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没有妈,活该被打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你没有妈,活该被打聋!”

2020-11-03 21:30:17 作者:笨鸟菌 来源:笨鸟文摘 阅读:载入中…

  1

  你没有妈!

  近日,网传宁德四中初二一女生因被怀疑偷化妆品而被5个学生堵在学校的卫生间里欺凌围殴,同时还有十几名学生在旁围观。

  一群男生一边录视频,一边还在指导如何进一步侮辱被打女生。

  女孩疼痛难忍哭着喊:妈妈。

  打人者还辱骂着:你没有妈!

  戳视频

  ↓↓↓

  视频来源:海峡都市报

  据了解被打女生的母亲是越南人,在女生4-5岁大时就丢下了两个孩子跑回越南。

  女孩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她们姐妹先由奶奶抚养。

  奶奶不久去世后,她们又被交于伯母抚养,然后伯母也去世了,因为妈妈跑了,姐妹俩从小便受歧视,常常被欺负。

  女孩的爸爸陈先生说,被打女生目前正在医院接收治疗,症状为头晕眩及间接性失聪及脸部红肿。

  此事不仅给孩子带来了身体伤害,更是给她的心理造成了创伤。

  

  他现在最希望的是孩子能挺过这个阶段,不要因此造成辍学,给人生造成影响。

  然而想要挺过去哪有那么容易。比起身体上的伤害,那一句:你没有妈!那些围观嘲笑的人,那些无动于衷看热闹的人,才是女生心中最难愈合的伤口。

  2

  校园霸凌的伤害有多严重?

  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往往只是因为与别人有一些与众不同,就被群起而攻之。

  有的仅仅是不善社交、长相一般、有的因为有口音。

  有的甚至只是因为学习好,莫名其妙就成了被霸凌的对象。

  就像东野圭吾在小说《恶意》里所说的:

  “就好像某天突然被贴上恶魔的符咒一样,校园霸凌事件就这么开始了。”

  2018年,初一女生陈琪琪从广西北海合浦县公馆中学的综合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即将开始绽放的花季。

  图源:上游新闻

  陈琪琪曾获得过广州市“三好学生”称号、广州市“硬笔书法”二等奖和广州市省赛征文二等奖。回到家乡后陈琪琪的成绩排在全年级第一位;陈琪琪还获得过合浦县公馆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的“优秀生”称号,妥妥的学霸一枚。

  在笨鸟菌眼里,学霸一直都是很受同学和老师欢迎的群体,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我女儿穿衣服比较偏运动的,颜色也以黑色、蓝色为主。他们就嫌弃我女儿,说她土里土气的。”陈琪琪的母亲袁园说:女儿不会本地的方言,同学也会嘲笑,“有一次,有个女生说我女儿穿得衣服吓到她了。”

  “孩子也和我们说过在学校的一些情况。”有一次陈琪琪回家,袁园发现孩子身上有伤疤,就问是怎么回事,“孩子和我说,是同班同学打的。我还去了学校,和老师说了这件事。”

  老师答应会解决问题,但陈琪琪还是屡次遭到同学的威胁。

  袁园在整理女儿的遗物中发现了同学写的小纸条,以及课本上都写满了自己遭到校园欺凌的诉说。

  一张纸条上写的内容是,“下课后,六楼等你,不见不散”。

  在陈琪琪的课本上,则留有这样的字样:“你替她们背黑锅,被她们侮辱,被打,被骂!”

  “我是欠你钱了,还是吃你家大米了??针对我?啊!”、

  “何必呢,活得这么累,都是一个宿舍,真当我不知么,在背后说我坏话?可笑!”

  “离开这个宿舍”……

  陈琪琪还留给了父母、姐姐、同学等人5封遗书。在给父母的遗书中,陈琪琪说自己很早就已经死过一次了,这次只是再死一次。

  “爸妈,对不起,我不孝。”

  袁园为了了解事发前女儿遭遇了什么,来到学校查看过监控视频,但学校的9个监控并没有记录到陈琪琪跳楼前的情况。

  自己从女儿同学那里了解到,在事发前一天,女儿遭到了校园欺凌,陈琪琪自杀前被多名同学堵在校门口…

  然而致使这一切的原因,竟然只是看不惯陈琪琪的穿着和语言。

  日本青森县一名被霸凌男生自杀前留下的遗书里这样写道:

  “很遗憾,如果没有欺凌的话,我还是想活下去的。”

  “活着很好,但我真的不愿再受苦了,生而为人,真对不起。”

  这些刚刚绽放的花朵,怎能不知道活着的美好。

  只是温暖的食物,爱自己的家人,在痛苦,屈辱,残忍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陈琪琪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另一个校园霸凌的孩子则不得不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

  正读初三的男生小盛,一个月后,就要迎来中考。

  有一天小盛听说同学范某(14岁),要去欺凌一个初一学弟。

  

  他劝说范某不要使用暴力,但对方不听劝阻。

  为了保护学弟,小盛便把范某要打人的消息放了出去。

  导致范某的打人计划被迫流产,范某感到十分没面子。便把打人目标换成了小盛,当天小盛就收到了范某的恐吓:

  从事后公布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出来小盛根本就没想用暴力解决问题。

  事发当天小盛都没敢去学校上课。可是凶手还是穷追不舍!

  最终还是没能躲过他们的毒手!

  小范叫来了自己在社会上认识的“道上大哥”蔡某(19岁)。

  据知情的人说,这个蔡某身上全是纹身,一看就是个混社会的人。

  然后他们把小盛引到一个隐蔽处,一个抱着小盛让小盛不能反抗,另一个往死里打。”

  而15岁的小盛就这样被活活打死了。

  事后,两名嫌疑人因其中一人未成年,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批捕,而不是故意杀人罪。

  根据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数据显示,在校园暴力案件中:

  88.74%的校园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

  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

  31.87%的案件受害人涉及重伤;

  38.5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轻伤;

  27.9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轻微伤;

  如果你不重视,那孩子遭遇的会比你想象得严重的多。

  3

  孩子的恶能有多恶?

  有人说,孩子的恶能有多恶?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都是闹着玩呢。

  被霸凌的孩子只是个别案例,我孩子很乖,不会遇到这些的。

  然而现实中的校园霸凌却无处不在,如果你不在意,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经历过什么。

  云南昭通初一女生在寝室被9名同学轮番殴打,边打边问“错没得”。被打女生始终没有开口说话,也未还手,直至被打翻在地上,围攻9人依然不放手。

  轮流扇巴掌

  一名女生被多名男生围起来殴打

  两男生用铁锁狂砸踢打女生

  楼梯间“爆头”

  殴打脱衣

  逼食垃圾

  围殴罚跪

  然而这些施暴者的手段并不仅仅只是殴打这么简单。

  除了这些,

  

  还有在同学眼睛里塞纸片;

  让同学跪下来叫爸爸;

  堵在卫生间让其吃粪便等等施暴行为。

  这些极其残忍的方式,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做出来,很难想象忍受这一切的孩子,对世界该有多绝望。

  校园暴力的残忍之处,是这些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没有怜悯之心。

  他们可能只是因为莫名其妙的理由,轻而易举就能毁掉一个人。

  而我们疏忽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孩子的身边有这样的恶意存在。”

  4

  无助的受害者

  在校园暴力案件中:

  暴力发生时,只有4%的严重情况老师和家长才会介入帮助。

  10%的情况会有同学朋友介入。

  有80%的情况是没有人伸出援手的。

  这时候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他们在遭到霸凌时不求助同学老师或者是家长呢?

  从很多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受害一方的孩子,大多有这样的特点:

  这些孩子孤独,朋友少,要么是在寄宿学校上学,要么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在孩子遇到麻烦和危险时,父母无法第一时间知晓和觉察,就算当孩子们把自己的遭遇跟父母说的时候,这些大人并不在意。

  他们的回复常常是:

  “没事,都是同学,你让着他点”

  “你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

  更有一些老师或者家长甚至会问出这种混账问题:

  “一两个人还好说,这么多人都针对你,是不是你自身的原因?”

  而本身因为性格原因朋友少,在被霸凌时更是无援可求。

  久而久之,他们受到伤害,不会主动告诉父母。

  他们遇到麻烦,会想办法自己解决。

  他们即便再害怕,也不愿向人求助。

  即使他们被霸凌者叫去教学楼楼顶或者厕所“聊聊”,他们再害怕,也不会向别人求助,而是自己硬着头皮去面对。

  回顾这些校园欺凌的事件,有施暴者,有受害者,也有旁观者,往往事后家长和老师才出现,这并不是老师和家长不关心孩子,而更多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事情想象的那么严重,压根不知道伤害已经到了那么严重的程度。

  而他们发现并介入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

  正是由于长期以来被校园霸凌已经成为了多发现象,而受害者往往无法保护自己的人身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建议「对校园霸凌单独立法」

  提议一经提出,微博炸了,网友们对校园霸凌同仇敌忾,每个人恨不得要给十万个支持。

  确实,立法刻不容缓,至少让遭到霸凌的孩子可以多一份希望,同时也让霸凌者多一分忌惮。

  然而面对校园暴力除了法律,我们也并非束手无策,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抵抗。

  

  5

  面对校园霸凌

  我们能做什么

  世界上从来没有生来就沉默孩子,只有不会爱的“家长”。每一个校园霸凌事件的背后,几乎都可以看到父母的教育缺位,无论是施暴方还是受害者。那么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呢?

  父母要学会观察孩子

  发现孩子遇到以下情况,应该重视起来:

  1.身上出现明显伤痕,且问不出理由;

  2. 孩子的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损坏;

  3.封闭自己不爱与其他人交流,不愿说在学校的情况;

  4. 不愿上学;

  5.出现失眠等问题。

  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生活中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作为最了解孩子的父母,要好好观察孩子的变化。

  明确告诉孩子父母是最坚实的后盾

  如果孩子跟你控诉学校里的事情,不要反驳,耐心倾听。

  无论何时,遭受暴力威胁,不要一个人默默承受,第一时间应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无条件地站在你这边。

  父母的支持,不仅能给孩子安全感,还有反抗的勇气和保护自己的决心。

  尽可能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让孩子多参加团体体育活动,增加社交范围的同时锻炼体魄,增加体能。这样可以使孩子们在遭遇霸凌时,增加其反抗逃脱的能力。

  能保护好自己是最重要的原则。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当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事件时,父母或老师大多时候并不能第一时间帮助到孩子,只有友情才是最好的武器。

  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暴力。

  孩子的世界也是弱肉强食,多结伴而行,也是保护自己的途径。

  老师和学校应该重视

  老师也要学会倾听和观察, 老师不能把所有不至死的校园暴力说成是朋友间的打闹,和稀泥,然后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日常教学应对给孩子们讲述校园霸凌的危害,让可能成为施暴者的学生得到警示,使可能成为受害者的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学校应该进行法律教育,可以带孩子们去参观少教所,可以让他们学习校园霸凌事件的案例视频。

  让他们知道校园暴力的危险性以及实施校园暴力的后果。把校园霸凌事件预防在萌芽状态。

  做一个正义的目击者

  在霸凌事件发生时,受害者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向老师和家长求助,那么围观者或者目击者成为了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很多时候,他们既不帮助霸凌者,也不帮助受害者。在霸凌行为发生的时候,他们会去观看,但是不表明任何态度。

  但实质上,看客角色本身就是对霸凌行为的纵容

  因为霸凌者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强势,而如果目击者表示对这个行为并不感兴趣,或者不赞成这个行为,会降低霸凌者的兴趣。

  除此之外,目击者也可向其他成年人老师甚至警察报告,来帮助受害者脱困。

  知道,我们的一个眼神一句话,可以成为杀人的刀,也可以成为救人的药。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或者有朋友已经成为一名家长,就点个【在看】分享给他们吧,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保护孩子,拒绝校园霸凌。

  参考资料:

  最高人民法院《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十点读书:《别让校园暴力毁了孩子的一生》

  上游新闻

  END

  还可以看

  ▽

  长按关注

  笨鸟文摘公众号

  看更多走心文章

  点击好看,与世界分享你的态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