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雄读后感精选
《当代英雄》是一本由[俄] 米·莱蒙托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72元,页数:1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代英雄》精选点评:
●俄文的“英雄”有“中心人物”义。作为时代病的镜子,毕巧林既是浪漫主义的,也是其后虚无主义的照影,在他身上,“竭力使自己绝望”、悖于社会传统规范的恶与难以理解的一面和作为补充的审视省察的一面(“不是凭心灵而是靠头脑过日子”)相互交缠而发展,灵魂的双重性肇端于缺乏意志难以挣脱的现实局限,也加深了他身上“英雄”性质的悲情色彩。那个为贝拉之死茫然无措的毕巧林还活着,在梅丽悲怆的泪容前不为所动的毕巧林死了。他所谓不可撼动的自由本身也是彷徨苦闷的遮障和价码,怀疑、多余着,宿命地,既不去否定什么,也不盲目信仰什么,没有自豪欢乐也无所恐惧,希望不再,更无需同命运搏斗,只漠然也是默默为星辰所凝视,有时充当命运之斧的角色,一半灵魂死去,那一半仅存的残废的灵魂扮演着墓志铭。*写景的段落太美了,雪山如链,海上云帆。
●小说中的诗,文笔就不多称赞了。毕巧林堪称奥涅金的深化版,他思考的更多,行动的也更多,但因此所犯下的罪孽也更多……不过,叙事好像局限在玩弄女人和无端决斗之中,现代的毕巧林必然会在更多的方面“作孽”。
●会操纵人感情的烂人,负外部性,吸血鬼,下场不足惜。
●第一部分写高加索地区最好看,车臣强盗,马儿的歌谣,爱上异教徒的鞑靼公主忧虑自己死后无法与情人去同一个天堂,抱着史诗期待,结果看了多半本的拜伦式英雄自白... 不说了,最厌恶登徒子好色赋,跟背德者一样,日瓦戈医生反面。
●我是个傻瓜还是坏蛋,我自己也不知道。
●这本书是我少年时的启蒙读物之一诶,当年能看下去的书真的不大多。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真好。
●天才之作,《梅丽公爵小姐》一章尤为惊艳
●比其奥连 ==
《当代英雄》读后感(一):努力寻找当代英雄
这是高中时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精彩小说之一,影响之大,至今不息,大学里不光重新翻阅,从此也喜欢上了俄国小说那感伤大气的文风."在俄罗斯的广阔的原野, 像急流,驰过了敌人的铁骑. 幽暗的草原躺在深沉的梦里, 土地上缭绕着血腥的热气."从此,诗意的人生开始学会去追寻爱与美.
《当代英雄》读后感(二):芭蕾 酒后
昨天在ifc PALACE看了莫斯科大剧院改编的芭蕾舞剧。晚上饭局,开戒喝了三听啤酒。今天一天昏昏沉沉无法集中精力工作,于是找来小说看了。
从农奴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夹层的青年人感到的困惑也许并没有差太多。毕巧林的种种思考每隔几页就映射到内心,比如迅速厌倦的新挑战
《当代英雄》读后感(三):为什么英雄总以作恶或反面人物出现
当然,在本书中,“英雄”是指一个时代中的典型形象的刻画,重点在于其普遍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作者或许并不认为毕巧林罪大恶极,反而以一个“清醒人”来塑造他,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说的那样。毕巧林清醒的、理性的考查了当代社会人们存在的价值,但并未找到答案,所以就以一种破坏和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人世,显得玩世不恭,显得道德败坏。
在其他文学作品中,这样因为清醒而导致“堕落”的虚无主义者形象也多有出现。加缪的《局外人》中的莫尔索,显然也是一个明白人,但他在母亲葬礼上无动于衷,开枪打死人仅仅因为阳光刺眼了一点,到最后也不寻求忏悔和来生,反而希望在最后行刑之时受到人们的唾骂。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虚无主义分子就更不用多说了,已经深入到了取消道德价值判断(虽然实际上有良心存在),认为做什么都无关紧要因此做什么也都被允许的阶段了。这样看来,这样一种对于人类理性和道德的明晰的认识,一开始必然会导致对其的怀疑,对其目的和价值的嗤笑,从而最终堕入取消绝对性、取消有一个明确标准体系可供依靠的地步。这样的人,以作恶和无所谓来证明世界相对自己来说是无稽混乱的,大约也可以理解吧。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虚无主义者,内心中还是必然有最基本的价值体系存在的,他依旧能判断得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然就不会故意用恶的行为来向外诉说自己对于善恶实在感到“一丘之貉”,我们总可以看到他们无视道德法律,玩弄世人,却总也看不到他们乐善好施牺牲自己,难道不是吗?他们明确的明白什么能做什么做了会得到人们的唾弃,但是他们却还是要这么做,这是一种执拗也是一种乖戾,更深层的这是一种抗争,只不过抗争的显得过了头。或许他们所受到的良心的谴责比之正常人更甚,但在外表上却显露出不屑和嘲讽。
《当代英雄》读后感(四):看见自己的影子
内容。通过五个独立的故事来讲述一个人,毕巧林,当时的俄国青年的代表,的迷茫、无聊而不的解脱的故事。
特色。丰富的心理描写,语言也非常简洁。
我们从主人公身上可以看出我们自己的影子,读文学作品其实就是读我们自己。
摘录:
(毕巧林对郡主说)“真是的,从小小年纪起,我的遭际就是这样!大家都能在我的眉眼上看出恶劣本性的标志!尽管它们是不存在的;但是认定它们有------它们也就长出来了。我为人朴朴实实------人们却骂我一肚子鬼点子:我就变得孤僻内向了。我对善恶感触很深;任何人都不对我加以爱抚,一圈人都对我侮辱贬斥:我也就怀恨在心了;我性格忧郁,------其他孩子欢快淘气;我感到自己比他们都高明,------他们却把我看得很低。我就变得爱嫉妒人了。我本打算热爱整个世界,------可谁也不领我这份情:于是我就学会了仇恨。我平平淡淡的青春在与自己、与尘世的斗争中流逝了;我美好的感情,由于怕人讥笑,我将其保存在内心的深处;它们也就死在了那里。我说实话------人们不相信我:我就开始撒谎;当我看清人间万象和社交的种种心态后,我成了人生科学的内行,看到那些一无所长的人们,却不费吹灰之力,就有幸享受我苦苦追求的那些利益。这时我心中就产生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不是靠枪杆子治疗的亡命徒的绝望,而是掩藏在温文尔雅与善意的微笑下的冷冷漠漠,少气无力的那种绝望情绪。我变成了一个心灵上的残废:我心灵的一半不存在了,它干枯了,蒸发了,死了,我把它切掉扔了,这样,尽管另一半为了替每一个人服务还在颤动,还活着,但是对此谁也没发现,因为谁也不知道心灵已经死去的一半;可是您现在唤起我对它的回忆,我就给您念了这篇祭文。在很多人看来,大凡祭文都是可笑的,但我却不,尤其是当我忆及所祭的安息的那些东西时,就更不那么看,不过我不求您赞同我的意见:如果您认为我的言行可笑------那就请笑吧:我提醒您,我一点也不会为此而伤心的。”
我步履缓慢;心中感到抑郁------莫非说,我想,我在尘世的唯一使命------就是让别人的希望破灭?自从我有生命和有行为以来,命运似乎总是鬼使神差把我牵涉进别人悲剧的结局中,好像缺了我,无论是谁,都既死不了,也不会陷入绝望之中!我是剧终时少不了的一个人物;无意之中我便扮演了刽子手或是叛徒这种卑鄙下贱的角色。命运这么安排的用意是什么呢?------它这不是把我打入市井悲剧和家室韵事的作者之列------或是故事炮制者之列,譬如给《读者丛刊》一类东西炮制故事呢?------何必刨根问底,非知道不可呢?------还在人之初,就以为要像亚历山大一世或拜伦勋爵一样度过一生,却终生官至区区九级文官,这样的人少吗?------
(毕巧林对敌人的看法)我喜不自胜;我爱我的敌人,尽管不是遵循基督精神。他们可以给我消愁解闷,让我热血沸腾。时时刻刻枕戈待旦,捕捉每一个眼神,一字一句的含意,猜测用心,粉碎阴谋,佯装受骗,接着弹指一挥,顷刻间,将把以狡猾和诡计营造的整个巨大的和凝结千辛万苦的大厦夷为平地,------这才是我所谓的人生。
(毕巧林对婚姻的看法)我有时会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是否因此我也看轻了别人呢?------我的心里已经不会有高尚的冲动了;我害怕在自己面前丢丑。换换别人处于我的境地,肯定会把soncoeuretsafortune(法语:手和心。)给郡主的;可是结婚一词压在我的头上就显得法力无边,分外森严:不管我对一个女人爱得多么如火如荼,如果她让我稍有察觉,说我应该同她结婚,------那么爱情也就会消失殆尽!我的心就会变得冷若铁石,无论什么都难以使它温暖如初。牺牲一切我都在所不惜,唯有这一点决不放弃;我愿二十次赌上自己的生命,以至自己的荣誉------但是不会出卖自己的自由。我为什么把它看得这么重?它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在培育何种志向?我对未来期待什么?------说真的,一无所求。这是一种生来俱有的恐惧,一种莫名其妙的预感------要知道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由分说,下意识地就害怕蜘蛛、蟑螂、老鼠-------承认吗?------当我还是一个幼童时,我母亲让一个老太婆替我算了一卦;她算定我要死在狠心妻子手上;这一卦当时可把我给惊呆了;我心里便对结婚萌发了一种难以克服的厌恶------与此同时,有什么东西使我相信,她的占卜一准应验;我至少要想方设法,让它应验得尽量晚些。
我在记忆中把历历往事重温一遍,而且情不自禁地抚心自问:我活着为了什么?生有什么抱负?啊,抱负想必曾经有过,而且上苍所赋使命想必也很崇高,因为在自己心里,我感到了我身有挽狂澜于既倒的无穷力量------然而我却没有领悟这一使命,我一味沉湎于各种无聊而下流的欲望的诱惑之中;当我从它们的熔炉中出来时,已变得又硬又冷,如同一块生铁,而高尚志趣的火焰------风华正茂的岁月,却已付诸东流,永不复返。因而从那时起,我曾经多少次充当命运那双手中的斧头呀!如同刑场上的刑具一样,我砍到了那些定遭厄运的牺牲品的头颅上,常常是并无憎恨,永远是不知怜惜------我的爱给谁都不曾带来幸福,因为为了我所爱的人,我不曾做出过任何牺牲;我是为自己才爱别人的,为了自身的满足;我欲壑难填地吞咽着她们的爱情,她们的温柔,她们的欢乐与痛苦,以此来满足心灵中一种怪僻的需求------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未能得到满足。仿佛这样一种情景,一个人因为饥肠辘辘而四肢乏力。昏昏欲睡时,忽见面前摆满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和玉液琼浆,溢香佳酿;他便一头拱住这些假想中虚幻的馈赠狼吞虎咽起来,并顿感饥渴有所缓解;然而一旦一觉醒来------幻景消失------剩下的就是倍感饥饿与绝望!
不过,或许我明天就会死去!------ 苍茫茫的大地上,也就再无一人会洞悉我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一些人觉得我比实际上差些,另一些人觉得我比实际上好些------一些人会说:他是个好人,另一些人则说:那是一个恶棍。但不管哪种说法,都有悖于事实。既然如此,还需历尽艰难地活着吗?可你还是要活下去------出于一种好奇心:盼望着有没有什么新鲜玩艺儿------何等地可笑与败兴啊!
您知道我已不是那岁数了,不会像年轻人那样,临死嘴里念着自己情人名字,把一绺涂有香膏或未涂香膏的头发遗交给一位朋友。想到即将降临的和可能降临的死亡时,我心中只有我一人:别的人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至于明天就会把我忘掉,甚至更坏,还要把只有天晓得的一些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硬要安在我头上的那些朋友们;至于将拥抱着别的男人来嘲笑我,以免激起他对死者的妒火的那些女人们,------那就随他(她)们的便吧!从人生的风暴中,我体验出来的只是一些理念,而没有任何感情。很久以来我的心就已如槁木死灰,全靠头脑活着。我掂量。分析自己本人的欲望与行为时,所抱的纯粹是好奇,似乎它们与己无关。我的躯体中有并存的两个人:一个完全体现了“人”字的含意,另一个则在思考。判断着这个人;第一个可能一小时后就要与您和这个世界永别了,但第二个人------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