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睡美人,是孩子的童话,还是成年人的宿命?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睡美人,是孩子的童话,还是成年人的宿命?

2020-07-30 12:00:19 作者:UM心理主笔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阅读:载入中…

睡美人,是孩子的童话,还是成年人的宿命?

  点击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1

  睡着了意味着什么?

  童话中的睡美人因为遭受到了诅咒而沉睡,生活中有一些女性又何尝不是受到了家族文化的诅咒而如睡着一般。

  在和这些女性面谈数次后,经常发现她们有一个强烈的自我摧毁的念——因为我太糟糕了,所以没有人爱我。

  而这个信念,很早就发生了,只不过她们不曾和人讨论,也不曾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从那时起,内在的某些东西停止生长,就像沉沉睡去。

  睡着了意味着一个人只遵循外界要求显示出适应性,而关闭了内在的可发展心智,她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受到了什么样的诅咒,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活着,觉得自己像一个活死人

  2

  怎么睡着的?

  这个沉睡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童话里提示了三种原因

  01

  致命武器是纺锤

  荣格学派的童话分析师冯·法兰兹这样解释纺锤的象征:纺锤是纺纱、编织传统女性活动必备品,这些活动场景经常出现在童话或神话故事中,被认为是女性活动的本质

  编织时女性的心情放松愉悦的,并且是一种创造力体现,所以纺锤多代表创造有关的正向母性情结;但有时女性也会用一种拼命的方式做针织,好像要把悲伤愤恨都编入其中,所以纺锤的象征有着双重面向

  《睡美人》里纺锤以一个可以刺伤人的武器出现时,代表的是负向的母性情结。

  一位来访者,她是在这样一种氛围长大的:母亲每天都在述说着她是一个没有用的人,好像她的存在就是错误。有一次,母亲因为她打碎了一个盘子,拿着菜刀追着她到处跑,她当时非常恐惧,她害怕自己停下来,母亲真的会杀了她。

  她对外界的要求非常顺从,她觉得自己只有讨好才能活下来,因为她本身不具备活着的权利

  她的行为好像在和每一个人说,“我会做你要求的任何事,但请别杀我。”

  她便是被负向母性情结的纺锤所刺伤,并且认同了这种负性面向——我不应该活着,活着也如同沉睡。

  02

  被忽视的女性身份

  女儿遭遇了负向母性情结的伤害,再往前推导,又是什么使母亲被负向情结所占据了,以至于向女儿发出诅咒呢?

  童话里说得很清楚,在睡美人的庆生宴上,有一位母神没有受到邀请,她感觉到被遗和被忽视,这引起了她极大愤怒,所以她要报复

  被忽视也是一个典型的女性议题,在众多神话故事中,通常受到冷落的都是女神的背后可能重男轻女的文化有关。

  不管早年有没有和抚养者长期分离的经历,很多女性身上都有弃儿情结,好像时时刻刻都在被抛弃感中哀怨

  她们在关系中可能既要责难又要依赖,因为她们渴望这种本来应该得到却又得不到的关注和照顾,受伤和怨恨总是同时一涌而出。

  咨询师的感觉是她们不知道该和你保持一个怎样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让她们难以耐受,她们制造的是一种施受虐的关系,以此来对抗低存在感。

  这些女性的问题在于没有被同调过受伤的感受,也从来没有学会恰当表达愤怒的机会。

  一个不停向外发出哀怨的女人,内在是一个睡着了女孩。

  03

  被压抑的女性面向

  由被忽视向深处看,我们会发现女人们总把被忽视的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好。

  女人很容易自责,很多“都是自己的错”这样的表达,这和集体无意识有关,长久的父权文化向无意识中投射了一个内容:将女性和邪恶联想在一起。

  人们会说红颜祸水,即便在现代社会,男人出轨,有不少女人也会认定都是自己的错。即使是在女性独立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很多被出轨伤害的女性在夜深人静之时,头脑里也会冒出“是不是我不够有吸引力了”“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的类似声音。

  女性意识层面要驱逐自己的邪恶,潜意识层面又认同了文化投射在自己身上的邪恶,这就造成了很多内的冲突——渴望善意又对善意充满质疑或体验到不真实感。

  

  这样的女性通常有什么样的体验呢,除了受伤和愤怒,还有很多恐惧,害怕邪恶被别人看见,更怕被自己看见。

  如果说被忽视的女性对抗的是存在焦虑,那么被压抑的女性对抗的可能是自我崩解的焦虑,她的威胁更多来源于内部。

  由于她内在有一个自己是非常邪恶的信念,即便她能把邪恶投射出去一些,也会被这个强大的信念拦回来,持续攻击自己。

  比如,当她们刚开始表达对别人的不满时,马上就会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做,停止对他人的攻击,将自己困在原地。

  她们的问题在于和自己的邪恶失去了连接,她们被男人的圣母情结催眠。

  总结一下,对自己被忽视和被压抑这两部分内容都没有觉察的女性,都可以说是一种睡美人。

  所以,女性在觉醒的过程中,至少要经历的两个阶段,一个是和自己的邪恶进行连接,一个是和自己的女性身份进行连接,两者缺一不可。

  当然,连接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需要内在因素也需要外在因素起作用。

  3

  怎么醒来的?

  从童话里可以提炼出三个元素,而这三个元素恰恰也是我们治疗工作成功的必备要素。

  01

  抱持带刺的态度

  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很多王子想冲破带刺围篱却都被困住了,这里带刺的围篱象征着女性身上过度敏感的态度。

  敏感的底层是恐惧,任何进入到关系中的人都被体验成是一种侵入和迫害。如果一个女性的邪恶遭到压抑,她就会处处将其投射出去,变成了对别人的邪恶敏感易怒。

  你和这样的女人说话,每一个字句都被放大审视,经常因为你说的一句话而不理你或者大发脾气。

  你会感觉到自己好像和一个刺猬打交道。

  遇见有敏感型的来访者(多见于边缘型人格特质),我们一旦有所干预,就会被刺伤得很惨,但如果几次被刺伤之后她发现你还原地不动在那里,没有被击碎也没有反过来攻击她,她就会慢慢在自己的暴力情结中感到寂寞,自动打开一条路来。

  这里提示了咨询师需要耐受住来访者投射过来的敌意。

  治疗中,指向她的不再是象征负向母性情结的纺锤,而是一个抱持性的容器,能够给她提供抱持的正向母性情结。

  02

  时间到了

  一百年象征着什么呢?

  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女性,是一个没有生存权的女人,她们对任何人都让步,然后有一天突然就觉醒了,她们开始表达愤怒和不满,至此,沉睡的阶段就结束了。就像来访者来寻求咨询师的治疗,也是一个觉醒的启动仪式。

  有一位来访者,前来咨询的困惑是生产之后没有办法出去工作,但是在我们工作的第一年里,都没有谈论这一部分,更多的谈的是她和周围人的关系。

  突然有一次咨询,她告诉我说下周开始就要去上班了,那次开始,我发觉她的穿着打扮也整齐利落起来,她说感觉到自己慢慢变成一个有活力的人。她醒过来了。

  就像睡美人,要等到那一百年过去后,她的生活才慢慢汇聚起来。

  这个一百年,象征着潜意识能量内聚和转化的时间,只是每个人的沉睡时间各有长短。

  咨询师在这个一百年之前作用有限,做得太多反而会破坏她们内在的节奏。

  咨询师就是要耐受住自己什么都不做的无能感,在一旁静待时机。

  时机到了,咨询才可能有效果,在此之前,咨询师只有被动的等待,王子的被动性显示了童话里推崇这一态度。

  03

  王子的亲吻

  冯·法兰兹并没有对“王子的亲吻”作出分析,我认为这个亲吻好比咨询师在恰到好处之时温柔地推了来访者一把。来访者需要借由一段新的关系醒来。

  当然,这个咨询师她需要将自己和被忽视、被压抑的情结修通,才能为来访提供一个新的经验。

  同时,如果王子象征着睡美人的咨询师,这里他的作用就显得没那么重要,所以咨询师可能要准备好放下自己的自恋,在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不一定是咨询师的工作,有时只是时间到了,来访者邀请咨询师做什么时,咨询师的干预才会有效。

  冯·法兰兹对这部分基本上没有解析,或许这里给咨询师的提示是“有时懂得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就像温尼科特提到妈妈的作用:“一个妈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不重要,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重要。咨询师最终也是在用她的人格工作。

  以上,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引起你对童话中呈现的女性原型以及对女性成长的关注,同时也对你对女性议题的思考有所助益。

  注:来访者故事均为虚构,但呈现的感受是真实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