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下良友》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天下良友》读后感100字

2020-11-15 01:37: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下良友》读后感100字

  《天下良友》是一本由臧杰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下良友》精选点评:

  ●没意思

  ●jhikjhk

  ●搞杂志的值得一读。

  ●臧杰兄还真是细心,没点功力还真不好找这些资料

  ●2010.1

  《天下良友》读后感(一):良友遍天下——继承者的文字

  《良友》画报1926年2月创刊,一炮打响,创刊号初版3000册,两三天内售空,再版2000册不足应付,又再版2000册,总共7000册,在当年,是非常不错的数目。

  1945年10月,《良友》停刊,20年间,以八开本刊行,共出172期。《良友》共载彩图400余幅,照片达32000余幅,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中国军政学商各界之风云人物、社会风貌、文化艺术、戏剧电影、古迹名胜等等无不详尽记录,可称为百科式大画报。当年就有评论说:“《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良友》在世界五大洲都有销路,当年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都有《良友》,赢得了“良友遍天下”的美誉。各国大图书馆也竞相收藏《良友》,作为了解中国的窗口。

  45年后,《良友》曾多次复刊,但其印象力已远非从前。不乏怀念者,也不乏炒作者。可是当年的兴与衰中,多少故事演绎?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上海,精英汇粹的上海,在历史的浪潮中又掩埋了多少秘密?

  臧杰把自己摆在历史重述者的姿态上,以影响“良友”命运的核心人物为研究对象,那些隐含的生动的鲜为人知的史料,对梳理“良友”史、近代新闻期刊史乃至文化史有着莫大的贡献。

  今人看《良友》,看的是当年它记录的百科式的社会万象。而良友唯一没有记录的,恰恰是它自身扑朔迷离的兴衰史。这些关于良友本身的故事,今天看来,对从事书刊杂志行业与文化历史研究者,有着很大借鉴意义。当今良友遍天下,或许在《天下良友》中,我们能隐约找到现代期刊发展的一些隐患和灵感。

  在这个意义上,这本用作者自己话说的“历史说明书”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天下良友》读后感(二):我来说说《天下良友》

  如果只是对市场感召的一种回应,近几年有关像《良友》类民国图书杂志被人们重新复读和复归的热衷,那我们倒有些疑惑了;但如果是传媒出于自身研究的深度考量,那倒是一种向好的时态。《良友》曾经的兴旺有太多可以给当今传媒借鉴的范例,传媒在如何引导文化市场的消费上有太多的事可做,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味地在金钱决定消费的指挥棒下迷失自我,只会离最初的宗旨走得更远。臧杰在书的前言对这一现象有良好的评估,在梳理《良友》的史料后,对《良友》的贡献也有客观的评价 。

  对《良友》的早期研究中,有萨空了的《五十年来中国画报之三个时期》和阿英德《中国画报之经过》两篇著名评述文章,而在现今背景下去重新研究《良友》,臧杰 所引发的“社会公共舆论”话题,却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良友》画报无论从公共空间考量,还是从以刊物为核心的著作编辑群体上考量,都体现了一种生产社会公共舆论,体现政治批判功能的能力。”在政治权力垄断的今天,这样的可能到底有多大?这样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这些还是未知,但类似的努力却一直没停顿,像势单力薄的民间读书刊物的兴起,就是在悄悄中进行的。而要真正突破政治家办报,如何为文人(学者)办报、商人办报赢得空间这才是我们要好好思考的问题。最有可能的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有关商业、文化、政治及公共空间的同构)出发,应该说《良友》画报所体现的正是在商业基础上建立起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像商品一样,想朋友一样,像伴侣一样,它的目的不在于给人以文化上的当头棒喝,不在于取消蒙昧,但未必妨碍它具有启蒙作用,未必妨碍成为营构公共空间的要件,也未必妨碍它被定格为出版史或是画报史上的'明珠'。”这样良好的愿望是令人心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商人有如此良知和高尚的自觉担当?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商业能心甘情愿地为文化建设、公共空间的构造做必要的牺牲吗?

  从这个意义上看,《天下良友》就不仅仅是一本回顾历史的书了,它的份量会因此而厚重。

  《天下良友》读后感(三):天下良友:一本画报里的人生传奇

  在资讯发达的当下,各种五花八门精美包装的期刊画报让人眼花缭乱,使人很难钟情于某一本某一种,人们偶尔浏览解闷,却无暇更无力说清某本杂志某张报纸背后的历史,而近期出版的一本《天下良友》,却执意要用人物和故事串起对一本画报的回忆,为过去一段历史拂去漫长岁月里沉积的尘埃,为世人复原《良友》画报(1926-1945)所记录和反映的时代情境——

  那个时代的上海,既有高品位的精英文化氛围,也存在着追求时尚、通俗娱乐的消费文化。而《良友》画报将这两者兼顾,把握了最合适的度,创造出了“高品位的通俗文化”。它的内容浓缩了中国上世纪20至40年代的时事政治、社会风尚、文学艺术等等,展示整个中国的时代风貌,而非仅仅旧上海顾影自怜的狭小世界。《良友》的风格在于它在官方与民间、政治与文化、文字与图片、高雅与流行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契合点。党、政、军、学界名流纷纷为它题名,老舍、郁达夫、茅盾、丰子恺、曹聚仁、洪深等新文艺作家都乐意为之撰稿。在这里,既有摩登的时尚,也有严肃的政治,既有高雅的文学、美术佳作,又有通俗的日常生活指南。天下的风风雨雨、世态万象都在它上面留下了生动的影子。当年有评论说:“《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有人把它和美国的《生活周刊》相提并论,而事实上:《良友》画报比1936年创刊的《生活》杂志整整早了十年。

  《良友》的消失,是它的遗憾。当文化怀旧的空气四处弥漫,关于《良友》的怀念,自然而然走到了前台。《天下良友》书中插图特意精选代表《良友》画报不同侧面特点的图片,从封面装帧到内页设计都再现当年画报韵味,那些泛黄陈旧、刻着时代印记的图片,仿佛把读者带回一个久远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读来让人温暖。但如果认定《天下良友》只是引读者回顾一本老刊物的怀旧之作,却不完全符合本书的要义。本书重述一份画报刊物的兴衰历史和“老良友人”的前后故事,更多映照的是一个出版业的后来者想要从对先行者的研究和反思中获得一种现实抱负的努力与心情。

  《天下良友》的作者臧杰, 2006年主持创办良友书坊,致力于老良友文化理念传播,主编有《良友》丛书、《闲话》丛书等。他在《天下良友》后记中这样道出自己作为一个现代出版人的心语:“在日复一日的‘文化快餐’制造中,既无大俗也无大雅,我有了一点自我迷失的隐忧……”笔者看来,正是这一点隐忧,成就了这部《天下良友》——也许,《良友》画报在兼顾时事新闻报道和满足市民阅读期待、图片与文字的互补并重、开掘名人资源与坚持自家办刊宗旨这些方面,让迷失的后来人感受到了可以继承的传统;也许,在梳理重述“老良友人”命运的过程中,让作者获得了自身命运的影射、感应和激励。传承与激励,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可以告慰那些与《良友》一样随风而逝的老“良友人”了。

  《天下良友》读后感(四):出版人网书评:我读《天下良友》

  作者/幻化成风 来源/出版人网

  读人物传记不仅可以从更近、更私人的角度了解名人,还可以从中读出许多少为人知的细枝末节。我尤喜欢近代当人物传记,最近读完的传记有《我的父亲张元济》、《王云五评传》、《魅力常青:出版事业模范邹韬奋》、《编辑出版家叶圣陶》、《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及《林徽因传•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还未读完的有《林家次女》。读《林家此女》之所以会中途停掉并非因其不精彩,只是因为几日前偶然看到文洁同学刚买回的一堆书里有本《天下良友:一本画报里的人生“传奇”》,装帧特别,再加上“良友”二字,不禁拿来翻翻,大爱,不可释手,只好将《林家次女》暂时搁置。

  《天下良友:一本画报里的人生“传奇”》,作者臧杰,网名大漠,2006年创办良友书坊,而命名“良友书坊”是作者期望从老良友历史中获取精神动力与灵感启发,“想做就做(出版)。没有传统就去继承。我们把目标直指良友。”读此书,可以感受出作者对良友精神的领悟的确精神独到,对良友文化的向往也非常强烈。全书24开,灰绿色封面,青岛出版社出版。内含大量良友画报及其相关图片,图文并茂,但又不显花哨,历史文化气息很浓厚,虽不能百分之百但作者还是想极力向读者展现了良友风貌。

  为人做传的图书不少,为某一个出版物做传的却不常见。此书以良友画报为主轴,讲述了良友风风雨雨的历史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人(编辑、作家、读者)和事,可谓是为良友画报所做的一本传记。与读名人传记一样,此书也能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良友》,知道了创办和经营《良友》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让加深了我们这样的认识:一种文化不是随随便便、轻而易举、一天两天就可以缔造的。

  良友从1925年由伍联德创办,1938年因抗战爆发迁往香港,1939年2月在上海复刊,1941年9月被日军查封,1945年一度复刊,后因股东分歧而停刊。1984年由伍联德的长子再次复刊,98年停刊。曲曲折折走过七十多年,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一种生产社会舆论空间和都市文化,但其中贯穿着的伍联德、周瘦鹃、梁得所、马国亮、张沅恒、张沅吉、赵家璧、郑伯奇、余汉生、陈炳洪、袁仰安及伍福强等人的理想、抱负、纠结、无奈、斗争、摇摆、心血和情感,众多的读者未必能深切感受,当然这也正是对从事编辑事业的人的教导:编辑向来是替他人作嫁衣裳,只能以读者之乐为乐,要耐得住寂寞。

  因为我学的是编辑专业,所以不可避免的会从编辑出版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我知道这必然会限制我的思维与眼光,但良友文化是很广博的,我自知积累和积淀还不够,能对其中一个方面有所领悟也算感到欣慰,眼光只得慢慢开阔。做出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像《良友》一样做出一番文化,做出一段叫人时时怀恋的历史更需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出版是架在文化与经济之间一座桥梁,它要以文化为主体,从事出版的人必须是文化人,要懂文化,热爱文化,有鲜明坚定的文化观,贯穿于《良友》历史的各个主角,虽然都被各样的世俗牵绊着,但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是热爱文化的,其中以伍联德、周瘦鹃、梁得所、马国亮和赵家璧几个人表现得及其鲜明。伍联德在创办良友之初也许只是出于一种朦胧的文化冲动,但随着《良友》出版经营,他的文化观也明确起来,在第25期的《良友》上提出了“‘良友’的使命是‘以出版业保国育民,以印刷业富国强民’”的希望,很有近代民族资本家实业兴国的精神。而周瘦鹃本身是个文人,他在鸳鸯蝴蝶派与新潮思想之间徘徊,也是其在不断地进行文化思考与选择的表现。梁得所是一个职业编辑家,它试图为《良友》找到文化与市场之间的平衡点,为《良友》树立独立的品格。而马国亮最大的特点莫过于“他身上闪现着充分的勇气和独立性,不为环境所动,能保持个人趣味和立场,对自我的价值认同和对人生的品味与享受,都非常清醒的认知。”可以看出马国亮是非常注重文化的独立性的,不让文化为某个派别所用,只为公共大众服务。我相信各个主角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维护和丰富着《良友》文化,只是有的人被理解,有的人不被理解,这里不再具体举例说明,《良友》留给我们后人的浓厚的文化印象,相信不会有谁将全部功劳只归结到某个或某几个人身上。

  出版是一分文化事业的同时,他还需要经济力量作为支撑。办刊需要资金、市场、管理等因素,否则是无法得到足够的读者使得这个经济体继续运作下去的。在经济上为《良友》作出最大贡献的不可不提伍联德和余汉生两人,伍联德是《良友》的创办人,从最初的资金筹备,到后来的广阔的海外市场开拓和资金运作,与他身后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和强有力的交际能力是分不开的。而后人对余汉生的印象显然比对伍的印象要差的多,并未刻意将其往文化的领域上拉,给他的定位是“脑袋”比较灵活而“口袋”比较紧的人,文中对他在《良友》的经营管理上的贡献倒是肯定了的。书中还多次提到公司因股权纷争而引起的内讧产生的不良影响,也警示了出版者经济问题处理不好同样会毁掉一番文化事业。

  书中还告诉我们出版并不是表面上看组稿、约稿、印刷、发行的简单的过程,它涉及文化理念坚持、资金运作、股权管理、人际交流等很多很多问题,远非我们想象中的单纯,从《良友》的股权内讧,周瘦鹃、马国亮、赵家璧先后出走就可见一般。

  为什么如今的人们会如此的怀恋《良友》时代的出版文化,依我看是因为那样的文化如今已越来越少了,就如同某一种物种将要灭绝时就会有人出来振臂高呼保护珍稀动植物一样,这恰是一种保护高尚的出版文化的呼声。我也常常在思考为什么那样的文化不复存在,总结之后我得出两点结论:一是我们现代人缺乏自主的文化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在加上与世界联系的加强,国内国外各种文化思想汇集,呈现五彩斑斓,但也杂乱无章的态势。我们现代人不断地在各种文化思维间徘徊而忘记了塑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观。作为编辑没有自己的文化观就很难谈坚持,做出的很多东西就流于俗套,缺乏品味。《良友》为什么可以形成自身文化就是它的每一任编辑和负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理想。第二点,我觉得是现代人缺乏耐心。中国的近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动荡、文化产品贫乏、新思想产生,在那个年代里做出版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能够短期见效,人自然比较容易受到激励。而如今出版物极其丰富,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社会生活安定和谐的情况下,出版的社会效益并不会向伍联德那个年代及时见效,再加上现代人本身就比较浮躁,很少有人能够耐心的做一件有意义但见效慢的事。

  有人惋惜地说《良友》是因各种社会和自身因素无奈的夭折的,也不断地有人在研究和关注《良友》,希望能够复刊《良友》,《良友》文化深厚,如能再与大众见面自是大众的福气,但是作为这一种文化,它留给后人诸多思考与启发,也算是完满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