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旧地重游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旧地重游读后感1000字

2020-12-23 04:14: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旧地重游读后感1000字

  《旧地重游》是一本由[英]伊夫林·沃(Evelyn Waugh)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32图书,本书定价:16.5,页数:3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旧地重游》精选点评:

  ●一本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没有任何建设性目的的,回忆型自恋小说。你知道的,我们那个老派的时代,友情和爱情都如此潮湿、暧昧和疏离,而关于这些友情和爱情的记忆就像梅雨天一个礼拜也干不了的衣服上的水汽,哪怕散着霉味,也是温存的霉味。

  ●翻译不讨喜,伊夫林的幽默全没了

  ●伤感颓废华丽高贵。我果然是疼爱塞巴斯蒂安的。

  ●喜欢到窒息.

  ●so british

  ●淡淡的忧伤像英吉利的雨缓缓的久久的落下……

  ●看了三分之一多,看不下去了。。。

  ●太完美的一本书,也许19、20岁读最合适,因为在同一个时光中就可以深深渗入这一种难以名状的忧伤

  ●读了小说才知道电影版在瞎扯,还是BBC的电视版贴近原著!

  ●高中。图书馆。

  《旧地重游》读后感(一):就像在做一场温柔的哀婉的无奈的梦

  先看过当年央视的短剧,记不得清晰的情节,而那种缓慢的无奈的伤痛却让当时尚不知愁的小小的我第一次有了莫名伤感的情绪。

  多年以后再看到这本小说,心底潜藏的记忆随着小说而展开蔓延,仿佛做着一场充满阳光的温柔的哀婉的无奈的梦,不愿这么醒来,不愿这么结束……

  《旧地重游》读后感(二):读不太懂啊

  是在新华书店发现这本书,评价很不错,于是从网上买来读,由于对英国历史和天主教的不理解,所以读不太懂,尤其是里边的笑话和一些对话,导致的后果,更是莫名其妙啊。最不能明白的是茱莉亚放弃了与查尔斯的结合,说是由于宗教里关于“罪孽”的理解,没有从文中读出来啊,天主教的家庭不允许离婚,她最终不是离了吗?为什么不和查尔斯在一起呢!!

  《旧地重游》读后感(三):用整个七月来读的书

  用了整个七月来读这本书,不是强迫,而是情不自禁。

  有些小说读情节,有些小说读人物,有些小说读语言和氛围,这本书属于后者,而这恰恰是我所不能拒绝的。

  小说由回忆组成,有些地方更是回忆的回忆,时间跨度虽大,回忆的核心应该仍是青春的伤痕,每个人的。

  读这本书,有不少人物让人印象深刻,但对我来说,最令我动心的还是隐藏在文字与叙事深处的“我”的无可更改的孤独……

  《旧地重游》读后感(四):关于失望

  因为有英国情结,所以对付外国小说,尤其是英国小说,总是觉得不在话下,毕竟我已经拿下了狄更斯和失乐园,但是这本近代小说,折腾了我一个星期,把我折腾得疲惫不堪,以致今天中午读完最后一页,看到迈克杰克逊死掉的新闻,觉得恍如梦中。

  失望,对一切的失望,即便是宗教,即便是信仰,即便是那个安详的夏日早晨那牧歌式样的田园生活都无法拯救。

  也可以理解为空虚感。

  想起那个命题,人为什么活着?如果是为了失望,那还活着个什么,所以海明威要自杀吧。

  也许你和我是典型的人物,那时落在我俩中间的哀伤是由于我们在寻求中感到失望而产生的,每人都在努力你追我赶,不时瞥见对方的影子,而那影子总是在我们前面一两步就拐过了街角。

  《旧地重游》读后感(五):因为我们能确定拥有的,除了过去一无所有了

  小说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氛围和情怀,而不是故事。像我多年前读的格雷厄姆·格林的《问题的核心》,故事是什么,已经全然忘了,只记得一种压抑的绝望。

  不知道多年以后我再重新想起《旧地重游》,会不会是同样的感觉。《旧地重游》不绝望,却弥漫着一种感伤,即便毁灭,也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

  遥远的文化遥远的时代,有很多东西让我觉得难以理解,却充满魅力。

  我不能完全理解塞巴斯蒂安因为家庭桎梏而自我放逐,也不能完全理解茱莉亚伴随着叛逆的压抑。他们陌生而又熟悉。查尔斯的爱救不了他们。从一开始,他好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没有去尝试拯救谁,就像不去徒劳的挽留一去不回的青春年华。

  可是,最终,一切还是无可挽回的逝去了,我的理解,查尔斯的感伤并不是来自于失去的痛心,而是来自于对自我不曾像塞巴斯蒂安和茱莉亚那样为命运而挣扎的遗憾,即使一切都是徒劳无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