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信仰大道上的月光》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信仰大道上的月光》读后感精选

2020-09-17 16: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信仰大道上的月光》读后感精选

  《大道上的月光》是一本由吉娜•B.那海(Gina B. Nahai)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信仰大道上的月光》精选点评

  ●讲波斯犹太人故事小说

  ●充满异域风情忧伤又充满希望...

  ●意识流~象征隐喻

  ●3.5吧

  ●开始没有太多感觉,但随着情节深入,书中的人物一点点出现在眼前。

  ●为了自由奋不顾身前行然的追求,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能抛弃独行

  ●第一次读外国文学有很大的愿望想去了解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

  ●中东女性身体灵魂束缚让罗仙娜倍感痛苦,自由成了她的信仰,为了自由她付出很多代价。米利亚姆选择努力在这束缚中生存。

  ●看到另一片土地人们不同生活,很艰苦,看到社会的一些实质

  ●没怎么看懂 也对别人评价魔幻现实主义不怎么感冒 “贫民窟”和“隔离区”是个原则性错误 最后绕来绕去还来点美国民主的主旋律让人嗤之以鼻

  《信仰大道上的月光》读后感(一):绚烂畅销小说

  这是本一千零一夜般绚烂魔幻的“畅销小说”,相信改编电影,也会是个不错商业片媒体评论优美,抒情,天才”都是不假,但这也只是个让你投入迅速的故事----作者似乎在告诉你,中东犹太人深重苦难世世代代宿命,除了忍耐,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美丽想象来与之抗争

  看完全书,读过其他同学书评,我才恍然大悟原文底层犹太人生活的“贫民窟”原文竟是ghetto,即“犹太人定居点、隔离区”。这实在是错的太离谱了,中文译本把原书仅有的一点犹太人困境这个严肃主题也消解掉了。可惜,但也颇可读。

  《信仰大道上的月光》读后感(二):流放的生活

  比起豆瓣上这个红色封面,我想我更钟意自己书架上那本柠檬黄封面的《信仰大道上的月光》。

  这本书我是断断续续看完的,倒不是像别的读者所说:书的内容精彩,我舍不得一口气读完。相反,最开始我觉得这本书实在没有太多的新意,和我读过的众多描写中东地区的书没有太多的不同,实际上很难达到《伊斯坦布尔的幸福》当时带给我思想上的那种有力冲击,好在,Gina是一个很会抓住读者理并且她是一个会讲故事的高手。她懂得讲故事渐入佳境带给人的回味思量远远一气呵成要来的更加绵长。

  按照Gina的逻辑预期,我想她希望人们更多关注的应该是“天使”罗仙娜和她美丽的女儿莉莉,可是关于罗仙娜的片段我除了记得她和“罪人”索拉那场在信仰大道上备受瞩目的婚礼以及她那几次朦胧的飞行外,其他的都不太记得了,即便她和自己公公那场不伦恋情也让我觉得乏味可陈,或者说我在她的身上并没有看到任何一种吸引的品质。关于她身上没有的这些品质,我在小说中另外一个人物“月姑 ”米利亚姆身上全找到了。

  米利亚姆说:“一个人能承受的损失是有限度的。”

  但是我在她身上却看到了无限的坚持带来的无限可能,她的一生是悲伤与辉煌的。

  在贫民窟长大的她靠着自己的力量脱离那个最底层的社会,靠着自己的头脑与坚持拥有了自己的产业,即便在一对儿女都死去的时候她也没有倒下,战争让她更加坚强,她勇敢承受命运带给她的所有打击,在国动荡不堪时,她靠着智慧不仅让自己还让她那无能的丈夫查尔斯一起去到了洛杉矶开始了崭新的生活,虽然最后她没能挽回在洛杉矶与他们重逢的罗仙娜的生命,但是她为家族付出的一切,足以让每一个有血性的人为之动容。

  正如她在劝解莉莉和家族的人保持联络时所说:“你一定要出来和大家交往,了解了解家族里的人,即使你觉得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令你难以忍受,最后,你会发现我们才是你的亲人。”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回想起冯导那部震撼中国的电影中的那句台词“亲人永远是亲人”,即便是拥有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的职业,但他们都在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那些我们从小就知却一直都很冷漠对待的人群——我们的亲人。

  米利亚姆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可以说她一生的多一半时间花在了她妹妹罗仙娜以及她外甥女莉莉身上。她对罗仙娜回归的坚持,最终促成了莉莉和母亲在洛杉矶的重逢。

  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国度,那里的人凶猛、冷漠、绝望,在前人失败和苦难的记忆中长大,他们觉得永远被外国阴谋和别的强大民族所背弃。即便如此米利亚姆也没有怨天尤人,她说自己喜欢在经验与科学之间找平衡,但每次都是经验赢。所以她一直忠于自己的信念,坚持每一个善意的信念,那是东方文明几千年来的经验告诉她的,即使她知道坚持的每一个信念或怀疑的后面都有许多尸体和一大推受难的男男女女作为证明,这样也不能让她向命运低头。

  有些人生来就要流亡,即使哪里都不去也在流亡,因为他们找不自己的信仰,他们不相信任何东西甚至是他们自己;有些人注定安稳,即便他们到处漂泊过着流放的生活,信仰大道上的月光会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途……

  《信仰大道上的月光》读后感(三):飞过人间的无常,才懂爱才是宝藏。

  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天使。

  这天使可以是永无岛的小飞侠,为什么不可以是贫民窟里的罗仙娜?既然一开篇作者就坦诚的让莉莉说出罗仙娜是个天使的秘密,那么我们便无需怀疑这个如此浮肿然而曾经美丽的女子真的飞翔过的事实。

  罗仙娜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就像莉莉说的,她一直在飞,从未停止。那些政治与权力,地位与财富,都与她无关,天使不需要任何虚华粉饰,亦不需要被任何观念束缚。她只管飞,张开她那自由的翅膀,从观念偏颇的家庭飞到放荡情妇的府邸,从压抑封建的隔离区飞到浮华奢靡的大庄园,从责任义务的索拉身边飞到吸引渴望的铁木尔脚下,从咄咄逼人的封建主义飞到选择解放的自我救赎……

  她的一生中面临着无数岔路口,看似很多选择,其实没得选择。于是她只能飞,凭着自己的心做舵,脚做桨。她飞过那么多是是非非,恩怨情仇。她不听任何人的意见,只凭借着直觉选择。

  碧碧与亚历山大的交锋,罗仙娜无法选择。淑莎和拉曼的结合,罗仙娜无法选择。因此,世人强加给她的罪名,她亦无法选择。罗仙娜一早就显示出,天使不属于这世界,在那些大家熟睡的夜晚,她一个人飞,在睡梦里便开始了这不同寻常的一生。她飞了第一次,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自由,来的很晚,但好在尚未算迟。

  从罗仙娜被送到亚历山大家的那天起,她真正的人生终于开始上演。女佣生涯并没让她得到什么,嫁给索拉也并非她真正的选择,这一切只为了成就她的另一次飞翔,她在多年后终于飞起来了,一去就没有回头。

  只是,罗仙娜飞得太快,让人措手不及。只有那些沿途落下的羽毛,证明她来过这世界。

  可她太需要自由,竟放弃了莉莉这块珍宝。只因她在多年之后,终于想为自己活下去,哪怕头破血流,亦在所不惜。她受够了家庭的偏见,受够了寄人篱下的疏离,受够了封建男权的漠然,受够了种族观念的歧视,受够了一切,乃至她即使知道自己将开始颠沛流离,也愿意抛下莉莉独自远走。

  这些羽毛,拼拼凑凑,写着她的一生。

  有句话说每个母亲都是天使,可是罗仙娜却抛弃了母亲的身份,才能够飞。

  她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艰难的飞。其中最大的一块上,刻着的,是莉莉的名字。直到什么也都经历过,还记得她走的那天,甚至没有回头看莉莉一眼。这枷锁在时过境迁后,不知不觉的因为莉莉流下的眼泪而变得更加沉重,终于有天,天使罗仙娜再也飞不动。她的心明白,在这残酷世界任谁也飞不到极乐彼岸,那些自由都有限,只有爱无限。挣扎过,行动过,最放不下的,已经不是对自由的向往,而是对爱的需要。

  最终她停了下来,回头看,那些曾经,跟爱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唯有爱,叫她变得寸步难行。

  关于战争与和平在书里并没提的太多,罗仙娜的遭遇已默默的说明一切。无数个罗仙娜和她的亲人们,构筑了整个时代下的女性史。历史在魔幻色彩的照射下变得好似成人童话,这部被压迫,被管制的女性史,这段无根无源的流亡生涯,因为罗仙娜的飞翔,突然精彩了起来。

  这些飞行的日子固然不堪回首,但跟那些罗仙娜曾经经历过的痛苦相比,竟也不算太差。罗仙娜所能做的,也只有飞而已,即使飞得再高,也飞不出天空之外。政治和政权,战争和封锁,生存与生活……罗仙娜能选择的,也只有飞与不飞而已。

  如果不是飞过人间的无常,也未必懂爱才是宝藏。罗仙娜是天使,飞过历史的肃穆和现实的撕裂,最终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每个母亲,都是天使。每个母亲,都会为了自己孩子,割断翅膀,为此停留。

  无一例外。

  《信仰大道上的月光》读后感(四):“天使”生命中的轻与重

  毫无疑问,如果有人书写轻逸文学史的话,伊朗籍美国女作家那吉娜·B·海笔下的“天使”罗仙娜一定会名列其中。这个轻逸文学形象的谱系,最早可远至拉伯雷时代,最近的历史可以想到拉什迪的《撒旦诗篇》。昆德拉在谈小说理论的文字中说,在幸运的拉伯雷时代,“小说之蝶飞了起来,身上还带着蛹壳的残片”,这句话是用轻逸写轻逸的最妙的诠释。而在《撒旦诗篇》中,拉什迪的两个主人公在飞机于空中爆炸之后一边坠落一边还聊天、唱歌,以一种戏剧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行事。昆德拉总结说,小说是以这样的一幕开始的,即是说,小说家与读者从这一幕开始建立一种契约:他在这里讲述的事当不得真。

  我想紧接着追问一句:为什么这种轻逸故事当不得真?在那海的《信仰大道上的月光》中,“天使”罗仙娜在一个漆黑如梦的夜晚,长出双翼,振翅飞向伊朗群星璀璨的夜空。她从未被地球引力所困,从未被亲人的呼唤所打动,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横穿了伊朗和土耳其,陷入穷困潦倒也在所不惜。她在人们后来描述的印象中“只剩下犀利的双眸和缓慢流逝的美”。看到小说中描述罗仙娜终身一跃,消匿不见的情形让我砰然心动。但等我完整读过书才发现,这种无比轻逸的背后,隐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压抑和沉重。五岁的莉莉见证了她妈妈罗仙娜从他们家阳台上纵身一跃的时刻。我本以为那海在写到这个见证奇迹的时刻会用数不清的绵长细密的句子来描述,但我读到的就一个简单的句子“她张开双臂,扑进了黑夜”。这也是用轻逸描述轻逸的典型写法,也是一个五岁孩子眼中所能理解的最简单也是最深刻的一个意象。但五岁的莉莉能见证妈妈的纵身一跃的轻逸,她怎么能理解罗仙娜那种无法逃离的绝望与沉重?

  “天使”罗仙娜生于德黑兰的贫民窟,自小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孩子,除了姐姐米丽亚姆偶尔照顾她,受到的是父母不信任的目光和其他兄妹排挤。迷信的母亲怕她为家庭带来厄运,甚至故意引诱她登上屋顶然后推落。罗仙娜的轻逸初现神迹,让她毫发无伤。童年厄运连连撇过不说,在她随后成长岁月中偶遇了她的丈夫,一位富商铁木尔之子索拉。但那种说不清的宿命却让她爱上了她的公公铁木尔,这位伊朗女子的悲剧才由此而生。这段不乱之恋揭发之后,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一股脑的全部压在了她的身上。她无法逃离,是的,无法逃离,无论是家庭,还是流言,甚至亲人鄙弃的目光,甚至她真正的爱人铁木尔也用沉默表示了那种无力的软弱。罗仙娜决定逃离这个家庭的时候,“有一刻,她觉得自己差点就要喊出来了,张开那紧闭了太紧太久的下颌,大声喊出他的名字,直到把家里所有人都叫醒,彻底打破这沉寂——这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恶毒的沉寂,是以压制所有本能、所有欲望为代价换来的平静,我们所有人都成了它的囚徒”,她在想象中似乎“终于第一次敢于提出自己的要求了”。这是那海笔下描述一代代伊朗女人的悲剧,她们的一生没有自我的欲望、想法和要求,生活中除了默默忍受之外毫无救赎的希望。这个时候那海用她的笔赋予了她书中的主人公一对翅膀,纵身一跃逃离这种绝望的沉重似乎更为我们所信服。注意,这不是魔幻现实主义,也不是魔法和神迹,那海不过是在现实和虚构之间,沉重和轻逸之间打开了一道希望之门,然后轻轻一跃,逃离了所谓的历史和文明压在女人身上所有野蛮的现实和沉重。这不过是一个女人最最普通和简单的美好愿望而已。所以当罗仙娜张开双臂,扑进黑夜的一刹那,我相信她是真的身长双翼,能振翅高飞。

  但流亡仅仅只是开始,从沉重到轻逸之间的跨越没有那么简单。流亡不仅仅是脱离土地,还是飘离记忆,飘离时间,这种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生活能够维持多久亦是难料。更重要的是,“天使”罗仙娜随后的流亡证明这种沉重的阴影如影随形,东躲西藏的没有任何保证的生活,在土耳其妓院里遭受非人的待遇,流亡途中生命的威胁都无时无刻诉说着伊斯兰世界中历史的偏见对女性的沉重羁绊。“天使”罗仙娜的一生就是这样的悲剧,流亡生涯中如山的苦难让她的轻逸又转换为另一种沉重。这种沉重在十三年后与她的女儿莉莉在美国的相遇之时突显得更为残酷:原来的那个精致小巧,肤如凝脂,巧笑如靥的美丽女子现在突然变成了一个重达三百九十磅身形庞大无法站立的躯壳了。我对那海笔下最终“天使”罗仙娜这种形象上的巨大反差唯一的理解就是:这是沉重另外一种修辞式的隐喻。

  同为流亡和移民作家的拉什迪曾用玩笑的口气说,之所以他们这些移民经常招惹不满可能跟他们征服引力有关,因为他们做了所有古人都梦想的事情,他们飞翔过。而无论飞翔还是逃离都是一种寻求自由的方式。即是说,自由才是轻逸的本质,而沉重永远是一种羁绊。那海笔下的莉莉在美国的生活似乎预示着她摆脱了像她妈妈一样苦难的命运,她才是“天使”罗仙娜从沉重到轻逸最为成功的那一跃。

  思郁

  2009-6-23

  信仰大道上的月光,吉娜·B·那海著,邱仪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定价:26.00元

  《信仰大道上的月光》读后感(五):流浪者之歌

  我听着“流浪者之歌”看完了《信仰大道上的月光》。音乐反复播放,书每天看几十页,不想饕餮地一口气看完。读到最后,不再强忍决堤泪水。看书签上的作家照片,一个美丽性感的中东女子:吉娜·那海。就像她的名字一样,这是一本有关大海、飞翔、自由和魔力的书。它的主人公是一群苦难中做梦求生的女人。她们有太多眼泪了,她们过于沉重,深陷泥淖。然而,那海让信仰生出一双魔力翅膀,赋予主人公片刻飞翔的自由——尽管你分不清那是否一场过于美丽的幻梦,时刻揪心于她的坠落,那信仰的力量最终还是战胜了残酷屈辱的现实。我们抬头仰望,看到倔强的天使眼泪流尽,飞上倾泻如水的湛蓝天空。这种战胜命运魔法、令囚徒升空的信仰,不是任何一种宗教,它的名字叫自由。

  故事背景是伊朗德黑兰的贫民窟。在女性只能做套中人、只被允许露出双眼的中东,谈论自由,尤其谈论女性的自由,是件奢侈而大胆的事情。伊朗裔美国女作家那海就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作为一名移民作家,一名亲历战乱与禁锢的苦难伤痛、深知“机遇与选择之地”的自由滋味的“离散”作家,那海史诗般的叙述充满着苦难的泪水,却始终不让它们随意倾泻;她讲述的这个堪称女性《百年孤独》的传奇故事,给人更多的是欢笑、惊奇和梦想的轻逸之美,沉郁的语调,辛辣的语言,光怪陆离的事态百相,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处处隐现着苦中作乐的“含泪微笑”。也正因其不控诉、不悲泣的潇洒姿态,这个故事有了更为坚韧强大、震撼人心的力量,令人起敬。

  《信仰大道上的月光》是一部中东女性命运苦难史,因信仰而得救的跌宕传奇,阴郁的童话,伤口流血的寓言。和《一千零一夜》一样,它是一个圆环状的故事。读开头一章,一头雾水,还以为是个离奇的幻想小说。直至最后一章,它引领读者重新回到最初,才明白它是一支欢畅的哀歌,伤恸的欢乐颂。

  故事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讲起。家族女祖先“乌鸦”被丈夫禁锢,只准露出双眼,坊间盛传其丑陋无比,直到“乌鸦”被生生逼疯,在众人面前袒身露体,艳惊四座。从此,这个家族的女性都仿佛受到命运诅咒,千方百计掩藏美貌,只为保有清白名声,却每每事与愿违,阴差阳错地成为千夫所指的荡妇淫娃。主人公罗仙娜透明如海洋,轻盈如梦境,天真似孩童,欢笑如樱桃花,行路仿佛不受地球引力束缚,睡觉时从梦境中散发出海洋气味,生出片片羽毛,有“天使”之称。年幼时,母亲视她为不祥之物,唯恐为家族带来灾难,推她下楼,她却生出一双洁白翅膀,在德黑兰的夜空中飞翔了足足五个钟头。为寻找出走的童年伴侣,她独自踏上冒险旅途,却偶遇富贵人家,结婚生女,卷入一场泥足深陷的悖德爱情。为了拯救家庭,也为自救,罗仙娜撇下年幼的女儿,再次飞走,展开她自我流放的苦难旅程。故事的叙述者,就是可怜的女儿莉莉。她被父亲送到美国,有严重的自闭症抑郁症和自虐倾向,在对母亲的爱与恨中苦苦煎熬。在这个故事中,她印证了母亲的预言——她“将体验一千次生命,让每一次生命都没有缺憾”。罗仙娜的姐姐“月姑”米丽亚姆,同样有着惊人美貌,却懂得求生之道,早早学会扮丑扮平庸。这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女性,先后遭遇懦弱无能的丈夫,自杀的母亲,失踪的妹妹,接连惨死的儿女,残酷的暴政,纷乱的战火,行政的延宕,命运的捉弄……所有人生的煎逼都加在这个女人的双肩,她却强忍着扛了下来。她祈祷,她对上帝说:“你还没有打倒我”。她变卖家产,颠沛流离,辗转来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她照料充满敌意的莉莉,忍受她所有叛逆的恶言恶行,竭力打探罗仙娜的下落,全力营救,历尽艰难,最终母女姐妹团圆。如果说罗仙娜是《信仰大道》中的梦想和翅膀,那么,这个向日葵一般的坚毅女性,就是这个故事的现实层面的肩膀和脊梁。

  故事中有一段,讲罗仙娜出轨,被婆婆囚禁,一夜,她偷偷带女儿夜行,让她生平第一次看到绽开着一千朵灯光的夜晚。音乐如水冲刷着她们的耳朵,卖花人撞上耍猴人,花落满地。美丽放荡的妓女穿越大街,呼出香水、烟草味和乳白水汽,引发一场交通混乱。露天游乐场的摩天轮如此接近天空,让罗仙娜吐露出幼年时展翅飞翔的秘密,对女儿讲出肺腑之言: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无法忍受双脚踩在地面上的感觉”。

  曾经飞过的人无法忍受于泥沼中爬行,如同《樱桃的滋味》中,那个一心自尽的人,突然尝到樱桃的美好滋味,百感交集,痛哭流涕,为了能继续尝到如此滋味,而忍痛呼吸,活了下去。这段华彩乐章出现在行尸走肉般的监禁生活之中,小小的自由倏然闪现,仿佛凿开铁屋,呼吸一口清洌的含雪空气。想起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一双魔力翅膀,可以赋予泥胎凡人多少尊严力量。

  如此看来,故事梗概写成“女主人公爱上她的公公”就是对这个故事的最大讽刺。其实,这是一个男性淡出的女性故事,其中所有的男性、爱情、肉欲,在女性的光辉月华之下都黯然失色,恍如虚设。 “月光”,不就是与阳性的“日光”对立的阴性的温婉冷冽之光么?它没有发热的伟力,却因其清洁单纯而具有使雪花变成雪崩的力量。

  撇开那些独特的背景,它又可被看做是一本讲述母女关系的书。正如美如幻梦的“天使”罗仙娜因过多的眼泪而变成一头肿胀的鲸那样,《信仰大道》也因绝无仅有的女性苦难而拥有坠向地面的力量。沉重的苦难与自由的信仰,向下的力量与向上的力量,背弃与坚守,泥土与天空,囚笼与羽翼,德黑兰贫民窟与富饶的洛杉矶,所有这些相反的力量始终在角力,拼命拉扯着这些了不起的女人们。“有毒药,就有解毒药”,她们选择了流亡:“生存下去的秘诀就是欣然接受流亡的命运,适应它,然后接着前进。不管身后留下什么你都必须朝前走,你一定不能厌倦,不能停下来休息,不能走岔路。埋了孩子继续走,输掉了战争继续走……”继续走,直到最终挣脱命运的魔法,漂洋过海,炼就刀枪不入之身,获得了属于她们自己的魔力。

  2009/7/2

  删节后发表于《新京报》7,25

  被删节部分发表于《南都》8月9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