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摘抄

2020-10-16 13: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摘抄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是一本由周成刚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4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一):他乡的教育,不一样的成长

  关于教育,不同环境成长的人有不同的理解。2020年新年伊始,我读到一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英文名为Educated,最后在选择中文名时,没有选择直译为“教育”,而是用了《圣经》中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之所以这样处理,我猜大概是:一方面不想让人误解这是一本谈论教育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本讲述作者成长的自传体小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育一方面大众熟知,似乎每个人都是教育专家,但真正理解其精髓也少之又少。

  何谓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ethinking Education: 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提出:“教育可以理解为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学习。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机会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制度化。但是,许多学习即便是有意识和有计划的,其制度化程度要低得多(如果能够形成制度的话)。这种非正式教育不像正规教育或非正规教育那样有组织、有系统,可能包括发生在工作场所(例如实习)、地方社区和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活动,以自我指导、家庭指导或社会指导为基础。 ”

  这段话听起来就很学术化而让人产生疏离感。真正能够落实到具体的,我们经常用东方和西方来划分教育理念和思想不同的阵营。

  但真正的西方教育也不是铁板一块,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各有特色。博洛尼亚大学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之后法国、英国、德国、美国和新世界其他国家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特色。法国的“大学校”教育,是在普通大学并行的教育体系,为法国的专门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英国的学院制,能够在牛津和剑桥等八九百年的高校延续下来,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的“尖塔式”教育造就了德国教育强国地位,柏林大学的创建者洪堡的思想和实践对于德国和美国的影响很大;美国把英国和德国教育结合紧密,也缔造了现在教育强国的地位;澳大利亚是延续英国教育,但又更具自己需要,加强了实用化的倾向。

  这些都可以在《探寻世界的教育寻访》之中,找到答案。这是一位倡导和践行国际教育的作者,花费了7年时间写就的一部图文并茂让人手不释卷的用心之作,讲述了一道他乡孩子成长别样的温情风景。

  诚如俞敏洪老师在本书序言中所言,在中国,既有流畅优美、富有思想的文字功力,又有一流的摄影水平,并且能够把这两者完美结合的人,应该为数不多。如果再加上流利的英文水平和深厚的西方文化功底,以及对于教育的深刻领悟和真诚热爱,可能就只剩下周成刚一人了。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二):学校纷纷停课,我却静静地走进了世界名校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从春节到现在,很多人因为疫情突然有了大把时间宅在家里,我也终于有时间拿起案头这本《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静静地走进了那些令人神往的世界名校。

巴黎的精彩隐藏在小巷深处。我们抵达时已届深秋,凉风裹挟着冷飕飕的水汽扑面而来,身上厚厚的风衣勉强能抵挡一阵阵袭人的寒气。塞纳河畔的街巷犹如迷宫,游走其中有一种探宝的兴奋感,通体的寒意也渐渐消失了。时尚之都的贵族气,加之河岸两侧高楼的夹持,让人不禁呼吸急促起来。

  这是周成刚老师新书《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中的一段文字。巴黎也是我非常熟悉的城市,这段描述让我感同身受,不禁想起自己和孩子每年行走其中的感受。我仿佛看到了作者手持相机,疾走疾停,四下观望,取景拍摄的紧张而又兴奋的样子。

法国巴黎卢浮宫

  翻开《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一幅幅精美的照片贯穿全书,世界名校的千姿百态跃然眼前,几如亲临。这些都是周老师自己的摄影作品,作为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透过这些照片,我不仅看见了作者在其中倾注的大量心血,而且感受到了作者的艺术素养。每一次在景框中取景,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个摄影者解读世界的折射。至今还记得在新东方学校工作的时候,在周老师的热情带动下,我们几位摄影爱好者聚会谈论摄影和在境外旅途中一起拍摄的有趣经历。大部分人一般热情过了就忘了,周老师一旦喜欢上了什么,就再也停不下来,有空就喜欢钻研琢磨,他在我们几位摄影发烧友中的进步自然最快,他的很多摄影佳作在同事中传阅,让人啧啧称羡,还时不时听到他的摄影作品得奖的消息。难能可贵的是,周老师最后下定决心把工作和旅行结合起来,将自己的镜头聚焦世界名校,这一拍就是7年。今天看到书中这些累累的果实,实在可喜可贺。

  当然,作为一本关于教育的专著,再多精美的图片,如果与内容脱节,也会显得喧宾夺主或者画蛇添足,而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也许是因为周老师曾经做过十年大学老师,也许是出于他之前在英国做记者的经历,也许是因为他今天在新东方工作的缘故,让他有能力清晰、简明、生动地叙事说理,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一段段精彩的叙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样的呈现方式一定也是周老师对这本书的定位所致,人文积淀、历史蕴含往往体现在具体场景里,以身临其境的描述、清晰流畅的文字、引经据典的佐证,为那些图片赋予了扎实的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没有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没有他这么多年坚持不懈的走访,也就不可能会有如此鲜活的展现。难怪该书在当当网上架不久,就冲到文学新书畅销榜的第三名。一位当当读者留言如是说,“文字和图片的配合天衣无缝,语言流畅优美,图片精美靓丽,观点犀利独到,这是一本让人大开眼界的教育佳作。”

  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拿到一个学位,当然,它是对专业知识获得的认证,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旅程非常重要。但阅读这本书,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孩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砥砺奋进的勇气在今天的自我发展中尤为重要。让读者感到欣慰的是,书中花了不少篇幅,专门论述许多世界名校重视体育和勇于实践的案例,它的意义不只是强身健体,更在于同学对于荣誉的推崇、对团队的合作和对规则的尊重。

  书中第220页,一张四人双桨划艇训练的图片拍得极为精彩,灰色的水面让人想起英国浪漫而又忧郁的天空。船的左边水静如镜,右边却微波如织,八只船桨如雁阵般展开,它们在水中的倒影更勾画出一种蓄势待发的张力,船头船尾皆在图外,整幅照片构图严谨中有变化,令人遐想到划艇在水面飞驰的景象。

英国大学生在进行划船训练

  书中对于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间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划船比赛(The Boat Race)的描述,也使我想起1998年我还在BBC World Service工作时,对那一年度赛事所做的现场报道。那天也是灰色的,夹杂着蒙蒙细雨,但是赛道两岸沿途依然聚集了很多热情的观众,两支队伍的名单里都有不少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名将,甚至是奥运会冠军。遗憾的是那一年剑桥赢了,作为一名曾经的牛津学生,难免有几分失落若隐若现地徘徊在心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记得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在伦敦唐人街开餐馆的老华侨,扬州人,少小离家,在上海学艺谋生,后辗转至香港,最终扎根于伦敦,勤奋一辈子,终于有了一份不错的家业。老人热爱旅游,年过半百之后游历了世界许多地方,包括南极。他说当年由于条件所限,没有能够接受正规教育,但他要通过行万里路来弥补。现在中国人读万卷书并行万里路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我要说,像周老师这样,万里路上勤于思考和收集,敏于观察,善于总结,并最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如此生动地付诸文字,把它们展现给中国千万个家庭的,则是凤毛麟角。

  周老师是我敬重的同事、领导和朋友,在伦敦BBC World Service我们是同事;在北京新东方学校工作时,他是我领导;在我离开新东方后,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朋友关系。交友识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投入和收获的过程,时间和精力是投入,至于收获则要看缘分了。与周老师相识22年,友情不断加深,我对他的敬佩之情也是与日俱增。他的热情,他的才气,他的精准,他的专注,他的谦卑和好学,他做每一件事都要把它做好做到极致的韧劲,都是我所不及而又心向往之的。

周成刚在南非穿越途中

  在我看来,这本书就如同一座宝库,琳琅满目,丰富而珍贵。全书分为“理想的光辉”“文化的力量”和“探索的勇气”三个部分,我相信,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在其中涤荡心灵、激发斗志、引发思考。甚至,它也可以被当作一本难得的教育旅游参考书,有这本书在手,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步伐,去探索很多教育背后的那些动人心魄的感人故事,应该也无需担忧被别人笑话是走马观花了。

  教书育人,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育人更重于教书,而这一点也是本书明确传递的信念。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世界眼光、充满创新精神、敢于奉献进取的年轻人,年轻人也需要以更清醒的意识、从更高的位置来审视自己的人生路。正如周老师在本书引言所述,纵观世界名校发展历程,“传播知识、探索真理、启蒙心智、解放思想、追求自由”,这就是大学的历史使命,今天依然如此。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周老师的《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就是这样一本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于不同的情境中都能够开卷有益的好书。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三):可以重新(在这些地方)上一遍学吗?

  你有没有好奇过大学为什么要叫大学?

  小时候,我一度以为,小学、中学和大学命名的标准在于学校的占地面积——从小学到大学,校园倒确实是越变越大没错……不过,其中本质的差别,其实在于从初等到高等教育的系统性转变。

  中国古代历史中不乏近似高等教育的机构。太学是汉代起在京城设立的官方学宫,接收来自各地方的优秀学生。隋唐以后,太学改称为国子监,随后又兴起了由著名学者主持的书院。而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则来自明代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职方外纪》中的翻译:“欧逻巴诸国皆尚文学,国王广设学校。一国一郡有大学、中学,一邑一乡有小学。”

  从太学到大学,区别当然不仅仅在于名称,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和体系上的变化。如康德所说,大学是一个独立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的学术共同体,应当在理性探索和人文精神结合下力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早实践这一设想的当属1810年威廉·冯·洪堡建立的柏林大学,它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

  今天,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体系都或多或少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在周成刚《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中,作者根据2013年以来对20个国家的数百所名校进行走访的体验,介绍了各国高校的名胜、逸事,以及国际教育的丰富成果和经验。

体育运动不是只有跑800/1000米

  看过《社交网络》的人,大概会对和马克·扎克伯格打官司的那对双胞胎兄弟练皮划艇的画面印象深刻。

正确示范错误示范

  赛艇运动源自英国,牛津与剑桥的比赛每年都是焦点话题;而在美国高校,这一体育项目也大受欢迎,成为名校之争的特别战场。1870年创立的美国大学赛艇协会是全美最早的校际体育协会,哈佛与耶鲁大学赛艇队间的经典赛事更是始于1852年。重视体育运动是美国大学的传统。其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下设23种项目,包括篮球、橄榄球、棒球、冰球、游泳等。在不组织国家集训的情况下,从各大学招募的运动员仍能在各类国际赛事上大放异彩,足见其体育教育和商业系统发展之繁荣。这种重视体育活动的理念也逐渐推广至其他地区,例如日本每年举办的高中棒球联赛甲子园大赛,不仅推动了棒球运动的普及,更成为了日本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吹向世界的北欧之风

  近几十年,自然简单而富有诗意的北欧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逐渐得到来自全世界的喜爱,这与其坚持“大众应能享受美好且有用之物”的核心理念密不可分。

  芬兰的阿尔托大学是推动北欧设计发展的重要基地。这所高校2010年由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及艺术设计大学合并而成,以校友、著名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命名。阿尔托认为,以平等地为每一个人提供更好的环境为设计理想,是设计师的责任——“建筑不能拯救世界,但它可以为人们做出一个好的榜样”。2017年翻新完工后获芬兰建筑奖的阿尔托大学图书馆,就很好地展现了这种真诚而博爱的设计理念。

用美食征服世界的蓝带学校

  跆拳道蓝带不太可能打败天下无敌手,但厨艺蓝带或许可以。(?

  蓝带学校被誉为世界顶级厨师的摇篮。其最初由《蓝带厨师》杂志出版商兼记者马尔特·迪斯特尔于巴黎创办。1896年举办世界首场厨艺秀而声名大噪后,蓝带吸引了许多久负盛名的大厨前来担任教师,也不断有来自各地的学生前来学习烹饪。

比如《龙凤配》里失恋的Sabrina

  在烘焙和糕点教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操作台。由于西餐烹调往往需要取食材精华而丢弃剩余部分,学校还特别在屋顶设置一个占地800平方米的花园,废弃材料及厨余残渣将被回收至这里的发酵箱,形成的天然肥料再用于栽种花园中的蔬果。

  “蓝带”源自佩戴法王亨利三世所设王国最高荣誉“圣灵勋章”的所需蓝绶带。受勋的“圣灵骑士团”参加宴会时,菜肴总是种类丰盛而水准极高。而随着时代变迁,宫廷不再,追求精致创新的饮食文化却已经走向大众。如今,蓝带学校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厨艺学校,在全球各地拥有50所分校,每年培养20000名学员,其中不乏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将在餐饮及休闲服务业大放异彩。

一屋不扫也没什么大不了

  日本京都大学一向以尊重学生的独立自由为办学宗旨。名为“吉田寮”的宿舍,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一精神的具象表现。吉田寮建于1913年,是日本最古老的学生宿舍之一,住宿费十分低廉,但条件较差。当作者来此拜访时,即便早早做好心理准备,还是十分惊讶于宿舍内部设施的杂乱破败,以及积年的旧家具、烂纸箱和生活垃圾混合散发出的怪味。

  尽管如此,每年却仍有许多学生竞相申请入住。个中原由,主要在于吉田寮的自由宽容氛围。作为自治宿舍,吉田寮的全部事务由学生自己管理,学校不会干涉。于是,在住学生订立了严密的自治管理规则,定期举行会议并选举代表讨论宿舍事务。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在小院里养鸡、羊、孔雀和鸵鸟(!),在食堂进行戏剧和乐队的排练与表演……

  正如校长山极寿一所说,“自由不是轻易可以获取之物,必须在希冀与他人共存之中,通过相互了解而产生。”有赖于京都大学的自由多元,学生得以尽情探索各自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享受不同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不少学生倍感学业及生活压力的情况下,这种对个性和追求的尊重和支持显得弥足珍贵,也应该传播至更多的高校。

  “美丽心灵”与“普林斯顿的幽灵”、韩国的“天空联盟”、通识教育的不同实践方式……在作者这场走遍全世界的教育寻访中,还有许多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值得了解。毕竟,只有在不断地经验借鉴和本土化中,教育这个如此重要的社会议题,才能讨论出更多样而有价值的结果。

  《穿越世界的教育寻访》读后感(四):高考了,然后呢?

  

今天是因为疫情推迟了一个月的高考第一天。尽管所有人都在说“不要回头、不要后悔”,我依然会在某些时刻(比如现在)进行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是当时读大学填了另一个志愿、学了另一个专业、去了另一座城市,我会活成什么样?

如今回想起来,常被人比喻成“地狱”般的高三,留在脑子里的却都是那些快乐回忆。高考前那一个月,我和朋友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在“距离高考还有xx天”的倒计时牌前集合,拍一张纪念照片。高考前两天放假,收拾东西那天楼上的理科班突然发出一阵欢呼,跑到走廊上一看,所有班级开始往天空扔试卷(当然后来带头者被骂了……)。看热闹的、参与其中的,所有人都在笑,旋转飞舞的白色试卷像是庆祝的彩带,庆祝一些故事在此时此刻画下句点。

如同赛跑比赛鸣枪之前的短暂沉默,枪响之后需要不停奔跑,高考之后的人生仍然要全力以赴,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有对世界的思考、对人性的认知等等。以离高考最近的大学来说,从公元前四世纪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到欧洲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再到巴黎、牛津、剑桥、哈佛等等集结了人类智慧力量的名校,自一开始,大学就不是一个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它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自由的基因,承载着一份追寻精神自由、思想解放、科学真理和人性光辉的重大使命。在周成刚穿越世界为我们带来的教育寻访中,这些大学教给我们的东西,或许也是需要我们终生来选择、消化和吸收的。

法国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自由之路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坐落在一条安静的小巷内,校园不大,承载的却是“大学校”。自建立两个世纪以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出产了群星璀璨的哲学家、文学家、数学家,培养了无数杰出的教师人才、数百位法兰西学院院士、1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4名菲尔兹奖获得者,是重要的数学、科学和哲学研究中心,在法国乃至世界影响巨大。

所谓“大学校”体系,是指普遍规模较小,但教育目标明确的学校,以培养法国最优秀的专门人才为目的。巴黎高师以培养教育理论型人才为主,重点是培养教师。

自由,是社会赋予巴黎高师最切实的标签。萨特曾说,在巴黎高师的四年学生生活是其“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这里有绝对的言论自由,大家经常在食堂、水池等处随时开始辩论。这种自由主义传统深刻影响了高师人乃至全法国人,自由的教育使得求知不是为了世俗的标准,亦不是为了他人期望的目的,而是为了自己的生命体验,为了独立的人格和内心,为了浩瀚的思想自由。

德国

柏林洪堡大学及其光荣使命

作为德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柏林洪堡大学的教学开放程度在全世界享有盛誉。著名的格林中心图书馆除了对本校学生开放之外,还慷慨地向其他学校学生和普通市民敞开大门。这种开放精神,是因为学校的前身柏林大学建立之初,就被其创始人威廉·冯·洪堡赋予了鼓励柏林市民终身学习的光荣使命。

1809年,洪堡出任普鲁士王国内务部文教总管,受命组建大学,提出了关于大学的著名三原则——

首先,倡导学术自由的原则。大学是独立的学术团体,理应“独立于一切国家的组织形式”,不受政府的干涉,只接受政府的财政资助。大学应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之外,科学的目的在于探索纯粹的学问和真理,而不在于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其次,提倡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洪堡认为,现代大学应是“知识的总和”,他鼓励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使大学成为学术研究,尤其是科学研究的中心和基地。大学的研究应遵从科学的内在要求,在自由的条件下进行。

最后,提出科学统一的原则。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所说的科学指纯科学,即哲学。而修养,是人作为社会人应有的素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与专门的能力或技艺无关。“以科学达至修养”,才符合洪堡心目中对人的教育。

芬兰

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芬兰是一个仅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但却是一个教育大国。200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了“国际学生评量”(PISA),针对国际社会上15岁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估测试,每三年举办一次,一直以来有“教育界的世界杯”之称。在2003年、2006年的连续两次测评中,芬兰学生均在阅读及科学比赛中称霸,解决问题和数学能力位居第二。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芬兰这个区区小国如此世界领先的教育成就呢?

谈到芬兰的教育,肯定绕不开1999年1月1日芬兰政府颁布的《高中教育法》。政府大胆打破千篇一律的接受性教育模式,将原有的三年制高中改为不分年级的教学体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任意选择课程和模块,自主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每个人都拥有“私人定制”的课表。很多课堂不再设有讲台和课桌,而是师生共同进行圆桌式讨论,在互动中开展教学。

2016年11月14日,赫尔辛基教育局正式宣布,到2020年之前正式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程式教育,转而采取实际场景式的主题教学。芬兰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学校科目的国家,芬兰的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

加拿大

校园里的创业孵化器

选择哪个专业更适合市场需求,留学期间能否有实习的机会,学生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学校会提供哪些资源?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首创学生在读期间的带薪实习,可谓独树一帜。

滑铁卢大学带薪实习系统,即学生在校读书期间,拿出一段时间去外部公司做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本科生基本是一个学期上课,一个学期实习,如此学生在毕业时就已拥有两年的工作经验,且可能体验过4到6个不同的工作岗位。

滑铁卢大学在全球已拥有近3000家合作的雇主企业,其中有知名北美企业如谷歌、微软、IBM以及加拿大五大银行和四大保险公司等。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一所大学将带薪实习系统做得像滑铁卢大学一样成功,也正是因为扎实、科学、有效的带薪实习系统,滑铁卢大学超过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成为微软公司每年新雇员来源最多的学校。

滑铁卢大学的同学们在校期间就已经对市场、行业、职场有了比较深入的感知和了解,积攒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认识越来越清晰,学生创业比例连年居北美高校前列也就不足为奇了。“滑铁卢大学免费向学生和校友提供场所、设施和各项支持,项目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后,学校不拿一分钱。毕业生的成绩就是学校的荣耀,也是学校最重要的口碑。”这样的良性循环必然让滑铁卢大学始终充满着创造力,鼓舞着一代代学子勇于自我挑战,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新加坡

教育求变之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依山势而建,绿树成荫,宛如一所花园中的学校。校长陈永财教授一直倡导终身学习,世界日新月异,新的工作需要新的知识和技能,大学如何帮助年轻人做好应对未来变革的准备呢?这对现有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对学习的内容和人才的标准重新定义。

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推出了“终身学习者”项目,鼓励学生在毕业后的20年间通过返校或在线的方式持续学习,以更新认知、拓展视野。毕业后的学习可以很放松,比如每年选修1门到2门课程,20年就可以修完20到40门课程,完成知识体系的更新迭代。还与各领域的企业合作,了解业务前线的最新发展和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计。

而新加坡政府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技能创前程”项目,目的是鼓励国民不断学习,持续提升劳动力素质。政府提供相应的学习经费补贴,40岁以下的公民返校或在线学习,政府承担70%的学费;40岁以上的公民,政府承担90%的学费——新加坡人把终身学习计划落到了实处。

思想自由、视野高远、人格独立、身心健康,好的教育帮助我们成为这样的人。而想要开始,通往你的独立和自由,无论何时都不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