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心如铁》经典影评1000字
《郎心如铁》是一部由霍耀良执导,白石千 / 吴家丽 / 罗慧娟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郎心如铁》精选点评:
●吴家丽演技真棒
●九零年代香港1+2级片的底色,猎奇之余,也有警世之言。世间从不缺渣男,霸王渣、极品渣,再渣也有市场。当然也不缺痴情女,哀怨女,智商可为负无穷大。其实吴家丽的表演不算非常出彩,得奖符合自毁形象定律。赵雅芝老公黄锦?监制,影市低迷,以1+2级片自救?
●影片描写白石千和吴家丽的情欲纠缠和心理变化过程十分详尽,吴家丽的痴心暗许,盲目爱恋,被她表演得自然逼真,当年吴家丽也因此片获奖。
●不如《溶尸奇案》,虽然影片的后半部分有所升温,但还是不及前者结尾的推理和结局所带来的无力感,当然,吴家丽演技确实不错。
●看似故事围绕高级PUA男主进行,番位李丽珍在前,实际吴家丽才是全片的暴风眼,光探监,法庭两场戏就已经对得起金马影后的桂冠。(李丽珍嫩的能掐出水,罗慧娟美的不可方物
●法庭戏之前的剪辑和节奏,都还是张弛有度。 最后一场凶杀分尸,单看这场戏是相当精彩,放在全片里面就显得太冗余了。成全了吴家丽的表演。 里面的男主算是早年的pua学先锋了吧。在牢里都能追上教会的志愿者,水平也不是一般。
●天下的渣男都是一样的!三级片影后吴家丽~李丽珍太漂亮了!
●靓仔无本心,何况还是道友
●男主演的真是够贱,女主金马影后倒是拿的实至名归,那面部表情,特别是后来吸毒后的状态,都非常好。故事实在平庸,床戏也low,不过三个女人都算完成任务,李丽珍当年真是美翻了,空姐溶尸奇案,拿锯子浴缸分尸那段还不错,不过教会的李丽珍也实在太好哄了
●2.5星。不如溶尸奇案。一惊一乍真他妈烦死我了。杀人的时候好像两个智障。最后吴家丽崩溃分尸那里倒是很cult。结局单独给一星。
《郎心如铁》影评(一):吴家丽散发出令人心寒的邪典气质
吴家丽勇夺金马影后之作,当年凭借此片击败《新不了情》的大热袁咏仪。她在片中发挥出令人心寒的邪典气质,跟黄秋生在《人肉叉烧包》里表现不相伯仲,比如杀人分尸的狠劲以及在监狱里跟教会志愿者发飙的表现。当然最厉害的要数在法庭宣判的那场,情绪由担忧恐惧到内心释然,最后转为笑中带泪的面容,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影片整体而言,没太多离奇的桥段,反而安插了不少软色情的场景,这些跟当年港产三级片的传统脱不了关系。本来男女主角两种叙述视角可以运用得更好,制造出罗生门的效果,可惜导演没在这个方面下工夫。警长那条线索有点虎头蛇尾的无厘头感觉,这跟当年港产片粗制滥造的剧本也有关。
《郎心如铁》影评(二):郎心如铁:改编自空姐溶尸奇案,女主吴家丽凭此片获金马影后
这部电影根据香港真实案件改编,所以懒人先给大家介绍下香港十大奇案之四的空姐溶尸案,因杀人犯案手法过于残忍,所以细节上就不多加描述了。此案是1989年发生的,案中被告黄大卫同时与两名女性交往,引起争风吃醋。这次桃色纠纷令28岁国泰空姐黄紫君被杀,犯案者后来以腐蚀性液体将死者溶掉,此案处理尸体手法前所未见,令这宗空姐溶尸案在揭发后引起极大回响。
根据当地居民供述,曾听到案发单位传来两名女子的激烈争吵声,后来有一把男性声音介入调停,争吵历时约十多分钟便突然停止。后来该单位传出难闻气味,于是有住客投诉并报警,这才揭发并抓捕了一对男女嫌疑人。次年八月两名被告被判死刑,服刑上诉期间,女被告翻供独揽了杀人罪名改判误杀,1994年才得以释放。而男被告黄大卫服刑期间与来探监女性互生情愫在狱中结婚,后只判了妨碍死者合法下葬一罪当庭释放,但1998年两人也以离婚收场。
郎心如铁剧情基本上涵盖了上述部分,影片开始直接讲述空姐尸体被发现,白石千和吴佳丽被抓并由法庭宣判死刑,可两人异常冷静拒不认罪要求上诉。教会派李丽珍前来探监,不想她和白石千却产生了情愫,令吴佳丽更是伤心欲绝。翻案重审阶段,李丽珍跪在法庭大喊“我老公是无罪的”,另一个镜头是吴佳丽心灰意冷地认罪,只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最后吴佳丽抽着烟看着新闻里当庭释放的白石千和李丽珍结婚的新闻,那个表情里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却唯独没有愤怒,或许是她认命如此又或许是她认清了现实,但事实的真相却并非如此。案发当晚在白石千的忽悠与刺激下,三人都吸了毒,空姐一时激动说要报警,被白石千和吴佳丽联手害死。清醒之后的吴佳丽在分尸溶尸时的狠辣劲,绝对堪称神级表演,能拿得金马影后也是实至名归。
《郎心如铁》影评(三):实至名归的金马褒奖——吴家丽
从《新不了情》里庙街的卖唱歌女开始注意到吴家丽,这位被忽略太多的实力派。即使片中女性重头戏在隐忍大气的母亲冯宝宝和命途多舛的女儿袁咏仪身上,二人也凭出色表演夺得当年金像奖女主女配,但同样提名女配角的吴家丽也是毫不逊色的一抹风景。她将戏班主唱阿玲看似玩笑人生却为了生活坚强打拼、表面卖弄风骚小气抠门实则仗义热忱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同年这部《郎心如铁》也提名了金像奖女主角,不出意料这次输给了同片中的好姐妹靓靓,而半年前两人在台湾金马奖影后之争中,却是吴家丽夺得桂冠,个中因缘想来也饶有趣味。
(第30届金马奖颁奖礼影后吴家丽得奖画面)
这部被网上冠以吴家丽“一脱成名”的“三级片”,真正看过后就知道这些头衔是对演员和作品没有根据的无耻定义。这仅是一部以情色为噱头的犯罪题材电影,或者倒不如说是一部沾点情色的恐怖片(奇情恐怖应该是主要卖点)。而吴家丽则是整部作品唯一的亮点和灵魂所在。相信看过的朋友都对她诠释的犯罪女子印象深刻。
Judy前期对渣男男主的痴恋、犯罪时心理从落寞恐惧到强行扭转极度癫狂的转折、入狱后对男主的失望、对人生悲怆的无感,到最后看透一切的无奈苦痛,都被她演绎得丝丝入扣。她慌乱落寞的眼神,对男主全心意的痴恋,极端恐惧麻痹自己的犯罪,法庭上邪魅死心的含泪冷笑,看着男主结婚的新闻吐着烟圈时看穿一切的寂寥,令人不寒而栗,也深深将观众带入到Judy的爱恨痴缠心灰意冷中去。
吴家丽的表演准确精彩,收放自如,同时还加入了个人的表演思考,对人物有所延展,将一部奇情类作品的小角色塑造得丰满立体,令人信服。
1993年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中,吴家丽凭借《郎心如铁》意外击败大热门的袁咏仪(《新不了情》),获得金马影后。凭借这样一部带有恐怖情色噱头的小制作得奖,难免会有所争议,但不可否认吴家丽的出色表演配得上当年度的影后褒奖。同年提名的还有第20届金马影后陆小芬《十八》和叶玉卿的《天台的月光》,在我仔细看过这几部作品后依然认为,尽管陆小芬的表演平实真切、叶玉卿的表现不落俗套、袁咏仪的天赋令人叫绝,但论对人物形象的全面掌控、情绪拿捏的流畅自如,吴家丽的整体表现的确无可争议。
(第21、22届金马影后杨惠姗为吴家丽颁奖)
对一直推崇“文艺至上”的金马奖而言,这次交出的表彰名单十分公正漂亮。另一方面,像这样题材有所争议、制作粗糙作品能够入围,本身也就说明了金马奖极为可贵的包容性。遗憾的是在金马几近60载的光辉历程中并未一直都遵从这样的艺术纯粹性,早期(60、70年代)的金马奖也有宣传爱国、服务党政的功能,即电影奖项设置评判不单纯从艺术层面出发。例如1984年第21届金马奖影后评选中,在《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里饰演金大班的姚炜却意外落败《小逃犯》中的杨惠姗,跌破了当时台湾民众和影评媒体的眼镜。当时的台湾,80年代新浪潮电影所推崇的健康写实片占据头筹,金马评选也看重这一因素,有社会教育意义的家庭片《小逃犯》就获得多项提名。对原作白先勇钦点认可的“永远的金大班”——香港演员姚炜而言,则是输给了当年的电影环境和地域因素,令人唏嘘。
(1984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姚炜饰金大班)
姚炜当时塑造的金大班被感叹为原著人物走出书本走向了荧幕,其精彩绝伦的精准演绎被当时观众和媒体押宝胜券在握,不想最终金马却将影后奖杯给了《小逃犯》中表演中规中矩的杨惠姗。尽管我个人也非常喜欢的杨惠姗也是无可争议的演技派,但当次很可能是金马为弥补未给杨的另一部佳作《玉卿嫂》(白先勇另一部改编电影)提名女主而权衡其两部作品整体表现给了她最佳女主角。而这,又是另一段有趣的故事了。
(第30届金马影帝成龙亲吻祝贺吴家丽得奖)
反观当时得到影后的吴家丽,她后来讲听到结果宣布的瞬间自己是不敢相信的,愕然的同时也喜出望外;同时后面开始有人问吴家丽是谁?郎心如铁是什么电影?让人觉得略有心酸。
出身于TVB演员训练班,作为一位有实力却不够知名(尤其金马奖主要面向本土电影)的女演员,吴家丽足够努力也足够有功力有演技,这一次对她的褒奖实至名归,也说明她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七次提名金像奖(1989年凭另一部监狱题材作品《第一茧》获女主角提名,之前看过,表演成熟老辣令人震撼),1999年凭《流星语》中感人肺腑的善良女子兰姐夺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其实力在香港影坛有目共睹,她说自己觉得很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