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6年挣20万全被妈妈给弟弟买房:“你一个女孩,折腾什么?”
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文|六子平
01
打工6年,辛辛苦苦攒下20万,可惜自己还来不及憧憬下如何花,就被自己的亲妈悄悄咪咪转走,给弟弟买了房。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近日一个女孩在抖音上痛哭爆料:她打工6年挣的20万,全被她妈转走给弟弟买房,那是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她的全部积蓄。
事实是,女孩工资也就四五千,要攒下这笔钱全靠平时省吃俭用。
当女孩跟妈妈据理力争时,她妈还责备:“你一个女孩,折腾什么?”
她妈言下之意是,你一个女孩不用折腾,想要有房,找个有房的男人嫁了就可以。
而事实上,自家人都靠不住,怎敢奢望别人,别人的房子不属于刚嫁过去的她。
女孩痛哭的,不全是20万没了,而是妈妈过分偏心弟弟,不顾及她的感受,置她于何地的委屈。
就像评论里说的:人一生的青春里有几个6年,尤其是女生。
然而现实,父母盘剥女儿,补贴儿子的还是大有人在,在他们守旧的观念里女儿始终是别人家的,儿子才是自家的。
英国评论家戴维·弗罗斯特说:“当你只有一个孩子时,你是一个家长。当你有两个孩子时,你就是一个裁判。”
身为裁判的父母们总是,按自己固有的观念认知,不知不觉间已把心里那杆天平往偏爱方倾斜,亲手打造出一把把“锋利”的偏心的“刀子”,伤女儿们于无形。
02
女儿,咋就成了一根草?
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一次不公平非自愿的交易。
近日记者回访,被逼婚17岁小闲的新闻再上头条。
因近期中考成绩出来,这个差点沦为人妻的女孩,还能否继续上学牵动着曾关心过她的无数网友。
原来在今年6月初,广州茂名17岁小闲在婚礼头一天前往镇妇联“举报”父母逼婚,全网炸锅。
在当地妇联及相关部门的界入下,小闲父母同意退还彩礼而退婚,之后小闲被安排在当地一所中学旁听备战中考。
中考成绩高出普通高中一百多分,还能否继续上学,父母的态度至关重要。
其实在三年前小闲是考上高中的,但被母亲带到外地去打工,而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在被逼婚前才从同学处得知事情真相。
然后去质问父亲,父亲则说学校各种“投诉”她,当追问投诉内容时,父亲又搪塞说不出所以然来。
此时她才恍然大悟,原来父母为了让她走出“象牙塔”早已“蓄谋已久”。
父母“费尽心思”斩断了她求学路,为几万元彩礼催促她早早嫁为人妇。
原来儿子才是她父母的宝,女儿不过是那根父母想快速脱手早点嫁出去的草。
正如电视剧《我的真朋友》里曾慧敏父母,就是一个典型的儿子是宝女儿是草的偏心父母。
当慧敏父母得知她在城里买房时,对她一阵数落:“你弟都三十了,因为没房,现在还光棍,你倒好先给自己买了房。”
面对父亲的荒谬,慧敏哭诉:“我自己挣钱买房合理合法,嫌我嫁不出去,还不是因为你们天天打电话要钱,我男朋友,被吓跑了。”
一个典型啃女儿补贴儿子的父母,一个活脱脱的“樊胜美”,只是樊胜美被父母搜刮得没能买起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曾慧敏因父母一味索取被吓跑了男朋友。
芥川龙之介在《侏儒的话》里说:“人生悲剧的第一幕始于成为父母子女。遗传、境遇、偶然——掌握我们命运的,终究还是这三种东西。”
是的,父母的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子女的境遇。
在他们守旧的重男轻女观念里,不觉间滋生出“盘剥”女儿的行为,成为女儿们一生中,每每想起便会隐隐作痛的伤。
03
被偏爱的,真就是“宝”?
《论语》中有句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说:不担心分得少,而是担心分配得不均匀。
那些相对富有,而还与父母“计较”的,她们计较的不是物质,而是父母的爱。
在《金牌调解》的一期节目里,李女士父母偏心弟弟让她心寒,三年没理父母,曾一度让她崩溃痛苦。
原来,李女士17岁开始学做生意,因聪慧能干,生意越做越大,弟弟毕业回国创业,父母要女儿出钱帮弟弟,出于亲情及家庭和睦,李女士给了弟弟应有的帮助。
后来弟弟亏损了姐姐好几百万,父母还一味护着弟弟,要姐姐再拿钱给弟弟,才有了李女士与父母冷战这一幕。
调解庭上老父亲对女儿说:“你们刚入行,也是我老头子带出来的,都是共同财产,我不需要太多,我儿子你再给他一点就行。”
事实上女儿女婿名下资产跟老父亲没关系,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分清界线。
最后调解团队一致认为,问题出在了老李夫妇身上,其中一位调解员发声:“希望叔叔阿姨对你们对女儿公平点”,一语击中了李女士心坎。
李女士哽咽着向父母发出呐喊:“我不是来分财产的,也不是给出多少我有多心痛;就是觉得对我不公平,到底有没有爱过我;弟弟回来,你们好像就真不要我了。”
是的,被父母忽视的往往是最能干的那个,最易受伤的往往也是看起来强大的那个,而她们也需要父母的爱,那怕是,一个理解的拥抱和一句关心的问侯语。
这让我想起了表姐与她父母这些年的恩怨。
表姐二十出头嫁给了表姐夫,她要强能干,日子越来越好,小她十来岁弟弟的学杂费基本由她负担。
后来表姐家全部被征地拆迁,分了三套房子,恰好她弟弟结婚没房,父母说先借姐姐房子用,后来弟媳生娃后又赖着不走,以姐姐有钱有房为由,要求姐姐把房子过户给弟弟,只给姐姐“意思一下”的经济补贴。
表姐为难她家人不同意,而父母则站在她弟弟那边,指责女儿不大度。
表姐对我说,她弟弟不在时,父母对她也很好,让她悲哀的是,看到父母爱弟弟的样子,才明白弟弟才是父母的“宝”,而她充其量算根草。
父母对她的态度,想起这些年来的付出,她只能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委屈流泪,独自舔舐。
是啊!看起来强大,最懂事最让父母骄傲的那个,也有委屈,也渴望被爱,也会受伤。
04
亦舒在《随心》里说过“传宗接代纯是一种心态,并无几个家真正有产业等着男孙来承继,女生亦并非不能办事,或是办得更好。”
重男轻女这颗从旧社会传承下来的毒瘤,它残留的毒汁当今仍依稀可见。
不被父母重视学业的,学习永远是自己的事,靠谁不如靠自己,适时借助外援,如17岁小闲敢于说“不”。
一味索取钱财的,管好财务,树立底线,自立自强才是最好的武器,如曾慧敏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时代》周刊高级编辑杰弗里•克鲁杰说过:“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虽然父母偏心,会让子女们伤心,但那不妨碍你依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看过被爱的样子,更能懂得不被爱的难过,偏心是一把隐形的刀,也是父母带给孩子最深的痛。
如果你也经历过这种伤害,记得别让你的孩子再受伤一次。
每个降落世间的孩子,都值得被爱。
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般珍贵!提供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部分图/摄图网
▼ 碧读矩阵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人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