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读后感锦集
《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是一本由袁越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精选点评:
●当初在图书馆刚上架就借回来了,可惜对嘻哈没有一丁点兴趣
●觉得 太浅显了 走马观花似地列数名字
●八卦内容还是少。
●对于前面的历史很有帮助。叙事还是很中立的
●偏见太多了,写得也一般,不过可以当了解嘻哈的入门书吧,满足我当下需要大致够了,之后再顺着听些专辑。(不过发现作者居然是三联群体免疫那篇的撰稿人,有点膈应)
●有些流水账了。
●【2017#30】一本浅薄又不深入把故事讲到刚刚就是袁越的厉害之处,也恰中了我这种小白用户装逼涨知识的基本需求,和,点燃起了我对黑人音乐的魂- LL cool J 的' mama said knock you out' 单曲循环5小时
●只能作为一本普通故事读物了解下,讲故事可以的,如果有点理论思维啥的串起来更好了,一天刷完竟然还不觉得累……我只想表明很好读,故事细节有可挖掘之处
●文笔堪忧无思考,作为科普和歌单
●帮派血拼的那一段好看~还是黑人兄弟实在
《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读后感(一):嘻哈商业帝国:有人觉印钞不够快,有人嫌不“real”玩不转
随着《中国有嘻哈》的热播,许多观众开始接触到不少嘻哈乐入门词汇:Freestyle(即兴说唱)、diss(怼)、battle(比拼)、Acappella(无伴奏清唱)、verse与hook(主、副歌)、lay back(声音晚于节拍)、old school(老派)、punchline(“燃点”)、break(停顿)等。
《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读后感(二):失望
之前听人家介绍还挺期待这本书的.
看完发现除了袁越叔叔的叙事功夫还不错外,
真的没什么值得看了,而且还卖32一本。
书中介绍的东西大部分自己都知道,
当然作者描写的很是很细致的。
让人受不了的是书中人名的翻译
例如: 坎烟老爹、德雷博士、随和的E
雷死我了..
也许是作者喜爱自己翻译,
在提到MC JIN的时候,可能他不知道这个人叫欧阳靖吧,
将其翻译成MC 阿靖
书中的错误我看出来的不下5处,
例如作者认为Jay-Z和Nas的纠纷是开始于《Blueprint》时期
整本书让人觉得主线不明,重点不突出。
作者既会用一大段描写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也会用两句话就把《Illmatic》介绍完
《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读后感(三):看不下去
这本书,读了前几章。我知道可能尚未到精华部分,还在讲hip-hop前史。
但是,我觉得很不好看。。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有枯燥的历史癖,总希望人们解释一些“为什么”。
那些墙面涂鸦的同学们为什么如此有闲情逸致?
跳霹雳舞的同学们从中得到了什么,除了女孩子的倾慕以外?诸如此类的。
而同时我又很矫情地无法相信那些一两句话的简单答案。
另一方面,以我低俗的八卦之心,希望什么事情都能写出生动好玩的感觉来。
如果连嘻哈这种又乱又色又脏又闹的东西都不能好玩,那真是太无趣了。
作者姿态很高,封底还引用前言部分的话,说国内的饶舌乐队只学到皮毛,
”充其量只能说是饶舌乐的高级歌迷而已,离一个真正的饶舌歌手还差得很远”。
我先声明,确实没读完全书,但我感到,袁越同学,对国内国外的饶舌乐队。。也不过就知道皮毛而已。。。
那种流水帐式的写法,真是让人连上厕所的时候都不太想读。。
《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读后感(四):来读嘻哈
很久以前读过袁越的《来自民间的叛逆》,自认为是不逊于李皖那本《民谣流域》。时隔多年,借着中国眼下的民谣热,这两本书都出了新版,新版彩图增多,但对于我都如同鸡肋,原因是老版的我都有。后来买了本《民谣流域》,权当资料收集,一起买的就有这本袁越的新作。
饶舌嘻哈说唱HIP-HOP,这种以说为主的东西你怎么定义都成,作为现代流行音乐的一个大分支,你已经脱离不了这种源于美国的街头音乐。袁越用很轻松的叙事口吻讲述了说唱乐的发展史,而我在阅读的同时,也没忘记在CD机里放上一张NAS的经典专辑,权当背景音乐。
喜欢说唱还有赖于我在深圳几年的生活背景,深圳的生活节奏好像跟这种来自街头的节奏特别的吻合,当我第一次听“人民公敌”的时候,我就断定,说唱乐将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音乐成分。走在高楼环抱却危险丛生的繁华街头,耳机里传出的怒骂和枪声会让一个男人坚强,也会让眼前的一切显得形同虚设。说唱乐是一个危险的音乐品种,因为被奉为经典的各路大侠几乎都是在枪林弹雨中成长起来的才子加流氓的类型,其中我喜欢的2PAC和“臭名卓著大先生”已经在业内的恩仇业报中被结果了性命。说唱乐跟所有的摇滚门类不同,他们比朋克更喜欢叫骂,也比重金属更喜欢装逼,脖子上的金链子和火鸡一样的装束已经说明了这一点。那些来自阶级的矛盾无人可以解决,体育和音乐也许就是黑人兄弟出人头地的绝佳机会,想当然的是,他们也的确拥有这种天赋。
这本书写的轻松有趣,不知不觉的三个小时读完,居然有点意犹未尽,CD机里的音乐从NAS到“武当派”再到“LL COOL J”,也正好告一段落,于是我接着听“臭名卓著大先生”,想象着这个曾经贩毒的胖子那愤怒如非洲雄狮般的表情。
《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读后感(五):嘻哈楽的發展史證明音樂產業的一條真理:只要培養出一群狂熱的死黨歌迷,不必非得做人人喜愛的流行音樂也一樣能賺到足夠多的錢。
# 嘻哈
## 嘻哈文化包含,音樂是最重要的元素,是嘻哈文化的核心
1. 嘻哈楽 Hip Hop
2. 霹靂舞霹靂小子 Break Boy
3. 塗鴉
我記得小時候逃課一天,表哥帶我到小鎮上的電影院,我看了一部充滿霹靂舞的電影,電影名字已經不記得了,還有一部功夫片。
## 唱片公司音樂和草根音樂
唱片公司:
搖滾樂、節奏與布魯斯 R&B、鄉村歌曲、迪斯科、重金屬、朋克、雷鬼楽、晚會民歌
草根音樂:民歌、布魯斯、爵士樂、桑巴、花兒、探戈
1980年代初期紐約的布魯克斯 Bronx 孕育成型,布魯克斯,紐約最窮的街區,黑人和來自北美洲的拉丁裔居民。
布魯克斯黑人致富的途徑:
1. 職業體育
2. 販毒
Graffiti 塗鴉
## DJ 全稱是 Disc Jockey 唱片騎士
控制情緒,製造氣氛,混音。把節奏相似的舞曲連接起來。
MC 司儀,Master of Caremonies
Dub 配音,把一首曲子的鼓和貝斯單獨抽出倆,任意組合,重新演變成多首完全不同的新曲子。
## 閃電大師 Grand Master Flash 薩德勒
薩德勒搭檔的弟弟,Theodore Livingstone 魔法師西奧多 Grand Wizard ,不到14歲,Theodore 發現了 “吱吱嘎嘎”的怪聲,但動感十足。搓盤 Scratch,
唱盤家 Turntablist
唱盤主義 Turntablism
閃電大師,發明了 點入 技術, Punch Phasing,在原唱片短暫混入另一張同樣唱片上的人聲或樂器聲,但時間相差一點點,造成一種疊加效果。
引入鼓機到嘻哈楽, Beat Box。
## 紐約七七大停電
大批唱機、混音器和音箱,以及數不清的唱片被年輕人搶回家,一夜之間出現了無數的新DJ。
Rap 饒舌,貧嘴,說唱
## 採樣,每首歌采一點點,再有機的混合在一起。
後來乾脆不要採樣了,一臺鼓機和一張嘴。
## Keep It Real 保持真實
1980中期開始,告別 老派, Old School。
嘻哈楽的發展史證明音樂產業的一條真理:只要培養出一群狂熱的死黨歌迷,不必非得做人人喜愛的流行音樂也一樣能賺到足夠多的錢。
90年代是嘻哈楽變成美國流行楽的絕對主流,成為嘻哈楽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