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考试脑科学》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考试脑科学》读后感摘抄

2020-08-04 23:1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考试脑科学》读后感摘抄

  《考试科学》是一本由[日]池谷裕二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考试脑科学》精选点评

  ●又是一本道理咱都懂但是做不到的书。有些地方写的还是挺好的,比如保持作息规律和适合记忆的几个时间点。但是要自己产生学习热情真是太难了。

  ●花了大半天完了,谈到的问题虽然都比较基础,但都很实用中肯,回头去看自己这些年的学习习惯,能改和需要改的还有很多。希望通过方法记忆去真正改变我的学习方法吧。

  ●是常识合集,以及鸡汤

  ●每次看了这类书都仿佛打了鸡血,但新鲜劲儿持续约一个礼拜就又恢复散漫懒惰的我本人了……

  ●典型日式技能工具书,能发现我们不曾发现的细节,能出版我们不会出版的书籍。里面的很多点很多我们都知道,但是却未曾足够重视。读这本书重新梳理,重新重视,相收获良多。 这本书也有着日式技能工具书常有的问题:臃肿。一页纸的内容,真不至于写成一本书。

  ●这是我看的最快的一本书之一……

  ●想明白一些日常思维原理

  ●只要积极地持续努力,脑就不会背叛我们。 今后也请继续努力呀。

  ●还不错周期记忆法很见效!但是针对输出还是有一定距离

  ●2019年10月10日读毕,此书证实、证伪了我关于脑科学、记忆之间关系的很多想法。其一,人们记不住三岁或四岁前的事情原因是这个阶段他们主要练习爬、走、跑,主要靠方法记忆,由身体记住各种动作,没有经验记忆,记不住经历的事。其二,联想记忆可以产生指数效应,可以记得最少,掌握知识最多。其三,睡前记东西,睡后大脑进行归类,利于记忆。其四,明关键是会分类区分,区分大的逻辑,利于记住细节。其五,睡觉中听录音,记忆效果不好,这是高中英语老师教的。其六,重复一个资料多遍,胜过学习不同的资料各一遍。其,从演化角度认识记忆,海马过滤信息保护自己,重复才能免于过滤。

  《考试脑科学》读后感(一):《海马体欺骗术》

  要改善记忆能力重要的是解决长期记忆的问题。海马体是长期记忆的关键。

  要想把学到的知识存入长期记忆区,作者讲述实际是一种“海马体欺骗术”,即采用主观控制的方法,欺骗自己的海马体,让知识进入长期记忆。虽然说是一种欺骗术,但事实上任何知识要想长期保存,经历的都是一样过程区别就是是否自主、可控。平时的知识是在非自主非可控的情况下存入的。

  首先是主观上要热情,要对学习对象激情发自内心的愿意学。这个不难理解,我们自身经验都证明确实感兴趣的东西更容易记住。很多成功类的书籍也是在教你怎么给自己灌鸡汤、打鸡血。

  二是要重复。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有些书页介绍了学习曲线。

  三是要输出。比如按照筹备课件去讲课的方法来学习,效率高,条理清晰,思考更深入。

  四是LTP,包括莫扎特效应、好奇产生θ波、情绪唤醒杏仁核。

  五是狮子记忆法,适度的饥饿,来回走动,保持头脑冷静。

  与这些方法同样重要的还有,要注意休息,休息的时间是长期记忆加工时间,头悬梁锥刺股不一定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还有压力控制,压力不利于LTP效果,但过于放松也不好,应保持适度紧张。

  这些方法整体上有个共性,那就是对个人的自律性要求较高,所有这些方法都要求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有很强的控制力,怎么去让自己HIGH起来,投入情绪,刺激好奇心,积极采用这些方法,其实这可能才是更难的挑战。所以作者也在书中不忘记强调考试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经验,有一定的鸡血性质,也导致了篇幅较分散,论点不集中。

  这本书在脑科学知识方面只做了基本的解释,更多的是借助结论。并没有过多的铺开脑科学原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深度上难免有一些让人不满足。但这也是一种优点,毕竟其他在脑科学方面很深入的书,也无法把这些与学习有关的专题内容深入浅出。

  可以参考《我即我脑》和《理解大脑》中记忆力相关的章节。

  《考试脑科学》读后感(二):学霸为什么总能记住那么多东西?

  【1】学习从记忆开始,问题是大量信息进入大脑的短期记忆库,只有很少信息存入大脑变成长期记忆;

  【2】大脑海马体负责审核哪些信息从短期记忆库进入长期记忆库,在进化中海马体审核信息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存?

  【3】大部分我们学习的内容,都很难直接看出是否有利于生存,所以欺骗大脑的唯一方法就是反复记忆,从而给大脑这样的刺激——主人这么努力反复记忆的信息,一定是很重要的吧!

  【4】学霸学习的秘密就是他们经常复习自己所学的知识,学渣学习不好的问题往往在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事实上他们的确比学霸记忆力更好。

  学霸们往往这样复习:

  第1次复习是学习后的第2天; 第2次复习是第1次复习一周后; 第3次复习是第2次复习2周后; 第4次复习是第3次复习1个月后。

  学渣们往往这样复习: 第1次复习是考试前3天; 第2次复习是考试前1天,甚至是早上。

  【5】复习同样的内容效果更好。 把手头一本不错的参考书反复复习,效果胜过看一堆不同的参考书复习。

  【6】复习不能只有输入,更要看重输出。考试就是一种输出验证方式。 如果你经常调用学习的内容解决问题,会给大脑一种判断:这个信息被如此频繁调用,看来必须要记住它才行。

  【7】调动好奇心和情绪的记忆,最容易被大脑记住。 了解一下狮子记忆法,狮子在室温较低、饥饿和走动状态时记忆效果更佳,如果最终狮子还能捕猎到猎物,记忆深刻。人类记忆原理也类似,所以饭前饥饿状态很适合学习。

  【8】通过减少宝贵睡眠时间去换取好成绩,不如养成能完全学习任务又保证自己合理睡眠时间的学习计划。

  【9】睡眠对学习发挥的作用,不只是让大脑休息,而是“停止向大脑输入信息,让大脑有整理信息的时间”。所以我们才会出现清醒后大脑对信息利用更清晰的感觉,因为信息得到了整理。所以边睡觉边听录音的方法其实没有什么效果。

  【10】突击学习即便有效,也容易遗忘。平时持之以恒的学习,反而因为有足够时间让信息在各种状态下得到利用或整理(睡眠状态),反而记忆更深刻。

  【11】睡前是黄金学习时间,所以要利用好睡前时间学习,但并不提倡熬夜学习,另外午睡前抓紧学习也很有效。

  【12】失败次数越多,越能帮助大脑形成准确的记忆。但重点是每次经历失败后,我们要思考下一次怎样做才能成功。

  【13】学习让人感到有趣的瞬间,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努力。让人缩短努力时间的方法其实是把学习的过程分解为相对简单的步骤,避免一次掌握太多知识,反而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是好老师,好教材,好教辅的作用。 对初学者,选对一本自己能看懂的参考书很重要。

  【14】大脑不但会记住事物本身,还会记住对该事物的“理解方法”,然后再利用这种理解方法,去发现潜藏在不同事物之间的“法则”和“共同点”。 所以学习一门课,不妨先搞定一部分开始。所以集中精力让一门方向变成自己擅长的领域,会有助于你学习其它课程。 还有你学习的水平越高,你的学习迁移能力越强。

  【15】恋爱的人智商下降是合理的。因为大脑需要暗示自己“不用考虑别的人啦”,除了喜爱的人之外,其它事物都会排除,连学习的知识也不例外。 这个原理似乎也可以解释宝妈生了孩子之后学习能力也下降。 当然也有人因为恋爱调动了积极情绪,学习提高的情况。

  【16】只要是被强制的学习,大都会讨厌,哪怕是强制学习打游戏。

  【17】向别人复述学习的内容,是很有效的复习方法。

  【18】如果学习过程中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手指触觉,甚至味觉,会极大提升记忆效果。 我这边心得就是我一边读书,一边打字,一边默念出来自己敲的内容,这会让我一次就记忆深刻。

  【19】小学阶段大家拼的是记忆能力,但过了初中以后,小孩子那种超强的记忆能力会下滑,大脑转入经验记忆,所以一定要放弃凭借记忆力优势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更多靠理解基础上的经验记忆,并争取把学习的内容变成可以流程化的方法论。

  【20】没有考试,或者没有考核,其实会降低我们记忆的能力。

  【21】当你在学习上不断取得突破,你就能理解更多的东西,这些理解又会强化你对其它事物的理解。等你理解的事物到了一个临界点,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学习产生突飞猛进的进步。

  只有付出千辛万苦的努力之后,你才能看到你的学习效果一如天才般能快速提升。这就是学习和成绩之间的本质关系。

  但很遗憾,一开始我们无法体验这种学习能力,只有你积累到了某个阶段才会爆发。 现实中从开始努力到出现效果,至少也需要3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坚持行动100天。

  “持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心得。

  《考试脑科学》读后感(三):《考试脑科学》_解答我多年前在学习和应试中存在的困惑

  

概述

本书系统通过科学实验和科普脑的知识,阐述了高效记忆的秘诀,以及解答了我多年来对应试教育以及考前突击学习的困惑,下面我就来梳理一下。

答疑解惑

  1,为什么一个知识点需要反复复习才能记住?

  因为比起我们考试记忆的那些知识点来说,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海马体会优先过滤一些“它所认为的不重要的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让我们顺利记住这些知识点呢?——答案就是反复复习,就像艾宾浩斯记忆法,让海马体认为这很重要。

  又例如,我在大学学的数据库知识,网络协议,以及`C`语言的语法,可能我在考完试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当我参加工作后,发现每天都在围绕这些知识反复练习,如果记不住,那么我就完不成项目,从而丢掉工作,想想有些后怕。

  所以,让理论知识在脑海里记得更牢的方法,就是不断进行实战。

  2,为什么考前突击不靠谱?

  因为人脑并不是匀速忘记信息的,根据书P27页的图可知,最容易忘记的时间恰巧是刚刚记住的时候——在记住后的四个小时内,我们会有口气忘记大约一半的内容。

  3,为什么有些学霸在考试前一点也不紧张,甚至打起了游戏,却反而取得了好成绩?

  我上大学时班里里有两个同学,作业都独立完成,有时候考前还帮助班里同学答疑,考前一天正常作息,却依旧是国奖,励志的获得者。

  我想这与他平时的学习习惯密不可分,作业独立完成,及时复习,还将自己知道的讲授给别人加强记忆,以及良好的作息有助于大脑修整记忆。

  4,为什么考考场时可以适当吃一些糖?

  其实不光是糖,只要是带葡萄糖的食物都可以,只不过我觉得糖容易携带而已(哈哈,你总不能在考试时挂个葡萄糖的瓶子边考试边打点滴吧)。

  因为实验表明,葡萄糖确实可以活跃脑。所以当天考试,早饭可以适当吃一些米饭、面包或薯类等碳水化合物。

  5,为什么在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时最好画出思维导图

  因为脑的记忆是模糊和随意的。

  因此当我们想要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时,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把握知识的整体概貌。

  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忽略细节,首先把握全局,之后再一点点的记忆细节。

  6,为什么说数学很重要,以及为什么有人会讨厌数学?

  在大学毕业后开始工作的这段时间,我逐渐感到逻辑推理的无处不在,比如排查`bug`的过程,又比如和产品对需求时,在对话中,推理出一些不合理的需求是需要直接砍掉,避免日后背锅...,当然我相信这只是逻辑推理领域的冰山一角罢了,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逐渐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讨厌它?

  问题不在于数学本身,被强制学习才是关键所在。

  发现不了数学的美,于是也就没有了兴趣驱动。有压迫(被强制)就有反抗。

  7,大脑会感到疲劳吗?

  脑是不会感到疲劳的。我们感到的疲劳也许是眼睛或肩膀等部位疲劳了。

  因为人脑一旦休息了,就连我们的呼吸也会跟着停止。

  所以,大脑是一个使用频率越高性能就越好的神奇器官。

  8,提高记忆方法的技巧有哪些?

  - 反复复习记忆;

  - 模块记忆;

  - 饥饿、走动和降低室温;

  - 在睡觉前把题目或知识点再过一遍;

  - 将步骤分的很细,循序渐进;

  - 向别人讲述学过的知识。

读后感

  记得我读高三的时候,市面上到处贴着“高校记忆法”的广告,例如

  - 通过xx博士研发的独家记忆法,坚持两周,记住3万个单词,从此不再惧怕英语

  - 通过yy博士研发的独家记忆手册,坚持两个月成功考上某名校

  - 通过zz博士研发的记忆含片,每天早晚含一片,神清气爽,高考逆袭成功

  无奈我当时钱不多,无法去体验他们神奇的记忆特效。不过我现在也觉得过得很好。

  当基因改造技术还没有成熟时,当刘慈欣写的科幻小说《2018》还没有成为现实时,当今时代还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回报的时代。

  只有持续努力,让大脑持续学习,在未来的世界中才有可能成为一位幸存者。

  最后引用一位诗人的话来结束本文

  趁着灯芯还在燃烧,去享受人生吧;趁着花儿还在绽放,去把它摘下吧。

  (本文首发于图灵社区)

  《考试脑科学》读后感(四):读书摘要

  

考试脑科学一书的学习方法总结:

1、人的大脑其实很难记住知识点。大脑中的海马体会将信息进行判断,如果对于人类生存而言并不必须,那么将会很容易被遗忘。因此,忘记了知识,只需要重复再记一次就可以了。当在短期内输入了多次,那么海马体将会有一种“短时间内竟然看了这么多次应该很重要”的心态,从而把这个知识点给记住。

2、红色的环境不利于记忆

3、分组归纳学习能够帮助记忆;

4、潜在记忆只保留大概一个月,如果不在一个月内复习,那么潜在记忆就无法发挥作用,复习就像是学新的知识一样;

5、复习规划:

第1次复习:学习后的第2天

第2次复习:第1次复习1周后

第3次复习:第2次复习2周后

第4次复习:第3次复习1个月后

没有必要过多的复习

6、复习的时候就看之前看过的内容,不要学习新的内容。比如参考书,就选定一本就可以了,不要复习的时候又重新选定一本;

7、输出比输入更重要,因此学会了之后不如尽可能的调用它;

8、LTP(long-term potentiation)现象是一种神经元联系增强的现象,这只能通过复习来达成;

9、莫扎特效应,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短时间提升智力水平;

10、θ波是由好奇心激发出来的,这种波能够增强LTP现象,即减少复习次数却不减记忆效果。因此,培养对所学的好奇心或兴趣能够增强记忆;

11、有一些药物或者食品含有能够抑制乙酰胆碱的成分,这抑制了神经元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减弱了记忆的效果;

12、调用自己的情绪来记忆能够增强效果,情绪能够增强LTP现象;比如可以让自己因为所学到的知识点感动,这样能够加深印象;

13、压力会减弱LTP现象从而减弱记忆能力;

14、适度的饥饿感、走动或者跑动、微微的寒冷,能够有效调动θ波,增强LTP现象;相反的,饱腹感、静止的学习状态,温暖都不如上述三种状态有利于记忆;所以,可以再饭点前进行记忆,边走动边记忆增强记忆效果。

15、梦境是对我们所学进行组合,能够加深我们的记忆效果,因此睡眠对记忆来说很重要;但同时,停止输入就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大脑就会开始进行知识点的无意识复习,因此,不要因为睡不着而焦虑;

16、在视野中出现“加油”、“非常棒”等字眼,可能自己没注意到,但是也会有鼓舞人心的效果;

17、将知识点分散到多天去学习能够降低遗忘率,虽然突击式学习具有几乎与分散式学习一样的成绩;

18、不建立生物节律将容易出现时差综合征,这会导致海马体中的细胞死亡,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

19、睡觉前记忆能够有效的利用睡眠中的无意识复习,因此是一个记忆的黄金期;

20、利用“物质奖励”等外在动机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而且完成任务之后所带来的成就感本身也就是一种“奖励”;

21、失败之后,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这样能更快成功;

22、把一件任务分步骤完成,能够加快实现目标;这就比如说,做练习,不一定非要一上来就解决很难的题目,先把适合自己的难度的联系解决了,之后才会慢慢积累实力去解决难题;

23、“只要想做到就能做到”就是相当于“做不到”,热情(干劲)也是智力的体现;

24、大脑中控制干劲的部分交伏隔核,唤醒这个部分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不管怎么样,先到书桌面前坐下,慢慢的唤醒伏隔核之后,能够很快的进入状态,注意力也会渐渐集中起来;

25、葡萄糖可以活跃脑,蛋白质、脂肪不如糖类;所以如果要考试,不如吃得简单清淡,不要大鱼大肉;

26、人在开始和结尾容易集中注意力,但是中间的部分容易走神,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不妨将考试分为两个部分,比如前六十分钟和后三十分钟,从而调动自己的注意力(个人经验,考试的时候可以安排检查试卷的时间,从而规定好每道题的答题时间,给自己创造紧张感,这样不容易走神);

27、学习可以先掌握一个框架,然后再去追求细节;

28、人具有学习的迁移能力,所以如果有感兴趣的科目不妨先去把这个科目学好,然后把学习的经验迁移到其他科目上来;同时,对原先的科目掌握程度越好,那么之后的迁移效果也就越好;

29、经验记忆相比于知识记忆更容易被回想起来,这是因为经验记忆是立体的记忆,一个知识点与另一个知识点相互联系着;因此,谐音记忆法是一个好用的记忆方法;

30、如何尽快的获得经验记忆?把所学的讲出来,把知识讲给其他人听是形成经验记忆最简单的防范;

31、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听觉也很重要,因此,尽可能地运用听觉来学习能够提高记忆效果;不仅如此,最大限度调用手眼耳鼻能够充分刺激海马体;

32、人刚出生的时候只有方法记忆、之后是知识记忆和方法记忆都比较好,知识记忆大概在初中中考的时候逐渐衰退,所以初高中所要用的学习方法是不一致的;

  《考试脑科学》读后感(五):读书摘要

  

考试脑科学一书的学习方法总结:

1、人的大脑其实很难记住知识点。大脑中的海马体会将信息进行判断,如果对于人类生存而言并不必须,那么将会很容易被遗忘。因此,忘记了知识,只需要重复再记一次就可以了。当在短期内输入了多次,那么海马体将会有一种“短时间内竟然看了这么多次应该很重要”的心态,从而把这个知识点给记住。

2、红色的环境不利于记忆

3、分组归纳学习能够帮助记忆;

4、潜在记忆只保留大概一个月,如果不在一个月内复习,那么潜在记忆就无法发挥作用,复习就像是学新的知识一样;

5、复习规划:

第1次复习:学习后的第2天

第2次复习:第1次复习1周后

第3次复习:第2次复习2周后

第4次复习:第3次复习1个月后

没有必要过多的复习

6、复习的时候就看之前看过的内容,不要学习新的内容。比如参考书,就选定一本就可以了,不要复习的时候又重新选定一本;

7、输出比输入更重要,因此学会了之后不如尽可能的调用它;

8、LTP(long-term potentiation)现象是一种神经元联系增强的现象,这只能通过复习来达成;

9、莫扎特效应,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短时间提升智力水平;

10、θ波是由好奇心激发出来的,这种波能够增强LTP现象,即减少复习次数却不减记忆效果。因此,培养对所学的好奇心或兴趣能够增强记忆;

11、有一些药物或者食品含有能够抑制乙酰胆碱的成分,这抑制了神经元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减弱了记忆的效果;

12、调用自己的情绪来记忆能够增强效果,情绪能够增强LTP现象;比如可以让自己因为所学到的知识点感动,这样能够加深印象;

13、压力会减弱LTP现象从而减弱记忆能力;

14、适度的饥饿感、走动或者跑动、微微的寒冷,能够有效调动θ波,增强LTP现象;相反的,饱腹感、静止的学习状态,温暖都不如上述三种状态有利于记忆;所以,可以再饭点前进行记忆,边走动边记忆增强记忆效果。

15、梦境是对我们所学进行组合,能够加深我们的记忆效果,因此睡眠对记忆来说很重要;但同时,停止输入就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大脑就会开始进行知识点的无意识复习,因此,不要因为睡不着而焦虑;

16、在视野中出现“加油”、“非常棒”等字眼,可能自己没注意到,但是也会有鼓舞人心的效果;

17、将知识点分散到多天去学习能够降低遗忘率,虽然突击式学习具有几乎与分散式学习一样的成绩;

18、不建立生物节律将容易出现时差综合征,这会导致海马体中的细胞死亡,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

19、睡觉前记忆能够有效的利用睡眠中的无意识复习,因此是一个记忆的黄金期;

20、利用“物质奖励”等外在动机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而且完成任务之后所带来的成就感本身也就是一种“奖励”;

21、失败之后,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这样能更快成功;

22、把一件任务分步骤完成,能够加快实现目标;这就比如说,做练习,不一定非要一上来就解决很难的题目,先把适合自己的难度的联系解决了,之后才会慢慢积累实力去解决难题;

23、“只要想做到就能做到”就是相当于“做不到”,热情(干劲)也是智力的体现;

24、大脑中控制干劲的部分交伏隔核,唤醒这个部分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不管怎么样,先到书桌面前坐下,慢慢的唤醒伏隔核之后,能够很快的进入状态,注意力也会渐渐集中起来;

25、葡萄糖可以活跃脑,蛋白质、脂肪不如糖类;所以如果要考试,不如吃得简单清淡,不要大鱼大肉;

26、人在开始和结尾容易集中注意力,但是中间的部分容易走神,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不妨将考试分为两个部分,比如前六十分钟和后三十分钟,从而调动自己的注意力(个人经验,考试的时候可以安排检查试卷的时间,从而规定好每道题的答题时间,给自己创造紧张感,这样不容易走神);

27、学习可以先掌握一个框架,然后再去追求细节;

28、人具有学习的迁移能力,所以如果有感兴趣的科目不妨先去把这个科目学好,然后把学习的经验迁移到其他科目上来;同时,对原先的科目掌握程度越好,那么之后的迁移效果也就越好;

29、经验记忆相比于知识记忆更容易被回想起来,这是因为经验记忆是立体的记忆,一个知识点与另一个知识点相互联系着;因此,谐音记忆法是一个好用的记忆方法;

30、如何尽快的获得经验记忆?把所学的讲出来,把知识讲给其他人听是形成经验记忆最简单的防范;

31、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听觉也很重要,因此,尽可能地运用听觉来学习能够提高记忆效果;不仅如此,最大限度调用手眼耳鼻能够充分刺激海马体;

32、人刚出生的时候只有方法记忆、之后是知识记忆和方法记忆都比较好,知识记忆大概在初中中考的时候逐渐衰退,所以初高中所要用的学习方法是不一致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