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唯一的希望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唯一的希望读后感1000字

2020-08-15 23: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唯一的希望读后感1000字

  《唯一的希望》是一本由[美]冯文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5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唯一的希望》精选点评

  ●有不满足,也有启发作者对基本史实加分析便直接定性并作为论述前提:将“独生子女政策”视为服务于现代化目标的手段,而现代化又指提升个人国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位置,显得有些粗暴简窄欠缺说服力,如果能就与“独生子女政策”的制定出台、推行的整个过程及其所发生历史语境有更多的讨论就好了。有启发的地方,一是就中国突发极致生育转型,与其所内在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张力关系(相比第一世界国自然缓慢发生的低生育率),关注到了像学习至上、高教育投入学历膨胀、高就业期待精英岗位不足满足期待等问题(帮助理年轻人待业“啃老”与内牛满面)。另,对家庭生活记述让人直观90年代人们面临的失业危机。又,对“教育”在特定社会体系中的结构性位置、“好工作内涵的历史变迁给予了关注,这部分给我感觉很好。

  ●可以,现在这批80初变成了父母他们的孩子成了唯一希望的平方,更夸

  ●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总是觉得迷雾重重,包括动机、过程和结果。今天看到这部人类学志勾勒出了一个解释框架,即通过人为干预生育转型进而实现人口素质提高与第一世界拉平,然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并没有办法应对这种突然变化。这本人类学志研究时间世纪之交,其中所表达观点投资的集中性,上升路径负担性,独生子一代人格性格特质基本上代表了那个时代城市独生子女一代。如今又过去了将近20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让独生子女产生了新的变化,如今生育率低头不振的情况下独生子女从法律上成为过去,从文化模型经济基础角度上讲独生子女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主流结构。消费压力进一步减轻?社会流动性更差,经济前景堪忧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独生子女政策可能产生的苦果。这个时候看这本书格外有意思

  ●书名内容厉害

  ●作者对何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力量造就了独生子女一代及其独特成长经历体验,以及独生子女身份对于青少年主体性、渴盼、体验带来的影响进行生动细致描绘深刻有趣探讨翻译对于国人翻阅有着重大意义,独生子女带来的社会影响贯穿这个世纪

  ●一般。

  ●偶然发现方凤美《独生》的条目和谐了,在这里借地补标一下。

  ●经典故事感人眼眶红了

  ●期待了好久,研究扎实文风朴实情感上也有很大共鸣,感谢译者!人类学定性方法为主,定量为辅,在特定地域小样本中找到事情的规律特别是生命体验和生活意义的给予,抽样方法和要求和多区域大样本的大型社会学定量调查还是有差别,不能要求过高。在立论时作者也提出过她结论的局限性和适宜范围。生动鲜活的观察记录和基于亲近关系上的深度访谈也是定量不及的。看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也对这类调查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实实在在地把我们平时经常经历但不加反思的东西写透了。书里的不少故事我感同身受,也很感动。更加理解了父母的爱,还有时代大格局下我们青年人命运的苦乐沉浮!

  ●写得太好了!清晰勾勒出2000年前后的中国东北家庭群像,对中国社会的观察非常贴切,全书框架很好,要点分明,要做一个大的主题而不显得杂乱浅显是很难的,可见作者积累深厚。更可贵的是本书提供了一个外来者的学术视线,让我在追忆20年前的生活史时,能于纷繁的个人体验中结合一种崭新的分析,从而加深了认识的触角,赋予以往情感化的私人生活日常更多意义。

  《唯一的希望》读后感(一):精准翻译,收益良多

  作者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表像,从独特的视角,精准的剖析出独生子女制度下社会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是一本值得当今父母仔细阅读的好书。译者结合国情现实,融入自身观点,很接地气,赞!每个人生活在当今社会怎么能不深入细致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呢?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推荐大家读这本书,强烈推荐大家读这本书。

  《唯一的希望》读后感(二):唯一的希望,因为你是独生子女

  冯文:《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

  20190321草就

  独生子女似乎是我这个年纪最熟悉的一个群体,虽然我不是,但身边的同龄人却很多都是。事后诸葛亮,我为拥有一个兄弟而自豪、庆幸。但我却似乎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了这样一个本不该属于她这个时代的“标签”。

  作者的这本书,虽然慕名已久,却是读得草率而无力。作者的结论,我不清楚,但对这个群体的描述,却太过熟悉。给我启发与新知的是,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动因与历史。我不知道中国传统社会是否有所谓的“计划生育”,想来是不太可能的,毕竟人口就是国家优势。在我的印象里,以为我们的计划生育是针对人口压力而提出来的,但似乎作者为我们阐述了这仅仅是一个表面,核心与本质是,国家希望藉此行政手段,“身体政治化”而将中国推入现代化。与此相关的,我也不太清楚这项国策是否合适,但却真真切切地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不仅独生子女切身体会,哪怕超生的家庭,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国家暴力”的威力。当下,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刚刚扛起家庭、社会的责任,却发现国家又要号召我们“二孩”,以应对现代化中出现的“未富先老”的严重问题。但似乎,有一个可怕的困境,可能是少数,但绝不会是极少数,即两个独生子女父母需要照顾四个老人、下面2个或者未来可能更多的孩子。有如此的问题,必然会让当代的父母对“生二胎”并不热衷。其一,独生子女的家长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历,必然少了其中幸福的体验;其二,独生子女的家长未必都是精英,但必然都有自己的工作与事业,她们已经不能如父辈一般放下社会,而回归家庭,这不仅是女权主义者的槽点,也是人文主义者的关怀点。

  作者的调查显示,当然这个显示结果也是我们可以想象的,那就是在国家强制实行“计划生育”之前,城市中的家长已经渐渐开始减少生育,假以时日,可能会自然达到一种合理的生育选择。但事实的确发生了,在我们还是被研究者讨论时,“独生子女”问题早已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作者在20世纪末的研究也属于这个讨论的脉络。作者笔下的独生子女完全没有任何有别于我们所体验、经历过的生活。作者的一句话很精准,独生子女的成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家长与社会发展的速度,这可能是当下的主要矛盾,也可能注定了唯一一代的独生子女必然面对的孤独。

  独生子女在“唯一的希望”这般期待中成长,生命历程的挑战与压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她们身上所悬挂的“标签”可能只是社会或者家长投射在上面的“光影”。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这是我们的机缘,也可能是我们的宿命,我们没得选择,我们的一生可能都已经被形塑殆尽,余生的任何选择可能都在她的指引下完成我们的代际承接。

  《唯一的希望》读后感(三):另一个角度理解family planning

  Vanessa Fong的《唯一的希望》基于她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对大连城区第一代独生子女进行问卷调查与参与式观察,对独生子女的生活方式、思想以及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是一本比较扎实的人类学著作。然说距今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但是作者所观察到的独生子女的某些现象在如今仍然存在甚至更甚。

  对我来说比较耳目一新的一点在于对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实施的一个动机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总是认为这个政策主要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从而缓解自然资源的紧张。但这本书提供了不一样的看法:通过限制每家能够拥有的小孩儿的数量,来讲家庭的经济、文化以及情感资源倾注到唯一的孩子身上,从家庭层面来说,通过孩子的成功实现向上流动;从国家层面来说,通过一整代拥有大量资源投资的独生子女的努力将国家带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

  独生子女及其父母愿意在教育领域投入许多努力是基于这样一个文化模型:通过教育能够获得精英工作,这样的精英工作可提供权力、声望、高薪酬、晋升机会,并需要特殊的专业知识。这个模型向全体青年人——不管其性别或社会经济背景如何——许诺了学而优则向上流动的前景。因此,我们看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虽然不是每个贫困子弟都能实现通过学业成就获得向上流动的梦想,但极度严格自律的学生却有美梦成真的一线生机。

  这种由国家介入的强制的生育转型带来了许多代际冲突与刻板印象。生活在大家庭的父母与生活在小家庭的“小皇帝”们的冲突。独生子女和“皇帝”一样,享有着家庭的所有能获取的最好的资源,但是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对整个家庭的未来负责。父母虽然看不惯独生子女的在他们眼中所有的自私、任性,但是因为孩子是唯一的希望,他们也不得不仍然讲所有资源投入到这个孩子身上,毕竟他们没有其他的可替代的选择。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独生子女政策其实是为女性赋权了。过去的“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女儿和原生家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且独生女因为有了以前的女孩难以获得的家庭资源的投入,有很大的可能实现经济独立,这种独立反过来有促使其有更大的自主权与自己的原生家庭的联系。并且过去由男性主导的孝道文化的实践也有了女性的参与,比如赡养父母、祭祀祖先等等。

  但是,作为学术著作,我还是觉得这本书有点过于侧重现象的描写而非对现象进行总结和分析,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本书的可读性确实很高。而且作为独生子女,觉得很有共鸣,那些大连的独生子女们所具有的依附、依恋、责任、野心以及焦虑,对我而言,更甚。

  所谓“唯一的希望”,独生子女既是自己能够获得一份精英工作、实现向上流动的唯一希望,也是整个家庭在通过二十来年的倾力投入能够获得payoff的唯一希望,是整个国家通过受过良好教育的有野心的一代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心的唯一希望。

  《唯一的希望》读后感(四):无题

  大二写的书评,突然想读跨越边界的社区,想起城市里的陌生人,又想起这本书,就把书评发上来吧,个人看法,见笑。

  本书是关于成长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的青少年(其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民族志,作者于1997-2002年间在大连这一东北沿海城市进行田野调查,运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现代文化模型理论解释了该政策导致的生育转型带来的对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的影响,包括独生子女“被惯坏了” 、“受到过分宠溺”等一系列现象。

  1997-2002年正处于第一代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时段,作者通过在学校中当老师和为学生当家教等方式参与到独生子女的家庭和日常生活中,并且利用了问卷进行调查以形成互补。(p5-p12)作者指出,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导致的现代化文化模型被中国领导人与民众内化,官员希望通过独生子女政策推动生育转型从而实现国家现代化,独生子女这一代人也因此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和不断向上流动、开拓通往第一世界道路的愿望与目标

  本书总体思路是总分式推进的,在通过第一章展现独生子女的总体情况后,以第二章独生子女身负厚望为总括和基础前提,分别论述了独生子女中存在的三种现象,最终对此进行总结与展望。

  在第一章中,作者以性别、成绩、家庭经济条件为分层标准,选取了八个青少年,通过讲述他们在重要升学考试前后的故事展示了他们面对现代化文化模型的不同回应。第二章中作者综述了国际上学者关于现代化与生育转型互相促进过程的研究,又回归中国本土,指出独生子女政策下的青少年们接纳了国家赋予自己的作为现代化开路先锋的角色,由此产生了勃勃雄心,也理所当然相信自己有权享有第一世界的生活条件。在消费水平飞涨的背景下,他们与其父母所持观念的差距也逐渐显现,而父母往往会尽力满足子女的意愿,将其视作为使教育成功的投资与手段。但是通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顶端的道路容纳量有限,无法容纳所有人的雄心,由此产生竞争与压力,父母和学校为了使他们在竞争中取得成功便对其进行规训。第三章正是论述了这种分层体系中的压力、竞争与规训,并注意到不同性别在竞争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这中竞争与压力也是中国素质教育收效甚微的原因。第四章作者关注到独生子女政策下关于孝与爱的问题,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家长在给与孩子无条件的爱的同时,也将孩子——无论男孩女孩——视作一种养老投资,孩子反过来也在回报父母,但时常也会出现“不孝”的行为。但是由于现代化文化模型的内化,父母与子女的权力发生变动,这种将孩子视作一种投资的观念也逐渐有所改变。第五章作者回归到“独生子女被惯坏了”这个话语,展现了中国独生子女在私人空间、饮食方面的一些观念与行为,它们在父母眼中被视为惯坏了的表现,但将其与第一世界中的独生子女进行对比时却发现并无过分之处。究其原因,是独生子女被赋予厚望而产生的自己有权享有第一世界生活的观念,与处于第三世界的物质条件产生了矛盾,这使得中国青少年的要求和期望在人们看来是过分的。在结语里,作者对本书观点进行总结,回归到沃勒斯坦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论,认为大连的人们大多相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持久性,并且坚信自己能够在该体系中取得成功,由此继续开拓着一条通往第一世界的道路。

  本书的贡献与亮点在于,作者跳出“独生子女被惯坏了”这一在中国十分普遍的话语,去看到致使独生子女被贴上这些标签的原因,以及塑造独生子女的政治经济背景。并且将中国独生子女这一代人与其祖辈、父辈,以及第一世界国家的独生子女进行纵向与横向对比,指出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特殊性——既不像父辈完全处于第三世界国家,又不像欧美独生子女完全处于第一世界国家,而是“第三世界中的第一世界青年”。作为一本解释型的学术研究著作,作者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解释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分析造成人们认为独生子女“被惯坏了”、“不能适应环境”、“被过度宠爱”的原因,其论证过程比较流畅、严谨,结论也显得合情合理,可以引起独生子女,尤其是初代独生子女情感上的共鸣。

  但是单单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现代化文化模型去解释中国独生子女政策,难以解释清楚所有的复杂情况,而把所有复杂情况都限制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下,例如农村的独生子女问题,要想对其进行解释,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田野调查和更为细致的理论支撑。因此本书较为偏向结构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派,在个人经验与实践的观点方面较为薄弱。作者也很难摆脱自身教育经历背景对研究的局限,一些预设与分析多少是基于西方经验的。关于农村的独生子女政策,个人认为《林村的故事》中关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描述(p194-p208)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

  令人印象比较深的一段论证是关于文化资本传承的。布迪厄认为精英使用可传承的文化资本将精英地位传给下一代,而在中国,更多人却认为情况恰恰相反,穷学生更有动力去获取精英地位,而富学生则动力不足。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初中,精英子女考分一般高于非精英子女。但在高中,模式相反。”作者对此感到诧异,但最终找到了这种情况的解释:在初升高的过程中,有一些自费生名额,富裕家庭往往通过自费把孩子送往分数水平更高的学校,而条件较差的家庭则无力支付,孩子只得留在符合自己水平的学校,因此一所高中里往往是由高于其分数线水平的家境普通的学生和低于其分数线水平富裕家庭的学生组成。作者认为正是自费体系掩盖了文化资本的传承。(p109-p112)作者并没有将结论停留在表象,而是去寻找促使表象产生的内在体系,并将这一体系与表象联系起来,从而得出结论。

  但是,首先,就抽样方法和样本量而言,作者的问卷调查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所谓的表象也未必是客观的。在“初中与普通高中学生平均班级排名与父母教育与工作情况的关系”这个表中,每个分类的样本量差异较大,例如初中学生双方父母均有大学文凭的样本量仅为29,而初中学生双方父母均无大学文凭的样本量为558,这样差距悬殊的样本量,很难保证学生成绩的代表性,而各分类下班级平均百分等级势必会因样本量而被拉高或者拉低。除此之外,虽然中国大多数人们的看法夸大了个人能动性的作用而忽视了教育过程中的内在机制,但作者的这种解释也是夸大了规律、机制的作用而忽视了个人能动性,并且像是由结论推导过程,毕竟入学分数并不代表了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自费入学也未意味着水平更低。

  无论如何,这本书还是向读者展现了当时独生子女政策出现的原因及导致的一些问题,虽然当今的情况与二十年前的情况有所不同也更为复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不能作为解释一切的模型,但是本书还是让我产生了一些共鸣,让我不禁去思考自身的经历与被灌输的观念,正如作者在结尾所提到的——如果我最终成为倒在路边的人,又将怎样去面对这种命运呢?

  《唯一的希望》读后感(五):内容总结以及一点感想(超级剧透)

  

在查资料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套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丛书,题目都非常有趣,就买了几本读读看。一方面是想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看自己身处的社会,另一方面也是想了解这些研究者的思考方式。作为一个独生子女,并且我身边大多数同龄人也是独生子女。身在其中反而很难意识到独生子女政策对自己和这个社会的影响。因此读这本书也是期待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

在进行阅读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现代化文化模型。首先,文化模型可以简单理解为被人们身体化并视为理所当然的一种价值观,如果无法实现特别强大的文化模型要求的目标,人会感到痛苦,实现了则会幸福。即大众对成功,幸福的一种定义。而资本主义体系则促成了现代化文化模型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将世界分为中心,半边缘,边缘区。中心区主导,剥削其他地区。半边缘区剥削边缘区又被中心区剥削。在20世纪末前,中心区采用军事力量,帝国主义,殖民化,贸易等手段将几乎全球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现代化文化模型动员人们向往第一世界(中心区)的生活,并相信通过参与现代经济而获得这种生活。现代经济的特征包括:高密度城市,鼓励女性工作,产品和服务的产生与消费不断升级,教育长期且昂贵等等。生活在隔离于该体系之外的人们可以通过遵循当地宗教,政治,亲属制度,经济生产的文化模型达到声望,愉悦,安全感,富裕和健康。但一旦一个社会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些声望等标准就会被重新界定和拔高,从而使得现代化成为实现目标的最佳甚至唯一的手段。

本书一共有五章,是作者基于1997-2002年在大连的部分学校和家庭进行的考察。本书第一章主要以八位青少年为例,描写现代文化模型如何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这几位出生于1979-1984年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包括了优等生,差等生以及穷富不同家庭。当然这里富裕的家庭也是远低于美国设定的贫困线的。几位青少年对这种文化模型的回应因为个性,家庭状况以及学业成绩,经济状况而产生差异。一些贫穷而成绩好的孩子非常渴望通过好的文凭摆脱贫困。也有贫穷且学习能力差的孩子,虽然也有参加高考甚至出国的梦想,但是均告以失败,只能去从事低薪工作或犯罪活动。富裕家庭的孩子有的认为未来可以接管父母生意学习动力较弱,有的成绩优异并打算通过留学继续向上层阶级流动。也有富裕家庭的成绩不够好的孩子,希望留学来获得精英身份,但是了解到留学带给家庭的压力,又恰巧父母生病等因素,决定听从父母意见继续复读。接下来的几章主要是用这些事例中的部分场景与对话来解释生育转型的前因后果,现代化文化模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等。

第二章考察了生育转型作为现代化文化模型的内在组成部分所起到的角色。

限制生育政策主要是中国领导人为了保存国家资源,增强计划经济效能而推出的政策。但是地方官员在推行政策时,更多强调低生育率是现代化文化模型的内在组成部分。对于渴望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获得成功的家庭来说,用这个文化模型来驱动他们要更有说服力。虽然也有家长表达了对强制性措施的不满,但是这种情绪最多是一种抱怨而非痛苦。更多的城市人是认同独生子女政策的。

实际上低生育率与现代经济社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父母资源的集中降低了儿童死亡率,低儿童死亡率也促使父母不会为了防止儿童死亡而被迫生育。城市的长期高额教育也促使城市居民生育率降低。可以想见教育成就与兄弟姐妹数量少呈现正相关。其他因素包括独生子女的生育率会降低,妇女参与工作也会降低生育。一个国家在逐渐发展为第一世界时生育率本身就会慢慢下降,而中国则是通过政策加快了这个变化,以加快中国通往第一世界的进程。因此国家期望独生子女这一代人能够引领中国进入第一世界,而这些独生子女也完全接纳了这一角色。他们把在社会化过程中享有第一世界优渥的生活(购买意愿强)视为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也具有比父母高出许多的自我期待。而独生子女前所未有的购买力也带动了中国消费水平和学历的通胀。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舒适安心学习,父母愿意花大价钱满足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的需求。

第三章展示了独生子女如何为了争夺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期待的精英位置而在教育体系中经受的严酷考验。中国人通过学业成就实现向上流动的文化模型根植于科举制,教育中竞争的激烈程度相信大家都有体会。为了减轻学生因无法获得高等教育产生的受挫感,政府通过学校扩招,以期望减轻学生压力并且提升国民教育水平,从而加速现代化建设。但是压力并没有降低,这是因为学生最终的竞争不在于好学校而是找‘好工作’。随着学历通胀,消费需求激增,好工作越来越难找。减低生育率确实让中国现代化建设加速,但是也导致独生子女过快提升自己的期待高度与教育水平,其增速超过了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导致年轻人发现自己期待的地位与实际上获得的地位有很大差距,一份低层次工作无法满足独生子女和父母的期待,也不能给年轻人提供足够的收入和保障,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婚姻市场上有竞争力,能够赡养老人,子女可以得到良好教育。好工作是有限的,怀有高期待的年轻人不得不将就一些低端工作,内心收到打击。

第四章探讨低生育率对爱,孝道,父母投资的文化模型产生的影响。

曾有学者预言20世纪末的美国儿童将‘毫无经济价值但足具感情价值’中国的独生子女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同样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但同时具有经济价值。比起第一世界的儿童,中国的独生子女在父母年迈之后不仅要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来源也要承担更多赡养服务责任。中国有关孝道和父母投资的文化模型,将子女视为老年人的主要社会保障资源,并完全认可父母们应该在时间,金钱,关爱上得到相应的回报。情感和经济因素共同促使独生子女成为其父母最为珍视的宝贝。这种强烈的珍视感对于家长和儿女都构成负担。当子女不能像他们期待的那样孝顺和成功时,父母会觉得遭到了摧毁性打击。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促使男孩和女孩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并且父母一样期待女儿能够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第五章讨论独生子女因为高期待与有限机遇之间的冲突导致的‘惯坏了’‘不能适应’的指责。

这一章中作者主要讨论独生子女关于私人空间,食物,家务,社会关系和个人成就的态度。当我们将它与第一世界青年和孩童进行比较时,这些态度并不异常。但是这些处于第三世界的第一世界青年,这里的成年人对这些青年人的特征产生了各种担忧。作者在大连认识的父母认为孩子想要奢侈品是因为父母溺爱,但同时又不希望孩子降低自己的抱负。相反,他们希望孩子雄心勃勃并保持谦卑,对父母的大力投资心怀感恩,认识到他们最终还要靠自己来获得他们期望的好生活,也不要在得不到这种条件的的时候情绪低落。

通篇读下来还是非常有趣的,可能我写的太书面语,但是还是很推荐大家读读看。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接触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现代化发展之类的理论,对于一枚理科生来说,这些就是宏大的国家目标之类的,对个人而言影响很小。但是读了这本书后,开始试图审视这种文化模型,我们对幸福的理解是否以及被所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所严重影响呢?虽然这本书基于2000年的调查而写,但是过了20年,书中指出的一些问题现在依然存在甚至反而更加严重。比如家长对教育的投资达到了更加极端的程度,教育费用也不断创新高。比如压力过大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之间流行的丧文化等等。对于普通如我的平民而言,能做到的不过是多反思,寻找自己真正喜爱的生活,而不是被其他的人掌握对幸福定义的权利。以及养老确实是个大问题,需要我们小心应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