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英雄》读后感100字
《我本英雄》是一本由周梅森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本英雄》精选点评:
●改革摸索还在继续,记住一些付出的人,记住那些腐败的事,记住来之不易。
●谁是英雄?石亚楠还是方正刚?还是去了北京的裴一弘?最后于华北和赵安邦惺惺相惜也是意外。
●有段时间超级迷官场小说……
●真有这样的领导?!
●小说讲述为摘掉欠发达的帽子,文山市委书记石亚南和市长方正刚一味追求GDP.为七百万吨钢铁的上马呕心沥血,却酿发了一场重大经济灾难。他们大搞地方保护主义,按官场潜规则办事,不惜违规违纪,最终造成该市最大的企业家吴亚洲自杀谢罪,一百六十多亿扔进了水里。石亚南、方正刚痛定思痛,千方百计挽狂澜于既倒.但仍没改变被查处、被撤职的命运。在严峻的考验面前,石亚南、方正刚们最后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政治品格得到了升华。小说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石亚南、方正刚这些决策政治家们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原罪”,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困境。小说打开并探索了这个决策群体,并对这个鲜为人知的决策群体进行了全新阐释,揭示出了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题旨。
●赞扬的是主旋律,但还是藏了料。主要是唱赞歌,也有反思和揭露。到底什么是重点呢?但愿这些描写都是有真实性的,那么中国还有希望!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思想解放,中国一直在努力在前进,反腐倡廉的步伐也从来没有停止,反腐一直在路上。期待祖国的未来繁荣富强,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富足。祖国我爱你!
●在上一部《我主沉浮》中提到改革开放的原罪,这原罪的报应就体现在这部中。为了GDP干涉市场经济的果报。
●假不假的不说,写得是真好!
●格局不大,故事不够起伏,高层全是伟光正,官场小说也就只能这样写了。
《我本英雄》读后感(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周梅森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一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他们燃烧了生命,造福了人民。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回头看时,是多么的自豪。无论是曾经的辉煌,还是最后的覆灭,他们可以自豪的称自己为时代英雄。
中国的精英们可能需要思考一下,他们自己的舞台到底在何方。每天坐在外企豪华的办公室中,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我本英雄》读后感(二):宏观调控下的牺牲品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本官场小说,反腐小说,里面政治斗争不是主线,主要说的是2005年左右政府一开始在SARS后刺激经济引进大型项目,后来又因为国家宏观调控严查这些项目,发现存在分拆项目虚报资金等情况,银行纷纷停止贷款,于是民营企业家自杀的故事。很多事情真的是如果不认真追究甚至给一些便利,大家就平稳过去了,可真的严格追查起来,气氛一不对,就没有了外部帮助,事情也就办不成了。里面关于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田壮大那个描写蛮有意思的,喝不喝先到上,嫖不嫖先套上,很特色社会主义的描写。可悲1960S出生的吴亚洲,饥荒年代母亲用鲜血喂它长大,自己饿死,赶上了好时代发家致富,但是最后却跳楼献祭。
《我本英雄》读后感(三):还是五星好评吧
本书不如上一部我主沉浮,塑造人物的笔力弱了下来,新的主人公石亚南和方正刚乍看像石天明和赵安邦的翻版,都是一心追求GDP不惜违规操作,然而能力却远远不及,只知道盲目拉投资,结果既不了解项目整体的实际资金需求,也不评估项目的风险,对可能的失败后果也没有防范。这经济水平的不要说无法跟赵安邦比,跟钱惠人比也差远了。
还有在书中四大行的信贷部形同虚设,对贷款对象的资质和资金能力都不做任何调查,任由吴亚洲虚报投资金额和造假财务报告,一家银行对的信贷审批出了问题还有可能,怎么可能四大行集体栽了。
陈明丽这一人物的塑造也是苍白无力,这位新任伟业国际掌舵人没有表现出任何过人的能力,却能够在省国资委对支持下取白明崴而代之,没有任何说服力。白明崴虽然是个奸商,可他在种种事件中表现出的资本运作能力和商业能力足以让人相信他能够让他掌管下的伟业国际中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可陈明丽呢?她不但不一定比白明崴听话也未必能驾驭得了伟业国际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难不成这是将来安排孙鲁生入主伟业国际的铺垫?
赵安邦在这部书中的形象也比前一部逊色,当年牵着白明崴鼻子走的经济专家明明以前察觉到了亚钢联的风险,更是敏感得意识到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里面有文章可做,下去调查却没查出问题,这也太奇怪了。
文中塑造得最为鲜活的人物却是政治腐败份子章贵春,这位真不简单,既要政绩也不想担风险,成功了算领导有方,出事了拿下属顶雷,那套宰鸡喂米的做法真是现实之极,难得此人居然还能考虑到干部任用的形象问题,宁愿重用没什么交情的吕同仁也不用老下属向阳生,不愧是政治混子,难怪能升的上去。
总的来说,本书虽然不失为一部佳作,却比他的哥哥要略逊一筹,不过还是五星好评吧。
《我本英雄》读后感(四):改革过程中的探索失误
这么看来电视剧还原程度还挺高!
1、 宋副市长益发诚恳了,“古主任,我们这个项目你就放心批吧,章书记可是给我下了死命令,明说了:项目批不下来,不准我回银山,要我在你这上班哩!”
2、 毕竟是下来检查工作,汇报还是要听的。不过石亚南建议由四套班子领导成员集体汇报,赵安邦没同意。这么多人的大汇报,他不可能一言不发,总得有个态度,免不了又要做一番重要指示。他是省长,官大嘴大,下面的同志就会利用他的嘴来讲自己的话。他的批评提醒也不会公开见报,即使见了报也变成了“希望之类”的东西。而他应景的场面话,则有可能做出美丽的大文章而大登特登。什么“赵安邦省长”充分肯定文山速度和工业新区的显著成绩啦”,什么“代表省委勉励文山干部群众尽快把钢铁搞上去”啦,这就违背他的本意了。
3、 就四菜一汤嘛!那些大鲍鱼都整了容,没鲍鱼样子,改名深海扇贝,鱼翅弄成了海味粉丝。素菜两道,一道牛肝菌,一道小青菜,还有个海鲜浓汤。
4、 喝不喝先倒上,洗不洗先泡上;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
5、 “所以,就是从爱护干部出发,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在文山钢铁问题上,省委将来对干部的处理是肯定的,包括你们两位诸侯和在座的一些相关责任人!至于怎么处理,要看你们配合查处的态度,大家都好自为之吧!”
6、 向阳生不相信章桂春会甩了他这个忠心耿耿的老部下,带着一脸的困惑一再追问,这个免职决定是不是章书记建议的?王部长懂得组织原则,不敢把章桂春出卖,不温不火地打官腔说:这是常委会慎重研究后的决定,是组织决定。向阳生火了,冲着王部长叫,你蒙谁呀?常委会算个屁,章书记不点头啥决定也别想做出来!王部长这才含蓄地说,老向啊,你既然啥都清楚,还追着我问啥?
7、 吕同仁有一肚子委屈要说,却也啥都没说,只问,章书记这么急着处理我和向区长,是不是有点草率了?王部长圆滑地说,小吕,在你看来是草率,在市委看来就是雷厉风行嘛!赵省长、裴书记都来了电话,发了大脾气,让市里怎么办啊?让章书记怎么办啊?总不能让市里继续被动吧?总不能指望市里替你们两位担责任吧?还是端正态度,好好检讨总结吧,一定要正确对待组织的处理!
8、 赵安邦把民主的嘴脸收了起来,“好了,不要再争论了!你们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必须执行省委的决定,这是个原则!”
9、 章桂春煞有介事道:“本来嘛,我要和你们亲自谈的,不巧的是临时有点急事,只好改为王部长谈了!听王部长说,谈得不错,你们都很顾全大局啊!”吕同仁说:“这是应该的,作为党员干部哪能不顾全大局呢!不过,章书记,不瞒你说,有个意见我也向王部长提了,这么急着处理我们,也太草率了吧?”章桂春深表赞同,“不仅是草率,根本就不应该这么处理嘛!这种工作违规的事过去多了,真正处理过几个啊?省里这次硬揪着不放,我们是撞到枪口上了嘛!”说罢,端起酒杯,“小吕啊,暂时委屈你了,我代表市委敬你一杯酒!”
10、 吕同仁心里应该有数,责任其实就是全力的代名词,他说的责任更重了,意味着全力更大了,这个位置不少人盯着呢!小伙子真懂事,又站起敬酒,“章书记,我真不知该说啥好了!我啥也不说了,就是古人那句话,士为知己者死!”章桂春这回没喝,只在唇边抿了抿,说:“我想了一下,这个位置对你小伙子比较合适。你做过快快上的一把手,到市委跟我锻炼两年,将来做市委秘书长进班子是有可能的!当然了,这是我的个人想法,还要拿到市委常委会上定,进班子得报到省委批。你小伙子心里有数就行了,不要违反组织原则,四处乱说啊!”
11、 白原崴道:“我看够呛!向区长和吕书记全下台了,新上来的区长、书记就能轻易给这个钱了?经验告诉我,不可能轻易给的,谁也不会替前任擦屁股。除非我们在他们任上有更大的投资,把这笔土地款折算到新的投资项目中去。”
12、 章桂春瞪了马主任一眼:“我说你们真是笨啊,不是蠢猪就是蠢驴!踢踢皮球嘛,这对我们银山和伟业国际集团都比较有利嘛!就说是他们的地,让国土资源厅去找白原崴这奸商去理论。白原崴肯定不会认账,球又会踢给咱们区里,区里呢,再给它踢回去。几个回合下来,国土资源厅就得给踢晕了。就算还没晕,风头也过去了。没准这场踢球运动结束后,这地谁都不必恢复,项目又来了,我们又和伟业国际谈判进行一次历史性大合作。”
13、 吕同仁说:“林部长,我一定对组织忠诚老实!章书记是来看了我,不过不是许愿,而是帮我总结经验教训。章书记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不要怕犯错误,谁不犯错误啊?我们的改革是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犯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关键要看犯的是什么错误。这次错误性质很清楚,就是改革过程中的探索失误,一再让我和老向不要背思想包袱,要正确对待,现在想想我还十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