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英国人的消费秘密》经典影评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英国人的消费秘密》经典影评1000字

2020-10-13 17: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英国人的消费秘密》经典影评1000字

  《英国人的消费秘密》是一部由Anne Robinson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国人的消费秘密》精选点评:

  ●很现实客观的纪录片。我同意人能够毫无忌讳的谈自己对金钱的看法、剖析自己花钱态度,是真正变得成熟。我对待消费和金钱的态度,与第一集里的女男爵和第二集处处节约的母亲凯特一致,即:名牌与高消费并不代表个人品味、地位就高人一筹,而未雨绸缪,是我认为作为一个独立成年人必须做到的,对自己人生和亲人朋友负责的事情。虽生活在中国,身边也有不少人能与片中各色消费观与金钱观的人对号入座,有人认为品牌代表身份质量;有人入不敷出却仍超额消费,一缺钱便寄希望于他人支援;有人则认为教育、体验更胜于物质收获…该片主持是一位十分可爱的女士,总是不带偏见地接触与自己相似或相反的人,即便与女儿都持不同消费观,也认为与家庭相处更胜于消费本身。人要真的独立,经济一定不要依赖身边的亲朋,思想才能自由;合理地规划金钱,是对自己一生负责

  ●醍醐灌顶

  ●一个人的消费习惯简直就是你各方面的一个缩影

  ●有一定启发,然而不同收入的家庭之间消费习惯的比照意义并不大

  ●穷人没钱所以节约 但有不合理消费模块 中产中傻屌最多 追求logo加持 富豪商人天性 特权节约基因 钱和特权就是logo 物欲便一文不名 环保主义 伪善 穷 假环保主义

  ●仿佛看到了自己身边的人,突然能理解不同人的选择,有对错吗?显然没有

  ●欣赏那位不浮夸的女男爵

  ●消费揭露你的价值观,你更看重什么,你会属于的阶级。 富有是种思维。

  ●各种消费方式 1.夏洛特只要最贵的东西,提前消费 2创业老板,奢侈品牌,努力工作赚钱自己花 3史蒂芬,网上购物,只去维特罗斯超市,孩子私立学校,度假,妻子早出晚归工作赚钱一年9万pound 4克莱尔,节约省钱,孩子兴趣班花很多钱 5西蒙,送孩子上伊顿公学 6百万富翁,白手起家,买房子投资,精打细算 7女男爵,节省,不在乎牌子,喜欢牌子,自己不想买 8.亿万富翁,注重生活,孩子生病,会很伤心

  ●可以理解每个人的消费观,无非是基于财务现状以求未来收益。富豪不送孩子去昂贵的私立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他的富人思维不会出现在学校。中产精英阶层花昂贵学费送孩子去伊顿,这有利于他们保持阶级。低产家庭看似拮据,却在孩子兴趣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一个恶意揣测,这是他们致富的最快途径。

  《英国人的消费秘密》影评(一):从消费中看你自己

  一、消费揭示本性

  1.提前消费:没钱却还要利用贷款追求品牌而不是性价比?

  2.过度消费:有钱人却不喜欢提前消费,储蓄,有资金就买,是对自己努力的奖励。

  3.金钱和消费方式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本质,你的欲望,你的渴望,你的思维模式

  二、消费能否换取快乐

  消费习惯决定了我们的经济状况;通过花钱了解一个人的价值观

  不要为生活体验设限(每种生活或许都能获得快乐)

  有钱不一定能幸福,但是一定能让你舒服。以后要有一个良好的消费方式了,要注意自己的消费观念。的确,当我更了解自己,更加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了,我也不会那么虚荣,重要的是生活,什么能让你快乐呢?

  《英国人的消费秘密》影评(二):社会各阶层人民消费方式百科全书…

  这种片子可能也只有在英国才能拍出来吧。中国没有这么这么多阶级,至少没有贵族,电视节目里也不会把人这样去划分。但是全景展现不同阶层的人的消费理念和生活很真实也很有意义~了解什么对他们最重要。 其实我觉得消费观没有对错,存在即合理,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缺乏一个契机来反省自己的消费理念~比如像那个囤一大堆便宜的衣服鞋子又不穿的单亲妈妈,直到被房东赶出来才意识到自己的消费模式以及与女儿相处的模式都有问题。她很真诚也很可爱,并不应该被指责。 人还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命运的赏赐,无论是世袭的财富还是暴富的运气。如果生活实在太艰难,不知道应该感恩什么,那么至少认真去经营去规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好吃懒做,捡垃圾桶里的食品过活还假装自己超然世外无欲无求。 我很欣赏那个白手起家的吉普赛富翁,他很坦诚~可能有些人会嘲笑他的暴发户式装修,会嘲笑他摆一大屋子书撑门面,会不解他的妻子居然不请保姆而是自己一个人打扫一整座大房子,但是他至少忠于自己的内心,很理性,他的消费理念并没有因为钱变多而改变,只是从一个小吉普赛人变成了一个有钱的老吉普赛人。

我也喜欢那个节约型的妻子~每个月超额还贷争取五年内还完。她量入为出,对自己对家庭都很有责任感。而且她不会批评别人的消费方式,即使她看不惯,她自己很节俭但对丈夫每个月花一百英镑外卖很宽容。她们一家心态都很棒,热爱生活,逛跳蚤市场确实很有趣呀~那个gucci女嫌弃甚至鄙视她们逛跳蚤市场,说他们买的都是垃圾的时候,她的丈夫的回应也很有礼貌。应该是快乐的一家人

  《英国人的消费秘密》影评(三):我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了你,看到了我...

  

消费揭示人的本性

一位靠贷款度日的已经有两个孩子将要有第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曾因为付不起房租两次被扫地出门。但是她从不买便宜货,靠分期付款她拥有了很多本来支付不起的东西,虽然买这些东西让她陷入债务,但是她认为是值得的。她说:“就因为我负债,就不能买一些好东西吗?”

  一位三十二岁成功的热爱购物的女企业家,逛街对她来说既是一种乐趣也是工作上的需要,购物会让她感到愉悦,品牌的衣服让她觉得更有自信,因为便利她每年有四个月住在昂贵的酒店,她付款从不刷信用卡。

  一名历史学家、出色的作家和报纸专栏记者,他和爱人放弃了冬天的度假和再买一栋房子的可能,决定供两个孩子上伊顿中学,他认为每年几万英镑的学费是值得的。

  英国最富有的一千人之一,十二岁辍学的理性商人,他拥有豪宅和豪车,但这些对他来说都是投资,他不会对物品投入感情。他的妻子每天亲自打扫自己的家,他自己则对吃穿用度精打细算,他认为私立学校毫无意义,他说他的经验都来自于生活,在他看来,自己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老师。

  家族显赫的女爵,住在威斯敏斯特宫旁边,但是她泡咖啡的时候用厨房纸巾代替滤纸,用丝袜做果酱,在eBay上买衣服,对她来说浪费就是犯罪,她的全部责任似乎就是让她的家族延续下去。

  也有人选择远离现代社会,住在森林里自己搭建的阴暗狭窄小帐篷里,他们冒着遭到保安驱赶的风险从垃圾桶里翻食物,他们说自己过得很开心。

消费能带来快乐吗?

  亿万富豪享受自己的财富,但是也在为一些财富无法改变的事情忧心。

  食物赈济处身无分文的流浪汉说任何人距离他的境遇只有两步,他拎着装满了日常用品的购物袋回住处时感觉好像恢复了原来的消费能力而感到生活变好了一些。

  大多数人处在流浪汉与富豪之间,有一定的钱可以消费,但消费方式千差万别。

  有的家庭喜欢廉价商品,有的家庭则是名牌拥趸。有人是道德消费者,有人买快消时尚上瘾,孩子们追求最新的手机,老人致力于寻求新的体验。

  好像大家都在消费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但是安妮说她在消费中得到的所有快乐都无法与和孙子待在一起的时光相提并论。

总结

  我觉得看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收获是发现原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如此千差万别,富翁的生活可能很节俭,穷人的生活也可以很奢侈,省钱让有些人快乐,买名牌让有些人开心。除了亿万富翁和流浪汉,在其他人身上我似乎都能看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我也得以思考自己的消费方式。这个纪录片并没有说什么样的消费方式是对的什么样的是错的,但是看过这些众生相,也许每个人都会有新的感受。

  《英国人的消费秘密》影评(四):消费方式决定你的生活

  先讲下看这部纪录片的原因吧

  今年深深感受自己被消费裹挟。

  去年买了房子,今天添置家具,问题来了,添不完,总是觉得需要更多物品。客厅还要一个小矮墩,多可爱;卧室还要一个梳妆台,不然怎么当精致女孩;厨房餐桌要铺桌布,摆上好看的鲜花;刷朋友圈时发现朋友买了摩飞的烤箱,一张各个角度都刚刚好的照片,精致!我也想要这个摩飞烤箱,一定要摩飞,放在我的餐桌肯定好看。但我真的需要吗?

  我不需要矮墩,我习惯做地上,我喜欢直接坐地上;卧室不用梳妆台,我很少化妆,当然,有也是可以的;餐桌中间不需要桌布,因为那是西方人的习惯,不然你吃饭滴的桌子油啊,酱啊,还要洗桌布,桌子抹一下就干净了;我不需要摩飞什么锅,我的炒锅很好用,我也很少吃火锅。

  所以其实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回归本质需求,我们需要的真的不多。

  为什么会突然对自己的消费观产品怀疑?

  可能是因为今年疫情,我们的收入受到极大影响,所以现在每花一笔钱,我都有点小想法。

  首先我没那么多钱消费了,但我又好像需要那些物品,可以想象拥有它的各种愉悦(论广告的魔力),广告让我觉得我缺这些东西,一定要拥有才能更完美,生活才更好。由于没有那么多钱消费了,不禁让我怀疑,我真的需要这些物品吗?

  除了我,身边的朋友也有这样消费问题。

  刚毕业跟一个女生合租,她就有点像纪录片中那个一直买便宜货的女人,和那个贷款逾期的女人。这个朋友很喜欢淘宝买东西,一周时间每天都有淘宝快递收,衣柜满满都是她的衣服,看起来都是比较便宜的样子,她说过她妈妈喜欢穿得久的经典款,特别不喜欢她这个奇奇怪怪的便宜衣服,但她觉得年轻就是要多穿呀,穿自己想穿的衣服,明年不喜欢就扔了不心疼(好像挺有道理的,快时尚喜欢的女孩),同时不知道什么缘故,她的信用卡欠了好多,作为同龄的我,第一次听到她欠的信用卡额数,表示惊呆了,不知道她现在还完了没。

  另一个朋友是旅游焦虑,先轻轻唱起一首歌陈绮贞 旅行的意义。

  朋友的旅游焦虑来自小#书,马#窝风App。里面各种景点和美拍的种草,让人不禁怀疑,我现在都过得是什么生活啊!为什么那些女生都在旅游啊?她们拍照好好看啊!我也想去!可现实是朋友及大部分的我们没那么多钱和时间啊。那次和朋友得交谈,从她嘴里我听到了很多景点,都被她列入旅游计划,只是不知道啥时候能实现。感受到她因为不能随心旅游而产生的沮丧,对自己能力的否定,为什么我都去不了这么好看的地方。

  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想肯定不是去拍美美的照片吧。

  后来我把类似的APP都卸载了,旅游是很大开销,我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让我想去就去。但如果哪天工作累了,真的想放松休息下,我可以选择出门旅游一下,但出发点是我的需求,而不是那些app给我创建的需求。

  还有一个朋友,她对品牌的追求,就像纪录片里的一家人。毕业后她在县城生活,我们在省会城市。上一次约面,她一身运动品牌,阿迪类似。跟她走在路上,就不停的说,“那个女生穿的是##,女生很少穿这个品牌”(某品牌,我已经忘记了),她现在是工作日在县城,周末就来省会城市消费,她觉得在县城生活与我们这个在省会生活是一样的,反正你们在大城市,工作日也都在工作,就周末出来玩,那我在县城,也是工作日在工作,周末来城市玩,和你们一样逛大商场(好像也有道理),可能是担心自己在小县城会落伍吧,她努力想让看起来自己更都市,反正我觉得她很用力。

  想起许舜英的文案,衣服是权力 衣服是表演 衣服是手段 衣服是展现 衣服是阅读与被阅读 服装是高明的政治 政治就是一种高明的服装。这该死的说服力,好吧人家不愧是广告女王。

  这就想到纪录片第一集,最好阶层的女爵士,她拥有财富和地位,是英国最高阶层。她的衣服都是穿好几年,从不认识品牌。女爵士问主持人你都穿什么品牌,主持人指着自己衣服说出品牌名时,竟然有点局促,好像穿一身品牌,在女爵士面前很不该。最后主持人总结,女爵士作为最高阶层,她已经不需要品牌这些在外来展示自己了。她的地位就在那里了。

  好的吧,这也就英国才有这个阶层了。

  (我们国家可能还没有如此阶级固化,每个人都有跨入不同阶级的机会,加油都是有机会的)

  看完纪录片后我的消费观的改变

  作为普通人,一定程度上,钱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但生活最重要的还是家人幸福健康。

  理性消费,归于本质。

  还是好好赚钱吧,我还是想当那个有钱人,哈哈哈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