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政治思想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政治思想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2022-04-11 03: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政治思想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政治思想简史》是一本由W. M. 斯佩尔曼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1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政治思想简史》读后感(一):人类为生活得更好而建立制度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

  本文作者——张弘

  《政治思想简史》对得起我的两次阅读,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在不到20万字的正文里,W.M.斯佩尔曼以扎实的功底提供了完整的视角,将古希腊至今的西方政治思想变迁概述,呈现了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至少为阅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列奥·斯特劳斯等著《政治哲学史》提供了便利。

  与世界各地的文明一样,古希腊城邦的哲人们也在思考怎样建立一个良好稳定的政治秩序。希腊人制定了法律,建立起独立的行政机制和选举领导者的程序,并规定领导者轮值。领导者除了要敬重神灵,还必须捍卫大家公认的法则和习俗,士兵和各家的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选举。希腊人相信,人类可以运用一定规律将他们的公共活动与宇宙规律相协调,公正的法律和对正义的追求是迈向文明社会的基石。这一点,与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和天子、国君明显不同。

  雅典的民主制度显示,普通人有能力参与政治活动并且能明智处理问题;管理国家治理城邦,并非一定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做到。但是,柏拉图反对这两点,他亲历了民主政制与寡头政制的交替,对公民大会及其选出的领导人都有不满。更让柏拉图对民主制度不满的是,他的导师苏格拉底在公元前399年被处死,其罪名是以宣传理性腐蚀雅典青年,颠覆国家宗教。柏拉图主张哲学家做统治者,但是,晚年的他感到哲学王难以选拔,于是在《法律篇》中提出,国家退而求其次,以法律取代哲学王。柏拉图终生致力于政治权威主义,倡导精英治国。

  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了希腊人的政治思想,将三种政体混合在政府中:每年选举产生执政官的君主政体;以元老院为代表的贵族政体;以公民和护民官为代表的民主政体。罗马人对于自己的创造引以为豪,但现实中很难保持权力的平衡。不难看到,无论是雅典公民的直接民主,还是柏拉图主张的哲学王统治,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主张,都与先秦法家和汉代之后的儒家明显不同。

  17世纪的英格兰,在国王与议会的长期斗争之后,一些政治思想家先后出版了自己的重要著作,霍布斯坚持实用主义,一些宗教派别认为,上帝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优先于统治者和臣民之间的契约。约翰·洛克出版了《政府的两篇论文》(即《政府论》),拒绝给予君主绝对权力。此时,政治思想与神学渐行渐远。在18世纪,大多数政治思想家以理性来作为思考和评判社会关系与公民权利的标准。

  毫无疑问,启蒙运动的中心在巴黎。但是,本书没有提及,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大陆启蒙运动与苏格兰启蒙运动明显不同。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成为大陆启蒙运动的主力,而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则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简言之,欧洲大陆启蒙运动偏向于理性主义,而苏格兰启蒙运动更注重常识与经验;法国因为君主专制,更偏向于哲学启蒙和政治启蒙,而英国约束了王权,更偏向于社会启蒙。继承和发扬英国政治思想的美国革命之后建立了新的政体,而法国大革命引发的冲击直到20世纪中期才真正平息。

  19世纪30年代,托克维尔通过实地考察出版了《论美国的民主》。他发现,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大众的、代议制的政府必然会堕落成暴民统治、破坏私有财产或不尊重有效的领导权威。相反,扩大选举权和社会流动,实际上加强了人们对既定秩序的忠诚,加深了爱国主义情感。

  在这一时期,古典自由主义者倡导不受约束的市场,反对政府干涉经济;而穆勒则部分继承了功利主义的思想,主张用国家行为改善贫困阶层的生活处境。乌托邦社会主义在19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2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其核心是工人阶级对压抑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胜利。后来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则更强调通过民主政治在既有体制之内实现合作与和平变革。

  《政治思想简史》对西方几千年来的政治思想作了清晰明了的阐述,显示出高屋建瓴般的把握能力。限于篇幅所限,有些议题未能提及或展开。但是,就一本简史而言,本书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人类应该建立怎样的制度,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这一问题将长期困扰世界各国的政治思想家。因为不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不同,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些基本的价值观为人类所共享,只要以此作为起点,人们不难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只要致力于现实的改变,就能人类的前途保持一些谨慎。

  《政治思想简史》读后感(二):从城邦到国家:宗教、君主、贵族与平民

  如何用一本书的篇幅去讲清楚西方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规律,并从中找出众多偶然事件中的必然性。这不仅仅需要作者有扎实的西方文明史和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功底,同时也需要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的见识,足以在如此纷乱复杂的西方历史脉络中总结出一条能够自圆其说的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变迁的线索。很显然,作者W. M. 斯佩尔曼在这部二十万字的简史中,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并且为所有对于西方文明感兴趣的朋友们提供了一部很好的入门读物。

  众所周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如英国作家威廉姆·戈尔丁在他的作品《蝇王》中所描述的那样,当身处物资贫瘠,生产力匮乏的绝境之下,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即使是身如小孩,也会以最快的速度组成一个有一定阶级制度的小团体,来让自己在复杂艰难的自然环境中存活下来。如果趋利避害,贪生怕死是人类的本能,那么抱团取暖,组队打怪就是生存本能之后必然的选择。

  在有限资源的掠夺和争抢过程中,部落和团队不断使用着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同时他们又发现不得不需要进行各自分工来确保,从事生产、进行掠夺、以及保护生产等方面的有序同步进行。这大概是社会分工和等级制度的最初需求源头吧。

  古希腊城邦的思想者们试图通过制定的法律,建立行政机制和选举领导人等程序来组成治理城邦的政治结构,并且规定领导者的轮值制度以确保终身制可能带来的独裁统治,同时领导者必须敬畏神灵,并且捍卫大众的普世价值观与生活习俗。身处雅典的哲人们总是相信人类可以通过一定规律的活动与宇宙的内在逻辑相协调。这种类似“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事实上在中西方都有出现,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西方,是一种社会结构制度上的合拍,在中国古代,则是一种个人智慧与境界的修炼。

  而面对这样的政体,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柏拉图并不认为公民选择的领导人是最好的方法,他更推崇一个所谓“哲人王”的概念,在他的《理想国》中写道:“我们要把辩证法当作盖顶石置于一切学科之上,没有别的学科能比它更高,适宜安置在辩证法的上面。”到了晚年,柏拉图又发现无法用合理的方式选出“哲人王”,转而在《法律篇》中主张以法律治国的思想理念。总的来说,政治权威,精英治国是柏拉图作品中所追寻的理想国家模式。

  与之不同的是,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则在《政治学》中指出精英应该与平民相互妥协,来构建一个温和政府。前者重于理性观念,后者是通过当前现实情况出发后的经验主义。不过两者共同的观念在于,正确的法律,良好的公民和优秀的统治者,是建立美好生活的基座。

  在这一社会阶段,从最初的直接民主,到精英主义,再到精英与平民的温和执政,最后罗马帝国加入神权力量来维系政治结构,西方政治走的是民主到精英,不断警惕出现寡头政治的路线。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道路随着秦国统一后,建立一个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阶级,从而让统治者走上绝对权力下的独裁,即使以后来的西方君主制相比较,中古时期帝王权力之大,也非同日可语。俨然这是两条走向全然不同去处的政治路线。

  十七、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从而引发了,英格兰不流血的冲突——“光荣革命”,以巴黎为中心的启蒙运动,以及苏格兰启蒙运动。以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为首的大批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成为这些运动的主力军和精神领袖。

  在作者看来,从十八世纪初到十九世纪一战前夕是各种社会的“主义”爆发期,也同样是意识形态和平等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普通公民无法在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的提高,以此导致了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平等问题受到更多人的广泛关注,于是各种福利国家由此兴起,工业化进程不断迅猛发展。

  只是之前未曾彻底解决的贫富差距,也随之不断拉大,直接导致后来一战二战的爆发。在民选政府无法获得公民满意并支持的同时,那些激进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反犹主义得以趁机上位。在德国,希特勒打垮魏玛政权,煽动一战不甘心的德国民众;在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府。资本主义自然规律中的经济危机,最终让法西斯主义趁虚而入。

  等到二战之后,以美国为首奉行自由民主的西方阵营,随着一九八九年柏林墙的倒塌,也宣告着长达几十年的美苏冷战,西方阵营获得最终的胜利。

  在梳理整个西方政治制度脉络中,作者W. M. 斯佩尔曼基本做到了思路清晰,言简意赅。把人类之所以会去设计政体,设计怎样的政体,进行了周到细致的阐述,并且说明了各自内在的成因。不过可能是因为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也导致了作者在某些思想观点上的略微偏右。这当然需要各位读者们拥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见仁见智。

  一九九二年,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他新出版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书中单方面宣布,新自由主义取得历史性的胜利,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将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自此之后,历史将会停止,剩下的不过是追寻前者成功的脚步。这个观点后来被西方称之为“历史终结论”。

  二零二零年四月,福山在接受《观点报》记者采访时却说道:“新自由主义已死,但中国模式难以复制。”

  《政治思想简史》读后感(三):从西方政治思想的变迁,看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本文作者——张弘

  每种政治思想的产生,总是基于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从希腊罗马时代开始,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就和中华帝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径,即使在欧洲君主专制的顶峰时代,专制的国王也没有同时驯服教会、贵族和平民,其权力远远比不上中国皇帝。一部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教会、国王、贵族、平民力量此长彼消的历史,最终,民主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政治思想简史》称得上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在不到20万字的正文里,W.M.斯佩尔曼取精用弘,以扎实的功底提供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完整视角,将古希腊至今的西方政治思想变迁概述,呈现了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至少为阅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列奥·斯特劳斯《政治哲学史》提供了便利。

  1.人类文明的源头并不美好

  文明的开端没有想象中美好,生产者的劳动果实经常被掠夺。

  人类文明的源头并没有当下想象的那么美好,起初,人们为了生存所需而抱团,因为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水平低下,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部落和团体之间冲突不断,丛林法则盛行。有的组织充当掠夺者,专门掠夺生产者的劳动成果,而劳动者也不得不抽调专门人员,他们不事生产,专门负责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于是,等级制度和特权,以及最初的国家开始出现。

  最早的国王可能出现于苏美尔平原。所有统治者都声称自己代表神灵,以此为权力获得神圣性和正当性。依靠暴力机器建立等级制度的统治模式,不久在埃及出现,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传到印度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传到中国的黄河流域。

  按照本书的叙述,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国家实际上是一个西方传来的舶来品。在刘刚、李冬君合著的《文化的江山》中,以“金玉良缘”喻之。所谓“金”,即代表国家的青铜文化,所谓“玉”,就是审美性的中华玉文化。他们认为,夏朝是西化派。

  由此可见,东西方文明的交错早已有之。

  2. 希腊民主被罗马继承发扬

  希腊民主被罗马人发扬光大,西方政治思想和中华帝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与世界各地的文明一样,古希腊城邦的哲人们也在思考怎样建立一个良好稳定的政治秩序。公元1000年前,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国家,与同时代的其他地方迥然不同。希腊人制定了法律,建立起独立的行政机制和选举领导者的程序,并规定领导者轮值而不是终身制。领导者除了要敬重神灵,还必须捍卫大家公认的法则和习俗,士兵和各家的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选举。

  希腊人相信,人类可以运用一定规律将他们的公共活动与宇宙规律相协调,公正的法律和对正义的追求是迈向文明社会的基石。这一点,与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和天子、国君明显不同。

  雅典的民主制度显示,普通人有能力参与政治活动并且能明智处理问题;管理国家治理城邦,并非一定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做到。

  但是,柏拉图反对这两点,他亲历了民主政制与寡头政制的交替,对公民大会及其选出的领导人都有不满。更让柏拉图对民主制度不满的是,他的导师苏格拉底在公元前399年被处死,其罪名是以宣传理性腐蚀雅典青年,颠覆国家宗教。柏拉图主张哲学家做统治者,但是,晚年的他感到哲学王难以选拔,于是在《法律篇》中提出,国家退而求其次,以法律取代哲学王。 柏拉图终身致力于政治权威主义,倡导精英治国。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构想主要源于抽象的理论和推论。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可观察到的事实是重要的,只有通过对特定事物的研究才能得出普遍真理。他对政治制度的主张,基于158个希腊城邦行政结构和历史信息的观察和分析而来,这种归纳法推翻了柏拉图对哲学王的推崇。

  亚里士多德还对柏拉图废除传统家庭和私人财产制,管制人们日常生活等主张表示质疑。但是他支持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构建政治共同体的主张。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接受同意原则——但仅仅适用于全体公民受到良好教育的社会。

  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了希腊人的政治思想,将三种政体混合在政府中:每年选举产生执政官的君主政体;以元老院为代表的贵族政体;以公民和护民官为代表的民主政体。罗马人对于自己的创造引以为豪,但现实中很难保持权力的平衡。

  不难看到,无论是雅典公民的直接民主,还是柏拉图主张的哲人王统治,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主张,都与先秦法家和汉代之后的儒家差别很大。先秦法家提出君主大权独揽、枢机独断等主张,就连晚出很久的马基雅维利也相形见绌。而汉代儒家为了重新被君主利用,不惜降低姿态吸收了很多法家学说,尊君卑民。尽管希腊、罗马的制度先后崩溃,但较之中国古代的君主制迥然不同。

  3.中世纪没有启蒙哲人说的那么黑暗

  管束人类灵魂的教会提出“君权神授”,将国王视作教皇的代表,但国王们往往不甘心受制于教会。

  但是,中世纪保持着协商型政府的形式,而分管灵魂的宗教与分管世俗的国王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权力中心,两个权力中心的并存,使得西欧没能出现绝对权力。而教会与国家紧张关系,为近代早期宪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会与国王的权力争夺取,很大程度上决于实力的强弱。到中世纪晚期,政府逐渐向世俗转变,君主们试图改变西欧封建制。英国国王约翰与法军作战失利,单方面强行征收额外税,不料引发贵族反抗,因为约翰与贵族作战失利,双方在1214年签署了《大宪章》,剥夺了君主未经领导阶层同意擅自提高税收的权力。

  法国的奥古斯都和他的继任者用200年时间制服了反叛贵族和封建君主国,整合了国家权力,以领薪官员取代地方贵族。马基雅维利希望从外国统治下拯救意大利,因此反对教权,主张君主独裁,他还声称,暴力和强制往往是治疗社会堕落的良药。

  尽管中世纪后期各国君主都希望君权高于地方法律和习俗,并且在某些地方得以实现,但是,真正的权力仍然掌握在大量贵族、亲王、市镇委员会或市镇集团手里。到18世纪,国王控制了军队和国内教会,任命大量官员直接统治国家,政府和世俗国家成为最高效忠对象。

  但是,这段时间的欧洲君主制与中国古代的君主制相比,仍然相差甚远。英国有效建立了自己的法治和议会制,皇权受到有力约束。而明代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派出宦官充当矿监、税监,扰乱了经济秩序。按照经济史家侯家驹先生的说法,这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事情,欧洲的君主根本无法做到。因此,欧洲君主制远远不能与“百代皆行秦政制”相比。

  4. 启蒙运动之后,各种“主义”喷发

  启蒙运动彰显了个人的价值,公民自此崛起。此后,各种“主义”井喷。

  17世纪的英格兰,在国王与议会的长期斗争之后,一些政治思想家先后出版了自己的重要著作,霍布斯坚持实用主义,一些宗教派别认为,上帝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优先于统治者和臣民之间的契约。约翰·洛克出版了《政府的两篇论文》(即《政府论》),拒绝给予君主绝对权力。此时,政治思想与神学渐行渐远。在18世纪,大多数政治思想家以理性来作为思考和评判社会关系与公民权利的标准。

  毫无疑问,启蒙运动的中心在巴黎。但是,本书没有提及,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大陆启蒙运动与苏格兰启蒙运动明显不同。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成为大陆启蒙运动的主力,而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则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

  简言之,欧洲大陆启蒙运动偏向于理性主义,而苏格兰启蒙运动更注重常识与经验;法国因为君主专制,更偏向于哲学启蒙和政治启蒙,而英国约束了王权,更偏向于社会启蒙。继承和发扬英国政治思想的美国革命之后建立了新的政体,而法国大革命引发的冲击直到20世纪中期才真正平息。

  在W.M.斯佩尔曼看来,1815-1914年是各种“主义”的喷发期。自由主义、冷战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都在这一期间产生。而他提及的这一时间段,基本与亨廷顿《第三波》中第一次民主化长波(1828-1926)的时间段重合。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柏拉图推导,直接的民主政治将导向僭主政治。

  19世纪30年代,托克维尔通过实地考察出版了《论美国的民主》。他发现,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大众的、代议制的政府必然会堕落成为无政府主义的暴民统治、破坏私有财产、或不尊重有效的领导权威。恰恰相反,扩大选举权和社会流动,实际加强了人们对既定秩序的忠诚,加深了爱国主义情感。

  在这一时期,古典自由主义者倡导不受约束的市场,反对政府干涉经济;而穆勒则部分继承了功利主义的思想,主张用国家行为改善贫困阶层的生活处境。

  乌托邦社会主义在19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2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其核心是工人阶级对压抑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胜利。但是,后来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更强调通过民主政治在既有体制之内实现合作与和平变革。

  而这一时代的中国,却是君主专制的高峰。所谓的康雍乾盛世,较之前朝各代,人口增长很快,但底层百姓生活贫苦。另外,清代的思想控制超过历朝历代,文字狱的数量之多,波及范围之广,均为前朝所无。

  5. 否定之否定后,民主被普遍认同

  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更让人们对于西方长期以来施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产生了怀疑。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对于民主的信念更加坚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因为巨大的贫富差距,一些思想家对民主冷嘲热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民选政府无法满足民众对物质的需求,一些反民主的政客趁机利用民主程序来破坏自由民主制度,激进民族主义、反犹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得到了许多选民的支持。

  一定程度上,人们出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因此需要一个替罪羊作为发泄出口。在德国,希特勒破坏了魏玛民主,利用德国民众对一战后果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在意大利,墨索里尼放弃了早期追随的社会主义,建立了法西斯主义政权,连萧伯纳都对他表示钦佩。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更让人们对于西方长期以来施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产生了怀疑。趁此机会,法西斯主义迅速崛起,希特勒不久之后成为德国元首。在当时,苏联看起来蒸蒸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人痛定思痛,对纳粹之前攻击的自由民主建立了更坚定的信心,左翼右翼一致认为应当重拾启蒙话语,但双方开出了的药方。各国开始建立福利国家,以化解社会冲突。本书没有提及的是,美国的小罗斯福总统更早开始了这一进程。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的规模和政府权力也扩大了很多。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在国家干预和自由市场之间采取中间路线,他的思想在二战之后几十年成为主流。

  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对福利国家表示了质疑。到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都成为了哈耶克与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支持者,80年代中期之后,社会民主的平等和终身福利被认为既不可持续也不可取。

  但是,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并没有使西方的自由民主政治被世界各国广泛拥抱,2008年的经济危机导致了人们对于政府放任市场经济的怀疑。后现代主义、差异政治、移民和认同、民族主义、罗尔斯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等政治思想交互缠绕。自新世纪以来,人们呼唤理性的政治,通过辩论、妥协和协商一致改善人类状况的规划。

  《政治思想简史》对西方几千年来的政治思想做了清晰明了的阐述,显示出超强的把握能力。限于篇幅所限,有些议题未能提及或展开。但是,就一本简史而言,本书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人类应该建立怎样的制度,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这一问题将长期困扰世界各国的政治思想家。因为不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不同,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是,没有人会否认,在人类所有的价值序列之中,总有一些基本的价值观为人类所共享,只要以此作为起点,人们不难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正因为有着趋善避恶的本能,人类才能对自己的前途保持一些谨慎的乐观。

  《政治思想简史》读后感(四):书中提及的重要著作(大致按时间先后排序,附作者主要思想)

  

一、城邦与共和国(公元前400—公元400年)

l 荷马:《伊利亚特》、《奥赛德》

  ——强调对神的信仰、人类英雄主义。

  l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斐多篇》、《理想国》(成于其理论形成初期,哲人王凌驾与法律之上)、《政治家篇》(成于其职业生涯中期)、《法律篇》(成于其生命最后阶段,提出可以用法律取代哲人王)

  ——终生致力于寻找“政治威权主义”的统治模式;推崇理想主义与形而上学,认为少数精英对“形式”的探索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前提。

  l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

  ——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美好社会表达质疑,认为理想模式缺乏经验支撑;支持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提出的构建政治共同体的想法;认同等级制度;认为精英与普通民众之间应当妥协;强调法律与公民教育。

  l 伊壁鸠鲁:《物性论》

  ——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满足于物质需求,排斥政治活动的参与,与苏格拉底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l 西塞罗:《共和国》、《法律》、《论责任》

  ——认同斯多葛主义的自然法学说,认为人有义务追求高尚的灵魂,进行理性的工作与生活。

  l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继续发扬斯多葛主义的精神;强调人在恶劣社会环境中自我净化的重要性

  l 奥古斯丁:《忏悔录》、《上帝之城》

  l 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民法大全》

  ——为大陆法系民法典奠基;融入西塞罗的思想。

二、君权神授(公元400—1500年)

  l 圣保罗:《罗马书》

  ——上帝高于世俗国王,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来源。

  l 约翰:《政治家手册》

  l 但丁:《论世界帝国》

  ——支持恢复王权,批评教会的恶劣影响。

  l 马西利乌斯:《和平保卫者》

  l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论蒂托·李维的前十本书》

  ——反对教权主义,呼吁改革;赞成共和制,但认为公共精神腐化时需要专制。

三、主权国家的出现(1500—1700年)

  l 马丁·路德:《世俗权威:多大程度上应该服从》

  l 让·博丹:《国家六论》

  ——主张宗教宽容,反对将政治与宗教结合后强制推行特定的宗教信仰或迫害异教徒。

  l 霍布斯:《法律的元素》、《论公民》、《利维坦》

  ——强调实用主义;国家是必要的恶(最残暴的政府也比没有政府要好)。

  l 詹姆士·哈林顿:《大洋国》

  ——财产是政治权利的关键。

  l 约翰·洛克:《政府论》

  ——契约理论、自然权利与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强调个人主义。

  l 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反对加尔文主义的信仰;提出了对自然法的有力解释(人不得伤害他人;人不得侵占他人财产);认为遵循自然法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否有上帝都一样。

  l 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

  ——坚持真理需要自由而公开的斗争,但不是追求所谓的胜利。

四、从臣民到公民(1700—1815年)

  l 伏尔泰:《哲学通信》

  ——不支持共和主义,认为人民可以享有自由,但是需要由君主统治。

  l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分析了最适合推进公民自由的宪法架构)

  ——尝试找出社会领域中的“科学规律”,认为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永恒的法则;认为共和国制度只适用于小国,大国需要有限君主制(通过三权分立制约)。

  l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

  ——强调集体行动和共同体价值(与洛克的个人主义截然相反);认为财产权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隐含了一定的反自由与专制的倾向)。

  l 托马斯·潘恩:《常识》、《人的权利》

  ——批判英王乔治三世,控诉君主制度;认为“宪法是政府的先行,政府是宪法的产物”;将政治思想大众化。

  l 《联邦论》

  ——支持联邦主义,认为国家若想强大必须现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强调公权力之间的制衡。

  l 埃德蒙·伯克:《法国革命论》

  ——谴责革命者对国家传统的漠视;认为社会变革需要以经验为支撑,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洞理想。

  l 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

  ——倡导乌托邦无政府主义。

  l 大卫·休谟:《政府的起源》

  ——不同的政治制度之间只存在相对的优缺点,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推翻反动政府的实际原因不是为了捍卫自然权利而是为了追求更佳的治理效用。

  l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反对酷刑与死刑,强调司法修复功能;建议对法律进行改革,以便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

  l 亚当·斯密:《国富论》

  ——国家的三种核心职能:保护社会不受外来侵害;保护一个公民不受其他公民侵害;建立公共机构并行使公共职能。国家不能干扰自然供求法则。

  l 伊曼努尔·康德:《永久和评论》

  ——呼吁建立一个国家联盟,建立一个致力于保护普世权利的法律体系;并认为这个目标在共和政体下可以得到最好的实现。

  l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

  ——该书被誉为西方女性主义的知识宣言;批评卢梭对女性的迂腐观念;认为女性应当在教育与就业等各个领域享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

五、意识形态与平等观念(1815—1914年)

  l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质疑保守主义对民主政治的不信任;认为平等主义与政治民主在西方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对多数人的暴政也存在一定的戒心。

  l 约翰·穆勒:《论自由》、《代议制政府》、《政治经济学原理》、《妇女的屈从地位》

  ——拥护个人主义,同时肯定共同体价值在促进人类福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所有僵化的信仰和意识形态持善意的怀疑态度。

  l 托马斯·希尔·格林:《政治义务原理讲稿录》

  ——阐述新自由主义理论基础;肯定自由主义对个人尊严的守护价值;强调共同行动的积极意义。

  l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女性被视为财产,解放女性是反对私有制斗争的一部分;批判工业现状。

  l 马克思:《资本论》

  ——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胜利。

  l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文明及其不满》

  ——对人类的基本理性及其在不同文化中进行批评性思考和统一推理演绎的能力提出质疑;认为政府的主要任务时遏制人性内在的反社会性和破坏性倾向。

  l 列宁:《怎么办》、《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认为社会主义学说不可能从工人群体中自发产生,需要精英领导阶层带动;强调组织纪律与方向感。

六、瓦解和不确定(1914—2010年)

  l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西方文明在中世纪已经达到顶峰,而对于现代自由主义和大众文化的贡献乏善可陈。

  l 希特勒:《我的奋斗》

  ——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强烈反对当代西方价值观(包括民主、自由人道注意和多元化);20世纪极权主义思想的标志。

  l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赞扬富有创见的少数派的领导,贬低世俗的民主和唯物主义。

  l 艾略特:《荒原》

  ——对战前西方错误的乐观主义和自豪感的犀利指责。

  l 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

  ——放弃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设想,主张“一国实现社会主义”。

  l 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必须运用理性批判、通过民主制度捍卫个人和群体的自由。

  l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鼠疫》

  ——“极权主义声称要消灭罪恶,但没有一个罪恶比极权主义本身更罪恶的了”;批判现代社会的荒谬性,但鼓励人们努力创建一个更好的社会秩序。

  l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一九八四》

  ——反乌托邦,批判扼杀个人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

  l 阿瑟·凯斯特勒:《中午的黑暗》

  ——反乌托邦,批判扼杀个人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

  l 霍布豪斯:《自由主义》

  ——公民社会的目的不是支持少数精英,而是照顾大多数民众。

  l 理查德·亨利·托尼:《平等》、《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认为资本主义必须摆脱早期的激进个人主义思想,接受共同体价值。

  l 凯恩斯:《合约的经济后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批评一战后战胜国对德国的苛刻待遇;认为国家应当增强对经济的控制,调节市场规律。

  l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批判凯恩斯的主张,认为国家干预会给个人自由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l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要为自由主义制定一个强有力的战略,捍卫平等和人道价值观,以对抗相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攻击。(思想实验:无知的面纱)

  l 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

  ——主张个人权利不可侵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