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读后感100字
《追求卓越》是一本由(美)汤姆·彼得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求卓越》精选点评:
●其实和我关系不大.... 不过我非常喜欢封面的说..
●SUCKS,前一部是真经典,这本书骗钱。
●也是 彼得斯 迷
●最重要的是马上行动
●十年前的书,大象跳舞摔倒了吗?
●一本注意细节,小中见大,收益终生的书!
●汇聚了汤姆彼得斯的一条条建议,有些有借鉴意义。
●: F279.712.3/2224
●风格别具一格,给人以启迪
●“随意散布全书的各种Tips,有趣有益,很快就能找到对你有用的,接下来就是真正去用”。准备翻出来重读那些tips
《追求卓越》读后感(一):彼得斯的日记串起来的书
彼得斯每日的思考尽在其中。
最近两个月的时间都在陆陆续续看这本书,觉得不错。用实际的例子结合理论说明一些管理方面的道理,这是最棒的方式。它改变了我写日记的方式,不自觉的多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心得。觉得收获颇丰。
《追求卓越》读后感(二):怎么出众,怎么走在时代的前头
彼得斯的这个"追求卓越"系列出版时间离现在不近,不知道中国怎么距离了十年才出来,里面的例子难免不新鲜了,但作为现代人,回过头去看他当年提出的这些先锋概念,才正好验证他的先知先觉.建议跟他的其它作品一起读,对他的"先知"更有感觉^^
《追求卓越》读后感(三):汤姆彼得斯的管理散文
1、这是一本管理“散文”集。也许改一个书名更贴切:《管理杂思》。如果读者是冲着《追求卓越》(个人成长版)这个书名想买来一读的话,那么,我给您的建议是:不读也罢。
2、有些章节读起来不是很顺。尽管我向来认为女性翻译者比男性翻译者更为可靠(这算性别歧视吗?),而且本书的译者似乎是位女性,但我仍然感觉这本书的翻译文字不是很理想。
《追求卓越》读后感(四):把这一段理解了,的确可以把这本书扔了
别忘记写感谢卡。这句话,是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忠告。如果你铭记在心,现在就可以把这本小书扔进垃圾桶,而且已赚回10倍的书价(不,应该是万倍)。道谢(用感谢卡或其他形式都好)的威力很难有相比拟的东西;不,应该说无可比拟。《追求卓越(个人成长版)》,第二章 把事做好,P 27看到这一段,我把教练技术中的理解层次整合进来,直接掌握了作者想表达的,把感谢或反馈这件事,转化为行动,的确可以把这本书扔了。
怎么优雅的感谢别人呢,来给出一个基于理解层次的感谢信案例。
比如说你想写一份感谢信给支持自己完成项目工作的某位同事,怎么写呢,懂理解层次就直接套模版了。
理解层次分为六层,从下往上依次是环境、行为、能力、价值观、身份、系统。
那我们可以这样写:
特别某某同事帮完成xx项目。(环境)
TA在项目中帮我做了XXX等一些事情。(行为)
在X项目中某同事表现了xx的能力,比如专业啊,执行能力啊等等。(能力)
体现某同事负责任,积极主动等之类的态度。(价值观)
某同事的确是一位什么样的员工/伙伴。(身份)
某同事给我们团队/公司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系统)
这样,一下就整合的书中的这段内容,并在之后可以转为行动清单。
如何提升读书的效率,那就是跨领域、跨学科的阅读,掌握各个领域的底层知识,可以让我们在看一本新书时,通过知识迁移,瞬间形成理解,甚至给出超出书本内容的解释。
《追求卓越》读后感(五):月光西斜,花影东移
《追求卓越(个人成长版)》是汤姆·彼得斯《追求卓越》系列中的一部,该书文体和他的其他论著大相径庭,分12章,采用了210段随想和笔记的方式阐述了个人成长中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方法。正如德鲁克说的,这本书非常适合放在枕头底下,随手翻阅。
最佩服他的是,在书中的147节,他推荐了批判他的荷兰企业顾问弗恩斯·特朗皮纳斯的书《乘着文化的浪潮》,并肯定了特朗皮纳斯的一些观点。这种虚怀若谷的态度最真实地表现了一位管理大师的风范。
而152节中关于戴明博士与日本TQM的关系,对进一步思考管理体系标准的推行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很有裨益。
“209 管理宗师的话要有所保留”中有彼得斯读过最重要的文字,它让彼得斯恐惧害怕,因为它说的都是真的。这段话值得偶尔重读。我对209,也是感触颇深。先人所言,大到当今世界、现代社会,小到某些论坛、我们个人周遭,再不断地被验证着。我推荐209,不是为了救赎别人,而是为了救赎自己。
很有意思的是154节,内容非常简单:
月光西斜,花影东移。
Light of the moon moves west, flowers' shadows creep eastward.
什么意思?自己悟去吧......
文章引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