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桥头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古桥头读后感精选

2022-05-27 02:08: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桥头读后感精选

  《古桥头》是一本由杨键著作,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338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00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桥头》精选点评:

  ●豆瓣猜已经智能到可以把很久之前读过但忘记标的书都给猜出来了么。。。

  ●南大长椅.男的吃鸡头,女的吃鸡腿.

  ●现代诗如何传承传统精神

  ●奶妈/

  ●“生命是一条可以不断洁净起来的河流。”说得真好。

  ●有点儿舍不得看完了。是今年读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真的非常好

  ●柳树,青苔,死猪,母亲,菩萨,江水,庙宇。杨键这本不及后来的作品那般酣畅、凶猛,但内在却有一种深刻而又节制的悲情,令人欲哭无泪。

  ●不属于浮躁的每一个人。

  ●怎麼說呢,他的特點在於抒情語調,是“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但其他不是很突出。

  ●《小镇理发室里的大镜子》

  《古桥头》读后感(一):认了这一切吧

  “故乡普遍沦丧。”所以,惭愧,悲伤,无望。甚至跟诗歌已经无关。

  我还是预设了两种出路。孤独的内心。温暖的相对。前者不得已,后者几乎为奢求。我们被阻隔,全因宿命,机缘了了。

  认了这一切吧。

  《古桥头》读后感(二):当代的承担

  我想,杨键是那么一个文人:承担自己该承担的部分。他作为自己,承担起父母的记忆,邻居的记忆和他的家族和生活的背景的记忆。

  杨键早年的诗,很慢,已经很有经典的韵味,后面的口语诗打乱了阅读。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口语诗是经典。但作为这本诗集来说,一些诗歌并不是很美,却残酷。不过他犹如那古老的运河,默默地承担着……

  《古桥头》读后感(三):致敬

  诗人杨键 我对他致以十二分的敬意 将我和他不同的地方放在我不去碰触的地方

  那些在网络上攻击他的人 反映了他的生活的意义

  最近有人撰文 称《文明无法拒绝》 但无人对“文明”本身作一考量 我一位朋友说过:人为什么要一定要相互理解?

  一些人从出生时就被修改了基因 另一些人在被强暴后自己修改了基因

  如果理所当然的文明无法拒绝 人类的自我毁灭便无法拒绝

  《古桥头》读后感(四):小镇理发室里的大镜子。杨键

  (一首特别魔性的诗)

  “你们都来了,

  你们都去了,

  我都看到了,

  但是我没有动,

  我看着你们

  就像看着木偶——”

  理发室里的大镜子,

  像小镇上的先知,

  以无声的语言,

  向我讲述这个平凡的真理。

  我不得不说,

  三十二年过去了,

  我心中的情欲还没有平息,

  这是我片刻都得不到安宁的原因,

  我的欲望就像溅在绿叶上的石灰,

  这是折磨我的第一个问题。

  折磨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死亡,

  人们用寻欢作乐把它放弃了,

  不是要等到死亡的时候,

  我们才是死人,

  不是要等到烧成灰烬的时候,

  我们才是灰烬。

  我们必须经过长久的寻找。

  才能回到起点,

  回到老柳树下的石凳上,

  两眼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

  我们还以为灵魂是可以寻找的,

  但如果灵魂是可以寻找的,

  灵魂也就可以失落,

  失落的东西不会长久,

  不会长久我们也就无须寻找。

  在这里静静地坐着吧:

  “你们都来了,

  你们都去了,

  我都看到了,

  但是我没有动,

  我看着你们,

  就像看着木偶,

  我是镇定的,

  但是我没有说:

  我是镇定的……”

  小镇理发室里的大镜子,

  虽然没有这样说,

  但它这样做着。

  《古桥头》读后感(五):读杨键《古桥头》:现代诗歌之路

  阅读杨键的《古桥头》,我发现我们对诗歌现在已经误入歧途,或者说自从引进了白话自由体写作以后,诗歌被按照技术主义强制蜕变为现代诗之后,它就一直生存在歧途之中。众多现代诗人关注最多的是国外诗歌、哲学的学习,学习修辞技艺及思想思维方式等,写什么和怎么写已经不是问题,如今他们的形式与技巧操练得非常娴熟。可是,诗歌真正重要的是这些因素吗?如果人类死亡了,棋子的存在是否还有其意义?李少君谈到“草根诗学”时,以杨键为例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从《暮晚》到最新的《古桥头》,从1993年到2003年的诗歌文本里,杨键的诗歌只给我们一个印象———朴素的语言、简单的技巧及关爱个人日常的生活。他没有盲随潮流在技巧练场上追求虚名,而是埋首俯视周围事物,以赎罪的虔诚来倾听一切来自大地的声音。也就说他在进入个人生活和超脱个人生活的同时,以冒犯苍生的勇气来完成自己的诗歌吟唱。

  “没有一部作品可以让我忘掉黑夜,/忘掉我的愚蠢,我的喧闹的生命。”诗人总是如此《悲伤》,以至说过写作是他的第二次耻辱:第一耻辱是出生伤痛了母亲,第二耻辱来自对大地无能为力。这是一份来自心灵的虔诚忏悔,所以他《愧对》乡村、园林、月亮、小溪、地藏菩萨、父母、国土和人民。

  “在这里,/我们承受着毁坏一切标准的后果。/必须离开,远远地离开,/要不然,只有同归于尽。”(《古宅》)“我们用了太多的精力来对抗暴戾,/忘记了自身美德的建立,目光呆滞,/还有一些丧失了戒律,又干又硬……/星光呀!请快快刺破这一切在我心中形成的淤血。”(《一首枯枝败叶的歌》)诗人没有停留在口头形式上的忏悔中,他主动去发掘缘由,以此获得灵魂上的彻底净化,做到言行一致。这样的忏悔,诗人没有白费辛苦的修行———“哭泣,是为了挽回光辉”(《啊,国度》)于是,诗人在心底唱出“是的,我是不死的,/也一定是这些树叶所赠。”(《所赠》)

  正如诗人在自序里所说的,“我们对母亲的认知有多深,我们的感恩(原动力)就有多深。中国古老文明的秩序是因为感恩而形成的……我们所需要的是加快速度地将母亲的仪容辨认清楚”。如何辨认?是功利的心理?不。是感恩的心理!只有辨认清楚了,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礼敬母亲,用个体生命真诚而虔诚言语和行动礼敬母亲!

  “在中国传统诗学中,诗歌首先是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升华、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的需要。”(李少君语)。杨键的诗歌里,他抛弃了取巧的手段,个人赤裸裸的灵魂整个儿呈现在文本里,以此达到诗歌的完成,个体生命的完成。

  2008年3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古桥头读后感精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