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妈育儿图鉴》读后感1000字
《中国妈妈育儿图鉴》是一本由吉米妈著作,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20-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妈妈育儿图鉴》读后感(一):平静且坚强的中年老母亲
豆瓣上有一个听热门的话题“生育对一位女性意味着什么”,话题下面的答主各不相同,但答案却惊人的相似,十月怀胎的辛苦,一朝分娩的剧痛,数不尽的后遗症,十数年养育的艰辛……这每一项对于女性都是体力和精力的双重挑战。况且,女性成为母亲之后,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让人糟心的孩子,还有不帮忙的老公和跟你斗气争宠的婆婆。女性是天使,不仅要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打理家庭事务,还要扮演好职场女性的角色,不然一旦你的老公厌弃你,你将无家可归无可依靠。生为女性,你注定在生理上处于劣势,需要承担男人不需要承担的工作和责任,也正因为如此,你才更应该坚强勇敢、自信自立,活出自己最好的样子。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成为母亲的女性更多的意义,奉献、牺牲、爱心、温柔、宽容、大度、能干……仿佛母亲是万能的,是无坚不摧的,是孩子永远的港湾。但是,母亲也曾是女孩,是父母的小公主,是爱美年轻的女性,是普通人,所以,母亲也会恐惧,会焦虑,会烦躁,会抱怨,甚至会崩溃。可以说,所有正常人会犯的错误,会出现的负面情绪,会遇到的困难,中年老母亲都会!所以,请对母亲温柔一点,宽容一点,爱多一点,理解她的小心思,照顾她的负面情绪,要知道,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关爱母亲也是在关爱人类自己。
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的创始人之一吉米妈,把自己作为二胎妈妈以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记录下来,成为了这本家庭教育书籍《中国妈妈育儿图鉴》。书中,吉米妈以其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记录了二胎以来的点点滴滴。作为读者,我读到的是一个普通中年母亲的无奈与坚强。养育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尤其是两个孩子,还是两个男孩子!生理结构的不同使得男孩子普遍比女孩子调皮捣蛋,让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老母亲操碎了心!你需要在工作之余,与精力充沛的孩子斗智斗勇,就像吉米妈说的“中年老母亲不靠演技,靠实力”,做不到智勇双全还真是没有办法搞定两个生龙活虎的小男孩。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吉米妈无数次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还得强忍着不能发作,面对戏精孩子,简直哭笑不得。当然,生活是艰辛的,但也总有值得期待的东西回报给你,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关心,每一段成长都让辛苦变得值得。母亲的愿望总是那么简单,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快乐成长。
曾有做了母亲的朋友跟我说,生了孩子以后特别怕死,不是因为自己没活够,而是怕自己不能照顾孩子、陪伴孩子长大成人,怕孩子成为被人遗弃嫌弃的孤儿。母爱伟大,代代相传,希望所有母亲都能被温柔相待!
《中国妈妈育儿图鉴》读后感(二):中国妈妈养孩子的那些事儿
最近读了一本有关二胎家庭如何育儿的随笔类文章--《中国妈妈育儿图鉴》,感觉非常的有意思。里面虽然没有讲太多育儿的理论,但是却真实的反映了当代中国家庭育儿的真实状态。我想每一个二胎家庭或者即将迎来二胎的家长朋友们都应该抽个时间出来好好的读一读。 至于为什么叫《中国妈妈育儿图鉴》,而不叫中国爸爸,或者中国家长,我想这也是一种十分难言的状态吧。实际上“丧偶式育儿”已经成为中国妈妈们最无奈的一个注脚。孩子是两个人的,但是负责孩子吃喝拉撒睡,负责孩子上学放学,各种校外培训的却永远都是妈妈在做。在很多人看来,妈妈做的好了,那是应该的。偶有差池,便要接受整个家庭的责难。但是凭什么呢?在吉米妈的《中国妈妈育儿图鉴》中,我们依然也看到了这样一种尴尬的现状。在很多时候,孩子的爸爸永远像个大爷式的在一旁优哉游哉的看着孩子与孩子们在一边鸡飞狗跳。我想,当我们读完整本书之后,在看到妈妈们的艰辛与不易之后,孩子爸爸们真的可以从一个局外人变成局内人。 在吉米妈的《中国妈妈育儿图鉴》中,虽然作者并没有刻意去传授些什么,但是在她笔下那些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我们还是能够学到不少的东西。比如当有了老二之后,如何去平衡老大与老二的关系,如何去对待老大等等。这是很多二胎家庭都极度困扰的一个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两者兼顾真的是一件非常想当然的事情。总会有一个在被有意无意的忽视。那么在吉米家中,吉米妈妈又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在吉米妈妈看来,有了二胎之后,不轻易改变老大原本的生活或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我们往往忽视的也是这一点。当有了老二之后,因为最小孩子的身份,全家的目光总会不自觉的全部跟着老二,而原本属于老二的爸妈陪玩时间,讲故事的时间,去游乐园的时间等等都会被压缩,这个时候,老大难免会生出一些爸妈有了弟弟或者妹妹之后再也不喜欢自己的感觉。慢慢的老大对于老二产生的也不是爱护,而是抵触。长此以往,对于两个孩子的发展自然是不利的。因此,在老二之后,尽力保证老大原来的生活不受影响,让他真实的感受到即便有了弟弟妹妹,他也依然是爸妈心中最爱的那个宝贝,便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而当两个孩子慢慢长大,当老二开始学会与老大抢衣服抢玩具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够因为老大比老二早出生那么几年,便一味的苛责老大,让他让着小的,毕竟再怎么他也依然还是个孩子。所以在这个时候,我, 可以效仿吉米妈的做法为他们双方建立一个都可以接受的游戏规则。既保证老大的领土意识不受侵犯,又可以兼顾到老二的无意识的“破坏”。所以看似吉米妈妈在本书中只是在碎碎念自己在养育二胎时的那些琐细小事,但那些事情却是每一个二胎家庭都在经历的,因此,在别人的育儿经历中,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当我们读完《中国妈妈育儿图鉴》之后,对于妈妈们的艰辛与付出都将会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孩子不是哪一个人的,他们是父母爱情的结晶与升华,因此,在育儿这条漫长的道路上,爸爸与妈妈理应携手同行。不论是中国妈妈,还是中国爸爸,都不若中国家长来的更加的让人欣慰!
《中国妈妈育儿图鉴》读后感(三):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二胎家庭如何做到公平
“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请回答1988》
这句话,同样送给妈妈。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孩子几岁,妈妈就几岁,因为有了孩子才开始做妈妈。虽然有很多不完美,但很努力了。
常常听到这句话:“你这个妈怎么当的”,作为妈妈,要承担着带孩子、辅导作业、照顾老人、做家务、工作挣钱等等好几座大山,却独独忘了照顾好自己。
一直以来,不论是社会还是家庭给妈妈的责任都太多,要求每一个妈妈成为完美母亲,希望她们生来就有三头六臂,十八般武艺,生来就掌握了所有的育儿知识。 无论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完美应对。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可是,亲爱的孩子啊,你可知道,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妈妈也只能在懵懂中摸索前进,去试图给你最好的一切。
01、我不是天生要强,我只是注定当娘当妈妈不易,当二胎妈妈更不易,如果你也是一位中年二胎妈妈,相信在这本《中国妈妈育儿图鉴》书中能找到感同身受的共鸣。这是一本关于育儿、婚姻、个人价值的女性阅读书籍,讲述二胎妈妈如何应对“戏精”孩子,“精分”派老母亲如何自救的一本宝典,也讲述了中年妇女养娃路上如何成就彪悍的人生。
作者吉米妈妈,北京大学硕士,曾经也是职场上的白骨精,对全职妈妈非常不屑,奈何二胎的出现,体验到了照顾孩子是对妈妈体力和精神的双重考验,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我最先支撑不住的是体力,在体力崩盘后,支撑不下去的就是老母亲的精神了。
吉米妈妈最终扛不住精神和体力的考验,选择了回归家庭,放弃了人人都羡慕的高职位工作。回到家庭中的她,也并没有放松自己,和同频的闺蜜好友创办了自媒体“三个妈六个娃”公众号,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甚至生病在医院检查的时候,都要喊着老公把自己疼痛的模样拍照留着以后写文章做素材,就是这样一个认真的妈妈,才会有这样彪悍的人生。
02、面对戏精娃,老母亲如何自救呢?
吉米妈妈说:“孩子都是好演员,生活欠他们一座“奥斯卡”。与其“精分”,不如让他几分。”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直接被孩子气拨打120送往医院。然而吉米妈妈却能幽默的把孩子比作演员,她能找到孩子的优点,她认为:“演技好”的孩子一般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比较强。
面对戏精娃,中年老母亲不靠演技,靠实力。吉米妈妈在和娃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总结了四点自救宝典。
·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做妈更不能。 ·总是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是“恶法”。 ·总和孩子说“不要怎样”,不如告诉他们“要怎样”。 ·教育孩子一个唯心的过程,要去发现未知,忽略已知。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我们总是会跟他谈一些条件,比如做完作业可以看一会电视,当孩子马不停蹄写完作业时,你看时间还早,又告诉他再谈一会刚才再去看电视。这时候孩子就不乐意了,这件事告诉我们当妈妈不能贪得无厌,答应孩子的就要做懂,不能过犹不及。
还有点父母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比,这也是非常不对的,我们要给自己的多一些信任和信心。给孩子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
03、老大吞金,老二吃土,如何做到公平?二胎家庭中常常上演的戏码是前一秒相亲相爱,后一秒你踢我踹。所有的老大都会觉得不公平,为什么自己要做这么多作业,老二却可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弄坏了东西还不用挨骂,天天能被妈妈抱在怀里亲来亲去。
殊不知,老大也是这么过来的,甚至得到的比老二还多。就像几米妈家的小张,各种兴趣班和辅导班,轮到老二几米,由于各种原因,什么都没参加。为了减少二胎的战争,几米妈在养二胎的过程中总结出十点错误的饲养方法,仅供参考以儆效尤。
·父母偏心 ·让一个让着另一个 ·弟弟妹妹弄坏了哥哥姐姐的东西 ·好吃的好玩只剩下一个 ·只给一个人买礼物 ·只带一个人去旅行 ·老大心情不好,老二出来躺枪 ·先给一个人讲睡前故事 ·先哄一个人睡觉 ·老二睡醒,各种挑衅二胎家庭想要做到绝对的公平也许真的很难,但唯有一点,不要因为有了老二,改变老大原本的生活。总结起来,中年二胎妈妈想要过得好,离不开这三点:
·身体条件要好 ·夫妻感情融洽 ·保障经济实力《中国妈妈育儿图鉴》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道出了中国妈妈的辛苦和育儿路上的嬉笑怒骂,相信你在吉米妈妈的身上也能找到很多自己的影子。
《中国妈妈育儿图鉴》读后感(四):《中国妈妈育儿图鉴》:我本为娘,注定要强!
一个婴儿即将出生,他很不安,问天神:“您明天要把我送到地球上,可是我什么都不会,也听不懂他们的话,怎么办?”
天神说:“你不用担心,我已经为你选好了一位天使她会等待、守护、照顾你。
婴儿又很担心:“听说地球上有很多坏人。”
天神安慰他:“你放心吧,那位天使会保护你的,她爱你胜过爱自己。”
婴儿很开心:“真的吗?您快告诉我天使的名字吧!”天神笑着对婴儿说:“天使的名字并不重要,你可以叫她‘妈妈’!”
这是很久前就听过的一个段子。孕前N次,刚生完宝宝后听月嫂讲过一次,这两天在吉米妈的新书《中国妈妈育儿图鉴》里再次见到,我内心的小宇宙一次比一次汹涌澎湃。
(也是,当了妈和没当妈,刚当妈和当了快两年的妈,带娃有帮手和24小时纯靠老母亲一个人苦苦支撑,那感觉当然差别大了去了)。
独自带娃一年九个月,我对当妈后的甜蜜幸福心酸劳苦全都体验得更为深刻。所以,当看到这段话时,我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我觉得吉米妈懂我。
吉米妈是两个男孩的妈妈,也是知名育儿大号“三个妈妈六个娃”的创始人之一。这本《中国妈妈育儿图鉴》是她的新书,也是我盼望了三个月的宝贝。
作为一个人扛下所有的老母亲,我的阅读时间只可能是娃睡后那短暂的宝贵时光。即使这么见缝插针,我仍然两天读完了。不是因为我的时间管理能力有多牛,而是吉米妈那犹如亲生闺蜜般的神情、语气一直召唤着我,让我欲读之而后快,这本书的魅力可见一斑吧?
这本书没有头头是道般的教条地讲各种亲密关系或者蒙台梭利什么的大道理,而是非常真诚的和读者分享自己家庭中的快乐和烦恼,顺带吐槽一下状态时不时不在线的老公。文风风趣幽默,超级接地气,让我透过纸背,就能看到吉米妈小张吉米和老张极具画面感的场景。
《中国妈妈育儿图鉴》分五个部分,讲了“老母当自强”“老母亲与娃的战争”“娃们之间的战争”“别人家孩子的优秀和自家孩子的自带谐星气质”“别人家牛哄哄的老公和自家”秃如起来的队友“。各种描述之真实,似乎在许多二胎家庭里偷偷安装了摄像头。
我的结论是,当个妈妈(尤其是两个男宝宝的妈),强大是刚需。这种强大是指身体好、心脏大、荷包大。
一.妈妈要有副好身体。
村上春树说,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这是对自我对生命的爱和尊重,更是一个人生长、发芽、绽放的基石,对于一个妈妈来说尤其如此。
如果没有一副健康强韧的身体,一个妈妈该如何胜任琐碎繁重的育儿任务?特别是宝宝小的时候,白天累了一天,晚上还要起来几次,喂奶或者换尿不湿。那种酸爽,真的是谁经历谁知道。
如果没有一副健康强韧的身体,如何扛得住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如何照顾年迈生病的婆婆?
里里外外都需要妈妈这个战士啊!如果身体不好,这么多压力,真的不太能hold 得住。
(若你要问,爸爸去哪儿了?
呵呵,一看就是太年轻。这个物种啊,能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想要身体好,需要做到:注意营养丰富均衡的健康饮食,每周运动1-2次,能不熬夜就不熬夜。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保养身体的方法。
二.妈妈要有颗大心脏。
要问我,中年人的感觉是什么时候有的?我的答案是,当妈后。上有老下有小,房子车子孩子老子的压力迎面扑来。
更别说,今天妈妈生病住院了,昨天因为欺负其他小朋友被孩子老师叫家长,前天队友聚餐喝多吐了一夜,这会儿十二点了小屁孩还哭着闹着不肯睡觉……
真是分分钟要炸的节奏,如果没有一个好心脏,可怎么活得下去呢可是,怎样才能拥有大心脏呢?
1.坚持长期主义。
宝宝终究是要长大的,会自己好好吃饭、走路、去卫生间,有自己的朋友、爱人和家庭。
他不会因为吃饭慢、走路稍微晚一点点、说话不够清晰,就真的败在了起跑线上。
孩子不会因为现在某学科学得不好,某段时间作业做得差,弹琴没有邻居家好,就输了整个人生。
人生长着呢!
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在家庭中得到充足的父母之爱,并受到家庭良好习惯如春风化雨般的熏陶,他就会成为一个有未来的人。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仔细感受孩子成长带来的喜悦,享受做妈妈的快乐。孩子好,妈妈也好。
2.给“做自己”留出空间。
生活本身已经很拥挤。上有爸妈公婆要养,下有若干四脚吞金兽要抚育,外有各种KpI业绩考核,内有衣服床单要洗地要拖。妈妈们的生活被填得满满当当,恨不得把一个人分成几瓣儿来活。
正因如此,才需要一件叫“做自己”的事情来好好抚慰身心。
吉米妈有一个很知名的“惯例”,也就是每周六晚上,不带娃不睡老公,只做自己。看看书写写字,喝杯喜爱的香茗,和闺蜜一起出去逛街约饭。
这就是个活得很通透的女人才会有的生活方式。
比如我,一个人带宝宝,陪玩做饭洗衣亲子阅读户外等是我做妈妈这个角色所赋予的任务。但即使再爱宝宝,我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从来都没有消失过。所以,在宝宝睡后,我会拿起喜欢的书,随意翻看。遇见特别喜欢的,我就试着写书评。
不求一个月读多少本书写多少字,只是爱那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我心中的从容、宁静和喷涌而来的幸福感。
只有真的觉得自己幸福了,妈妈才能睡个松弛的好觉,才能更好的应对第二天的鸡飞狗跳啊!
三.荷包大,是指妈妈要有经济独立的能力。就算暂时无法独立,但保持随时可以独立的能力十分有必要。
1.家庭地位下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收入通常决定了他的地位。
有的妈妈没有带宝宝的帮手,所以才不得不当了全职妈妈,比如我。全职妈妈的辛苦,不亚于绝大多数上班族。没有逛街自由、看电影自由、上厕所自由。更别提出去旅游什么的,是天方夜谭般的存在。
但是,因为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所以不得不做了“伸手党”。而“手心向上”的人,很大程度上话语权比较弱也是真的。
所以,妈妈们,为了“人生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安全感,自备“谋生”能力是必须的。
2.抗风险能力低。
年初的“疫情”影响了太多行业、家庭,有太多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或者收入锐减。可同时,房贷车贷不会因此就可以少还一分,老人孩子该花的钱还是得花。
两个人的收入总好过一个人,一个人的收入也好过两个人都无业。
为了实现经济独立,我们要把工作、事业放得比之前要高一点再高一点。虽然不应该超过健康、家庭,但那种“佛系”的心态是万万要不得的。
另外,宝妈们可以试着对自己的情况做个梳理,找出优势所在,并结合目前家庭的经济实力和自己的精力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副业。哪怕一开始一个月只有几百上千块的收入,那也是对家庭做的实实在在的大贡献。
再说,一手带娃一手赚钱的感觉真的特别酷哦!命运让我们暂时蛰伏,那我们便好好蛰伏。在洞内把功夫练成,等到可以重出江湖的那天,我们就带着悄悄培养的赚荷包的能力,闪耀给世人看。
这个荷包不一定要有多大,但赚荷包的意识和能力是一定要有的。
这本书特别适合妈妈看,尤其是家里有多个宝宝的妈妈。妈妈很辛苦,但这种累同时也伴随着许多快乐和感动。在娃睡了家务做完了的宝贵时间里,打开吉米妈的这本《中国妈妈育儿图鉴》,相信你会时不时的笑弯了眼睛,更能感受到有人懂你惜你的温暖。
Ps:小张出名了。现在我一想起小张,眼前就是一个眼泪花花的能说会道的男孩子。他不爱学数学,爱讲究所谓的“公平”,可他仍然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