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读后感精选

2020-11-21 02:03: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读后感精选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是一本由弗洛伊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2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精选点评:

  ●文明是枷锁还是福音?。。

  ●这本小书应该早点读,非常重要的基础文本,当代思想家所关注的大部分问题在这里都已经谈到了。

  ●一种幻想的未来比文明及其不满好,个人感觉

  ●文明意味着压抑

  ●爱本能和死本能之于文明

  ●弗氏对于文明的态度似混杂着骤然的悲观和隐隐的乐观。文明的作用无非是调节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继而又不得不陷入社会关系本身产生的矛盾中。弗氏认为共同利益并不足以让人类组成同盟,爱和性欲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忽略事物的复杂性显然是不明智的,这必然要求承认构成同一事物的多种因素的存在。但是这些因素是否能够追溯到某个单一的源头,从一元性中又如何衍生出矛盾,这些矛盾能否最终被调和成统一的目的,使文明臻于圆满?这些问题的答案依然未知。

  ●弗洛伊德认为,一种文明规则能得到内化的程度,就是文明成员的道德水平;人类可能获得的狭义的幸福,是有关个人力比多的经济利用的问题。关于罗曼罗兰oceanic sensation的回应,挺有意思的,两种人的对照。

  ●您过时了

  ●弗氏认为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爱欲(即生的本能)与攻击(死的本能)的斗争上的 文明的发展一方面要寻求人类自身的幸福 另一方面人作为个体的本能表达不断被文明力量压抑 这种压抑体现在要求个体对建立文明的这样一个群体的认同感 所以文明发展的本身可能是一个悖论 也就在这个背景下西马才有了市场

  ●非常仔细的读了。弗洛伊德晚年研究的社会学。视角新颖,单人有很多漏洞。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读后感(一):幸福的出路

  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矛盾性。一方面,文明是对自然的胜利,带来了科技的进步;但另一方面,文明的发展意味着对于本能的限制。

  如何协调文明和本能的关系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实际生活的问题,尤其对于正处于理性化进程中的中国公民。但弗洛伊德没有指出真正的答案。唯一的提醒是,每一个人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得以拯救,即关注我们内在的心理本质。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读后感(二):人类幸福感模型

  这是第一次阅读弗洛伊德的书,感触颇深,一套体系横贯个体灵魂深处到整个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宏大跨度,证明了弗洛伊德的伟大之处。他的人性基础可以从根本上消解了和融合以往因文化及文明的多元造成的各种社会理论,文明可以各种各样,但人性却是统一的。足见其解释力

  以下是我从书中提炼出的人类幸福感模型,可以简明扼要地反映弗洛伊德文明思想的精髓。

  Y=(L-A)·C-B

  Y 人类幸福感

  L 人的力比多总量

  A 文明所征用的人的力比多

  文明对人的监控压制程度

  C 力比多经济利用函数

  此外,对于人云亦云的东西,还是亲自去一探究竟为妙,比如对于弗洛伊德是否在低俗地整天谈性。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读后感(三):杂谈

  建筑大师密斯非常喜爱的一本书,他读了好多遍,并且坦言自己有些内容直到老年时依然不能完全理解。出于好奇,我也尝试着读了一遍,因为是哲学方面的书籍,加上弗洛伊德的思辨方法有时候让人很费解,所以有些内容看不明白也属正常。

  文明和宗教这两个词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往小了说,也可以理解成国家的制度(资本,社会亦或是共产这些美好的未来)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就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标是带领中国人民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在这个美好的憧憬下,将这个愿景升华到可以控制大众本能愿望的高度,使大众接受这些高度理性观念的教导并能够团结一致,充满热情的去执行这些意图,乐意亦或是接受放弃本能的满足,最终完成重大的成就——或许能完成所有可能的成就。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的植入与认同,宗教亦是如此。

  宗教一直是国家政治的一种有利的工具,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同时又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毕竟在国家机器运转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大众和国家制度充满对立和敌意的情况,人们抱怨生活的痛苦与压迫感,这时,宗教就为这些人提供了满足愿望和抚慰的功效,这对于国家的管理及运行是非常有利的。制约方面就不多说了,应该很好理解。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读后感(四):一点随思:爱欲与契约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文明”很简单,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的所在,主要由两点构成:一是人所具有的特殊知识和能力,用于认识和改造自然;二是人在面对自然的无力和恐惧时结成的相互之间的帮助规则,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个人对自然的进攻性需要,后者则是个人对自然的防御性措施。在这里我们又可以继续进行佛洛伊德意义上的分类:前者更多的体现了爱欲即力比多的破坏性本能,后者更多的体现出了爱欲的另一种本能即死亡性本能,这也综合表达了爱欲和文明之间的潜在关系。

  弗洛伊德是一个反宗教主义者,他认为宗教借助了人类起源阶段对自然的恐惧和父权的匍匐而得到了先入为主的有利地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应该将权力移交给逻辑和理性所拥护的科学。在晚上去游泳的路上和游泳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继续思考着文明的两大构成和宗教以及契约之间的隐性联系,得到了一个初步的观点,那就是宗教更接近文明的第一个特征,是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首先使用的方式,面对强大的自然力和父权崇拜,宗教一方面提供了一个统摄人类世界和自然环境的上帝,也提供了一个象征了父权的上帝。宗教在这个意义上是从个人指向群体的文明方式,通过首先解决个人内在化的问题,进而扩大到整个群体的内在化和一体化。而文明的另一个特征则应该是契约,是个人面对群体时所感受到的他人对自己的压力的解决办法,通过约定的形式来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犯,属于从群体指向个人的文明方式,通过解决群体的信任危机来解决个人的生存危机。弗洛伊德在文中提到了“爱欲和需要成为人类文明之母”,我们也可以看到,爱欲和宗教在表达方法上更为接近,宗教象是一种群体性的力比多,宗教的起源也的确可以推溯到图腾崇拜之时,是人类在早期社会中表达爱欲所带来的。需要则可以推溯到图腾崇拜中的禁忌,禁忌中的限定可以被看作是最早的人类用来界定群体生活的需要,属于最早形式的契约。

  弗洛伊德的分析更多的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推导,类似于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对“野蛮人”的分析。但是弗洛伊德的语言充满了逻辑性和生动性,并且有着精神分析学各种案例的支撑。当然他也无法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在面对罗曼•罗兰的“海一般的宗教情感”时,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界定这种他根本没有的情感。对于我而言也存在这种问题,作为一个无信仰主义者要去分析一个把信看作是宗教入口的哲学问题时,也不得不异常乏力,这种判断除了学习弗洛伊德的谨慎和自信之外,我看也的确别无他法了。

  其实弗洛伊德的反宗教学说是和尼采的反基督站在一个坑道里的,只是各自的立场不同,所以射出的子弹不同,但是射向的敌人是一致的。弗洛伊德非常重视勃兰兑斯的理论,而勃兰兑斯则是尼采的崇拜者,曾邀请过尼采去他所在的大学讲学。

  另外弗洛伊德对“负罪感”的分析也值得重视,我还没有对此好好思考,但是隐隐觉得能够对“怨恨”理论有一些启发。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负罪和怨恨是一对反义词,负罪具有一种内置性的对罪恶的认同,而怨恨则是外展性的对他人罪恶的指责。再从另一个角度看来,负罪感和怨恨也是对同一种状态的不同角度的书写,这种状态就是“推己及人”或者说是“爱你的邻人”。在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中,将众人从“原罪”中拯救出来是它的主要目的,而拯救的方式却是基督的因承担重任的罪恶的“死亡”来实现的,这种以基督的大义的“死亡”来强迫个人产生“负罪感”的真正含义在于两点:一是要人产生对权威的恐惧,这种权威不仅是自然的威力、至上的父权,还包括了强大的群体力量,也即“邻人们的力量”,二是要人产生对“超我”的恐惧。前者是对自我本能的限制,后者是对自我愿望的限制,从精神的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上为个人加上了沉重的枷锁,这道枷锁迫使个人“爱”邻人,以维护群体权威的存在。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这种“爱”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因“恨”所生的“爱”,是用“负罪感”来消除对邻人的“怨恨”,以达到文明得以持续下去的目的。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无疑是畏葸和渺小的,我隐隐约约觉得弗洛伊德想极力突破群体权威对个体爱欲的压力,但是从对人类文明的推导上来看,个体无论在任何一方面都是屈从群体的。但我们仍然可以说,是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上吹响了个人从群体中重获“自由”的号角,而号角中所发生的最大的声音便是“爱欲”,他怀有孩子般的幻想,希望整个人类世界能够在爱欲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不 仅有个人的自由,也有群体的公正。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读后感(五):敞开

  “必须”是应该受到诅咒的一个词语,人不应用这个词来给自己洗礼。

  ——毕希纳(Karl Georg Büchner)

  “谁想要世界像它现在的模样继续存在,谁就是不想要世界继续存在。”

  ——傅立特(Eric Fried)

  弗洛伊德所”幻想的未来“简单地讲就是用科学和理性来取代宗教在文明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正如弗洛伊德谦虚地指出的那样:”我所说的一切,只不过是在我之前其他一切更优秀的人士用更完整、更有力、更有影响力的方式曾经表述过的内容“。(P64)

  一开始我是十分不屑于这种观点的,因为我对”灵性“”神秘““三位一体”“涅槃”等宗教观念着执拗的好感。但是我渐渐感到,唯物论才是一种气场强大的存在,是一种只有拥有较高智性的人才能驾驭世界观。试想一下,没有天堂和地狱,没有来世和轮回,我们全部存在的意义只能通过此生此时此地来寻找,这难道不是一种比信仰宗教更为严苛与艰难的生存方式吗?

  不过,在当今都市生活里,无神论者与有神论者的世俗生活并没有太大区别,这或许是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绝大多数人都有着足够多的途径去享受感官刺激,我们都无暇去顾及更宏观更深层的东西。

  然而不管怎样,宗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所在。很多人将中国的问题归结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我们且不论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前提下,中国社会已经运转了几千年的历史事实,即使中国人突然之间全都有了宗教信仰,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吗?正如弗洛伊德指出的那样:”如果宗教成功地使多数人获得幸福,让他们得到抚慰,使他们与生活和谐相处……那么谁也不希望试图改变现存的状况。但是,相反我们发现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发现数量庞大的人群依然对文明表示不满,在文明中感到不幸,而且感觉到文明是一种必须挣脱的束缚。“(P67)统治了世界好几万年的宗教如果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个世界早就臻于完美了。[1]

  但是理性和科学真的能完全取代宗教吗?理性和科学带来的种种弊端不是很明显吗?事实上现在我觉得,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你看一下你的四周就会发现我们已经完全被理性和科学的成果所包围了,我们已经回不去了。现在再去谈论宗教教义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就跟在中国去谈论共产主义信仰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一样是道貌岸然的。[2]

  弗洛伊德在这里采取了一个我很欣赏的态度,他说:”进行非宗教教育的实验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做法,如果这项实验最终不能令人满意,我情愿放弃改革,返回早期纯粹描述性的判断,即认为人类是一种受本能愿望制约的弱智生命。”(P83)他的另外一个相关论述也耐人寻味,他说对于宗教信仰者而言,如果宗教幻想丧失了名誉,信仰者的世界就会崩溃,就会对一切,对文明和人类的未来表示绝望,而持他这种观点的人则不受那种束缚。在我看来,这是因为理性和科学的观点并没有预设一个无法驳倒的世界,一切都是可以修正和发展的。

  当然,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主张,我是持悲观态度的,在他的论证过程中完全撇开了政治因素。理性和科学作为一种能够获得利益的工具,既得利益者是不会将其“是其是所是”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因为那样做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没有什么一劳永逸地改变世界的方案,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心理学角度的方案,逻辑学家提出逻辑学角度的方案,人类学家提出人类学角度的方案,美食家提出美食角度的方案……我们会发现这些方案有着很多互相冲突的地方。但是不要紧,通过这些方案,我们能守住底线,即就算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也不能让它变得更糟。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所有的诚心诚意提出方案的人怀有敬意.、敞开心扉。

  注:

  [1]也许有人会指出这一说法不能成立,因为在一些国家或民族,如中国,就没有被宗教统治过。这里我是在广义上来使用宗教这个词的,中国显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但是”怪力乱神“从来没有被否定过,在儿童世界图景的形成过程中,”鬼神“也一直起到了直接性影响的作用。

  [2]在中国,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无神论者对于宗教信仰者生存状态美好幻想的普遍存在,这种幻想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种“宗教消费主义”。比如,很多人对藏传佛教的信徒磕长头的朝圣仪式充满了敬意,觉得这是神圣而庄重的。我很奇怪,就没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宗教形态吗?这种自虐式的苦行真的是信徒们发自内心想要去做的吗,还是仅仅是本能地去遵循一种传统?他们在这样做时真的没有丝毫痛苦,只有幸福的感受吗?这种行为难道不是佛教里应该破除的一种“执著”的“妄念”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