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读后感摘抄

2020-10-25 00:53: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读后感摘抄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内米耶尔 (Robert A. Neimeyer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精选点评:

  ●2019-3-9 《哀伤治疗》 利用上班间隙刷完,五十分钟 一本 关于科学案列,以及关于临终关怀案列的案列启示 涉及情绪、人的认知等驱动,可以终极障碍,但是书中的出口会给你答案 心得:对于死亡哀伤,人们都会有不舒服的状况看待,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五十六个案列的不同方法,可以給那些悲伤的人.或者面对死亡,死去的人有方法和案列可以去做。 以及我们活着的人,应该怎样面对自己每一天……面对我们至亲的人

  ●对于了解哀伤治疗现今都有哪些流派和治疗方法有帮助,但是深入学习的话还需要真正去实践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吃透学习。用两天时间草草翻完,心理大概对自己想学习方法有了大致了解。 2020年疫情下,又重读了一遍,做过一些哀伤疗愈的个案回头再看,感受会不一样。认真做了思维导图笔记,有需要的可以私信我。

  ●帮别人买的书,没想到自己先用了…在亲人灵堂守夜时翻完了。咨询师的百科全书,作为外行,可以从哀伤治疗入手粗浅了解心理咨询的多种流派和方法(但本书没有系统阐述),有些非常新(例如通过建立playlist来复述故事)甚至近似玄学,也有些实操性很强可用于自我疗伤。第七、第八部分“应对阻抗”和“寻找意义”印象比较深。

  ●虽然从人类诞生开始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在经历丧失,但我们对丧失引起的哀伤却似乎做得并不是很好。大部分人对哀伤采取了压抑、回避,而且我们的文化也不鼓励对哀伤的表达,研究表明,哀伤长期得不到处理可能会引起一个人的情绪及社会功能,会导致一系列的身心疾病。所以对哀伤的治愈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一个课程。 哀伤治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对哀伤的表达,2.唤回生活的美好和希望,3.处理与逝者的联结。书中给出了很多实用性的策略并有案例来说明。很不错的一本书。

  ●非常专业的书,案例翔实,唯一的缺陷是后面的疗法写的太简单了,像教科书一样有些无趣

  ●书中写了很多种不同类别的哀伤治疗方法,是一本专业的治疗书籍,对于治疗师更有指导意义。

  ●不是一本专著,是一本编著,个人我更喜欢看专著,因为同一作者围绕同一观点或理念一路往下讲,那样更有感觉,这本书的话,通过不同的主题,展现出了经历哀伤的过程,并提供了疗愈的办法,对快速了解这些疗法蛮有好处的,但是要真的能成为一名治疗师,去使用某个疗法,那估计要把每个疗法弄本书出来,整体介绍看来还算可以,要用来指导专业工作,还是欠了点。

  ●很全面实用,非常好!!教科书!!又有实际案例和应用

  ●多而杂,一章一个作者

  ●没有体会读这本书就没有感觉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读后感(一):或许你只是缺少正确的陪伴

  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教科书”。之所以称之为“教科书”,是因为书中共有94章,分成十七个部分(根据相关治疗的总目标来划分),从第三章开始,每章首先介绍该章所介绍的方法的适用人群、禁忌人群,然后是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方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运用;接着就是给出真实案例,更好的使读者理解掌握书中内容;最后还有对该章节内容的总结。本以为这本书阅读起来会太过于专业化,但实际上,就算是对心理学是零基础的读者也可以很好的理解书中内容。

  如今的社会崇尚的是高效快节奏生活方式,因此,当我们面临亲朋好友的离世,我们只能有很短暂的哀伤时间,原因诸多,可能是因为繁忙的工作令你无法拥有拥有长时间去悲伤;亦或是你只能表现一小会儿,如果你的哀伤时间过长或者过于明显,那么就会被认为太过矫情,当你想诉说的时候,有些人还会认为你是“祥林嫂”。你的哀伤不被允许释放,可它不会凭空消失。或许大多数人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成长,便可慢慢地消化掉那些哀伤,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可以消化掉悲伤,那么那些在内心深处病毒般的哀伤,在没有正确的干预下,则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丧亲者的情绪和社交,导致丧亲着甚至无法正常生活,甚至是死亡。那么此时,寻找一位适合自己的治疗师,给予自己正确的陪伴,指引和聆听是很有必要的。

  很喜欢书封面那句用红色标记起来的那句话“人之所以快乐,并非刻意忘记失落,而是学会了疗愈”。这不单单指的是失去至亲的哀伤,更是指人生中的失意,而我们要做的是直面那些让我们内心产生恐惧的失意,学会尝试解决,而不是去遗忘或者是逃避。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读后感(二):与哀伤同行

  2019.3.18《哀伤治疗》 对于丧失的哀伤,它比悲痛更持久,丧失者的一念一念之间,有形无形地被悲伤的情绪捆绑,以至于不能更好地生活。这本书所讲的就是哀伤治疗,不需要将情绪(即使是负面情绪)看作一个需要被消除、控制、纠结、最小化或通过转移、隔离来处理的问题,而是应该尊重情绪,将其看作一种资源,大家可以借助它来理解和探寻来访者真正的诉求。 我在本书中最有感触的三种方法是 1.正念指导干预:这些活动包括哀悼、冥想祷告、阅读疗法、情感日志、赤脚行走、深呼吸、创造性艺术活动(音乐、文学、诗歌、象征性活动)以及寻求帮助等,培养来访者的自我觉察能力。 2.行为激活技术。这项技术很容易实施,记录每天做的事情愉悦度和胜任度,被证明能有效改善抑郁。因此,这些技术对于丧亲者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可以用来预防或者治疗抑郁,促进他们重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3.通过指导性的日记进行意义建构:我们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了解: ·当时,你是怎么看待和理解这个死亡事件的? ·现在,你怎么解释这个丧失? ·你的哪些哲学或者灵性的信念有助于你适应这次丧失事件带来的影响? ·相反,这些事件对你的信念有什么影响? ·丧失有没有影响你的人生方向,如果有的话,是怎样影响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又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从长远来看,你将如何在你的生活中找到丧失的意义? “寻找益处”就是去寻找丧失事件的积极结果,去寻找丧亲阴影中的阳光、不幸中的希望。这个可能涉及非常多重要的方面,比如人生目标、价值感、目标、和他人的关系。下面的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人们去反思: ·丧失事件发生后,你有没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有的话,是什么? ·这些经验有没有影响到你的优先级?比如你现在看重的东西不同了。还有,有没有影响你对自己的看法? ·你身上有哪些品质或者特点能增加你的复原力?你在别人身上有没有发现一些对你具有支持性的东西? ·这个丧失或者逝者有没有给你一些关于爱和生命的启迪? ·这样一个困难的转折有没有让你更加对你所经历的任何事情都怀抱感恩之心呢?你是否想对某个人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呢? 最后一种方法让我摆脱持续性的哀伤,生活的意义在于人的内在,或许与哀伤同行并不被牵制,把它当作一种纪念方式,会是最好的告别。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读后感(三):《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读后感--- Grief是大脑的一种标记,当时解决不了,记得准备好之后要解决 ---不良思维想法,使用被动聚焦,正念;不良回避行为,使用主动暴露,耗竭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读后感

--- Grief是大脑的一种标记,当时解决不了,记得准备好之后要解决

---不良思维想法,使用被动聚焦,正念;不良回避行为,使用主动暴露,耗竭

  编著:罗伯特·内米耶尔 【美】

  翻译:王建平 何丽 闫煜蕾

  审校 张宁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年1月第1版

  哀伤治疗,因为有需要,才有动力,仅仅是因为王建平经历过哀伤,延长哀伤(本书译者序),于是就有了本书的翻译。这是一种共时性吗?夏皮罗博士,因为自己经历癌症?就有了EMDR的创立(《EMDR:基本原理、范本及程序》)。

  事情的出现创新,似乎最有可能是需要。如果我需要某种东西,所以我去创造他,学习他,研究他,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我是在向自我解释,我为什么要学习心理治疗吗?我需要向任何人解释吗?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本书是一本大杂烩,不系统,学习起来就变得困难,我猜测的是,这是一本适合泛读的,增长见识的书籍,进阶的书籍

  每一章节都是某种经验之方法,大部分并没有说出各种循证的数据,这个可能与这些所谓创造性方法,还是处于领先的体验性领域有关,所有的作者都自感如此方法,有着非常有用的效用性。事实上,这些主观感受,是真的。但并不足以证明她的客观高效性。不仅让人怀疑它的重复性,如此众多的方法中,到底那些才是比较有可重复性呢?有些所谓的艺术性治疗方法,是如此的复杂,是如此难操作,是如此的个性化,可是一种先锋的试验性治疗技术?可需要进一步的简化,提炼化?

  即便想掌握某种书中提到的技术,根本是不太可能的。单单书中提到的关于认知行为疗法为核心的,EMDR为核心的方法,都不是简简单单几页纸可以诠释得了。想真正理解,掌握书中的所谓的各种典型方法技术,需要很多的延展知识。所以此书是一本进一步学习的手册,进阶书籍。

  各种各样的方法里面,隐隐蕴含各种方法流派的核心,使用不同的言语,去展现治疗的效用。例如体验运用,给与纠正性体验,是非常有治疗效应,但是如何获得,给与才是困难的。例如分享哀伤故事,包含暴露的技术含义,包含记忆的更新处理···

  书中方法,比较明显的包含的是记忆处理,认知更新,记忆更新,认知替代,使用各式的言语性方法,把哀伤故事说出来,把逝者说出,说出逝者的积极之处,用以替代。

  另外的方法是,设置在团体治疗中,支持性小组,用以分享,暴露,言语化,大声说出来

  另外的是体验性方法,艺术方法里面的做手工,盒子,旗帜,一些实景性暴露,我理解的是。

  终于还是看完,是不是有一种解脱的感受?显而易见。

  后面的章节,似乎很多都是关于团体治疗范畴的,一般遵从 急性期—各种支持治疗 中间期—团体治疗 后期—个体治疗

  身体生理唤起的治疗—药物,内感暴露,

  情绪唤起的治疗—情绪管理,放松治疗 物理治疗,

  认知的治疗—重建替代认知,

  行为的治疗—想象实景暴露

  以上是突然之间,大脑自动化整合一些知识,冒了出来。可以用一个前意识,进入到意识中的概念来解释?

  大杂烩的一本编著,虽然在后记中,作者内米耶尔声称这是一种反福柯的百家争鸣,反权威的模式。但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收获不算太多,花样太多,表述限于篇章太浅,无法深入理解。

  而且很多各种各样新颖的治疗,成本太高。例如找一个地方,举行螺旋绕圈哀伤仪式(p373本书),太难实施,找到同质性的来访者,本身就不容易。还要找一个地方,简直不可想象,这里面有多难。

  但一些疗法中提到的一些灵活方式,帮助来访者,还是值得称赞。毕竟有时候咨询师需要突破咨询室的空间限制,为了更好的在社会实景中帮助来访者。例如和来访者重游旧地,进行哀悼,例如带来访者(家庭暴力)去获得各种家庭妇联,法律资源等等。虽然操作起来很麻烦,但是,不得不去做。咨询师有时候就要离开咨询室这个安全的环境,冒一些风险,为了更好服务来访者,治愈来访者。

  各种疗法中技术中,有很多聚焦躯体症状,生理唤起,这是不是近来心理治疗的风向,还是我之前忽视生理唤起?中国主流的动力疗法,极少关注生理唤起?所以导致如此?

  这是一个抛砖引玉式的书籍?

  “眼泪并不会消失,悲伤也不会就此殆尽,而是滞留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成为一个未完成的事件,在日后的生活中产生一些莫名的情绪及生理问题”(本书译者序)此种现象学,在临床中非常常见,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为什么滞留,为什么未完成?因为大脑借此留下 标记,用以反复提醒大脑自己,记得要解决这个,避免重蹈覆辙?所以那些消极事件,就好像是某种缺陷,需要克服,只有那些可以克服这种缺陷的族群,才有资格适应下来?这种解释似是如非,难以验证。Grief是大脑的一种标记?当时解决不了,记得准备好之后要解决?

  “能够找到正确的认知是很重要的,并不是每一个消极的认知都能被改变,也不是每一个都需要去改变—虽然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误解:认知行为治疗师的目标就是要做这些事情。”(本书p160)当然这仅仅是目标的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罢了,认知行为治疗师的任务改变可以改变的消极思维,适应不可以改变的现实。

  对于思维想法

  关于正念=被动聚焦?焦虑=主动聚焦? 本书P41

  在患者群体中,来访者中

  主动聚焦—产生压力 病?

  被动聚焦---享受 治疗 正念?

  对于行为,反其道行之

  主动暴露—治疗

  被动暴露---回避,疾病

  为什么?

  所以我们应该对不良思维,使用被动聚焦,正念,接受;对不良回避行为,使用主动暴露,耗竭,加压。

  Dick_Zhao

  20190218

  佛山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读后感(四):序言与后记

  序言

  在外行人眼里,哀伤治疗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讽刺的是,其实不仅外行这么看,许多专业助人者也持有这样的观点。之所以认为它简单,是因为他们认为丧亲是人类普遍的经验,而且可以使用一些基本的、成套的技术来进行辅导,包括共情式的倾听、正常化来访者的反应,施以心理教育,还有在哀伤的不同阶段提供一般化的支持。然而,哀伤治疗与辅导其实并没那么简单。这是因为,许多哀伤咨询师及治疗师的经验都证明,那些改变生命体验的丧失会大大地动摇生者的人性,甚至是粉碎生者的生活以及其他的林林总总,而有些丧失可能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情境下,发生在那些非常复杂的来访者身上的,他们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丧失了一个与之有着非常复杂关系的人。而这种情况大约占到丧亲者的20%~25%。那些希望正常化和支持哀悼者的好心的倾听者会发现来访者需要的远不止于此,可能还需要更多,而这本书就是关于这些“更多”的。

  我之所以决定编纂本书是为了那些长期与我并肩作战、有经验、有思想、技术高超的哀伤咨询师和治疗师,还有那些我有幸在专业工作坊中培训的人员。

  有些天真的、自以为是的帮助者仅仅了解哀伤的阶段理论,或者只是逼着来访者说出他们痛苦的感受,这些理论和做法稍微有一些过时。与他们不同,和我一起工作的许多治疗师已经意识到并有兴趣去学习这个领域最新的一些理论,他们开始去了解实证研究最新的进展,同时他们也仔细地阅读这些资讯,研究和了解特定的个体及家庭的脆弱性,并根据这些内容去调整他们与来访者的工作。令我印象更加深刻的是,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这其中包括一些以研究为基础的针对特定问题的治疗,如针对创伤性反应的、依恋议题的,还有一些非常有创造性的实践,比如运用叙事治疗、艺术治疗、仪式治疗来满足来访者一般性及特定的需要。当然,在我认识的这些治疗师中,即便是最倾向于折中主义和最乐于实验的治疗师也没能做到:用一个人的实践覆盖了所有可能的干预方法。但是,哀伤咨询师及治疗师的共同体齐心协力、精心打造了一张丰富的治疗方法单来协助丧亲者;我们编著这本书的目标就是想在这些专家之间以及专业领域之外来分享这些实践经验。

  本书的第二个目标更加微妙:一方面,继续推进哀伤的学术研究及学术交流;另一方面,也希望推进研究与实践的交流与沟通。当然,这个目标也不是本书才提出的新目标,在过去我们就在不断地努力倡导科学工作组织(Bridging work group,2005)与专业组织如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之间的互育互利。而事实上,目前这个项目已经体现了这个目标,并且延伸与扩展了我和同事们的努力,因为在这本书当中的绝大多数章节都是由著名的丧亲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合著的(Neimeyer,Harris,Winokuer,&Thornton,2011)。本书的贡献来自三类人:

  1.在丧亲及哀伤治疗领域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的学者和理论家。

  2.采用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方法增加了对丧亲干预知识方面顶级的临床研究者。

  3.这个领域的从业者。毫无疑问,他们不断地推动传统实践工作的创新,但是他们并没有很多机会在机构之外去分享其高超技术。

  假如这本书能够引起从业者的关注,使他们了解目前学术和实验室研究中许多新出现的原创理论和方法,假如这本书能够唤醒研究者注意到现在有许多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这些实践使得这个研究领域如此具有生机和活力,而不仅仅是他们目前已经研究过的东西,那么这个项目就是成功的。

  在结束之前,也允许我说说邀请参与编写本书的贡献者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邀请了几个人花了几章的篇幅来撰写哀伤治疗的准备部分,作为这本书的准备部分,它的目标是为接下来的工作设定一个框架,我们要讨论特定的技术在哀伤治疗中使用时的关系矩阵。这个框架认为,治疗师至少应该有很深的共情能力和回应能力,能够在面对丧失之痛时毫不退缩地在场,陪伴来访者在正念的状态下体验痛苦,具有一定的洞察力,能够评估是该将注意力放在来访者面临的身体、心理、社会挑战上,还是应该放在来访者与已故者的关系上。这里面涉及的议题是如此宽泛,所以我放宽了结构上的要求,而是鼓励尽量简洁,让章节的内容能够尽量是读者友好型的。其次,这也是本书的重中之重,在大多数篇章,我都在邀请专家谈论治疗技术,包括特定的程序、形式、处理特定临床问题的方式,还涉及不同类型的丧失和来访者。在这里,我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我尽量找到能够覆盖不同丧亲情境和人群的方法,所以大部分实践都是非常有弹性的,能够推广到他们一开始所针对的情境之外。

  然而,我必须说,几乎没有什么干预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至少谦逊、聪明的临床工作者会说他们的缺陷是什么。基于这个原因,我要求每位作者诚实简洁地介绍了自己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比较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不太合适。同时,我也要求他们非常清晰地描述他们的技术,理想状况是能够将其变成一套可操作的程序,当然,因为我意识到会出现一些比较抽象、宽泛的方法(比如,咨询/联结,使用隐喻性再定义),并不好操作化处理,所以这个只是建议,希望尽可能做到,而不是必须。技术使用一般是放在具体的案例中,这样读者可以充满感情地去阅读,从而反思他们所服务的来访者的情绪。阅读这些案例所产生的痛苦与实际做哀伤辅导比起来都是苍白的,因此我们还有好几章的关注点放在了治疗师的自我照顾上。不管你是在打开还是合上本书的时候,都请你注意照顾好自己。最后,我要求这些贡献者在呈现案例之后有一些总结,说明相关程序及一些方法上的变式,同时提供一些精心挑选的参考文献,介绍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给从业者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考虑到繁忙的从业者可能对这些有用的技术的核心程序更感兴趣,而对于论证它们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没有兴趣,因此我强调了简洁性。我们的目标是呈现在哀伤领域所使用的那些有代表性的方法,它们是一些非常有创造性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许多变式,它们能够在我们通常所采用的工作方式不管用时给我们希望。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会实现我们的目标,并将会推动更多在哀伤治疗领域的创新以及更多实践研究的发展。

  致谢本书的诞生有着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这本著作从最初的理念到现在你看到的出版稿已经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因为许许多多的临床合作者热心地参与进来,分享他们的研究程序以及在哀伤治疗实践中的独创。把这些内容编辑成一个连贯的体系,并且竭尽全力把我最钟爱的治疗实践百宝箱增添进来,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从广义上说,本书应该追溯到我早期所从事的工作经历,我与那些挣扎于丧失痛苦的来访者一起,还有那些辅导他们、充满着勇气的同事一起工作。这本书与过去我所看到的任何临床指导手册相比,都更像是临床工作者和来访者的合唱。他们的声音在这些文字中,有时候发生共鸣,有时候像是和声,有时候像是对一些丧失中出现的共同主题以及丧亲情境下意外出现的希望的反复吟唱、精雕细琢。我衷心地感谢合唱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非常有幸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成为朋友。

  我同样非常感谢我的其他同事,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才使得这本书得以付梓。感谢Anna Moore,她是Routledge出版社关于“死亡、临终及丧亲系列”的策划编辑,她非常信任我,将主编的工作交给我,正是因为她的支持,我才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她给了我许多自由度,充分信任我,我想每个有眼光的主编应该都会非常享受这样的自由。另外,我还要感谢Elizabeth Crunk的辛勤工作,她不知疲倦,至少是从不抱怨。她曾经是我的学生,现在正在追逐她的梦想,成为一名咨询师,她无私地贡献了不计其数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个巨大工程的管理和编辑工作。Kirsty Holme负责本书的排版工作,同样是力图让这本书在视觉上显得非常有吸引力,同时还尽责地修改文稿中的错误。

  此外,还特别感谢我的艺术家好朋友,Lisa Jennings,她非常慷慨地分享了她的想法,将看起来非常有趣的、灵动的艺术作品作为本书的封面,这样的设计不仅让我们感受到逗留在哀伤中的困苦,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陪伴他们的信念,拥有了共同走向目的地的希望。她的设计就像一首歌曲一样唤起了我的感受,我也希望读者们能够产生这样的感觉。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我要表达我最最衷心的感谢,感谢我成百上千的来访者,谢谢你们允许我在那个绝望幽暗的深谷陪伴你们,尤其要感谢的是那些允许我在本书中呈现你们故事的人,正是因为有这些案例片段,才使得各个章节更加有生气。他们的声音承载着丧失的真实情绪,能够超越文字和语言,真正地融入那些与你们有类似痛苦经历的人的生命中去,也定能让读到这本书的临床工作者有了更多的交流欲望和机会。光是想到这些结果,我就心生欣慰。

  罗伯特•内米耶尔博士于2012年2月

  后记

  此刻,当回顾这个浩大的工程时,我发现,在这本书中汇集了哀伤治疗领域中多个与众不同的实操方法。这让我们有机会领略21世纪早期丧亲辅导的发展状况。请允许我大胆预测一下,也可以说这是我的希望,我相信,同时也希望,接下来丧亲辅导领域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相信每位读者都会对其中那些吸引他们的章节细心品读,因此,我按捺住了自己不断重申之前章节中已经出现过的内容的冲动,但我想强调的是一些重要的主题或者发展趋势,希望大家参与评论。毫无疑问,即便不是从编辑的视角,其他人来负责编写这本书也同样可以,最终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我的观点是,这应该是一个多元化、多学科、百花齐放的领域,我会抵制福柯所说的那种“齐常化的凝视”(normalizing gaze),由某一个权威主宰这本书,让原本的大合唱变成一个人的声音(Foucault,1970)。相反,我非常支持多人的混合发声,每个人都为丧亲辅导贡献智慧。我希望通过这本书邀请大家参与对话,而不是任何一个有特权的声音盖过大家的声音。

  首先我想说,在我们这本书里集结了许许多多的观点、理论、实操技术以及学科视角,而这仅仅是心理治疗领域很小的一部分。事实上,如果你去浏览一下我们这本书贡献者的名单,你就不难发现,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国家,这说明了我们这本书本身所跨越的宽度。我们要把不同作者在不同领域富有特色的工作添加进来,不管是儿童的还是成年人的,创伤类的丧失还是非创伤类的,个体的还是家庭的,军人的还是平民的。既然丧亲人群涉及如此之广,我们的技术自然应该丰富一些,能够适应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风格,这并不足为奇。再者,丧亲这件事情本身对一个人生命的挑战和改变是多重的,所以我们也应该关照到多个层面。尝试将这些实操变成几个看起来很有帮助的步骤,这对于专业工作是一个破坏和误导,这样的方式只会被那些早就远离了哀伤治疗临床工作的人,或者仅仅凭借想象去做治疗而早已偏离了科学研究轨道的人所推荐。

  当我如此崇尚哀伤治疗实操过程中的多样性时,是否意味着所有技术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呢?绝不是。事实上,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每一章出现的方法都是作者们比较倾向于使用的方法,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方法对一些人是适用的,而对于另一些人是禁忌的。因此,每个贡献者既推荐了自己的方法,也批判了自己的方法,整本书都是秉持这样的态度,开放地去阐述方法的局限性,非常注重实证的评估。例如,书中所提到的技术:①背后都存在一个可验证的理论;②与目前对哀伤过程及其复杂性的研究发展是兼容的;③既被作为心理治疗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来评估,也被作为特定的哀伤治疗来评估。事实上,我希望这本书既能够给专业从业者提供清晰的指导方案、技术,让他们喜欢使用这些技术,同时我也希望临床科学研究者能够有兴趣对这些技术的效果采用控制性实验进行研究。很明显,本书所使用的这些方法和技术已经在原来小范围被关注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我衷心希望所有的研究者能够对这些治疗技术进行创造性情境化的使用,并对此进行研究,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造一座沟通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坚实桥梁。

  最后,能够在这里呈现和说明这些技术并不是要彼此竞争,贡献者只是希望从自己的学科视角来表达观点,比如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工作、护理、艺术治疗等,他们只是想说明自己学科的合理性和力量。如果读者是折中立场的话,一般会更加认同:哀伤治疗或者丧亲辅导不应该倾向于任何二种既定的学科,所以这些章节之间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冲突的关系。例如,在丧失刚刚发生之后,可以给丧亲者一些仪式或者资源,然后可以再补充一些更加密集的个体化哀伤治疗。事实上,即便是最以循证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技术的选择上也是折中取向的,包括依恋和应对方式、认知行为、意义建构的框架。我相信现在这些方法能够引起大家更多大胆的想象,对它们进行组织、混搭和整合,从而把它们变得更加有用。

  这些珍藏的技术涉及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丧失类型和理论干预方法(大家可以通过这本书的目录看到),我希望读者发现这些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对丧亲人士的那份关怀和同情。没有哪本书能够像这本书一样,对哀伤治疗技术这样包罗万象、综合全面,叙述详尽。我相信这其中大量的方法对专业从业者都是有价值的,也能够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来访者,这里面有大量珍贵的谷物精华等待诸位专家去咀嚼、碾磨、想象和创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