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庸》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庸》读后感100字

2020-11-21 03:13: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庸》读后感100字

  《中庸》是一本由子思著作,第1版 (2007年9月1日)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305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庸》精选点评: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庸德庸言。还是要努力提高极的高度。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当年读时就最喜欢这句话,如今越发认同了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2016

  ●今年8月初读完,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弄明白,中庸不是简单的折衷,不是妥协,不是骑墙派,不是调和主义,中庸是恰当,是适度,是精确,它既像是一种趋于完美的态度,也像是一种客观科学的方法。

  ●中庸之道,真的是很不容易啊!儒家思想的精华,国粹,活到老,学到老啊!

  ●信仰之书

  ●至诚如神

  ●没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完全看不懂

  ●二十五史观之大略,四书五经细窥其巧,妙绝应难有

  《中庸》读后感(一):刚又读了一遍,一口气读下来,神清气爽,真是好文啊好文

  刚又读了一遍,一口气读下来,神清气爽,真是好文啊好文;

  读完了其他再回头看,厉害厉害

  刚又读了一遍,一口气读下来,神清气爽,真是好文啊好文

  刚又读了一遍,一口气读下来,神清气爽,真是好文啊好文

  刚又读了一遍,一口气读下来,神清气爽,真是好文啊好文

  刚又读了一遍,一口气读下来,神清气爽,真是好文啊好文

  刚又读了一遍,一口气读下来,神清气爽,真是好文啊好文

  刚又读了一遍,一口气读下来,神清气爽,真是好文啊好文

  《中庸》读后感(二):我看的是电子书

  子思写的,文言文,没有细看,大致上其实在讲中和之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其实有点大智若愚的感觉,越是高明,看起来就越平和,让我想到一个故事说有个射箭的人去拜师,然后那位仙翁,手比划着出了个射的动作,就有大雁自动落到他的手上。说人的质量中,和最贵。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另外讲的是厚德载物,以天地做比,讲这样才能悠久无疆。然后我觉得可以用于指导做人的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读后感(三):《中庸》主要内容和意义

  2.3 《中庸》的主要内容

  《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著,论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中庸》写道: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儒家中庸的含义不是平庸的意思,而是适中,无过无不及的意思。《三字经》对中庸进行了论述为:“中不偏,庸不易。”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是适中的意思,不易是不改变的意思。即中庸就是坚持适中,不偏不倚。

  《中庸》读后感(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强调的是修身,即“中和”,美好的气质和人格。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的是正己,不随波逐流,不偏不倚,志向坚定,坚持操守。修养自身,了解他人,了解天理。知道怎样修身,就能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和治理国家。善于继承别人的志向,善于传述别人的事迹的人,即“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成为真正的“孝者”。《中庸》强调“诚”,做到真诚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本性,才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从而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化育万物,即“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做到真诚就能明白这些道理。真诚不仅是对自身的完善,还是对事物的完善。达到博厚高明,即能够承载万物,也能生成万物,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些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就像高大无比的山,浩瀚无涯的水,都是一点一点聚集了起来,承载了万物一样。

  《中庸》读后感(五):三达德“智、仁、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当我们以最高层次的精神和人格境界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目标时,我们可能只会达到中层的境界;而如果我们以中层的人生和精神境界作为追求目标时,我们可能所达到的只是不入流的下层之境。

  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得少。

  ——王峥嵘,文若愚《中庸》

  《中庸》乃传统儒家修行利器。其教育人们自觉进行自我修养、监督和完善,培养至中正仁和。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现在看的人已经很少了,这本书写的很好,有原文译著,也有延伸扩展。全篇中心谓之“中”,即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但实际上除了历史上少数圣贤,常人很难达到,但需要努力向其靠近。而要达到“中”,最重要的可谓“诚”,首先要对自己诚,逐渐达到对所有事物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其他人,对得起天地万物,即可心诚则灵。逐步靠近“中”的过程也是培养自己品德的过程,所谓“厚德载物”,无论做人做事,品德足够了才能装载万事万物,而做人做事也都会成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