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华五十年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精选

2022-04-12 03:02: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精选

  《在华五十年》是一本由司徒雷登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华五十年》精选点评:

  ●另一个译本

  ●真正从北大图书馆借阅的这个版本,可惜书本身有些被水浸泡过。

  ●五星给司徒雷登博士,人或有不足,但精神可彰。

  ●1此书居然能出版 2委员长相关篇幅屡看不厌 3燕京大学太酷啦 4与傅泾波的友谊酷啊 5政治协商会议附录看不懂 是不得对照着现今大陆的找不同然后就恍然了?

  ●别不了的司徒雷登。我们总是以怨报德,对对我们好的人很坏,却去歌颂我们的仇敌和伤害我们的人。

  ●这本书断续读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最不喜欢的是,在书中看到如此文字,“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作者的个人成长背景、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等元素,书中的论述和观点不尽正确,有些甚至偏颇,希望读者在阅读时予以注意”。这让我在问自己,这本书,有无删节,甚至会想,有无在翻译或者出版的时候做了处理。如果做了,我没有在书中见到标明。

  ●附录真讽刺啊

  ●多好的老头,他曾经被批的地方现在看来都是正能量的一面。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一):燕京大学、司徒雷登及其他

  2013年的春节,假期结束的最后几天,我去了趟原齐鲁大学的旧址,现在,此处是山东大学的一部分,再往前,这里是山东医科大学。虽然是医学的一部分,但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之外,有能让人一下沉寂下来的氛围。古木沉沉,红墙绿瓦,很有大学的感觉。现在的大学已经没有大学的感觉了,和城市一样,整齐划一,钢筋混凝土,不仅没大师,甚至连一棵大树都没有。至于个性,更无从谈起。

  对于这所学校以及这所学校的学生,司徒雷登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他记录,“出于爱国或是其他理由,学生们不断逃亡,奔向未被日本占领的自由地带。我安排了几个也是燕京出身的基层教职工,协助学生制定逃亡路线。有一条是沿着京汉铁路南下,走陆路;还有一条是经过上海;还有一条更加安全,但是路程较长,尤其适合女生,是从香港、仰光走滇缅公路到内地。我在一路都安排了朋友,允许他们预付资金帮助逃难的学生。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在我被囚禁的早期,我被押往宪兵总部,进行了四次长时间的审问。有件事是他们最惦记的,就是那些秘密逃亡的路线。他们从精明高效的秘密特工那里得到了消息,所以他们极为关注”。

  当然,也不知道这位最高领袖称之为“别了”的人,最终魂归中国,虽然埋骨燕园的愿望不能实现,但也是葬在了他出生的地方,2008年11月17日,他下葬于西子湖畔。于司徒雷登而言,1949之后,他于中国,更像是去美国寻求避难,而死后魂归。让我想起另一个新闻前辈。

  这本书断续读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最不喜欢的是,在书中看到如此文字,“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作者的个人成长背景、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等元素,书中的论述和观点不尽正确,有些甚至偏颇,希望读者在阅读时予以注意”。这让我在问自己,这本书,有无删节,甚至会想,有无在翻译或者出版的时候做了处理。如果做了,我没有在书中见到标明。 这是我所不希望看到的。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二):关于司徒雷登的在华五十年

  一九五四年十月,司徒雷登的回忆录《在华五十年》(My Fifty Years in China—The Memoir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Missionary and Ambassador)由美国纽约兰登出版社正式出版。乔治•马歇尔和胡适分别为该书作序。此书一问世,台湾《大华晚报》即开始边请人翻译,边予以连载,并于同年十二月一日出版了中译本。一九五五年,香港求精出版社再次出版了由阎人峻翻译的司徒雷登回忆录。但在中国大陆,由于种种原因,司徒雷登回忆录始终未能完整地与读者见面,而司徒雷登留在大陆整整一代人心中的印象,多半由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而来。

  司徒雷登作为在近代中国史、教育史和中美关系史方面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其人其事在中国大陆读者的认知中却仍很局限和片面。这部回忆录完整中文版的出版,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认识司徒雷登和历史的机会。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三):魂归来兮 司徒雷登

  2008年,按照司徒雷登先生的遗愿,他的骨灰总算安葬在他的出生地杭州了,和他的父母与弟弟都安葬在中国杭州(其实他最想安葬在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校园内,和他的妻子安葬在一起,但据说她妻子在北大的骨灰已经毁在五十年代了)。按毛主席的话说“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

  此书我知道的国内有四个版本:北京出版社1982年,海南出版社201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东方出版中心2012年。如果英文原版加四个版本对比读,对删节、翻译再做通比,一定也会有收获。2012年这个版本里对国共谈判时变化中的细节谈的较粗,不知道是否因有删除?没有对比过,只是贸然猜测而已。但此本很多对主义、对党的用词表达的很明确,对出版版社的担当与努力是否也要另眼相看呢。

  骂人和挨骂的人都走了。

  当年“别了,司徒雷登”;

  现在“魂归来兮,司徒雷登”。

  其实我们更希望先生真理之魂能早日重归中国:

  《在华五十年》读后感(四):永远的校长司徒雷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