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侦察兵》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侦察兵》的观后感大全

2020-11-11 06:49: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侦察兵》的观后感大全

  《侦察兵》是一部由李文化执导,王心刚 / 金征源 / 王达成主演的一部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侦察兵》精选点评:

  ●部门喝完酒回来,三个人在宿舍观摩吐槽以前的神奇电影

  ●王心刚的脸谱是正角。(补角)

  ●从这部影片认识的王心刚,那时觉得它真帅。

  ●

  ●王心刚,那时的帅哥。

  ●开头一两分钟,男主骑马飞驰而过,配上背景音乐,帅呆了!。剧情,哈哈,怎么侦察工作那么容易呢?怎么敌人都那么蠢呢?角色都脸谱化严重。

  ●无巧不成书

  ●这个电影我看了不下10变,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看这么多遍,就是看着特解气……好多台词都背下来了……

  ●the enemies are like straws to beat. A shot looks like Wang Cheng's martyrdom, but no heroes are dead. Excessively use of close-ups.

  ●看过

  《侦察兵》观后感(一):我一直觉得这部电影里郭锐同志的运气真好!

  比如部队怎么那么巧就遇到还乡头子押送两个八路;郭锐怎么那么巧就在吃饭时听见王队长和还乡头子的重要谈话;黄队长怎么就把那么重要的火力配系图给了刚谈话没多久的“老同学”;郭锐他们去“老同学”家的时候怎么那么巧就真好刚上了王队长来电话……总之郭锐同志运气真好!

  《侦察兵》观后感(二):服装错误并非疏漏,而是刻意为之

《侦察兵》(1974)

  之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奇怪为什么演员会错穿65式军服,以为是剧组极不用心的错误导致,现在看来应该是故意为之,而且不仅是《侦察兵》这一部电影存在这一的问题。

  以65式军装为核心的审美体系在当时不仅是军服,而且是等级/群体划分的一种标识,甚至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正确”。

  这不是当时剧组的疏忽,背后反应了这个时代(尤其是74、75年)的思想世界。这方面甚至可以做一个专题研究。

《南征北战》(1974)

  《渡江侦察记》(1975)

  《侦察兵》观后感(三):儿时零星的影像记忆:期盼一部电影,就像等待过年

  1991年前对影像的记忆,是非常丰富的,也是很有限的。

  现在想来是多么的拘束和悲哀。1991年7月底来深圳后,由于香港两个英文台的关系,才慢慢接触到一些好电影。一个月后,去了海口,在椰树下不担心椰果掉下砸到头,却老牵挂着想要看的电影,于是呆了几个月后再次回到深圳。自此所接触到的乃是全然不同的影像世界。虽然与现在比还比较狭隘,毕竟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而1991年前你对所有影像的记忆,也不过是一个风中少年痴迷于那个年代的片断记忆。

  十七岁时,无知的自认为是看过电影最多的人,一些电影看了两、三遍,有的看了三遍以上。1977年是一个分水岭,十七年间的老电影陆续解禁,1977年之前,则与全国人民无异,无法选择,记得看的第一部的电影是《小兵张嗄》,只有三、四岁,还有《地道战》《地雷战》,1969年的纪录片《珍宝岛不容侵犯》,印记深刻,自然讲的是中苏交恶后进行的珍宝岛战役,1970年看的《列宁在1918》,到现在都还忘不了看完电影后惊恐的情景。一想到那个女杀手手指夹着烟,桌上就摆着要暗杀列宁的手枪和带毒的子弹。那种冷血阴毒的影像,一直就像个女恶魔跟着你,至少有好几年。

  1971年看到了第一部样板戏《红灯记》,记得是在一个斩花厂破仓库里看的,还是独自翻窗进去,因而对这部戏的专注就超过其它七部样板戏。当时片中的唱词几乎能从头到尾能背下来。直到现在,仍认为八部样板戏演得好唱得最好的,还是《红灯记》,尤其是里面的唱腔,排除政治因素,真正体现了京剧多种元素的整合和创新,可谓最为经典的样板戏记忆。

  荒唐的是,那十多年间,人们唯一的娱乐就是上面发动的自演样板戏、宣传表演小分队和反反复复的几十部电影,再就是外国电影。所谓外国电影不外乎苏联列宁的两部(另一部《列宁在十月》),主要是朝鲜、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越南这几个国家的电影。1972年初,看到第一部朝鲜电影《看不见的战线》,那个英俊的马国哲和狡猾的老孤狸间的较量,后来还有《原形毕露》《卖花姑娘》《战友》《摘苹果的时候》等。

  《卖花姑娘》赚取中国人的眼泪最多,没有人不哭的,真是哭声滔滔。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在当时最吸引你的眼球,尤其是《地下游击队》,可是“文革”十年间你最喜欢的电影。游击队员一开始拿着手雷从高楼纵身跃下,深深的震撼着你,画面设置也很美,节奏感强,这与《宁死不屈》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看过《海岸风雷》《伏击战》《初春》等阿尔巴尼亚电影。

  即便社会主义年代的阿尔巴尼亚,仍不乏有着功底深厚的电影艺术工作者,他们所拍的电影不管内容如何,单从影像的艺术追求上讲,与巴尔干地区电影人的真诚相吻合,和它的邻国希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电影风格也颇为相近。但它又有自已独有的东西。虽然现在阿尔巴尼亚电影亮色已少,但有理由对阿国电影仍抱有期待。罗马尼亚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应是“文革”晚期的事。至于越南的电影倒有几部,如《阿福》《回故乡之路》等片。

  其实每个人对儿时的影像记忆既刻骨铭记又感到极其有限,即使现在看到不少世界影坛有关的典籍,也颇感有限,因为看电影都是实打实的花时间,这也是光阴的流逝的一部分。的确,这世界上唯一公平的就是时间,不管你有多努力也不管有多聪明,只有时间是最好的注脚,时间不会让他蒙混过关。谁在观影的时间上花的多并勤于研习,自然其影像的把握,就会更全面更彻底。但前提是你得有电影看,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想想,“文革”十年间,大家都只能坐在一条船上,所以看到的也就是一样的了。那个时期,除饰演样板戏的京剧演员外,最火的演员当属王心刚、于洋、达式常和饰演潘冬子的祝新运。人们崇拜银幕的“英雄”形象,那种高大上的塑造到了一个极致。虽然《英雄儿女》拍于“文革”前,但它是十年间少数几部可以公映的电影,银幕上塑造的英雄自然属于“向我开炮“的王成。那会小,看的电影次数多,基本从头到尾都能“学”下来,尤喜欢模仿安震江在《侦察兵》中饰演的反派王德彪,他的表情特别逗趣,嘴唇动一动,就好像“黄金万两”,惜憾他在1977年就不幸去世。

  《火红的年代》应是“文革”中所看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接着是《青松岭》《侦察兵》《闪闪的红星》《车轮滚滚》《海霞》《创业》《金光大道》《艳阳天》《决裂》《春苗》《难忘的战斗》《南海长城》《南海风云》《小螺号》《红雨》《欢腾的小凉河》《沸腾的群山》等片,还有重拍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动画片《带响的弓箭》等。喜欢看的倒是正片前的《新闻简报》和类似《西双版纳大象》这类的自然纪录片,但是数量极少,较多的是战天斗地的如《红旗渠》《辉县人民干得好》等,内参纪录片如《板桥水库》也看过。

  那十年间,最火的电影应是《侦察兵》《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这三部电影。反正就是人山人海,每部电影连轴转放映一个多月,还是有人看,看的国产片最多的应该是《英雄儿女》,继而是《打击侵略者》《奇袭》《侦察兵》这四部影片,至少都在五次以上吧。由此可见,在一个贫乏荒芜的年代,一个孩子对电影的热爱,期盼一部电影,就像等待过年,真正是一场“难忘的战斗”,更是一件梦幻、坚忍又奢侈的事。

  2003.8.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