年一百年。

  2、转折:朝鲜战争导致苏联的态度发生改变,苏联慷慨的表示愿意帮助中国实现工业化,中国可以直接建设现代化的工业,不用摸索和走弯路。这也直接导致中国走向重工业发展的道路。

  3、统购统销: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任何国家的工业化都绕不开一个话题,就是原始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是让农民买单。实现粮食及农产品统购销就是重要的一步。

  4、农村合作社的高潮:从原先的计划15年完成,变成了4年,集中爆发在1年半的时间。

  1955年毛泽东撇开邓子恢直接指挥农村合作化运动。各省市领导积极响应。而绝大多数农民也非常配合。和苏联的抵抗的不同,中国农民的配合成了“中国集体化之谜”。究其原因,1)中国农民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有组织的抵抗。2)中国农民相信世道和服从权力,3)一旦团结了贫农和下中农,就形成了羊群效应。4)村干部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可以实现经济利益又能摆脱农业劳作。

  5、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延伸 政治集权:1954年9月第一届人大召开,撤销行政大区,政协由最高权力机关转变为咨议机构;

  文化改造:意识形态一元化,院系调整;

  社会整合:城镇街居制,单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干部/工人),户籍制度(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6、“举国体制”的形成 “全能主义政治”的举国体制:国家垄断大部分稀缺资源并试图控制人们的观念,国家权力覆盖整个社会,个人高度依附于国家,民众被动员能力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C.追寻赶超之路

  1、导火索:1956年2月14日, 赫鲁晓夫上台后召开党的二十次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

  2、大转弯:1956年波匈事件。波兰发生的事变,以及随后发生的波苏矛盾得以通过谈判解决;而在匈牙利,抗议活动演变成为当局无法控制的动乱,苏军的坦克开进了布达佩斯,事变才得以结束。(苏联坦克开进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引蛇出洞”与反右派斗争)

  3、大实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4、大饥荒:庐山会议彭德怀被定性为反党集团,对大跃进的探讨演变为党内人员站队与“左右”之争;1959-1960年大饥荒,干部都隐瞒粮食欠收,并继续提高粮食征购额度。同时由于人民公社的制度,取消了自留地,农民没有其他的粮食通道,只能活活饿死。中苏论战转移了高层的注意力。

  D.发动继续革命

  1、文革发动

  七千人大会:政治分歧

  中苏论战:意识形态分歧

  五反四清:反修防修

  2、逐渐失控

  暴力和武斗:上海“一月夺权”

  武汉七二零事件

  3、运动破产

  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未遂

  恢复秩序:解放老干部

  暗流涌动:1976年四五运动

  4、文革结束

  怀仁堂事件:粉碎四人帮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E.转向改革开放

  1、改革的缘起

  同年中央部委和地方省市大批官员出国考察。

  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胡耀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权力转移

  赵紫阳、胡耀邦成为一线,邓小平、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人是二线。邓小平有权威没有光环,重大问题由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共同决策。

  3、转轨之路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苏联/东欧的“激进式改革”的区别是先经济后政治,通过不断的实验逐步推进改革,允许不同选择进行竞争和比较,减少了掉进“理性自负”陷阱的机会。

  二、中国模式

  1、改革思路

  将利益驱动而非“革命精神”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允许一部分人“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以增加计划经济的活力。

  2、体制外先行

  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的适当成长,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鼓励私营经济在法律范围内发展。

  3、农村的突破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镇化和人口流动浪潮

  4、对外开放

  坚持政治制度不动摇,努力融入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

  发挥自身优势:稳定的政治环境,强力的政府,高储蓄率,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引进外资技术和国际竞争,扶持民企成长,逼迫国企改制。

  5、越过市场化门槛

  6、超越传统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深化改革思路:

  1.政府不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以调控为主,逐步缩减国家主导的投资行为;

  2.去杠杆化以大幅削减债务,降低借贷与产出比;

  3.推行经济结构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筚路维艰》读后感(六):中国乌托邦实验——《筚路维艰》读书笔记

  第一章:实行新民主主义

  1、新中国成立前,提出联合政府,是迫于当时的时局,需要联合尽可能联合的阶层。

  2、到了七届二中全会,提法上有了变化,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不占主要的地位。

  4、1949年初,由于工商界对共产党心存疑惧,工厂企业大面积关停,失业严重,经济下滑,刘少奇去天津发表讲话,宣称资本主义剥削有功。

  5、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表示,西藏台湾尚待解放,外部威胁依然严峻,在社会主义进程方面不易过激,不能四面出击,否则树敌太多。“只要土改关、战争关过去了,社会主义这一关还是容易过的”

  6、关于农业要往合作社的防线发展,大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实现的步骤上有分歧,刘少奇一派认为,农业要走向集体化,必须有一个条件,就是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能为农民提供足够的农业器械。 而毛则认为,依靠简单的农业协作也能提高生产率,没有理由推演合作化进程。

  7、1953年,国内形势已经稳定,新民主主义阶段也就走到了尽头。

  第二章:仿效苏联模式

  1、优先发展重工业还是农业和轻工业,高层意见不统一。刘少奇是着眼民生。而毛是着眼政治,发展从轻工业起步太慢,社会主义不能等五十年一百年。

  2、发展重工业,必须有几个前提:1)压低全民消费,提高储蓄率,完成原始积累。2)资源集中定向投放。3)平均主义的民生保障。

  3、朝鲜战争导致苏联的态度发生改变,苏联慷慨的表示愿意帮助中国实现工业化,中国可以直接建设现代化的工业,不用摸索和走弯路。这也是直接导致中国走向重工业发展的道路。

  4、任何国家的工业化都绕不开一个话题,就是原始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是让农民买单。实现粮食及农产品统购销就是重要的一步。

  5、农村合作社高潮的突然来临,从原先的计划15年完成,变成了4年,集中爆发在1年半的时间。1955年毛泽东撇开邓子恢直接指挥农村合作化运动。各省市领导积极响应。而绝大多数农民也非常配合。和苏联的抵抗的不同,中国农民的配合成了“中国集体化之谜”。究其原因,1)中国农民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有组织的抵抗。2)中国农民相信世道和服从权力,3)一旦团结了贫农和下中农,就形成了羊群效应。4)村干部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可以实现经济利益又能摆脱农业劳作。

  7、政治集权:通过宪法明确一党政府的合法性,边缘化政协机构。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过渡。明确党领导政府工作。控制教育,打压知识分子。

  9、社会整合,通过街道居民制、单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户籍制度等全面控制,将个人定格,国家权力覆盖整个社会,个人高度依附于国家,民众被动员实现国家目标。

  第三章:寻找赶超之路

  1、1956年毛泽东的想法开始开放,包括经济改革、民主化尝试都有了苗头。

  2、1957年的波匈事件,改变了原有的思路,毛认为阶级斗争尚未结束,现在的任务是要“引蛇出洞”。通过百家争鸣让知识分子提出反对意见,然后通过群众反右运动打到知识分子。反右的直接后果,就是让中国的精英分子整体收到了伤害,也导致中国知识分子集体失声,堵塞了中国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可能。

  4、1958年底毛泽东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对大跃进有了一定的动摇。在党内存在的分歧的时候,召开了庐山会议。在庐山会议中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彭德怀写信批评大跃进,并且有大量的人支持彭德怀。恰在此时,赫鲁晓夫对于人民公社的批评讲话也送上了庐山。毛泽东感觉到了威胁。于是彻底转向继续大跃进。

  6、庐山会议,彭德怀被定性为反党集团,并要求党内人员站队。于是在大跃进这件事上,再无反对意见,从而走向深渊。

  7、1959-1960年大饥荒,干部都隐瞒粮食欠收,并继续提高粮食征购额度。同时由于人民公社的制度,取消了自留地,农民没有其他的粮食通道,只能活活饿死。

  第四章 发动继续革命

  1、大饥荒的发生,毛泽东把乱象归结于阶级斗争。当然也承认自己有一些问题,并在人民公社的事情上做了大量退步。

  2、干部层从狂热中冷静了下来,尤其是刘少奇。并在七千人会议上面做了检讨,但是毛泽东认为刘少奇有对他施压的意思,加深了刘少奇和毛泽东的矛盾。

  3、文化大革命的启动,并不完全是为了反对刘少奇,也是为了防止毛泽东死后,党内出修正主义。所以希望通过群众运动清洗一下,本质上是一种演习、练兵。

  4、群众运动一旦发生,也不是毛泽东能控制的了,各地文革出现了权力机构的争斗,你死我活,中央调解都没有用。而中央也形成了林彪的军队派和江青的文革派。

  5、林彪替代刘少奇成为接班人,一开始是韬光养晦的,但是因军队调动权的问题引起毛泽东的警惕和反感。林立果的政变计划失败,导致林彪出逃。林彪政案演变成了宫廷政变。而毛泽东也从此一病不起。

  6、林彪死后,中央主要形成两派:周恩来邓小平为首的老干部派和江青为首的文革派。因文革派主要在文化宣传领域,实际上在政治上并无太多插手的地方。毛泽东也有意恢复老干部来控制局面。当然不能否定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底线。

  7、邓小平为了搞经济建设,将毛泽东的一些言论整理成“三项指示为纲”,争夺意识形态阐释权。经济建设为纲的思路还是触动到了毛的底线,认为邓小平会翻案文革。毛泽东要求邓小平主持会议对文革定论。而邓小平强硬拒绝。于是毛泽东最终决定放弃邓小平。

  第五章 转向改革开放

  1、文革后造成5000亿经济损失,相当于建国30年所有经济基础建设的80% 。全国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

  2、华国锋的权力转移从1978年开始,职务维持到1980年。邓小平成为权力核心。赵紫阳、胡耀邦成为一线,邓小平、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人是二线。邓小平有权威没有光环,重大问题靠元老们共同决策。

  3、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苏联的“激进式改革”的区别是通过不断的实验逐步推进,允许不同选择进行竞争和比较,减少了掉进“理性自负”陷阱的机会。

  4、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发展再次面临严峻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公权力私有化,权贵资本主义使得贫富差异加大,导致社会分裂。第二个挑战是商业原则渗透到精神领域,社会底线失守、价值空洞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筚路维艰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