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或开始读后感100字
《结局或开始》是一本由北岛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84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1-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结局或开始》精选点评:
●只给四星是因为长江文艺出版社。
●重逢 总是比告别少 只少一次——p260
●竟然没有每首诗的写作时间。
●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默默地永生/默默地死去
●北岛是真正的诗人
●我,站在这里 / 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 / 没有别的选择 / 在我倒下的地方 / 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 / 我的肩上是风 / 风上是闪烁的星群
●美得 (¯﹃¯)
●“我写下生活的诗 这普普通通的愿望 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价”
●他山之石
●夜里发生的事,就让它在夜里结束
《结局或开始》读后感(一):走到一半的路
北岛的诗歌在整体上呈现出越来越注重隐喻的趋势,在结构上却想保留那种词义语句的连贯,这样形成了诗歌表象与实际内涵的矛盾,这种矛盾可以在某种韵律和情感的积蓄中得到释放,产生巨大的力量,但是很明显,北岛的诗歌后期诗篇有韵脚而没有了整体的节奏和韵律,呈现的是虚线似的线性诗篇,前后诗句即使呼应,也截然在不一样的意义之上,甚至使得这种呼应显得有些牵强,也极大的对词语之间的意义交织和碰撞力度产生了阻碍。。
《结局或开始》读后感(二):没地方记
27.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65. 在这里,在我/ 和呈现劫数的晚霞之间/ 是一条漂满石头的河
87. 语言的产生/ 并不能减轻/ 人类沉默的痛苦
90. 你没有如期归来/ 我喉咙里的果核/ 变成了温暖的石头
91. 你没有如期归来/ 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92. 笼中的鸟需要散步/ 梦游者需要贫血的阳光/ 道路碰撞在一起/ 需要平等的对话
93. 英雄、丑角、政治家/ 和脚踝纤细的女人/ 纷纷隐身于这声音中
95. 你们并非幸存者/ 你们永无归宿
96. 你没有如期归来/ 我们共同啜饮过的杯子/ 砰然碎裂
97. 我的城市我的故事/ 我的水龙头我的积怨/ 我的鹦鹉我的/ 保持平衡的睡眠
103. 十里风暴有了不倦的主人
106. 风掀起夜的一角/ 老式台灯下/ 我想到重建星空的可能
141.一颗子弹穿过苹果/ 生活已被借用
150. 有时阳光仍保持/ 两只狗见面时的激动
151. 是历史妨碍我们飞行/ 是鸟妨碍我们走路/ 是腿妨碍我们做梦
159. 和羊谈心/ 我们共同分享美酒/ 和桌下的罪行
159. 如果死是爱的理由/ 我们爱不贞之情/ 爱失败的人/ 那察看时间的眼睛
172. 我凌晨三时打开罐头/ 让那些鱼大放光明
173. 在早晨的寒冷中/ 一只觉醒的鸟/ 更接近真理
181.刺客与月光/ 一起走向他乡
189. 被颂扬的鱼/ 穿过众人的泪水/ 喂,上游的健康人/ 到明天有多远
224.
238. 多少迷途的窗户/ 才能藏住一个月亮
259. 归程/ 总是比迷途长/ 长于一生; 重逢/ 总是比告别少/ 只少一次
278. 火车进入森林前/ 灭火器中的暴风雪睡了
《结局或开始》读后感(三):暗夜微光
最近突然发现自己从前很喜欢的两首诗都是北岛的诗,找来北岛的诗集看,好喜欢。
从前不喜欢看诗集,看不懂,也许是对于词语们没有特别的感情,现在每个词语都有了很多记忆。朦胧诗的话,我的理解就是把有记忆的意象拼在一起,于是在纸张的空白之中有了一幅画,或者一种情绪。因为留白而不局促,因为不试图说明而深不见底。
不必慢慢读,迅速扫过去,有感觉的句子总是会一下子把我留在那里:一个亡故的人必不可能与我有共同的回忆,所为之震荡的是相似的情感。
“文学只对美学负责,不对事实负责”,——不,最好不要说。不要让事情变成,有人在行走,而我们却在门口以一个外行人的口吻评论文学、美学。
就也不说话,成为暗夜微光,自有其宏大。
《结局或开始》读后感(四):当日落封存帝国
最近读了三本诗集,其中两本是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谜》和《我曾这样寂寞的生活》,另外一本便是北岛的《结局或开始》。诗集当时只是随意读的,读完之后发现两个人完全是两种不同甚至有点相反的风格。虽然两个人的年龄不同,但都经历过那个集权的黑暗时代,但两个人写的诗却相去甚远。辛波斯卡并不关注政治,也不关注宏大的主题,她的笔下写的都是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她善于从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发现生活的和人性最真实的秘密,授予她的诺贝尔奖致辞是这样描述的:通过精确的反讽讲生物的法则和历史活动展现在人类现实的片段中。北岛君的诗歌则恰恰相反,他的诗歌中似乎总带有一种政治的隐喻,吸引人去进行无限的遐想,他写生活小事,更写那些宏达的主题,“帝国”着两个词经常在他的诗集里出现。但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即是诗中都蕴含着一种讽刺的意味在里头。
读完整部诗集,北岛最常用的几个词有:太阳,黑暗,风暴,帆,血等。这些意象第一眼看去便给人一种庄重而冷峻的感觉。北岛的诗习惯把两个相对立的意象放在一起,如“以太阳的名义,黑暗在公开的掠夺”这一句,太阳本应该是光明的,却与黑暗相勾结,在对立之中加入了一种讽刺,这样的句子在诗集中还有很多,将两种反差巨大的一项放在一起增加了北岛诗歌的张力,同时也借助着两种意象之间的反差彰显讽刺之味。如果说读辛波斯卡的诗好像在花园里散步,品味生活的美好,那么读北岛的诗就好像在箭矢林立的古战场,双方刀枪相向,蓄势待发。
其次。北岛诗歌的想象力十分的丰富,他可以将两个完全没有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但却丝毫不让你感觉有任何的违和感。比如:“请沿着地平线折叠此刻,让玉米和星星在一起”“笑声落进空碗里,太阳在肉铺的铁钩上转动”真的很佩服他怎么能想出这种奇异而恰如其分的表达。一首优秀的现代诗也许更多的是遵从情感的逻辑而非语言的逻辑,这在北岛的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无法描述的表达方式已经成了北岛诗歌的一种独特的风格,使人能从无数诗篇当中一眼辨认出来。但是,有些诗读得并不太懂,要么是题目与诗的内容毫无关系,要么是过于标新立异以致于不知所云,这不得不说是一点瑕疵。
从内容上来说,他的诗似乎总是暗含着另一种表达,或关于政治,或关于历史。他对于政治与历史的那种宏大而独特的视角,有时让人感觉就像雄鹰锐利的眼睛撕开被包装的谎言一般,他的诗里处处体现着这样一种锐利。对他来说,词语并不是简单的词语,是一把把锋利的刀,他要用这把锋利的刀,一层层剖开那被掩盖的真相。而蕴含在他诗中的那种历史感,更加给人一种雄浑而悲壮的气概。那是一种让你读过之后热血沸腾,似乎将历史的洪流踩在脚下的豪迈。而他的诗就好像是想象的深渊掉入历史的长河,气贯长虹而乘风破浪。
附一段我喜欢的:
我径直走向你
带领所有的他乡之路
当火焰试穿大雪
日落封存帝国
大地之书翻到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