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学习方略》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轮学习方略》是一本由聂立珂著作,沈阳出版社出版的307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0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轮学习方略》精选点评:
●神作啊
●那时候各种神逻辑,
●亲戚送的,当年红的老牛逼了。
●任何方略都需要靠努力来支撑的
●小学考初中时看的。。觉得名字很法*轮*功。。。厚厚的一大本,好多马尼呢。。。就记得了一天睡4小时最好~
●儿时老师手中让我们读的法宝。。
●初中的回忆
●!!
●除过理论性的内容可以忽略外,虽然是97年的出的书,不过,大部分放到现在还是很实用的,有助于考生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小时候看得。。反正有一点点用,就是太泥煤贵了
《四轮学习方略》读后感(一):16年前,当做“武林秘籍”买的!
当年我正读高中,成绩非常不理想。
县电视台一直播放四轮学习法的广告,我把这本书当成了武林秘籍一样的神学,也当成了扭转我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我央求我父亲带我去买这本书,我甚至法师买了这本书之后肯定成绩会有改善。虽然很贵,虽然还得去几十公里之外的另外一个县城的图书馆去买。
印象很深刻,父亲开车农用三轮车,大冬天带着我去了几十公里外的山东乐陵县城书店,花了100多块钱把这本书买回了家。要知道18年前,我每次上学的学费交起来都费劲。
拿到这本书,我如获至宝,关门偷偷的研读起来。一共一本大开本厚书,一本小开本方法论,还有一些辅助材料。然而,实际情况却并未能如愿,我在2003年高考的时候,连三本线都没考到,只考了425分。除了自己学习方法不得当之外,自己当年家里出了状况多少也有点原因。
第二年复习的时候,我又重新读这本书,发现其实整个学校各个科目的老师完全就是按照3~4轮的复习方法来安排备考的。我真的是恍然大悟,守着金矿吃窝头啊。妈了个巴子的大傻瓜,我竟然突然之间好像开窍了一样。
2004年,我总成绩596,过了一本线6分,如愿读了省重点的大学。唏嘘不已,一直到了复习的时候我才终于开窍。虽然很多人喷这本书很贵,但是这本书真的帮我开窍了。原来一直都是傻学,苦学。
《四轮学习方略》读后感(二):关于这本书
记得初中时候,买了一本,价格不菲
但一直读不懂,一直不明白作者要我做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意思,他里面说的那些记忆规律,关于学习方法的研究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到底该怎么学习。
当时花了好多时间在研究内容上。
其中有几盘磁带,纯粹是浪费时间。
偶然有一天看到百度知道上一个小孩的提问,关于四轮学习的,
我突然感觉这本书的可读性真的不高,
一个简单的思想翻来覆去用冗长的话语讲的多么多么玄奥。
其实就是让我们学习依靠记忆规律,让学习更有效率而已,
书本的那些知识真的有那么玄妙么,那么到处暗藏玄机么?
但它是当时唯有的几本靠炒作的讲学习的书,是授之以渔的书。
回过头来,小学,初中,高中,
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在研究学习方法上,并且质疑自己的学习方法,
却没办法去改变我们的教育。
前不久回头看高中的笔记,
某课的笔记,我从记下之后就再没有翻看过,
因为没时间,但我为什么要记呢?因为老师让记,可记下不看有什么用呢,
这些都是毕业以后才进行反思,我们走了太多的弯路,做了太多的无用功,这一切都是当时无法改变的,
当时的老师的水平,学校的制度,周围同学的素质,高考的倾斜制度等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决定了我们的学习能力。
读书怎样才能少走弯路?
靠开明的老师,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学习中的误打误撞,靠学校的整体素质,靠一流的教育。
《四轮学习方略》读后感(三):我知道的、接触过的、放弃了的这本学习方法书
其实我在小学临近尾声的时候学习成绩从名列前茅开始极速坠落,根据我自己找的原因应该是心理平衡被打破了。
四年级去了所谓的学校的好班,那班级的年轻老师使用的是比较激进的教学法,对于一直接受沉稳类型老教师授课的我来说很不适应。换了环境之后,曾经拥有的朋友圈也好、荣誉也好都一下子没了。成为了普通地再不能普通的一员,失落感很强烈。课业压力稍稍上去之后,整个人就彻底不好了。
毫无疑问,测验、考试成绩是给我的最后一击。不光我震惊了,我爸妈也石化了。由于最终跟不上进度,回到了原先的班级。得,情况也没好转多少,颓废就像一匹烈马拉都不回来。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了初中。
从小圈子就比较狭隘,羡慕其他同学没有好成绩还是天天很快乐地玩着。家族里面没有同龄人,没有稍大一点的哥哥姐姐可以求教。我爸妈也没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不是请我吃板子,就是吃鞭子。周六周日各种摁在书桌前,“你没有双休日了,给我复习去~”。给我买了一大堆“一课一练”要求做。
那时电视里面总是在放那个中央台朗诵家陈铎做的广告,讲了好多成功学生的案例。一套书很贵的,书+磁带+练习册+测量卡,我舅舅舍得花钱,买了一套给我。
我也不懂,拿来之后就知道盯着那本各科试题的练习册瞎做。我也求母上替我把这本书看看,然后教我应该怎么去读书复习,因为她从年轻以来一直自诩是爱读书的人。她应承了我一句,可是书还是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柜里——她也没那心思。
后来不死不活的情况持续下去,一直到我坎坎坷坷地读完了二本。在求学时代,读书成绩好的人感觉就是人生赢家,获得许多的赞美不去谈,至少家里人对你的态度是好的,老师对你的态度也是友善的。
每次我都害怕父母和人家拉家常,话题总归一晃就到我的成绩上,换来一声叹息。每逢测验考试灰头土脸的回来求签名的时候,免不了一顿指责,最后总要搬出“人家的孩子,生活条件艰苦,父亲早死,母亲残疾,自己还要做家务,学习成绩就多么多么好,从来不要人管。”云云。
说了那么多抱怨的话,谈谈我如今对这本书的看法:
这本书后来送给我表妹了,记忆模糊了。不过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是一本好书,因为通过讲述记忆法,重复多次去记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使得人的记忆力有一个提高。对于我天朝截止高考之前的所有考试来说,就是死磕书本。
只是太多人都不是输在智力上,而是输在态度上,就像现在时髦的“拖延症”。在做正经事的时候,总想着要东摸摸西看看,明明知道开小差很罪恶,还是抑制不住,最后就是落得一个死循环。
勉励自己,偶尔刷刷广播,多主动学习、主动阅读。
《四轮学习方略》读后感(四):要点归纳
本书的四轮学习方法是指:
预习——听课——复习——作业
四步及时复习法:
第一步 尝试回忆。下课后不要忙着翻书,先考考自己:这节课老师讲了那几个内容?哪些已经弄明白了,哪些不明白,哪些理解的不透彻,边回忆边把重点写下来。 如果回忆不出来,就要查找原因改进预习和听课方法。 回忆后再看书查笔记,会更有针对性
(一个经常考考自己的学生,不仅记忆力大增,还能养成勤动脑筋的好习惯,改变人总是逃避艰苦的思考的弱点。)
这个平时看微信文章,各种学习文章都能用,看完问自己:作者讲了那几个观点?
第二步:精读课本: 精读课本是在预习,听课,尝试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侧重点,把重点,新盖您和容易忽略的部分画出来,并记下简要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
第三步:整理笔记 : 预习笔记可谈笔记和复习笔记,不断充实 修正加工。 笔记应分为正副页两部分,正页记课堂笔记,副页 记预习笔记
第四步: 勤问解释 问课本 问参考书 问同学 问老师
四种形象记忆法
1.目标形象记忆法
应该问自己:终生职业干什么?想做什么事情?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想得到什么?为了实现上述想法,需要什么样的必要条件?自己已经具备了什么能力,哪些能力还不够?
提高记忆力练习前,先问自己为什么要提高记忆力?
制作目标计划图:
每天早晚各用一分钟凝视一次自己的目标计划图,美好的形象鞥给脑细胞以刺激,便可以出现这样的奇迹:连续学好几个小时不觉疲劳,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也高度发挥。
2.优美形象记忆法
不论身处何地,开始记忆时,想想自己在优美的环境中,如左线鲜花盛开的花丛中,溪水旁等如能选择一种静功,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十分钟,养成习惯,效果更理想。
(冥想,冥想就正好)
3.良好形象记忆法
如果把眼睛闭上一分钟左右,能出现轻松舒适的感觉,就可以进行这一步的联系。一是记忆对象过去的良好表现,“我上个月每天坚持读书”等 强化自己一定能记住的信心
4.整体形象记忆法
对被记忆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做一个整体形象的浮现。这能使你在头脑中清楚整理出已经了解的部分和还没有了解的部分。
四次复习记忆法
心理学实验证明,从短时记忆发展到长期记忆,需要四次复习。
学习时间单位为一小时,包括休息时间,学习达到识记后,休息5-10分钟,复述2-5分钟 ,
第一次:理解并记住的24小时内,只要复习2-3分钟,就能最大限度地应用睡眠出现的巩固,补偿最初记忆痕迹的衰退。
第二次,复习后过一周,复习2-3分钟,这是应用长期记忆回复效应并能长时间稳定记忆。
第三次:第二次复习一个月后再复习2-3分钟,这以后可以三个月内复习一次,不断强化记忆
第四次,六个月再复习一次。
记忆
1.运用大脑。成人的大脑和系哦啊哈的大脑一样,凭经验而逐渐成熟。我们要充分利用大脑的内在潜力,必须尽可能为大脑提供丰富的,多变的和有各种刺激的环境。
2.训练大脑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1. 明确阅读目的
阅读目的有以下几种:
1.1 为掌握知识和内容:细心,速度慢,且经常重复读
1.2 复习式阅读: 为巩固知识 快速浏览
1.3 为寻找特定知识或为回答某个问题而阅读
1.4 考察式阅读:如为获得总的印象而浮光掠影地通读
1.5 批判性阅读
1.6 娱乐而阅读 一本小说或一本有趣的读物
1.7 校对式阅读
2.掌握阅读速度 关键在于你究竟理解并记住了多少。
练习快速阅读:最好安排睡前15-20分钟,短小易读的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快的阅读,准确记下读每篇文章所花的时间。练习两周后,就会加快速度了,并稳定在一个新的高速上。接下来,。开始练习难度较大的材料,如教科书。在阅读方法上,在详细阅读前,对所读材料有一个总的了解,这样可以正确掌握材料中所涉及的问题。,并能笔记容易判断出每一问题在全文的重要性。,阅读时,抓住每一段的主要思想。
3.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时尽力做到 留下宝石,引向深处,把书读薄,为此,就要勤于思考
3.1以理解为核心。每看一段就想一想,把道理弄懂,全文读完后,在穿起来想,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以便从整体上理解一篇文章
3.2 以思路为线索 每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思路,循着思路阅读,才能理解文章实质。
3.3 以问题为焦点
4注重阅读评价
安排时间的技巧
1.执行时间表,优先做重要的和基本的事情,抓主要矛盾
2.安排计划,组织行动 如早起先学一个小时外语,用剩余的时间做其他事情的速度就会加快。
3.把重大事情分成若干可行的步骤、
4.在一段时间内把经理集中在一件事上
5.马上就做,彻底完成。 每天把全部复习任务的一部分彻底完成,这样能复习的更好,三方面受益:一是提高能力,二是有助于集中精力,三是增加满足感和动力感。
(一个追求成功的人,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把现在看成你最想做的事情的最佳时间。)
把注意力指向最重要的,才能提高时间的含金量。
目标+计划+行动=成功
1.明确考试日期,推导出四轮复习时间
2.明确复习任务量,确定限期完成的日期。
按照三定一限的原则,制定每天每次的复习计划(每次复习都要定复习时间,定复习内容量,定解决什么问题)
解题过程中的四步思维法
1.提出问题,明确是什么
2.分析问题,弄清为什么
3.解答问题 ,弄清怎么办
4.评价问题,弄清怎么样
科学用脑里面提到了分段睡眠法:实验证明,人的睡眠分成几个不同阶段,8小时睡眠的前四小时,是深度睡眠,大脑休息质量高,能增强记忆力,后4小时的睡眠,人进入了有梦阶段,降低了休息质量,抑制人的记忆。因此,当睡过四小时后,定时起床学习,精神饱满,记忆效率大大提高,当感觉疲劳时在进入深度睡眠。提高了休息质量,保证第二天精神饱满低学习
阅读时间:201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