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全球拍卖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全球拍卖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45: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全球拍卖读后感10篇

  《全球拍卖》是一本由菲利普·布朗(Phillip Brown)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球拍卖》读后感(一):全球人才拍卖报告

  从最初的想读,到拿到书,经历了太长的时间,我早已忘记对它的期望。不知道最初把它想象成哪一类书了,应该不是我看到的这般深奥和教科书式。

  翻开这本《全球拍卖》,第一感觉就是,它好适合做大学的教科书,连第一章的导论都用得这么标准。然后我发现,我很难静下来心来读它。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问题,学术性类著作难易抓住我的眼球。所以,这本书很委屈地被冷落了好些天天。

  清明节放假回家,在车上百无聊赖,倒也看了大半本。收假后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剩下的内容。与其说这是一本教会我们接受怎样的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书,不如说这是一份全球人才拍卖报告,通过调研和数据,向读者展示了全球人才的争夺战争,以及教育的作用。

  没有教育万万不能,但教育也绝不是万能的。上一个好的大学,就可以获得一份好的工作,这是教育给出的虚假承诺。好的标准是什么,要看跟什么对比。以中国代表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人都想去外企工作,觉得待遇比民企要好很多。但同在外企,外籍员工的待遇又会比中国籍的要好,或者说,在国外,中国籍员工的待遇不如外籍员工好。在人才的争夺战中,并没有完全绝对的公平。

  考虑到质量和成本,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转向发展中国家,代加工也好、人才引进也好,无非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力成本相对更低。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的机遇。

  内容太深奥,感受很肤浅,只有这么一点。

  :这本书比较适合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读者,像我这种的普通读者,恐怕读起来比较费力。

  《全球拍卖》读后感(二):教育是否还能改变命运?

  作为一名奋斗在教育前沿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时,我立刻产生了兴趣。书的封面写着:我们要接受怎样的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世界已是平的,教育如何改变命运?

  这本书可以说是有关经济、政治的社科著作,也可以说是一本深度剖析全球化格局下的社会现象的概念书,也是一本关于个人如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探讨之书。整本书都是相当严谨的,注释也特别的多,很多论据都是有证可考究的。

  我不想去谈太高深的话题,今天,我只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记得小时候,家里不怎么富裕,饭桌上,爸爸说得最多的就是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就会过上好日子。于是,我读了小学上初中,读了高中,考上大学。然后到现在毕业了,并没有像爸爸说的读了大学就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现在大学生已经满大街都是了,再不像以前一样是稀缺资源。

  现在奋斗在教育前线,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和孩子,感触最深的就是,家长们都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了,工资还不如农民工,所以哪怕是义务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有个花费不大的地方(义务教育免费的,不用花什么钱),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去那里长大人,等初中一毕业,或者初中都不用毕业,就可以出去打工了。尤其是到了初二、初三,总可以发现一些孩子退学了,再也不会出现在学校里。

  在大人们的眼里,尤其是在农村人的眼里,教育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是跳出龙门的出路了。

  我一直在想,读书是不是真的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呢。

  我承认,读了大学的人并不一定就比只读了高中的人工资高,读了名牌大学的人不一定比读普通大学的人工资要高,但是至少普遍来说,读了大学的人相对还是要好一些的,读了名牌大学的人相比之下,他的工资也会高很多。

  再者,我觉得取决一个人的收入水平,不仅仅是看学历就可以了,这其中包括太多的因素,比如说,个人的性格,个人对自己的教育,个人对自己能力的培养,个人的勤奋程度等等。

  虽然现在成为精英的成本越来越高,虽然现在读了大学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一个强者,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可以找到希望,找到新的机遇。

  要知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全球拍卖》读后感(三):只要你足够好

  本来以为是畅销书,拿到后发现其实是一本学术气息比较浓厚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是一种学术强调来解释了一些资本和劳动力全球资源配置的问题。但是翻译强调有点重,对阅读的流畅性有了一定的影响。

  作者都是社会学和经济学方面的教授,保证了本书的学术性和一定程度是严谨。按照作者的观察,劳动市场正在上演两极化的“拍卖”。在顶尖大学受教育的精英继续留在市场顶端,企业为争取他们,愿意支付高价薪水,就犹如增价拍卖。相反的,一般大学的毕业生没那么受市场青睐,在劳动市场上不得不压低薪水来换取就业机会,这就像是一场价格越标越低的荷兰式拍卖。当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期待毕业后从事专业、管理阶层的工作,但一个国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当白领。这也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法,如何迎战这个挑战值得关注。这是本书的介绍。

  虽然书本语言比较学术和生涩,但是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可以感受到。以前认为上了名牌大学等于很好就业的担保,但是现在我们只能说名牌大学只能保证大比例的应届生的第一份工作高于所有大学应届生的平均水平,出国留学生回国海归变海带,大部分也无法迅速收回出国镀金的投资,甚至某些情况下海归并不是一个加分项,只能让HR人为你的英文好一点算是一个优势,不会因为多给多少钱。这显然就是全球拍卖的后果,中国人多,幅员辽阔,这一情况只可能比欧美更严重,只要企业肯出钱,愿意拼命的人总是有的,不管生存多艰辛,只要有希望就一定会拼命扎下去。

  但是最近流行的一部56ups,很多纪录片心理学家科学结果等都表明大部分人其实很难超越自己的出身环境,因为你的思维决定了你的处事行为方式,你脑海里出现的想法就是你的出身环境决定的,一个平民永远不可能知道天子脑海中会有的想法,那么大部分人的生命框架可能从出身就已经决定,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冲出藩篱。

  这确实是一件绝望的事情,尤其从教育学角度上讲,家长自身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LEVEL,但是我总是希望比较积极的面对一切,也有看到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常常在思考关于人生命运的问题。其实杨丽萍的采访,我很赞同,《只要你足够好》链接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080440/

  很多积极心理学观点也是如此:Many growth-minded people didn't plan to go to the top. They got there as a result of doing what they love. It's ironic: The top is the fixed-mindedset people hunger to be, but it's where many growth-minded people arrive as a byproduct of their enthusiasm for what they do.

  简单的说,做你所爱,爱你所做,常怀愉快。即使纳入全球竞争只要有一颗处变不惊的心,虽然命运一定程度上既定了,接受这个科学事实,但是在自己喜爱的事情上做到极致,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全球拍卖》读后感(四):无论怎样,还是要努力学习

  这本书我看的比较慢,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一本比较学术的著作,另一方面大概是因为是译文,所以让我读得比较吃力。但这都不妨碍它是一本很好的书,一本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书。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不再能够像人们一直以来以为和期望的那样,提供更好的工作和收入,人们究竟该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全球拍卖”这一概念的涵意,实际上是指,在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今天,不可能每个人都从事管理阶层的“中产阶级”工作;企业愿意支付高价薪水来留住精英人才,而普通毕业生却不得不压低薪水来换取工作机会。犹如在全球化下的劳动巿场上进行一场“两极拍卖”。

  书中阐述了全球经济繁荣对美国社会“正义”的影响(这里的正义理解为“对所有人公平的机会”或许更恰当);描述了中国如何进入这种“全球拍卖”及其对美国的影响,讲述了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能够消除社会不平等和工资不平等问题,也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在获得更高的教育水平方面的金钱、努力和进取心将会白费。

  正如中文版序言中所提到的那样:虽然这本书是作为一个“叫醒电话”为美国和欧洲的读者而写,使他们认识到所谓的“学习就能赚钱”这样的“机会协议”已经成为了一个破碎的,不可能实现的“虚假承诺”;但它对中国的读者,特别是对经济、政治、全球格局感兴趣的读者,同样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因为在中国,我们同样面临着教育、就业、报酬方面的“承诺”难以兑现的问题。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想起了去年看到的一则新闻。大意是一个女孩考上一所三本院校,但她父亲却不同意提供学费让她去上大学。因为他认为四年大学最少要花费十万,毕业后也就是三千多一个月,还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要是用这时间去打工,四年至少也能挣十万,里外里就是二十万的差距。现在,我不知道该说这个父亲究竟是见识浅薄还是目光如炬。

  我身边也常听到朋友抱怨,上了几年大学或者研究书,比别人多读了那么多书、多花了那么多钱,出来之后还比不上人家读个高职、技校的工资高。有时候甚至会有同事开玩笑的说我们还没有商场专柜卖衣服的小姐挣的多。

  可是如果能够交换,说这些话的人恐怕也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去做工厂蓝领,销售小姐,也使有比他们现在更高的薪水。或许除了钱,我们更在意的还有体面的工作、良好的社会地位。

  在今天各种二代越来越多的拼爹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仿佛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我们想要依靠人人努力、通过接受更好的教育来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真的还能够实现吗?

  可是不管怎样,正如书中所说,“无论结果怎样,人们若要不断地力争成为优异者,那么也就必须为之付出个人代价。

  《全球拍卖》读后感(五):如果不踮起脚尖,你连看风景的机会都没有

  上周末去南京去看望了一下好闺蜜,恰好有另一个朋友和我坐了同一列火车,一路上与他随便聊着,扯着扯着话题就扯到了“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这个话题上。

  他说,现在真的觉得读书没多大用处,你看,你念了四年大学,花了十来万,还不是一份工作两千,在家里不死不活。别的小姑娘,十六七岁就出来打工,现在站店的挣得都比你多。

  他说,你看我是大专,年薪都比你高,你还本科,有什么用?读书真的没有用,尤其是你们文科的,出来后基本是连自己都养不活。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说,唔,呵呵。

  前段时间看《中国在梁庄》,说起现在梁庄的年轻人都不爱读书,家长也不大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是因为真的没有钱付学费,而是普遍都觉得,读书出来,没有什么用。

  不仅仅是梁庄,或许,目前整个中国,尤其是中国的农村里,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们越来越不爱读书,家长也不管,因为真心觉得,读书出来,挣的钱不够多,还要支付巨大的金钱与精力。用专业术语说,投资回报率太低而且回本的周期太长。

  二三线城市里的普通白领,月薪无非是三千左右,就算不跳槽,加薪升职的几率也小的可怜,而如今,哪怕是我们这个小县城的工厂里,车间一线工人一个月拿个四五千,都是很轻松的事情。若是头脑灵活的,家里有几个闲钱的,自己做点小生意,开家店,开个修理铺子,甚至买辆卡车跑长途——种种种种,赚的钱都比老老实实上大学,毕业,上班的孩子们挣得多。

  于是,他们很坚定的认为,读书没有用。

  村头的那谁谁,不是大学毕业的,还考公务员了呢!一个月不也才2500?还不够我一场麻将输的!——某个戴着黄金粗链子的同学满脸鄙视地宣布。

  若是中学或小学同学聚会,此番场景的出现,往往叫人尴尬不已。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呢?

  一个人的学历和受教育水平,能够为他换来薪水更高的工作吗?能够让他在职位升迁和薪水上涨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吗?

  在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在跨国公司扩张的越来越生猛的情况下,怎样的教育才能更加适应那些要求更多、竞争愈加激烈的工作和职场?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大量专业术语,和各种庞杂的数据和图表进行对比,试图去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读。

  坦白说,作为标准的学渣,面对这样一本如此专业和复杂的书,我看得甚是费力,总是看着看着就跑神了,然后只好回头去重看,即使这样,我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承认,我或许,还需要再看个几遍,才能真正地读懂它。

  因此,在这里,只谈谈我读懂了那些中我觉得最值得跟大家分享的那一部分。

  关于,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在很多人眼中,念大学,与高薪水与好工作,是并不成因果关系的。

  许多人,会用“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这个新闻来作为读书无用的证明。

  但是,事实情况是,新闻之所以是新闻,是因为新奇,因为少见,所以说,大部分的北大毕业生,并不会上街卖猪肉,他们往往薪水真的很高,工作真的很好,他们认识的人,处的圈子,是大部分没上学大学的人无法想象的。

  微博上曾经热转过一个段子,长大了,才发现,原来真的只有学霸才能挣到许多钱。

  很多人,上了大学,却工作普通,并不是上学没有用,而是因为他接受的教育其实远远不够好,而他自己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依然不思进取,不知上进,得过且过而已。

  能够接受到最优秀教育的人,无疑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的人生,远比你想象中精彩,也比你想象中丰富多彩。

  你说,能够上名校的毕竟是少数,那么,普通学校毕业的呢?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如今的大学文凭并不算得上是多稀奇的一件事,大学毕业生也因此越来越缺乏竞争力。于是很多人怀疑,是不是,这意味着,读大学,是不是真的没有用?

  关于这一点,书中有一段,很是精辟的话。

  如果所有人都踮起脚尖,那么你也踮起脚尖,并不能保证你能因此看到更好的风景。

  可是,如果,你不踮起脚尖的话,你连看风景的机会都不会有。

  教育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因为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读一个大学。

  但是,读大学,读一个好的大学,才是你能够迈入更好生活的一个敲门砖。

  而所谓的更好的生活,金钱从来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无论你的大学是好是坏,都不意味着,你在接受教育,接受与工作和职位有关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上可以偷懒。

  全球化的影响下,原有的地域和固有的工作模式被打破,也就意味着每一份令人眼红的职位竞争的人越来越多,而每一个工作中的人,接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也就意味着,你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去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的东西,学习新的技能,然后去消化,去吸收,去滋养成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核心价值。

  《全球拍卖》读后感(六):一个萝卜一个坑,蓝翔技校没啥不好

  一个萝卜一个坑,蓝翔技校没啥不好

  文/Sofia

  我和我的一个舅舅的最初结怨始于我初中毕业时他多管闲事地要我去报师范,他说,女孩子,读个师范,然后做个小学老师,最好不过了。

  哼哼,凭什么?

  我之所以因为此事和他结怨,除了他的多管闲事,还因为第二年他儿子初中毕业时他竟然没有要求他儿子去考师范。

  后来,我上了高中、考了大学、读了博士。

  其实,当年倒没有什么高远的志向,卯足了气力去考高中,完全是因为当时的耳濡目染。

  在我的家乡,那座历史名城(当然,是一个小城),人们素日里谈论的完全是“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信奉的是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就连校服上印的都是周恩来总理的那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你不好好学习?呵呵,瞧瞧,满大街“日当午”汗流浃背的人力三轮车车夫、一天到晚站立在柜台前的营业员,就是你的未来。

  考上大学的确是走出小城的唯一体面的方式。

  只是,在经历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所谓“光辉岁月”后,蓦然回首,发现,如今我们所受的教育模式根本不必如此单一化。

  而今,再有后辈(我在家族里已是太奶奶一辈)向我请教求学经验,我会依据ta的成绩和性别做出不同的建议。我并不是像我舅舅那样重男轻女,而是觉得女孩子更矜贵些,传统观念中人们接受女孩子通过婚姻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女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会遇见更好的男人,而不必将自己的眼光局限于小城里。而男孩子的情况恰恰相反,倘若一个男孩子成绩不好,需要家里花费大量的金钱才能混入三流学校,毕业后又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悲剧,不如省下金钱和时间,去新东方、蓝翔之类的技校学得一技之长以傍身。当然,成绩好、又喜欢读书的男孩子另当别论。

  教育可以改变命运——这一结论毋庸置疑。

  只不过,值得我们思索的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当今社会,无论是从全球的视野来看,还是从每一个个体自身的格局来瞧,“学习,拿到大学学位,找份好工作,然后你就会过上好日子。”这句话说得简直一点儿诚意也没有,不痛不痒的,连励志鸡汤的作用都没有实现。

  《全球拍卖》,顾名思义,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谈论人才的配置问题。对于寻常读者来说,书中的理论也许有些高深,但是此书打破了过往的关于“学位—好工作—好日子”之间成正比关系的陈腔滥调,引发读者的重新思考——有了高学历,真的就意味着前程一片光明吗?难道人生就只有取得高学历这一条路可走吗?

  我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我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萝卜一个坑,谁说新东方、蓝翔技校出来的人就没有前途可言?——我的这一个观点或许游离于《全球拍卖》此书之外。

  《全球拍卖》读后感(七):书中说“美国梦已经衰落”,那么中国梦呢?

  读这本书,对于我一个“文科生&女性”有点自讨苦吃。想起了章子怡在参加《最强大脑》时的感慨:死了许多脑细胞。

  如果不是因为想将书本中知识补充到所从事工作的关系,我估计我可能早就将这样一本学术书浓郁的书丢在一旁了。(前年读《用消费改变世界》一书时亦有同感)。所读的与经济有关的书中,大概只有《小的是美好的》一书让我读得不费劲,且有启萌之作用。

  书的副标题是“世界已是平的,教育如何改变命运?”,大意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机会协议”(注:国家的作用被局限于通过教育为人们创造机会,使人 们在全球竞争中成为受青睐的劳动者。)未能实现它在教育、就业及报酬方面所做出的承诺。

  虽然描写的是美国的国情,但与现下的中国国情也有相似之处。书中的有些描述,亦与中国的情况接近。比如,中国的就业困难和失业率;又如,取得大学学位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迫使大学毕业生从事于一些低收入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实际上并不要求从业者具有大学学历。果然,这世界已是平的。

  书的最后一页“结论”中说明“美国梦已经衰落”,这倒是让我一直在思索何为中国梦。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过去30年,中国一直在跟随着国外的发展轨迹在进行中国式的探索,那么中国梦最后的成果是什么呢?有无国内的学术界在做这样的调研和分析??

  本书有一个遗憾,就是未将澳洲的国家纳入调研范围之列。尤其新西兰那个中土世界,会不会给出一个不太一样的结论?

  《全球拍卖》读后感(八):或许,高学历真不是唯一

  世界已是平的,教育还能改变命运吗?曾几何时,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是件多么光荣的事情,然而时代的翻转,早已给这份喜悦过了好几遍水。

  当越来越多的人都手握同等层次的学历文凭,当大多数工作岗位其实只需操作上手就能熟悉,学历作用大打折扣,对于高学历的追求,人们是否还会孜孜不倦?

  追求高学历,不是中国特色,美国也有,甚至放眼全球其他各国,也不例外。我曾经想过这样一个类比,工作的时候,有些人会用加班这种延长工作时间的作法来彰显自己的功绩,可是人明明一天只有24个小时,如果大家都工作24个小时,那么这种统一的标尺,是否还能真正成为彰显一个人功绩的指标?

  同样的道理,如果大家都用高学历来证明自己的就业能力,那么当越来越多的人都跳入这场竞技场中,共同面临这个僧多粥少的局面时,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出现更高的学历(比如博士后的n次方)或许能够脱颖而出,要么就是用人单位提高招聘指标。

  世界已是平的,人力资本早就在全球内开始流动,不然也不会有全球拍卖这一说。而且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化的全球社会,许多工作通过IT化的手段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益,公司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在这个方面并不会唯“学历论”。毕竟,高学历者暂未摆脱“高学历=高工资=高待遇”的思想影子,而公司出于经营效益考虑,它根本无需耗费如此大的成本去招聘“感觉良好”的求职者。

  它们真正需要的下血本投资的,是领导精英层的人物,是那种“十个臭皮匠都抵不过诸葛亮”的精英人物。

  所以说,现状导致了结果,供过于求的现象开始泛滥——或者说,是“假象”。

  “假象”?为什么说是假象?答案就在书中:“即使是在大多数物质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的繁荣社会里,社会稀缺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其实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因为稀缺,所以有需求;因为有需求,所以有了市场;也因为有了市场,所以个人身上这种吻合需求的价值,才能借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兑现财富。很多人都会去争取那些人云亦云的光鲜牛X岗位,但是他们却没有发现这份殊荣已经成了过去时。这些岗位早已不是现在社会的稀缺,自然不会需要大量人员来进行填补。在这个“平”的世界,没必要大家都去争抢同一碗皮蛋瘦肉粥,因为这个社会的“三高”症状太突出,五谷杂粮粥或许才是亟待需要解决社会问题的粮食。

  反观当下,不少家长都会振振有词:“我不要我的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如果是我,我可能更倾向于说:“不要输在‘观察世界’的起跑线上。”还没看清楚这个世界路是四平八稳还是崎岖盘绕,就这么一股脑热地摇着“教育”的大旗往前冲,并将它作为生存必备的筹码,这举动实在令人费解。

  有时候盲从比迷茫更能噎住一个人发展的喉咙,你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做什么”,还得知道“为什么”。毕竟,面对世界这条亘古不变的“稀缺”定律,敏锐的嗅觉和清晰的辨识会比高学历更受市场欢迎——除非,高学历能带来这些东西,但至少,现在的高学历状态不太乐观。未来,还有很多很多,将等着我们拭目以待。

  《全球拍卖》读后感(九):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我对注释多的书都有好感,加上又是研究类的。有很多高新技术的名词和案例,我没读懂。我大概理解的全书重点讲的是全球的就业市场,人才教育的问题,在地域上重点还是美国。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观察全球的教育市场的,当然也包括中国的,不过他显然太乐观的估计了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我们反复向孩子们传递这个信息:“学习,拿到大学学位,找份好工作,然后你就会过上好日子。”可是我们毕业了,发现社会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发现工作也不是接受了大学教育就可以解决。而所有的家长们也在疑惑,到底该让孩子接受怎样的教育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因为在豆瓣的原因,我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提早实习,学习哪些学校不能教给他们的工作的技能。但是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学生没有意识到他们毕业以后将会面临另外的一种环境。他们需要更多的素质教育,学会思考和自学才能适应环境找到工作。

  当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期待毕业后从事专业、管理阶层的工作,但一个国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当白领。这也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由于高等教育的扩张,以及人们越来越期望于找到令自己感兴趣的、工资报酬高的工作。基础的工作越来越少人做,大多数期望做管理工作,以从事管理工作为荣。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倾向那些报酬高、工作轻松的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及真正创造的价值。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在选择工作时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我们到底该学习什么?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过的更好。在做出这些选择之前,我们都要认清自我,发现自我。

  《全球拍卖》读后感(十):技术与经济新趋势下的教育伦理

  薛涌曾经在《培养精英》一书中鲜明地指出,中国人对孩子一味要求学习成绩好的倾向,在美国是典型的蓝领思维,而不是精英思维。

  其实,在工业社会“智力阶层”就逐渐取代了贵族阶层。而这种趋势在互联网时代即所谓“后工业社会”就更加明显了。

  看看我们时代的弄潮儿就知道了,是拉里佩奇、乔布斯、马化腾们,而不是英国女王或者阿拉伯王子。

  而对教育的浅薄认识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缺乏一种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教育伦理。

  因此,我更觉得《全球拍卖》一书在这方面的努力确实值得关注。

  说白了,这本书就是要试图回答:习惯了自由主义和美国梦的人们,在新时代如何寻求更加公正的教育?

  互联网时代虽然本质上是技术驱动,但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反而更加凸显人的智力价值,正如书中说的:“人已经成为未来的价值链”,这对人才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知识战、质量成本革命、数字泰勒主义等,这使人通过教育投资无法向以往那样获得预期的回报,也就是所谓“虚假承诺”。

  而最重要的经济新趋势全球化在作者眼中简直颠覆了人力资本理论,不但通过外包等方式严重冲击了美国人的就业,而且让资本的回报达到了历史最高,而劳动者的回报相对最低。用一句略显过时但生动的话来说,就是资本家的剥削更加突出了。

  该书开篇和结束都提到了托克维尔对美国的赞誉,正反衬出作者的痛心疾首。

  按照书中的观点,在将市场竞争奉为圭臬的自由主义已经违背了关于教育、就业以及收入的承诺。这种变化下,单纯标榜自由的教育伦理已经过时了,需要更多的考虑社会正义。而不仅仅是以经济利益和市场为导向。这就更接近杜威的教育观——考虑将个人能力的发挥与社会目标联系起来。而这种社会思维的获得,是整个国家创造力的根本源泉。

  虽然以科举考试为代表的农业社会教育思维确实在中国还具有强大的惯性,在我们这个拼爹社会,新自由主义的就业、教育观还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甚至还谈不上有“虚假承诺”,但该书关于教育伦理的警告仍然可以醍醐灌顶。

  至少,与维GDP论一样,在教育上以经济利益衡量的功利主义单向思维可以休矣。

  但书中对中国大量投资机场、道路,而不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做法大加赞赏,在这一点上我还是不敢苟同。大概是因为作者是个凯恩斯主义者,而凯恩斯主义在中国却毫无置疑是做过头了。

  该书作者社会学、经济学的功底看来都不错,但这也提高了翻译的难度,个人认为在这方面,这本书还是有些令人遗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全球拍卖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