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读后感锦集

2020-09-01 19: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读后感锦集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是一本由[美]罗西·马奇史密斯(Rosie March-Smith)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读后感(一):让自我内在的小孩得到成长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主要是帮助人们成功实现维系亲密关系,没有亲密关系的人生悲催的。亲密关系的维系,尤其是长久的维系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具有科学理性的艺术。这本书兼有科学和艺术的成分科学性是该书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些有益参照艺术性是该书言语简明,一般的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读起来也几乎是没有障碍的。

全书开始先对潜意识相关的东西做了介绍,让读者清楚地抓住了本书的主旨,即本书关注的是人格比较脆弱一方面。该书作者形象地将这个方面比作是一个未长大孩子是的,对于人的性格中比较脆弱的一面来说,人就如同一个未长大的孩子。因为在这一方面的缺失,所以人做出的反映相对刻板幼稚,这种行为成为亲密关系最大的威胁

然而本书的亮点就是逐一剖析这些危害亲密关系的因素出现形成原因,并且给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比如,书本中对阿斯伯格抑郁症特殊人群的一些建议,诸如陪伴情感支持就是很有意义的。在面对这些具有某种容易使人受伤的独特理的人群时,人们应给他们发挥机会,从而发现这些问题根源,之后逐步引导他们意识自己的问题,并鼓励他们通过自我的不断校正来实现转变。从而让他们的生活回归正轨享受亲密关系带来的人生乐趣。本书作者并不是纯粹理论说教,对应的,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并加以分析。正是这种方式使得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般的心理学著作,这种讲述的方式使得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都能从本书中极大受益。专业读者获得是一些间接经验,这将成为他们日后进行临床操作宝贵财富。普通读者也能够借由这些理论尽早实现自我发现和自我纠正,避免情况的恶化。

威胁亲密关系的因素有可能代际传承的,而这些因素在未经意识到之前,被根植在孩童内心深处,成为日后影响幸福生活的潜在威胁。如离婚父母会让孩子从小缺失安全感,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态度又会影响孩子对孩子的孩子的态度,这些无疑都是不利于亲密关系的维护的。如果一个人一生都不能享受亲密关系带来的愉悦快感,这毫无疑问悲剧的,本书在这一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因为许多问题或许是历来都未被意识到的,比如传统观念认为赞誉孩童会使得孩童骄傲放纵,这种观念的不断传承使得孩童出现内在的自卑,从而助推了抑郁的高发。

诚然,有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是整个大环境造成的。比如在贫穷的时代,将自己的孩子送给他人,这固然会造成孩童的心理阴影和对周遭环境的不信任不自信,从而在内心深处存有自暴自弃的心态。在现当代,这样的现象就很少有了,因为人们没有必要用自己的孩子去换得一人的生存或生活了。

书本最后提到经历过痛苦的迁就或迁就的苦痛之后,人们的亲密关系就会得以维护。如何度过那段人生中的必经苦痛或者说让个人内在的小孩得到成长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本书的一些列回答就是围绕这一目的展开的。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很好的亲密关系指南。今日的诸多家庭问题,诸如夫妻关系问题和孩童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的解决都能够在本书中找到解决和改善的方法。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读后感(二):亲子夫妻关系出现问题,需要疗愈童年创伤,才能走进美好生活

  1.关注我们的内在小孩 珍已经32岁了还没有结婚。谈过几次恋爱都无疾而终,每次恋爱开始时候很顺利,到后来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一次恋爱对象自己很满意,可是她爸爸不同意,嫌男孩子毛毛躁躁,没担当,认为不合适。珍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分手了。后来每谈一次恋爱,父亲就会挑出一大堆的毛病,再后来父亲突然去世,没有了父亲的评价,珍越来越拿不准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直拖到现在,没有一个真正的结婚对象。 珍非常看重爸爸的评价,找的对象也越来越靠近爸爸的要求,无意间她发现自己连对象的身高、长相也接近了父亲。 生活中这种事并不少见,珍的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恋父情结。父亲对她的影响操纵了自己的判断,而母爱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是缺失的。她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患病,几乎不参与她的任何事情。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不幸的童年经历实际上是成长过程中的创伤,这些创伤在童年中就被包裹了起来,形成一个脆弱受伤的内在小孩,无法长大。 等到我们成年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被这个内在小孩接管,沉浸于痛苦中,做出不负责的行为,造成我们在关系中的挣扎和受苦。 珍的经历就带有了心理学上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恋母或者恋母父情结。母爱的缺失让她的生命早期缺乏了安全感,很自然地她把依赖转向了父亲。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亲密关系疗愈之道》是美国的罗西.马奇-史密斯所著,罗西有着20多年的私人执业心理医生工作经验,她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书籍。这本《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就从亲密关系入手,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各种关系不和谐,根源还是童年的创伤,也就是我们那个内在小孩,孩子是没有勇气和智慧来面对他所遭受的伤害的,但是身为成年人,我们可以像疼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疗愈我们的内在小孩。聆听他,安抚他,为自己的每一部分给予温柔的关心。 2.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残暴是爱的对立面,不是什么笨拙地表达爱的方式。”这是电视剧《梅尔罗斯》中的一句台词,剧中的主人公帕特里克有一个残暴的父亲,父亲动不动就会打他,更令人切齿的是从很小时候他的父亲就性侵他,而他的母亲却视而不见,每次帕特里克期待母亲出现的时候她都会躲开,甚至到死母亲都认为帕特里克是不洁的,母亲没有给他留下任何遗产。 幸好帕特里克有一个好妻子,容忍了他许多不良嗜好。也陪伴他度过了挣扎的岁月。父亲去世多年以后母亲去世,帕特里克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样过一生,他决定重新开始新生活,去戒毒戒酒。帕特里克要戒的不是毒,也不是酒,而是伴随了他一生一世的心理阴影,那个循环往复似乎永远跳不出去的梦靥。 这部剧的主人公最后修复了自己受伤的内在小孩。《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中深层次剖析了童年阴影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罗西参考了生活中接触的案例,引导人们如何去善待我们内在的那个小孩。 埃利克森曾经说过,每一个成年人不管它是领导者还是追随者,社会的废物还是精英,都曾是一个孩子,他曾经很幼小,幼小的感觉在他脑海中形成了基础,难以磨灭。 幼年的的创伤如果没有疗愈,将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如何进行疗愈,罗西阐述了心理学不同流派的做法,兼收并蓄取得了成效。 比如用“空椅子”的方法,空椅子代表那个童年期的施虐者。让来访者对着空椅子大声说出自己的不满,开始时候来访者往往很胆怯,即使发声眼睛也不敢注视椅子,多次练习之后慢慢放开了,然后咨询师坐在椅子上,扮演家长练习一些对话,有很多人在这种治疗之后感到轻松,放开了自己,改善了各种关系。 成年人完全有能力帮助受伤的内在小孩,帮助自己走出被控制的局面。有一点就是不要压抑自己,讨好别人,要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 3.突破会遗传的有害信念 麦子结婚十年孩子已经八岁了,她发现自己跟丈夫的相处模式越来越像父母之间的相处。父亲跟母亲同样上班回家,母亲做饭做家务,父亲则悠闲地看着电视。除非母亲生病父亲不到厨房看一眼。母亲做了很多,但也一直抱怨,责备父亲不会心疼人。 从小到大她就看着母亲手脚不停干活,嘴不停抱怨,说得多了父亲会躲到外面去。 麦子曾经发誓不找父亲一样的男人,可是十年过来她也活成了母亲的样子。爱人的举动就像当年的父亲,而麦子也在不断地抱怨与指责中消耗了自己的能量。 人们都希望改变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但往往又陷入代际传承的轮回中。“治疗师在咨询过程中,推动来访者追述他们的历史,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是如何被他们的抚育过程所影响的。一旦咨询者开始质疑长期的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就可能发生。 很多时候,人们明知道有问题可是不敢去改变,宁愿停留在这个熟悉的所谓安全感中。 麦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在成长过程中的对孩子的影响。敢于质疑,敢于刮骨疗毒才有改变的可能。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针对亲密关系的疗愈,结合案例呈现早年生活经历、潜意识的力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对于普通人我们可以通过案例了解自己的亲密关系模式,从中做出改变,对于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帮助来访者改变关系,无论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平和下来,学会跟自己相处,将内心小孩安抚好,才能更好地跟家人、朋友、同事相处,活出精彩的自己。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读后感(三):亲子夫妻关系出现问题,疗愈童年创伤才能走进美好生活

  1.关注我们的内在小孩 珍已经32岁了还没有结婚。谈过几次恋爱都无疾而终,每次恋爱开始时候很顺利,到后来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一次恋爱对象自己很满意,可是她爸爸不同意,嫌男孩子毛毛躁躁,没担当,认为不合适。珍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分手了。后来每谈一次恋爱,父亲就会挑出一大堆的毛病,再后来父亲突然去世,没有了父亲的评价,珍越来越拿不准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直拖到现在,没有一个真正的结婚对象。 珍非常看重爸爸的评价,找的对象也越来越靠近爸爸的要求,无意间她发现自己连对象的身高、长相也接近了父亲。 生活中这种事并不少见,珍的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恋父情结。父亲对她的影响操纵了自己的判断,而母爱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是缺失的。她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患病,几乎不参与她的任何事情。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不幸的童年经历实际上是成长过程中的创伤,这些创伤在童年中就被包裹了起来,形成一个脆弱受伤的内在小孩,无法长大。 等到我们成年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会被这个内在小孩接管,沉浸于痛苦中,做出不负责的行为,造成我们在关系中的挣扎和受苦。 珍的经历就带有了心理学上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恋母或者恋母父情结。母爱的缺失让她的生命早期缺乏了安全感,很自然地她把依赖转向了父亲。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亲密关系疗愈之道》是美国的罗西.马奇-史密斯所著,罗西有着20多年的私人执业心理医生工作经验,她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书籍。这本《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就从亲密关系入手,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各种关系不和谐,根源还是童年的创伤,也就是我们那个内在小孩,孩子是没有勇气和智慧来面对他所遭受的伤害的,但是身为成年人,我们可以像疼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疗愈我们的内在小孩。聆听他,安抚他,为自己的每一部分给予温柔的关心。 2.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残暴是爱的对立面,不是什么笨拙地表达爱的方式。”这是电视剧《梅尔罗斯》中的一句台词,剧中的主人公帕特里克有一个残暴的父亲,父亲动不动就会打他,更令人切齿的是从很小时候他的父亲就性侵他,而他的母亲却视而不见,每次帕特里克期待母亲出现的时候她都会躲开,甚至到死母亲都认为帕特里克是不洁的,母亲没有给他留下任何遗产。 幸好帕特里克有一个好妻子,容忍了他许多不良嗜好。也陪伴他度过了挣扎的岁月。父亲去世多年以后母亲去世,帕特里克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像自己一样过一生,他决定重新开始新生活,去戒毒戒酒。帕特里克要戒的不是毒,也不是酒,而是伴随了他一生一世的心理阴影,那个循环往复似乎永远跳不出去的梦靥。 这部剧的主人公最后修复了自己受伤的内在小孩。《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中深层次剖析了童年阴影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罗西参考了生活中接触的案例,引导人们如何去善待我们内在的那个小孩。 埃利克森曾经说过,每一个成年人不管它是领导者还是追随者,社会的废物还是精英,都曾是一个孩子,他曾经很幼小,幼小的感觉在他脑海中形成了基础,难以磨灭。 幼年的的创伤如果没有疗愈,将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如何进行疗愈,罗西阐述了心理学不同流派的做法,兼收并蓄取得了成效。 比如用“空椅子”的方法,空椅子代表那个童年期的施虐者。让来访者对着空椅子大声说出自己的不满,开始时候来访者往往很胆怯,即使发声眼睛也不敢注视椅子,多次练习之后慢慢放开了,然后咨询师坐在椅子上,扮演家长练习一些对话,有很多人在这种治疗之后感到轻松,放开了自己,改善了各种关系。 成年人完全有能力帮助受伤的内在小孩,帮助自己走出被控制的局面。有一点就是不要压抑自己,讨好别人,要大声说出自己的感受。 3.突破会遗传的有害信念 麦子结婚十年孩子已经八岁了,她发现自己跟丈夫的相处模式越来越像父母之间的相处。父亲跟母亲同样上班回家,母亲做饭做家务,父亲则悠闲地看着电视。除非母亲生病父亲不到厨房看一眼。母亲做了很多,但也一直抱怨,责备父亲不会心疼人。 从小到大她就看着母亲手脚不停干活,嘴不停抱怨,说得多了父亲会躲到外面去。 麦子曾经发誓不找父亲一样的男人,可是十年过来她也活成了母亲的样子。爱人的举动就像当年的父亲,而麦子也在不断地抱怨与指责中消耗了自己的能量。 人们都希望改变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但往往又陷入代际传承的轮回中。“治疗师在咨询过程中,推动来访者追述他们的历史,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是如何被他们的抚育过程所影响的。一旦咨询者开始质疑长期的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就可能发生。 很多时候,人们明知道有问题可是不敢去改变,宁愿停留在这个熟悉的所谓安全感中。 麦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在成长过程中的对孩子的影响。敢于质疑,敢于刮骨疗毒才有改变的可能。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针对亲密关系的疗愈,结合案例呈现早年生活经历、潜意识的力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对于普通人我们可以通过案例了解自己的亲密关系模式,从中做出改变,对于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帮助来访者改变关系,无论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平和下来,学会跟自己相处,将内心小孩安抚好,才能更好地跟家人、朋友、同事相处,活出精彩的自己。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读后感(四):不想打骂孩子但还是没忍住,别自责,因为你童年的伤没有得到疗愈

  

自从有了孩子,时常自责自己不是个好妈妈。尤其是面对他惨不忍睹的作业时,恨不得暴打一顿才解气。每次都跟自己说,“亲生的,亲生的,忍住,忍住”,但有时候还是动了手。

一本《计算能手》,放假已经十几天,他还只写了不到一半,每天晃晃悠悠地玩。回老家后,爷爷奶奶也不管他,彻底放飞自我。今天周末我回家一检查,简直要气炸了,狠狠修理一顿,孩子可怜巴巴地哭起来,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往下流。看到他哭哭啼啼的样子,我的火气非但没下去,更是骂的厉害,“哭哭哭,哭有什么用?不写完今天的作业,不许吃饭!”儿子闻听,胆战心惊地擦干眼泪,开始疯狂赶作业。

冷静下来后,我又为刚才自己的粗暴态度感到后悔,拉过孩子的小手,跟他道歉。其实,我知道这样对孩子不好,骂他打他非但对他的成长无益,还会影响亲子关系。但每次看到他吊儿郎当不好好学习,我的理智就全跑到爪哇国,又回到老路子去。

我这样对待孩子,就跟我妈小时候对待我一模一样。说实话,小时候我真的很讨厌我妈这样对我,简单粗暴、一言不合上来就打骂,所以直到今天,我跟妈妈的关系都说不上亲密,总是有一层隔阂。妈妈爱我我也明白,但就是无法做到什么心里话都跟她讲。当我做了妈妈后,就告诉自己,一定不要打骂孩子,一定要做个温柔有耐心的好妈妈。但事与愿违,为什么我又重复了我妈的老样子?心里无比惭愧。

今天读完了这本《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亲密关系疗愈之道》才明白原来这是一种可怕的遗传。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粗暴地对待别人,其实根源在于童年的匮乏,从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过充足的爱和滋养,即使长大,内心依然住着个受伤的孩子。

在书中,作者罗西·马奇史密斯有这样一段话,阐述得非常明白:

第一个与我们建立关系的是父母或抚养者。如果童年经历过缺失,那么他们在抚养孩子时会带入复杂或痛苦的信息,最终可能使我们也遭遇同样的缺失。我们有时始终无法预测妈妈或爸爸的心情,我们会努力在家中维持和平局势,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通常是顺从,或对某些人格类型来说是情感固化)。这种失控行为日后会毫无保留地印在脑海中,一代又一代人遗传了这种模式。

确实如此。妈妈是我学习做母亲的第一模板,当我有了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沿袭了她当年对待我的方式:当孩子不听话时,直接打骂。这种有毒的思维方式已经浸润骨髓,虽然我有部分觉察,但有时依然被控制。

冷静的时候,我会反省,不断研究育儿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育儿方式。同时阅读一些心理自助类的书籍来帮自己疗愈冰山之下看不见的深层痛苦,那些儿时无法释怀的恐惧不安和孤独,需要得到拥抱和抚慰。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带有伤痕的,当这些痛无法得到疗愈,就会一代代地复制下去。

从小被打骂长大的父母,也会习惯性地对自己的孩子下手。我一直记得自己7岁的时候,挨我妈的那场打。小时候天气冷,衣服少。有天早上,我不肯穿那件花格子的旧毛衣,我妈非逼着我穿,我死活不肯,饭也不肯吃。我妈火了,打过来就是一巴掌,我嚎啕大哭起来,她更气急败坏,直接脱了我裤子打屁股。要知道,我已经是个懂羞耻的7岁女孩了,我妈这样做比打我脸还痛苦。没办法,只能胡乱套上毛衣,一边呜咽着一边吃饭,泪水和着米饭吞下肚。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我是多么无助、多么可怜。真想穿越回去抱抱自己。这份羞耻与伤痛,让我对妈妈充满了不信任,直至今天,依然心里有疙瘩。不能再把这份有毒的“爱”传递下去了,今天的我比当年的妈妈进步的地方在于会真诚地向孩子道歉,会反省,努力克制。虽然还做得不够好,但我愿意继续努力。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里说,当你你开始质疑自己长期持有的家庭生活方式的时候,改变就有可能发生。不妨问问自己:“我这样对待孩子对吗?我父母当年那样辱骂我对吗?假如我不做那件事,会发生什么?”,改变认知后,生活就会一点一滴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说实话,父母真的是孩子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师,知识水平不是衡量一个父母优秀与否的标杆,情绪与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亲子关系处理不好、夫妻关系不和睦,所有关系的背后,追本溯源,都是人与自身的关系。当我们无法与内心的自己和解的时候,一切关系都会出现问题。

如果你在童年内心也曾受过伤害,以至于成年后无法顺畅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不妨读读这本《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亲密关系疗愈之道》,一定会有所启发,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下单。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读后感(五):拥抱你内心那个脆弱受伤的小孩!

  

拥抱你内心那个脆弱受伤的小孩,聆听它、安抚它,为自己的每一部分给予温暖的关心!

刚拿到书本时,看到书名《拥抱你的内在小孩》难道是说:内心那个幼稚的孩子要保留?

当看完这本书时,像是给了我内心一盏灯一样,原来曾经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别人)会出现这么做? 潜在的反而是我们童年曾经所经历的事情,潜藏在我们的无意识当中,导致我们现在所发生的事!

每个人小时候都经历过一些创伤,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完美的,这些创伤来源不一,可能是被拒绝、活跃状态被压抑、麻木不仁、缺乏温暖、紧张、受虐、被比较、被苛责、被批评……等等。

所有的这些创伤,都是不被支持做原来的自己,反而是被制约做别人所期望和要求的人!

带着这些制约,我们的纯真、美好、爱心、信任慢慢开始瓦解,甚至不复存在。

所有的关系根源,是我们自己本身与自身的关系!与自我保持和谐! (会发现,不管怎么样,我们去与别人的关系发展,回过头来还是与自己内心所要保持和平)。

我们也希望别人能够理解我们曾经所经历过的一些创伤,如果我们有顿悟的一瞬间,现在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们便真的有可能清楚痛苦和困惑,让我们内心得到平衡,或者造福我们后代!

也是从这发现,我们现在所发生的事情,原来在曾经都经历过。只不过以另一种方式表现了出来。

竟然曾经有过那就从我们开始改变!

人类的心灵犹如冰山的一角,所表现出来的是露出海面的那一块,庞大的无意识却隐藏在未知的海底中,我们的痛苦,愤怒,委屈,或者悲伤,或许从来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背后隐藏的原因并不知道。

无意识占据整个心灵的三分之二,它通过表象、梦境、直觉、感受和记忆来呈现,它的储存能力跟计算机相媲美。

篇中,有一段故事,是30岁的男人每当在工作当中或会议期间,都不断的去洗手间,别人,甚至是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然后他去找咨询师说明情况,咨询师问他:“你在小时候有经历什么比较让你感到艰难的事吗?”

这男的说:在他5岁上学的时候,上舞台表演穿着那种像拿破仑一样的服装,配上长袜子,当时非常害怕,我们都知道小时候身体功能还没发育完全嘛,控制不住,然后他就尿裤子了,还好是小一点的,因为他那个长袜子呀,滴在舞台上,然后袜子变了色,全场哄堂大笑。

我们自己想想,当着全校的面,来这么一出,羞愧死了。

说到这,咨询师就知道了,他工作乃至会议当中,经常去洗手间,就是因为小时候这段在学校大型表演期间(紧张)尿裤子,也换到了他在工作,成年中。

这里我们对发射痛苦信号的控制者有一个解释了:因为在外不适让他感到的压力有强大的“舞台”共鸣,那种威胁,对丢脸的恐惧。那些休眠的痛苦记忆需要呈现出来,因为它们开始严重影响他的生活了。

童孩时的我们,最大的依靠就是父母,吃穿住行,都是父母的给予,我们所有的信任在那时都在父母身上。

在这时所发生的,极大的会导致未来孩子的人生走向。

没有虐待、残忍、创伤,父母都做了觉得对的事情:努力工作,争足够的钱给孩子优待,以及纪念家庭度假,亦或者是用两份工作收入偿还贷款,或房贷车贷,很多家庭持有这样的态度,显然孩子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关怀。

单调而枯燥的教养方式,仍然会在下一代中产生严重的神经症。

“一个过度受宠的孩子,过度为父母的个人需要而服务的孩子,或者其父母没有情绪边界的孩子,都可以说是虐待的牺牲者。只要边界遭到了破坏,而去为另一个人自私的、神经症的或者不稳定是要求而服务,我们就会看到一个脆弱是年轻人的权利遭到了侵犯。即使细微而非强大是虐待也是有损伤的。”

还有很多的“次人格”、“无意识”、“隐藏的控制者”、“恶魔和神经症”、“共谋的代价”,希望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读一读这本书,了解你现在的关系并且改善它!

细腻的情感,如依恋的爱,安全的抱持、细腻的倾听!

如果我们没有痛苦,我们可能不能学会理解,不会获得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不能战胜可能的小概率,不会有改变的希望,实际上,我们可能不会和任何真实的物质有联系。

那就悲惨了。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读后感(六):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解密命运的轮回与破解

  

武志红在《白说》的演讲中曾说: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可以肯定的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中,受到“关系”的影响,同时,又影响着各种“关系”。

对于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人来说,“关系”这个词似乎有点抽象。想要理解它的内涵,我们需要慢慢来,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把一切事情都放在“关系”的框架去理解时,就会发现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看问题的深度似乎也一下子深刻了很多。

比如,一个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一般我们可能会认为ta不够聪明,或者逻辑性不强,但其实这是一个并不完全成立的因果结论。如果把这个现象放在“关系”的框架里去理解,就会知道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孩子与数学的“关系”不好。也许是因为在数学这门学科上,承载了太多的象征性意义,比如学数学好就说明自己聪明、和数学老师关系不好,进而影响了对数学的喜好、父母曾特别强调过数学的重要性、ta自己曾经因为算错题而被嘲笑等等。

是ta与数学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才导致ta数学成绩不好。所以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重新回到关系中去解决问题。

当把一个问题放在关系的框架中去理解,就会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逻辑中走出来,看的更深刻,目光更犀利。

这些天看了一本并不算厚的书《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并不算新鲜,但是我却连续看了两遍。

这本书的核心要义,依然在说“关系”。

本质上说,我们都是关系的产物。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关系,即命运。这个结论在这本书里呼之欲出,我们可以从书里详实的案例和各位心理学的先贤著作中明确的看到这一点。也许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才显得如此厚重。

01 关系,即命运

在我的文章中,我常引用荣格的一句话,因为我认为这句话道尽了心理学的秘密:“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

潜意识,就是被压抑在我们意识之下的冰山。一个普遍的观点是:我们心灵的2/3被无意识占据,并且有时候它会像冰山一样构成威胁。但同时,它也可以是一个美好的支持者,是在我们不能够回答时它却知道所有答案的、令人着迷的朋友。

潜意识通过梦境、表象、直觉、感受和记忆来呈现,它巨大的存储功能堪比最先进的计算机。它告诉我们自己的身体如何工作、提醒我那些被忘记的紧急任务,还记录我们所做过和感受过的一切。

所以,本质上说,我们的命运是被潜意识控制着走向的。

所以,命运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由外在力量所改变,而是由潜意识支配。本质上说,我们眼里的现实世界,不过是自己内心投射的结果。而不同的人格发展水平,会投射出完全不同的结果。那么,人格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又在哪里呢?精神分析理论给出了一个好像咒语的答案:

人格,在关系中形成,在关系中展现,在关系中改变。

命运的轮回与破解的秘密,就在这三句话里。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人格。所以,人格是在主体育重要客体的关系中构建和形成的。

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无数这样的例子。

商务顾问leo意识到自己会在会议期间过于频繁的去厕所,而且会议的重要性和膀胱的需求之间似乎有某种奇怪的联系。不仅如此,他的婚姻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当他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恐慌的袭击”时,他前来就诊。

在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高成就者,但是在社交环境中,他感觉到非常焦虑和害羞。虽然他极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并且坚持完成了学业,考入大学,获得高学历、结婚.....但他的恐惧却丝毫不减。

在他做心理治疗的时候,在咨询师的启发下,他想起了童年时的一件尘封已久的往事:他在5岁时上台表演,并因为紧张而尿了裤子,这使他非常丢脸而难过,但是这件事并未到此结束,在这之后,他的父母像讲笑话一样把他的糗事讲给了家里的其他人。

正是这件已经几乎被他遗忘的往事,打开了他心理治疗的大门。本质上说,leo的问题并不来自于当下,而是来自于早年。在他早年与重要客体关系(父母)的相处时留下的心灵创伤,在日后遇到相似场景时被触动、爆发。

一个人的基本内在关系模式(人格),基本上在6岁之前形成,在新精神分析中,这个年龄甚至被提早到18个月。在此之后,ta的人格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被呈现,即ta会将自己之前的模式投射到新的关系当中,并因为新的关系的“互相碰撞”而做出改变和调整。

所以,一个人的人格是基本稳定的,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当内在的关系模式发生了改变,命运也就随之改写。

02 内在父母vs内在小孩

其实,内在关系模式可以视为“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之间的关系模式。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心理治疗,就变得很容易了。实际上,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说服内在的、那个难以捉摸的痛苦小孩,让他相信自己是能够被看到和听到的,然后冒险走出来,站在成人的水平去讨论问题。

每个人都有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比如当我今天没有按计划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我可能会因此感觉到内疚、自责,其实,这个责备的声音就来自于我的内在父母——我其实是内化了父母对我的评判和管束 ,即使他们不在,我也会按照他们印刻在我身上的模式来进行自我管理。

同时,我的内在小孩可能会阻抗这种自责,同时也会感觉到被责备的恐惧。

在成年人的故事当中,一般都潜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童年时在和父母的关系中体验到的情感受挫和理想破灭,会在负性移情中获得重建。对于内在小孩来说,创伤是留在心底的抛弃或背叛,是曾经被拒绝或压抑的冲动的延续。

berry的丈夫在和她相伴20年后离开了这段婚姻,这是促使她来到咨询室的原因。在Barry的讲述过程中,咨询师注意到一点:她对一些对她而言格外重要的日子非常看重,她一直非常需要和丈夫以及四个已经长成青少年的孩子一切享受那些生活——对她而言,这种重要性不言而喻,且不需要任何理由。

这些重要的日子包括家庭纪念日、假期、特殊日子、甚至是星期日的午餐。

对于Berry来说,她的要求并不过分,但是对于她的家庭来说,她强迫性的需要成为破坏关系的重要元素。她非常渴望成为家庭的中心,显然,她对于亲密的渴望,并不体现在床上,而是体现在家庭用餐的准备和执行上,所以,这意味着什么?

随着对过去的追溯,Berry描述了她的童年。在她小时候,父母都很忙碌,对她们姐妹无暇照顾,但是“周末就不同了”,在周末,妈妈会给她们做好吃的东西,她和妹妹也会帮助她端上周日的烧烤。

所以,Berry在潜意识里非常想要重复那些令她感觉美好的特殊日子,当她结婚之后,她便无意识的将自己这种潜意识里的需要强加到了丈夫和子女身上,这使得她的丈夫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而不得不满足她的种种需要。最终导致了丈夫的离开。

berry的内在小孩,就是一个情感上保持饥饿的小女孩,她在治疗的过程中被承认和接纳,她开始明白,原来自己的成年生活深受这个小女孩的影响,因为她坚信幸福是依靠温馨的团聚来实现的——这成了她心中的一个无法化解的执念。

当这个内在小孩被看见、被安抚和满足,她的执念也就逐渐放松了。

在这个案例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不管从哪个角度看,berry的童年都没有被受到严重的剥夺,在她的成长环境中,并没有虐待、创伤和残忍,berry的父母已经在自己可能的最大范围做到了最好——他们努力工作,养家糊口,并给予孩子偶尔的优待和值得纪念的家庭假期。但是,berry作为一个小女孩,还遭受到了痛苦的经历。

首先,她的家庭遭受到了债务的影响。另外,如果她的父母能够更学会使用拥抱、充分关注等方法给到她情感上的滋养,她可能会好很多。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两点,第一,没有完美的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心理创伤是来自于孩子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所以,孩子的创伤并不一定意味着ta遭受到了残忍的对待,但是,创伤对于孩子来说是真实存在的。从这个角度说,父母需要的是承认和接纳这个事实,而不是过度的自责或否认创伤的存在——这两者,都不是应对创伤的恰当的态度。 第二,单调而枯燥的抚养方式——这是一种客观的描述,而非否定或评判,对于孩子来说,也可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产生比较严重的神经症。从这个角度说,如果父母能够多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用更加恰当的方式来陪伴和抚养孩子,那么孩子产生心理创伤的几率就会相应的下降。当然,这并不是对父母的指控,而是一种期待。

03 在关系中改变

其实,在之前的关于人格的三句话中,最后一句“在关系中改变”,也可以将其更改为“在关系中疗愈”。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原生家庭的印记来到新的关系中,并在新的关系中,将在父母(养育者)那里学会的旧模式投射到新关系中——两个人都会这样做,于是,无形之中,两个人就会在相处的过程中进行持续的较量。

这种较量同时意味着,新的关系提供了改变的可能性。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安全的咨询师这里展开关系,那么ta被看见和疗愈的机会就很大。或者,是和一个类似于安全的咨询师的角色的亲密关系——人格健全并有协助和包容ta的能力,同样也可以被很大程度的疗愈。

但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多,大多数人的模式,是一个创伤者遭遇另一个创伤者,这两个人也许在漫长而痛苦的磨合中共同找到解决方法,彼此成长和疗愈,也有可能因互相的创伤而伤的更深,黯然离场。

Anthony和Clare是一对正处在危险关系中的伴侣,经济恶化、损失惨重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他们未来的生活,激发了彼此性格中最坏的一面。Clare越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挫折和愤怒流泪,Anthony就越不表达他的情感。

Anthony对Clare的愤怒表现得冷漠且隔离,他说对方仅仅是在歇斯底里的争吵。而Clare则感觉到无比的孤独,并且不被倾听。她认为对方不理解她,认定对方自私。

实际上,这个案例是一个在生活中非常典型且常见的案例模型。在很多矛盾重重的家庭里,都有一个“歇斯底里”并“失望透顶”的女性,和一个冷漠、拒绝交流的男性。

通过咨询师的会话治疗,Anthony和Clare的心理创伤逐渐浮现出水面。Anthony是如此敏感,以至于他不能忍受成长过程中情感的不确定性,所以,他对任何未来相知相依的人都极端不敏感——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他早年(婴儿时期)在确定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中未能找到平衡——他作为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是被迫的,他的爸爸无论身体还是精神上,都是缺席的,而在他妈妈去世后的几年里,他不得不从不断变换的保姆那里寻找情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儿童期与社会》中写道:“在婴儿的第一年,如果抚养者不稳定、情感上不可获或者以某种方式拒绝婴儿,就会在婴儿内心产生基本的不信任感。相反,通过悉心满足婴儿的个人需求以提供信任感的母亲,会给予孩子一种稳固的自我认同感,这种感觉随后会结合这样一种意识——成为健康积极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成为他人期待的那个人。”

所以,在0-1岁的婴儿期,是发展信任-不信任这个基本信念的阶段。

Clare的经历与Anthony有一些相似之处,她有一个独生子的爸爸和一个靠父亲抚恤金生存生活的酗酒妈妈。在父亲死后,她一直在找人替代他,直到她遇到了Anthony。

也许在早年情感纽带的关键阶段,Clare获得的照料是足够好的,只是后来她的照顾者变得不可靠而导致情况的恶化。但是她一直都有一个爱她的父亲,并为她提供了足够多的安全感,伴随她走入成年独立期。但是早年的恐惧感仍然需要治愈。

他们两个人,使用了各自主要的生存模式来处理压力,Clare使用的是歇斯底里的方式,而Anthony则使用精神分裂的方式,在他们关系冲突的背后,其实都有各自深深的伤害——只是他们自己并未意识到。他依靠分裂(隔离)的方式应对痛苦,而她的方式是愤怒,使用激烈的带有火药味的语言接近对方,结果是,她越生气,他越远离。

最后的治疗结果是,两个人都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的内在创伤,更多的看到和理解了对方,他们开始采用通过理解冲突背后的原因的方式去避免简单的正面冲突。

现实的困境并未发生改变,但是他们各自的心境却发生了更改,最终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一起应对了外来的困难。

在他们的案例中,“投射”被反复使用,并在关系中创造出很多的痛苦。心理学家詹姆斯▪霍尔曾经在《荣格的经验》中写道:“在传统的婚姻和伴侣治疗中,人们通常过多的关注他们是继续在一起还是要分开的决定上,然而,真正的处理过程会涉及伴侣一方或双方的成熟问题。”“在伴侣的一方或双方中,无意识的成分越大,婚姻在有意识层面自由选择的问题就越少。”他还说:“如果一个人对困扰自己的真实冲突毫无意识,则原因经常被投射到伴侣的身上”。

这个案例非常经典,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无意识的投射”在关系中发挥的破坏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到,即使两个人格各不成熟的人,各有各的“问题”,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对话治疗或其他方式实现自我成长,在关系中改变和疗愈。

【写在最后】

一个人当下的关系模式,反应了自己内心的关系模式,这是童年时和父母的关系模式,这种模式会在日后被反复的使用,所以曾奇峰曾说:客观地说,一个人只有一种关系,就是ta与父母(养育者)在早年形成的关系,剩下所有的关系,都是这种关系的重复。

认识到“关系”对一个人潜意识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一个人想在当下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你可以看到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模式——认清了这一点,也就具备了看清楚对方的能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只有充分的认知自我、认知他人,才有可能在关系中疗愈自己、滋养别人。虽然我们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有关系的限定,但同时,我们也永远具备打破固有模式的可能。

还是那句话:选择权永远在自己手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