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出纯真年代》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走出纯真年代》读后感锦集

2020-11-18 02:23: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出纯真年代》读后感锦集

  《走出纯真年代》是一本由纪梭·马布巴尼著作,18.00元出版的2008-3图书,本书定价:195,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纯真年代》精选点评:

  ●比较客观地介绍了美国,第一本外交类书籍

  ●与中国关系的部分观点很新颖

  ●未见深刻。

  ●马凯硕的意思非常委婉,我都做了无罪推定了,你美国做的还是有问题。你的问题是你没管理好你的好意所造成的非意识性后果。简而言之,就是美国的权力和影响力是脱节的,霸权是仁慈的但不是全能的,但又启发人们以为霸权是全能的。所以说,马凯硕有战略思想,所言不虚啊。

  ●以其他视角看美国和中国,以及伊斯兰世界

  ●怎么感觉这作者一谈到中国脑子就跟进了水似的……

  ●挺好的,读过这本书,对美国的印象没怎么变,反倒是对中国的领导人的观点变了不少

  ●感觉很亲美。

  ●没读完…对不起这本书啊

  ●力荐这本书,给我很深的印象,那种对美国的剖析,至今都历历在目,喜欢!

  《走出纯真年代》读后感(一):其实我觉得题目用无辜年代很好的

  原名叫作 beyond the age of innocence,看完书我还是觉得用走出无辜年代好很多了,译者本来是想这样翻译的,就是最后用了这么一个好让人觉得小青春,小纯情的书名“走出纯真年代”愣是让我以为是本言情小说。囧。

  《走出纯真年代》读后感(二):值得聆听的亚洲舆论领袖

  亚洲政论家Kishore Mahbubani(馬凱碩)已是西方媒体和学界认为值得聆听的亚洲舆论领袖,以一个非欧美外交官的角度看待美国在伊斯兰世界的挣扎,将美国困局解释得很清晰透彻。他强调,美国势必要担负起一个超级大国的责任,不能作为一个普通国家而存在。

  摘录:

  人们普遍相信美国力量永远也不会被滥用,这是因为其立法机关为美国政府设置了一套范围广大的制衡制度。在美国内部没有人可以完全支配美国的力量,因而也就没有人可以在美国以外完全支配美国的力量。P149

  无论在什么时候,当美国政府面临着满足这个星球上60亿人的愿望还是满足美国2.9亿人的愿望之间进行选择时,它当然注意听取的是投票人而不是非投票人的愿望。民主是天定的命运。

  世界上其他60亿人同样受到华盛顿决策的强烈影响,或许比美国人感受到的影响更为强烈,他们除了迎合美国的私利(有时是美国的主要政策)之外,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影响美国的决策过程。

  我们居住在一个地球村里,可我们却只选举照管我们自己一家的领导人,因而,我们一边创造着对世界政府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又在加强阻碍其形成的架构与进程。

  《走出纯真年代》读后感(三):《走出纯真时代》笔记 2010.11.4

  书名:走出纯真时代——重建美国与世界的信任

  作者:<新加坡>纪梭·马布巴尼 Kishore Mahbubani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介绍:新加波外交官。曾连任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许愿院长。

  摘抄

  一个简单的现象可以说明美国通过怎样的戏剧性方式改变了世界。当全球化还没有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时,人类分别乘坐在不同的航船上。我们有时候也会相互间联系起来,但是,我们的命运主要还是取决于我们饿航船内部的力量。P4

  真正伤害穷人的并不仅仅是他们的贫穷,而是他们失去了对明天更加美好的希望,是他们看不见孩子美好未来的希望。P3

  在逆境中取得成功成为美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P3

  哥伦比亚大学的阿兰·布林克利教授曾经说道:“美国人一向对个人能力的信心要大过现实的支持。”关键是社会灵活性思想,即霍拉肖·阿尔杰式的想象。P4

  不能让穷人发挥自己才能的社会最终只能毁掉自己。P5

  当富人能够帮忙时,多数人这么做了。美国公民是世界上最具慈善思想的人,远远超过其他民族。P5

  当今世界一个最为重要的稳定力量就是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社会中出现的大批的中产阶级。P19

  只有在美国的国家利益没有受到威胁时,美国才会真正推进民主。P28

  美国史世界上最最“主要”的国家,是美国的利益而不是美国的良心决定着世界各个角落里的生命是该得到救助还是让其失去。P47

  故意也好、无意也罢,当20世纪末的十年以冷战的结束开始时,这个世界期待着美国提供清楚明了的道德领导来处理这些重大危机,这些危机中的每一个都会给数百万人带来灾难。这些期待可能不公平,乃至毫无道理,但是,它们存在于几十亿人的心中。P39

  《走出纯真年代》读后感(四):冷战末期,美国犯了战略错误---想做个普通国家

  钱克锦

  □报社编辑,广州

  只要触及世界政治,美国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存在。有人真诚地崇拜与尊敬它,有人发自内心地憎恶它鄙视它,并且无时无刻不在诅咒它。

  为什么要爱美国,或者为什么要恨美国?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纪梭·马布巴尼在《走出纯真年代》里给出了他的解释。

  在马布巴尼看来,世人喜爱美国最重要的理由,是美国为世界上无数的人提供了希望:不论出身肤色信仰如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取得成功。皮尤中心2002年曾在44个国家调查了3.8万人,问他们如何看待“生活中能否成功,决定因素不在自己掌握之中”这一观点,65%的美国人不同意该观点,这一比例是欧洲大陆人的两倍,是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人的三倍。美国社会任人唯贤、促人自信,既是很多人移民美国的原因,也被很多致力于改造自己国家的人当成样板。

  美国社会的乐善好施和平等精神,对怀有梦想的世人也是一个激励。美国的富人似乎很明白,不让穷人发挥自己才能的社会,最终会毁掉自己。所以当富人能够帮忙的时候,多数人就这么做了。渗透到美国社会各个角落的民间基金会证明了这一点。

  在国际上,美国的崛起打破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之前几百年都是先进的欧洲在世界各地殖民。而当二战结束、美国成为能够左右全球事务的国家时,它鼓励非殖民化,努力创立一个基于法律和多边机制的世界新秩序,这个秩序允许其他国家发展与繁荣。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马布巴尼觉得,世人称美国为“帝国”是不准确的,因为帝国的存在需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并建立在残暴的统治基础之上。美国并非如此。马布巴尼认为美国深陷伊拉克,是因为它不能像英国1917年在伊拉克那样实行残酷镇压。美国这种新的思维和方式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改变了历史上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关系模式。

  然而,美国现在的国际形象非常差,憎恶美国的情绪飘荡在每一个大陆。这又是为什么呢?

  马布巴尼认为,这是因为在冷战末期,“美国犯下了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它决定做一个普通国家”。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上其他国家几乎都在仰视美国,然而美国此时却决定从很多地区脱身,做一个普通的国家。

  苏军被击溃之后,权力争夺使阿富汗陷入无政府状态,也成了“基地”组织的温床,“9·11”恐怖袭击的策划地。1992年,美国士兵的尸体在摩加迪沙街头遭到虐待后,克林顿政府就决定从动荡之中的索马里撤军。后来再没有介入过非洲,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美国任由人道主义悲剧发生。

  美国这一做法让人看到它不可靠不诚实的一面。当需要时,就是“盟友”,当不需要时,却又可以若无其事地脱身。这种外交要想赢得尊重,实在是很难。

  虽然美国历届总统都宣称美国会为整个世界的利益而奋斗,但实际上它只是和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重视短期利益。对于和自己没有切身利益的地区,美国的行为和政策是轻率的,这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也可以看出。当被问到“为什么美国出手拯救墨西哥而不救泰国”,华盛顿一名官员说,“泰国不在我们的边境线上”。

  另外,美国有时候是“有意地”造成“无心之过”。美国当年要利用抵抗战士去对抗苏联,结果美国不费一兵一卒使苏联在阿富汗彻底失败的同时,也唤醒了抵抗战士们的极端情绪。

  通读全书,可以看出马布巴尼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在提醒美国人要意识到自己和世界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并且希望美国领导人能够反省,重塑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