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忍可辱,是名忍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无忍可辱,是名忍辱

2020-07-20 21:50:06 作者:续祥 来源:师父曰 阅读:载入中…

无忍可辱,是名忍辱

  学佛的你,面对欺凌与抹黑时会怎么办?

  我想大多数人心中的标准答案是“忍辱”。

  打不还口,骂不还手,实在忍不住,就想想佛陀当年做忍辱仙人时,被歌利王用小刀剌的一片一片的都不生嗔恨,我这算什么?

  但其实佛教中的忍,也绝不仅仅是忍气吞声而已,忍辱,只是“忍”的一个小门类,在佛教中所讨论的“忍”,更多的不是去讨论一种品格修养,而是一种见解忍的内容指向,更多是佛法实相、乃至修行境界,而非侮辱

  但忍辱却喧宾夺主的遮掩了忍的其他内容,变成了世俗人对忍的全部理解,这实在很不应该。

  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存在歧义,汉语尤为突出,仅2001年书海出版社编纂的《现代汉语多义词词典》就收录了8100多个多义词。

  忍这个字在佛门内外的不同诠释,就是典型的“语义特征歧义”,身为佛子不明这一点,就有可能出现一个倒果为因的问题

  《大智度论》把忍分为两类。一类叫做生忍,一类叫做法忍。

  这其他经论也有很多归类,但总不出这两种。

  如《大智度论》卷第六云:

  【生忍名众生中忍,如恒河沙劫等众生,种种加恶,不瞋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

  卷十四云:

  云何名为生忍?

  答曰:有两种众生来向菩萨,一者恭敬供养,二者瞋骂打害。

  尔时菩萨其心能忍,不敬养众生,不瞋加恶众生,是名生忍

  这就颠覆我们对忍的印象,忍受瞋骂打害可以理解,恭敬供养也要忍吗?

  这就是菩萨的不同之处,菩萨处于众生中,面对一切众生以种种恶害加诸于我,心不起瞋恚;众生以种种恭敬供养于我,心也不生欢喜。

  于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则不生憍,于瞋骂打害中能忍,则不生瞋恨怨恼。这里面,都是修心的秘诀

  正如龙树菩萨说:菩萨住众生忍中,忍一切众生加恶事,行大慈悲

  菩萨对于一切众生,就如同慈母子一般,不瞋也不恼。既不亲厚怀有好感的众生,也不瞋恶不怀好意的众生,

  从不嗔不怒不恨的角度来说,生忍比较贴近我们日常语境里的“忍”重叠比较多的的忍,但又并不能完全等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受侮辱,但功成之后,却对昔日的功臣重大开杀戒。

  这就是忍不了名利,忍不了自己猜疑,导致只可与他共患难不可与他共富贵,这就算不得佛教中的忍,更多是“诡诈为性”的诳,和“矫设异仪”的谄。

  我们日常语境中的忍辱,和佛教的生忍、忍辱其实是形似神异的。

  据周作人先生说:“十七世纪的一个法国贵族写了五百多条格言,其中有一则云,宽仁在世间当作一种美德,大抵盖出于我慢,或是懒,或是怕。”

  这话说的颇深刻,有点近于诛心之论,其实从我们日常受辱时劝解别人和我自我消解的话就可见一斑。

  “别跟他一般见识”、“别和他计较”、“大人不记小人过”、“不值当啊”、“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些话充斥着尊己卑人的衡量之见,仿佛不损别人一把,这口气势必不能堪忍。

  贝多芬也曾说过:“几只苍蝇咬几口,绝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

  这些其实都是出自我慢的宽容与忍辱。

  “懒得与你计较”、“算了,别耽误正事”、“爱咋咋地”,说这些话时的心肠,大多则是出自懒的忍辱宽容。

  还有广为流传的那句:

  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 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 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答日: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 待几年,你且看他。

  很多人看完之后如释重负,但仔细想想,是不是听着特别酸?

  是不是有一种憋着坏,盼别人倒霉的感觉?

  不厚道的问一句:如果再过几年,人家没倒霉,反而越过越好,你还不得气死?

  我相信拾得大士绝无此意,这只不过是方便权巧的济世之语,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也并不是让你盼别人倒霉。

  人是善于遗忘的动物,这是大脑的一种保护机制,除了不共戴天的仇恨,那些拌嘴磨皮,明争暗斗,过不了几天就会被你遗忘干净。

  根据老衲自身的经历来说,“再过几年,我会懒得看他。”

  记得《奇葩说》里有一期,马东和蔡康永的对话,十分耐人寻味。

  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

  蔡康永却说,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

  这真是一语道破,如果伤害已经发生,何必再用别人的过错,再去对自己造成二次伤害呢?

  很多人在伤痛过后,会懒得计较,懒得一直耿耿于怀,因为沉浸在受伤的痛苦之中,除了在漫漫人生长河中给自己平添痛苦,毫无意义。

  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情况是因为怕的不得不忍,而后却因为面子,归因我慢的不屑计较,和懒得计较,给自己的怯弱镀一层忍辱的金,其实不过是皇帝的新衣,阿Q的精神胜利。

  至于那些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十年后,你有可能混的更惨,更为人欺辱,当下报不了的仇,十年后可能更报不了,所谓报仇,不过是给小儿止啼的黄叶,就不必侈谈忍辱了。

  总而言之,以上对下,出于“我慢”,不屑与之计较;

  二者地位相等,因为遗忘或其他原因,会懒得相斗;

  以下对上,出于怕,忍受横逆,乃无力反抗。

  这些和上文说的“种种加恶,心不瞋恚;种种恭敬,心不欢喜”的生忍的境界简直天地悬隔,与下文的法忍,就更不沾边了,这也正是歧义所在。

  《大智度论》卷十五云:复次,观一切诸法从本以来常空,今世亦空,是法能信、能受,是为法忍。

  又云:如是等种种,入智慧门,观诸法实相,心不退、不悔、不随诸观;亦无所忧,能得自利、利他,是名法忍。

  所谓法忍,是指菩萨对一切佛法堪忍,对一切实相堪忍,不惊不怖,心不动摇。

  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对佛法的堪忍不是意识浪花里那几朵可怜的认同,而是沦肌浃髓的绝对认可、安忍。

  对佛法不浸於肌肤,不浃於骨髓,就无法在面对实相时,不惊不怖,心不动摇。

  记得小时候读金刚经时,迷迷糊糊,自然也毫无疑问,只看到里面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

  心中还挺沾沾自喜,看来自己还挺稀有。

  直到几年后修不净观时,发现心肝脾胃肾大肠小肠脑神经无一是我,寻遍身心内外,也找不到“我”在哪里,不禁生大恐怖,想起以前的沾沾自喜,生大惭愧。

  自己当年其实压根就没看懂金刚经,又谈何不惊、不怖、不畏?

  实在是连惊怖的资格都没有,现在稍微透见一点天光就吓个半死,想想就可笑至极。

  以上可见,佛教的忍与世俗的忍是很不一样的,即便是含义有重叠的“生忍”,也绝不是强忍一口气就能做到,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

  《大乘义章》说“他人加毁,名之为辱,于辱能安,名之为忍。

  当我们劝解自己要忍辱时,往往已经怒火中烧,即便强忍下去,又谈何“于辱能安“的忍呢?

  如果没有法忍,生忍和忍辱大概率也很难做到。

  忍辱的梵语Ksanti,本就包括忍辱、忍耐、忍许、忍可、安忍等多种含义。其中忍许、忍可、安忍等意义,是汉语忍辱一词完全不能表达的。

  所以在有的佛典里,译者不用意译,而是用音译的羼提,在这个词汇的愿意中,更多是一种智慧与知见层面,对三宝的净信,对佛法的领悟,以及由此产生的智慧才是主要内容。

  而这份净信、领悟、智慧,则是悲心的基础,忍辱,其实就是悲与智的统一。

  忍辱的正因,则正是智慧与慈悲,而非我慢、慵懒、惧怕。

  金刚经讲忍辱波罗蜜时,举了歌利王的例子,佛陀是这么说的:

  “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这一语道破了忍辱的秘密: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那要如何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先通过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有了无我无人的法忍,再遇到违缘时,忍辱就“道果自然成”了。

  寂天菩萨曾说:敌人是修忍辱的因,忍辱是敌人造成的果。在这样的因果关系中,若此由彼而生,则彼为此助缘,非违缘。

  所以佛陀才会在成佛之后第一个度当年的歌利王,因为歌利王是他修行的祝缘,而非违缘。

  如果只是强忍强撑,或许你能忍受侮辱,骂詈,但你能忍住节节肢解吗?

  只有被佛法重塑身心,被法喜滋润识海,才能真的做到怨亲等无差,慈眼视众生。能不能忍辱,是浸在心里,写在脸上的,并不需要强迫自己,当你开始劝自己忍辱时,其实已经落了下乘。

  面对侮辱同样不做声,但小人不堪,心中如石雨鸟;

  大人堪受,心中如华雨象,这个中境界实在是天壤之别。

  不过落入下乘也总比冲冠一怒的下流要好,只是我们日常修行时就要明白这里面的因果与次第,才不至于乱了方向。

  若只顾一昧忍气吞声,却不能明白无我无人,最后憋一身郁闷,皆是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的。

  佛陀在《金刚经》里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按照同样的逻辑公式也可以说:“忍辱者,无辱可忍,是名忍辱。”

  譬如打骂,因为我有此身体,才能被人打,如果没有此身体,就无法被打到,因为没有受者之主体。

  我们的身体只不过皮骨相连相执持,然后随着心识及风大而起种种运转;但心识其实是念念生灭的,根本是无常变异,空寂无有自性;

  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打我的人存在,也没有一个被打的我存在,因为我、人、众生相皆是虚妄,只因为凡夫众生不能认知真相,才有了嗔恨、怨怼。

  这一切比如病目,见空中花,都是颠倒妄想而已。

  又如骂声,骂声随着口开,也就随着音声消灭了,前和后无法同时存在;详细观察,骂声是没有生灭,犹如空中之响声,随生随灭。

  也就没有能骂的人与被骂的人。

  音声不会自己跑到耳朵里来,耳朵也不会自己去取音声 ;如此地去观察之后,也就都没有了瞋恚与怨憎了。

  总而言之,忍辱的要义不在于强迫自己心胸宽广,这是无用的。

  即便做手术把心胸撑大,也不见得就能忍辱,真正该做的,是在日常修行时就要认真闻思佛法,体悟真义,遇见违缘时才能如理作意,真正做到:

  忍辱者,无辱可忍,是名忍辱。

  任雷霆万钧之伤,加之汝身,亦不过虚舟之触,这才是上乘的境界。

  而在没有深入法义之前就强迫自己打碎门牙和血吞,可能为时过早,不仅很难做到,还容易憋出病来,个中的次第曲折,不可不明,不可不慎啊。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