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罪行与沉默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罪行与沉默的读后感大全

2020-10-19 02:20: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罪行与沉默的读后感大全

  《罪行与沉默》是一本由[波兰] 安娜·比康特(Anna Bikont)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6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罪行与沉默》精选点评:

  ●原来我波兰人名也记不住

  ●欧洲反犹非自纳粹开始,而是由来已久,波兰人一面夹在欧洲列强之间备受凌辱,另一面却是对更弱势群体的残酷压迫,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与人性的矛盾可见一斑。

  ●残忍的手段让人触动到颤抖。怎么能直接把刚出生的孩子闷死………人类有信仰是件好事情,可是有一种信仰极端到要去杀光别人。承认历史吧,否则永远不能和平。

  ●索恩出的还是bucuofe

  ●罪行与沉默里面不妨有支持不要再重提历史的这一部分人,但是基于的视角更多是处于自利自保角度出发,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看待历史的角度也阻断了过去为我们提供自省的机会。历史作为一段过去式为何对我们的如此重要?历史不是我们苛责的工具,而是提供一个我们反思当下,不断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达致更为美好的世界。历史与当下,交叉复杂的利益冲突,人们畏惧历史的声音,若因为畏惧隔断过去与现在,历史的重演就在试图阻断的那一刻再次轮番上阵。

  ●由《邻人》一书引发的争议而来,不过视角和写法不同,更多偏重的与其说是历史的真相,不如说是对记忆的争夺;这不是历史考证(全书几无注脚),而是深度调查的纪实文学,类似《二手时间》的写法,克制而不晦涩,配得上这一屠杀事件的苦难。非常沉重,在记忆之战中,真相并不必然会获胜,因为真相可能会威胁到太多人的利益与认同。译本流畅,但不止一处(如p.171/479)将纳粹的swastika旗的符号卐错标成了卍,这是不应该的。

  ●虽未亲睹,宛如目见。总之,人性经不起考验,也不要试图去考验。毕竟,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耶德瓦布内大屠杀是我非常关注的题材,三辉出版的那本《邻人》篇幅太短,还不够满足我对这段历史的探索欲。但是吐槽下封面涉及和装帧,已经厌烦了社科文献出版社总是各种元素拼贴的封面设计,花团锦簇乱七八糟故作高深,其实不知所云。此书的装帧像童书一样设计成较大的开本,对于我们等爱躺在床上看书的人拿着实在不方便,内页又有很多很多空白,实则不需这么大的开本,希望第二版改进下

  ●材料组织对于通俗读物来说完全不及格……日记放进来是不是有点敷衍啊(。不造算不算合格的学术书。以及,波兰不愧和匈牙利共为欧洲地板。

  ●震撼人心

  《罪行与沉默》读后感(一):罪行与沉默

  1941年7月10日 ,波兰耶德瓦布内发生了骇人听闻的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与德国法西斯的屠杀事件不同的是,本次事 件只有很少几个德国军人参与,绝大多数参与屠杀的是小镇上的波兰人! 在这部震撼人心的历史作品中,波兰《选举报》资深记者安娜·比康特以日记为线索,其间穿插了15位犹太人的故事;通过采访幸存者和见证人,展现出针对犹太人的仇恨是如何一步步加深;记忆后面隐藏着怎样的谜题;他们为什么要制造这种毁灭以及他们为什么要拒绝承认。作者由此反思了关于战争、族群矛盾和人性。

  《罪行与沉默》读后感(二):《罪行与沉默》(作者:安娜·比康特)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高度组织化的军队才可能实施一场大屠杀,然而随着关于20世纪战争史的不断披露,另一个群体浮出了水面。他们是谁?他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手无寸铁的平民,昨天可能还在街道或村口与人交谈,今天就突然朝向一个方向奔去完成“使命”。与此相关的书写正在增长。  

  而《罪行与沉默》以“直面耶德瓦布内犹太人大屠杀”为副标题,要呈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大屠杀。1941年7月10日,耶德瓦布内镇上的波兰人对该镇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侮辱和折磨,最终将他们赶进一个谷仓并烧死。镇上1600名犹太人,仅剩下7人。波兰裔美国历史学家杨·T.格罗斯于2000年出版的《邻人》(已有中译本)书写了这一段历史,所统计的数字举世震惊。《罪行与沉默》的作者安娜·比康特则是一位波兰记者,自20世纪末起长期关注大屠杀,并因此获得过当地“历史写作政治奖”等奖项,在该书中她通过法庭访谈和见证人口述,再现了当年小镇的群体关系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分裂,被政治势力导向大屠杀,也再现了此后数十年其他政治力量怎样控制审判、出版和报道。所谓人性,所谓文明,如何被政治影响,其过程在书中得到了部分解释。新京报·书评周刊-2018年10月3日-书情

  《罪行与沉默》读后感(三):罪行与沉默

  1941年7月10日,波兰耶德瓦布内,占城市一半人口的波兰裔居民屠杀了另一半的犹太裔居民,而在此之前,他们比邻而居,虽算不上融洽,至少是相安无事。就在扬·T.格罗斯揭露耶德瓦布内大屠杀的著作《邻人》出版后不久,波兰《选举报》的办公室接待了一名不愿对外公布真名的访客,坚称他目击到的事实与格罗斯所述有出入。为了一探究竟,《选举报》记者安娜·比康特亲赴耶德瓦布内,于是就有了这本《罪行与沉默》。

  随着调查的推进,比康特渐渐揭开了耶德瓦布内大屠杀的全貌,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得以再现。她发现,耶德瓦布内大屠杀并非历史的偶然,事实上,就在不久之前,临近的翁索什与拉齐乌夫也同样发生了针对犹太人的暴行,而且当时波兰人与犹太人的关系已远远称不上是相处融洽。波兰政府尽管并没有反犹的意图,事后的审判却是极其随意的。更让比康特震惊并耿耿于怀的是,尽管已是陈年往事,人们依旧对耶德瓦布内大屠杀讳莫如深,是因为暴徒和证人仍然比邻而居一起生活着吗?

  除了耶德瓦布内大屠杀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维度之外,比康特还在行文中穿插了自己整个调查期间的日记,从而为全书增加了另两个维度:经过一个甲子之后,这次大屠杀在事件的亲历者身上留下了什么,以及比康特自己作为下一代波兰犹太人对此的所思所感。这一点与柯文的《历史三调》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罪行与沉默:直面耶德瓦布内犹太人大屠杀 [波兰] 安娜·比康特(Anna Bikont)/[美] 艾丽莎· 瓦莱斯(Alissa Valles) 英译/季大方 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0

  子扉我 2018年秋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上海季风书园微信2018年11月14日

  《罪行与沉默》读后感(四):为了忘却的沉默

  这本厚厚的书更像是作者安娜·比康特的采访手记,作者很巧妙地用日记和采访穿插起来,形成一种有趣的时间穿梭感,来回在历史和现实中转化。对于波兰人在二战中作用的话题,在硕士阶段,也曾经因为构思的一个关于“楔子”理论而产生过兴趣,并因此看了一些著作,介绍了波兰人当时对于苏联和德国人的看法,以及在慕尼黑协定谈判中、谈判后至1939年9月前,波兰人所开展的行动。随后又接触到了波兰人写作的《不折之鹰》,介绍了波兰人不屈的行为,可以说是对波兰人的英勇的粉饰。然而通过更多的著作中所展现的是,这个民族由于长期被瓜分占领,所表露出的对于俄国人的固有的厌恨和不信任,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实际上屏蔽了波兰人对于局势的理解和判断,使其难以形成正确的大战略,也未能就局势发展纵横捭阖,而确保自身的安全。

  如果说卡廷惨案是波兰人的悲剧,那么这本《罪行与沉默》恰恰揭露了波兰人在战争中的另一面,东欧特定的碎片化格局造成了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远比西欧要严重的多,成为不逊于东南欧巴尔干地区的另一个火药桶。在对待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等民族上,东欧民族有着比西欧更强烈的排斥心理,其原因不仅仅是民族上、文化上,也有经济上和地缘政治上的缘故。书中所展现出的穿梭感体现的是耶德瓦布内地区的心理固化,即使一群社会精英在今天依然传承了某种心理要素,而正是这种要素是构成当年那些活活烧死一千多个犹太人的波兰人的心理动因,虽然法制、现实和理智让他们不会再去从事那种野蛮、残酷的行为,但是他们希望忘却,通过否认、回避和选择性失忆来实现,这是一个民族所渴望的集体性忘却。每一个民族针对历史上的某种不光彩的一段,都有着集体性失忆的偏好,因为这是确保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荣耀的滤化器,但是在外人看来,这就是对历史的回避和不尊重。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当然不是,历史学可以打扮、历史结论可以修改、历史的前因后果可以稍作修改而使其大相径庭,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是必然经历了的事件,只要去探究,多方的引证,自然会露出它本来的面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