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斯》的读后感大全
《米诺斯》是一本由柏拉图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米诺斯》精选点评:
●对话翻译的还是很精当的,至于很多人诟病的注疏部分,我觉得也还可以,本来施特劳斯这派的风格都有点过度诠释,平常心就好。这套柏拉图注疏集虽然有很多都是硕士论文,但不可否认,都做的比较用心,对比王晓朝的版本,我更喜欢这套
●还是不知道最终到底苏格拉底认为法是什么。莫非要看了法义才知道?
●研究生的注疏真是。。。
●译者的注疏基本就是山寨施特劳斯的相关论文,附录选取的文章显然更有价值
●看看,了解一下
●【柏拉图阅读系列】《米诺斯》被视为《法义》导言,所论集中在“法是什么”这一问题上。两位对话者为苏格拉底与不知名的同伴,讨论主要是苏格拉底对同伴“法是城邦的公共意见”的驳斥,并提出和论证了自己“法意图成为对实在的发现”的观点。而米诺斯在苏格拉底口中成为洞彻城邦治理真相的伟大立法者。借论米诺斯的形象,苏赞扬了荷马与赫西俄德两位传统诗人,而对悲剧诗人及其迷住灵魂的诗颇有微词。P. S 古典学水深,作为外行只能凑热闹,但是不点明译本问题而直接辱骂和差评的,无论是从品性还是问学来讲,都恶劣和可鄙。
●法是什么?关键词:古老 神圣 善 技艺
●非常重要的一篇对话,感知(aisthesis)vs技艺(techne),两种去蔽的方式,nomos则是真实的意见(doxa)即对toon的无蔽(aletheuein),并且理解了《法义》开篇“法来自神”之意,宙斯通过对米诺斯的paideia令其掌握去蔽toon的技艺即立法的技艺。对译按的商榷已记于笔记。
●128法有两个来源:智慧(真实的意见)、同意(城邦的意见)。131柏拉图认为人性并不高贵。141该书最早支持规范源于世界的本质。213从守法者转向立法者视角。258苏:应普遍永远认可基于事实判断的法律,它虑到最有益灵魂的东西。法的任务与灵魂中最好东西和谐一致。
●如此短篇对话能做到这么细致深入的注疏,令人佩服!作者的解读相当具有洞见!
《米诺斯》读后感(一):超字数转书评
非常重要的一篇对话,314提出aisthesis(感知)Vs techne(技/艺)这两种进路,前者可以delosei(显现)episteme(知识),后者则是ερεσιν(构建)或ξερεσι(发现)。 在《泰阿泰德》中aisthesis(感知)作为何为episteme(知识)这一问题的第一个回答;而techne则不与episteme(知识)发生关系,techne隶属于另一个阵营,正如《尼格马可伦理学》中对episteme(知识)与techne的二分一样,海德格尔将此解读为两种aletheuein(去蔽)的两种方式。 315a这儿确认了nomos是“alethes的doxa”——对toon的ξερεσι,我们知道ξερεσι是被归属于techne的——techne是对(各种)存在者的ξερεσι(构建),而alethes的doxa只是对toon的ξερεσι,doxa由此与techne发生关系,而《泰阿泰德》中doxa又是episteme的答案之一。
《米诺斯》读后感(二):柏拉图所敬爱的人类大宗师”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年)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神圣思想,他的思想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苏格拉底提出肉体易逝,灵魂不朽,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苏格拉底在白天闹市中就常会进入到深深的禅定中,在他身上常有神迹现象出现。在古希腊,有一回,有位叫凯勒丰的来到以准确的预言而闻名的德尔斐神庙,向神提出问题,求神谕告诉他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苏格拉底并不认为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造访了一个又一个享有智慧声誉的人,发现这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不聪明之处就是以自己所不知者为知。于是他终于明白,神谕通过苏格拉底告诫人类,最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微不足道的人。苏格拉底被称为是西方的孔子,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是靠政治的力量来成就,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柏拉图自二十岁起师事苏氏,前后八年,苏格拉底亡故时,柏氏才二十八岁,老师的死,使他受刺激很大,因此他看清了雅典的民主本质,明白了群众的无知,柏氏受苏格拉底的精神感召,变成一个酷爱智慧的青年,自柏拉图开始,人类开始有大学制度了。柏拉图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
《米诺斯》读后感(三):确实像伪作
这是林志猛先生的硕士论文的扩充版,注疏格式整齐,引用详细。
1. 伪作
August Boerkh考证为出自鞋匠西蒙之手,西蒙在《名哲言行录》亮过相,是《论法律》的作者。而且众多柏拉图专家包括施莱尔马赫和A.E.泰勒都疑其为伪。
唯独林志猛坚称其真。其强有力的证据是施特劳斯及其影响下的弟子们对该篇颇为倚重。因而林直呼“真伪问题可以休矣”。但他又没有对那些视其为伪的论证给出任何的、有力反驳。
我倒以为不如直承其伪作的可能性,并补以“伪作未必不真”的诠释学精神,反倒更能俘获读者之心。像林志猛一样,将柏拉图名下的伪作问题视为19世纪学界“疑古”之风的产物,盛气凌人之下,反倒让人不信。
2. 柏拉图主义
此篇极其短小。让人怀疑其伪的一个原因是:太像柏拉图。其提问方式及其所问之物,太过于接近理想状态中的柏拉图之问。
“什么是法?”这个问题的问法就像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谈论什么是美,《游叙弗伦》谈论什么是虔诚,《理想国》谈论什么是正义等等一样,想要问的是“我们一直所用的相同的”法,也即,超越于时间和地域的“作为理念的法”。
“理念之法”暗合施特劳斯派解读“自然法”、反对相对主义的倾向,故而受其重视。
然而该篇的论证非常勉强,这里又显示出了一种“柏拉图主义者”和“柏拉图”之间的区别来。柏拉图能够从手工业者、诗人、政治家对于什么是“智慧”的回答中,牵引出自己关于“我自知无知”的精彩结论。本篇也有类似的论证手法,但实际上不知所云,或者有可能可以说是未领会柏拉图理念论之论证方式的精髓的。
3. 与《法篇》的紧密联系
《法篇》开头提到斯巴达和克里特岛的立法,而《米诺斯》的后半部分,谈论谁有真正的立法时,也提到了这两个地点和里面的伟大人物。这种呼应常常让人将《米诺斯》视为《法篇》的导论。
但是,伪托者恰恰也可以这么做。古董有“做旧”来仿真,文本当然也需有手段来仿真。
《米诺斯》读后感(四):本来只想打个差评,结果解释随手打多了,于是单独写成一篇书评解释一下为什么给差评
译文还不错,注疏大部分是狗屁,鉴于译文在全书中占10%的篇幅不到,豆瓣要是有半星或者要是10分制那可以给1星.但是想了想还是给两星吧,后附的注疏并非价值全无.
顺带提醒读者注意一下施特劳斯本人和美国的施特劳斯学派与刘小枫之间的距离,以下对文本态度的讨论针对的是施特劳斯学派本身
不单是针对这本书,我就说为什么我觉得刘小枫的这套书里他自己和甘阳还有其门徒自己的作品都是狗屁吧,部分译作倒是不错.柏拉图从早期作品到晚期的有一些融贯性的主张和思想这是明显没错的,反对将柏拉图的一些作品看作是结论幼稚的不成熟之作主要是针对19世纪一些学者的主张,后者将<游绪弗伦>之类没有明显结论的作品归于思想不成熟的早期,,柏拉图的作品写于其中年以后,因此思想应该基本成熟,不会有太过"幼稚"或不完善的作品出现,因此像<游绪弗伦>或者<普罗泰戈拉>各自有其超出那些学者预期的深意,从对柏拉图著作的文本细读和比较中可以找出其著作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这些都没错,但不等于你可以以字里行间式的释经得出的教诲取代论证,刘小枫动辄就喜欢说什么"聆听古典大家的教诲",这既不符合柏拉图自己对书面文本的态度,例<普罗泰戈拉>中的:"......εἰ δὲ ἐπανέροιτό τινά τι, ὥσπερ βιβλία οὐδὲν ἔχουσιν οὔτε ἀποκρίνασθαι οὔτε αὐτοὶ ἐρέσθαι......"
而且也与柏拉图自身的论证精神不符,柏拉图到死都没有放弃不断的论证,例如从早期的<普罗泰戈拉>到晚期(那时候亚里士多德应该上课的时候整天辩驳他,以至于激发柏拉图思考)的<泰阿泰德>柏拉图一直在思考智术师如普罗泰戈拉的感觉经验相对主义进而导致的完全相对主义,这就涉及了对于前苏格拉底哲学来说重要的一个问题,即有没有什么能超越个体经验的局限性,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某种意义上都在面对这个问题.而普罗泰戈拉本人的矛盾之处在于他又教导人去遵循既有的法律.对于相对主义的反思和反驳致使柏拉图在<泰阿泰德>里去论证感觉经验的确定性和普适性以及感觉经验与真正知识之间的关系,为他自己的知识论和本体论打牢根基,这就是一个例子.把论证后的主张当成固定的教诲,柏拉图估计要对自己"无法亲自回答和提出任何问题"而气得从坟墓里爬出来了.既定"教诲"若取代了论证那么哲学就与神话无异.
现代人常常批评施莱尔马赫过度简化柏拉图的思想,这当然没错,而对于柏拉图更深层的思想来说,施特劳斯学派认为柏拉图的"秘传"主张可以经由字里行间的阅读和比对而还原出来,图宾根学派认为可以经由柏拉图的第一代学生(例如亚里士多德)留下的文字及后者对其的批评而还原出柏拉图的"未成文主张".而后者所要还原的既不是廉价的神秘主义主张也不是故意不外泄的什么政治方面的哲人心术,后者的核心观点是柏拉图认为"善是一",这并非完全没被柏拉图本人写下来过,著名的第7封书简明确的提到过类似的主张,而晚期的形而上作品例如<巴门尼德>,<蒂迈欧>,<泰阿泰德>中也包含了类似的观念或者可以从这些晚期对话录中推导出类似的观念,而古代的其他文本例如亚里士多德等人有过大量记载柏拉图的这种主张."善是一"这本身不是什么不可知的神秘主义主张,它完全可以在柏拉图的成文本体论知识论的体系内被合理的解释,而这个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式的主张是超越了这二者的,这也是柏拉图不同于毕达哥拉斯的地方,毕达哥拉斯本人虽然没有留下著作,但他的徒弟里神秘主义一派的菲洛劳斯曾经说过一句很模糊的话,叫"一是万物的标准",而巴门尼德所面对的问题就在于宇宙不可能凭空生成而一元的本体也不可能凭空变成多元流变的万物,这也是巴门尼德一方面对赫拉克利特另一方面也是对毕达哥拉斯学派内部批判的核心点,巴门尼德本人选择了唯一的一,唯一的一才是虚幻而流变的万物表象背后唯一的真实,而这个一不仅具有形而上的意义也具有道德的意义,巴门尼德写道"并不是厄运送你走上这一条路,而是正义和公平......"(残篇1,26-27行),不能堕入意见之路或者终极的虚无之路(与终极的存在"一"对应)的教导既是形而上的也是道德方面的,而这不可言说的终极虚无之路后来在柏拉图的<蒂迈欧>里成了创造主Demiurge创世之前的混沌状态,柏拉图的结论是论证的而不是凭空的教诲(当然也不能说毕达哥拉斯的结论就是完全凭空得出的),他将流变多元的"二"纳入到他的体系的最低层面而不是完全拒斥,米立都学派强调的质料性的arche也被柏拉图作为创世之前既存的材料纳入进他的创世论体系.正是因为论证才没有使柏拉图停留在前哲学的宇宙诗教理诗的水平上,才使他继承发展了巴门尼德式的观念之后在本质上超越了原始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水平.
不是说从字里行间还原柏拉图的一些观念并找出一贯性这不对,这样做当然是可以的,事实上这还是得涉及我们对文本的态度问题,我们对古典哲学的态度,那些从字里行间还原出来的施特劳斯式的"隐微"教诲的现实道德和政治意义完全与施特劳斯对现代性的批判互相依赖,这样的关系也可以明显的体现在他本人的著作中,他诠释柏拉图的原著的那些著作和讲义多多少少都要附上其对"历史主义"的批判,施特劳斯甚至连在讲<普罗泰戈拉>篇之前都要先简述一遍自己对"什么是政治哲学"的看法以及对"历史主义"的定义和批判,这样互相依赖的关系可见一斑.如果他对现代性的批判不成立那么他从古典哲学中扒拉下来当作道德/政治教诲的观念也就失去现实意义了,而施特劳斯本人对现代性的批判的理论依据和论证则是非常可疑的.现代保守派指责现代人们忽视了古代智慧,这固然有道理,我们不应该简化古人的观念或者干脆像那些反智的白左进步主义者一样视为过时落后守旧的产物,甚至像那些左翼后现代主义者解构西方文明一样去试图在经典著作里找出什么"种族主义性别压迫帝国主义在西方文明的根源",这当然是傻逼,但是还原古代经典著作深刻内涵的思想,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得用来查找对比那些被后世学者无意遗失或无视的重要思想,有些思想渊源可能那些后世的哲学家自己都未必意识到自己的观念已经被前人表述过了,例如<蒂迈欧>篇可以找出很多类似后世斯宾诺莎或莱布尼茨的观念,而<泰阿泰德>篇也值得与休谟一比,甚至进而我们可以还原一些康德/新康德主义者观念的渊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一代的英国古典学者,例如Alfred Edward Taylor和Francis Macdonald Cornford 着重于提醒我们重视柏拉图与奥尔弗斯教的关系,施特劳斯试图从字里行间还原柏拉图的深刻的未公开观点,图宾根学派试图从柏拉图第一代学生的记载和批评中还原柏拉图晚期的未成文形而上学说,这些对古典哲学诠释还原补充完善的方法和进路本身都没问题,但是将古典观念当作最终结论并用作当下的道德与政治教诲,那么这种态度就是可疑的了.西方文明是这世界上唯一的真正文明,而把握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和起始,即希腊-罗马,的重要性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对现代性与当代哲学的理解和把握,这与我们对古典哲学的理解和把握是互相关联互相追溯的.
任天行
Jan 18.2017
.S 批评施特劳斯互相依存的古典诠释方法和对现代性的批判是一回事,施特劳斯最终绕回了对同质化的美国这一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上.我开头强调了应当注意施特劳斯学派与刘小枫这个东扒拉扒拉施密特西扒拉扒拉施特劳斯再掺点私货搅和搅和的高级仁波切.当然,作为叙拉古人,刘小枫甘阳这一杆子死妈废物和他们的门徒们可以继续假装活在斯巴达,然后假装自己是体面的城邦哲人,虐恋情深的问斯巴达国王为什么不把国家变得像克诺索斯一样,或者试图用东方精神重塑克诺索斯.当然啦,窝萌的叙拉古僭主爱好非常高雅,喜欢把文心雕龙之类的玩意当菜名报,根本看不懂刘国施的跪舔.柏拉图起码有面见僭主并与其私下交谈的机会,刘小枫这辈子能不能超越其被你国匪立大学体制发点钱作为散养仁波切的地位,那可说不定了,要舔僭主得抓紧,不然哪天僭主就挂到路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