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的读后感大全

2020-12-25 03:51: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的读后感大全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是一本由董啟章著作,麥田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D380.00,页数:4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精选点评:

  ●终于看完。值得一看再看的好书。

  ●長。細密

  ●图书馆的书.....

  ●龙金玉

  ●蘑菇和人物的诞生:}和蘑菇杠上了,其实我不喜欢吃蘑菇的哇^^

  ●对小说叙述的极大挑战。

  ●堪称是本小说中的小说。

  ●挺好的岭南三代人的故事+凌波丽的故事。 作者的幸运就在于他能同自己对话、同笔下人物对话,而不被认为是疯子。

  ●才气时常令我毛骨悚然。

  ●沒讀完…不是我的菜!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读后感(一):城市作家的困惑

  談不上什麽感想,只是我比較能被這樣的敍述吸引。歷史感的宏大,自我體悟的入微,都是一個城市作家在摸索和探求的吧。畢竟,在城市中,又有哪些是可以入筆的呢?在這樣一個“我城”裏,董啓章算是走得很遠很深很落力的人了。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读后感(二):漫長的奇異旅程

  其實很難想像,浮躁如我,竟也能慢慢讀完這一本,繁體、豎排,講述一個甚至談不上有情節的故事,而且又這樣長。

  然而這過程不可解釋,仿佛再一次證明了那不經意的相遇卻往往有著某種神秘力量。從起初因為漫不經心而斷斷續續的閱讀,到漸漸不自覺地沉溺其中,直至最後,在合上書的那一刻才發現早已是熱淚盈眶。

  也只因這是一場漫長的奇異旅程。

  你慢慢地、以一支筆暈蕩開來,那隱秘不可言說的,一個人的歷史、一個家族的歷史,一個城市的歷史。而另一面,是文字工場里創造出來的可能世界,是你仿佛上帝般創造出來的新的宇宙。異想和真實,如兩股河流毫無痕跡地融合在一起,糾纏在密不透風的長句的字裡行間,閃現在精密得可怕的描寫之上,這是你的宇宙。歷史的或私人的回望都落滿塵埃,而新生的赤子純淨無暇,然後兩者激蕩著,擴散開去,並在那最後的節點,哪怕書寫已經結束,也留下不絕的迴響。

  所以我在十二月的開頭去聽你讀書,黑暗的劇場里,你鎮靜而克制的聲音開始另一種方式的創造。從“無”到“有”,我再一次清晰地意識到,在最虛幻的文字中竟也可以得到最真實的觸感。

  而日後當我回望,記憶里的這一段時光有如此漫長而又奇異的閱讀作為背景,又怎能不心懷感激。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读后感(三):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經過漫長旅途,終於完成《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明白序言中獨裁者所說的自我是怎麼一回事。透過來回作者的真實與幻想世界,若真若假,到最後虛構變得更加真實。

  近五百頁的份量,一路上栩栩的成長,引領讀者穿越於事物串連而成的生活史。過程的編排,在幻想與真實難以分明,栩栩與現實世界出現時,整個幻想發展推向高潮,這的確是屬於作者的個人幻想曲,但對自己過往生活事物的種種描述,把生活(人性)的自然細節配合物件,緊扣著人與物件發展的關係,正是「天工」和「開物」互相融合。

  〈卡式錄音帶〉指耳音塞在耳洞形成人與人間的隱形的牆,〈相機〉從上一代替下一代拍照到後輩替老一輩拍照的對照,都提出物件的使用離不開人情的牽引。這的確是形式突出內容的時代了,創新的風格及意念為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這天的課一窩蜂咳嗽著過,自沙士後,第一次戴上口罩。咳的感覺太痛苦,呼吸系統好像不聽使喚,倒轉頭來要向氣管申請通行證。好不容易支持到下課,要不是喝過咖啡,晚上的日文課就真的不易辦呢。

  去了旺角逛書店,這星期我忍一忍手,不敢再買書。家中那些買了許久而未被閱讀的書,看來有點誤會自己入了冷宮。書責的確不容易還清,要我立下決心看罷家中的書才買新的,實在有點難奈。

  下一部要看的書,是上星期買回來的《香港》。如果把書買回來,又長期不翻閱,好像有點說不過,至少對不起書,對不起自己。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读后感(四):編織回憶的感動

  蓋上董啟章所寫的〈天工開物‧詡詡如真〉的最後一頁,心頭頓時泛起絲絲的顫動。這是溫柔的,和喣的,滿足的,頓悟的,含蓄的,最底蘊的,充滿著愛的心弦撩動。請恕我詞窮,或者再用更多的修詞都未能準確形容這種感覺,因為這可說是純粹個人化的撩動,默默為我編織出個人的歷史,在回憶中重塑。

  撫心自問,自己的記憶力衰退得比想像中快,經常懷疑這是早期老人癡呆的徵狀,唯有將原因歸究使用高科技日常用品,將大部分原本由腦袋記住並經常存取的資料交給它們。甚至乎最親姊兄的電話號碼也得靠電話裡的address book。腦袋回憶的功能長期閒置,變得衰退。真怕自己的「最早記憶」會有一日突然從幼孩時期拉近至昨天。回憶慢慢變成了一張破洞萬千的網,讓個人歷史在不知不覺間,從大小不一的洞流走,只剩幾個模糊的孤寂場面。最後,恐怕連自己是誰也會忘記得一乾二淨;自己的出生、成長、童年時期、學生時代…漸漸變得無從稽考。一想到有這個可能,巨大的恐懼就不其然襲上心來。跟自己信誓旦旦要從現在開始學習保留和珍惜回憶,然而已遺失了的記憶,個人歷史的片段又可從哪裡尋回?

  不知是我的成長背景跟作者的太相像,還是六十年代未出生的人都有著同樣的成長環境?(衍生了一個相當有趣的問題:究竟是人創造環境/歷史,還是環境/歷史塑造人?)我漸漸發現這部小說,不單是在寫虛擬的各樣可能的小說世界,記載董富記後三代人的家族史,描畫著建構出V城的發展史,原來內裡都包涵著我的個人史。我終於明白母親前幾年怎也不願丟掉家裡老衣車的原因;記起學生時代打數子怪獸機連續幾聲「蕉、蕉、蕉」的孩童成就感;終可了解自己對初戀女孩子不瞅不睬的忐忑心情,還有專屬男孩寥解寂莫的幼稚玩意,跟老爸之間那堵高高的永遠也拆不掉的牆,實在有太多太多的重疊,太多太多的回憶,太多太多的收穫,~~~~

  無可否認,這部小說不單替我尋回遺忘了的回憶,更令我重新發現歷史,找到成長的淵源,明白箇中的底蘊。自己某部分的蒼白回憶終於填回色彩,歷史的破洞亦因為小說文字的分量也停止增多。

  赫然發現,在一部小說的可能世界裡重尋自己的回憶,發現自己在世界上並不孤單,是令人感動無限的。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读后感(五):筆記

  ﹣同事推荐我看這書時,大意是書中以物件的描寫來訴說我城的故事。全賴這種聽來就相當容易歸類的介紹方式,讓我膽敢打開這一部其實想像力超乎‘想像’的小說。老實說,如果我知道這本書是現在的樣子而不是我想像中對香港的描述甚至是懷念,恐怕我不會如此輕易的開始去讀她。

  ﹣我無法有條理的介紹書中的結構,或是當中的故事。我甚至懷疑自已讀懂了多少。既然叫得出做二聲部的小說,其中一聲部是相對容易理解的‘作者’自述,透過不同的物件敍述家族三代與這城市的故事。不管是電報,還是衣車,甚或打字機,作者都以其十分細緻的觀察、雄厚的知識基礎、穿插著家族史的描寫,雖然有和另一聲部的一些對話,但單純的看還是能有所把握,自成體系。

  ﹣另一聲部,則是作者的‘人物/故事‘創作,而創作的基礎是第一聲部中創作者年少時失去的一段感情。那一聲部探更多是關於小說/文學理論的探索(?),有大量後設的思辯與拆解,試圖為’人物‘與創作者尋找新的關係。我大概是這樣理解吧。

  ﹣回到以‘入夢率’作為我對文學作品的評價標準的話,這本書也是很容易入夢的,因為從文本本身有太多東西沒有解通,而它卻潛入了種種的潛意識當中,並在夢中與現實生活殘留的記憶溶在一起,發展出其它的‘可能’。由於近日天時暑熱的關係,我總是在巴士上看了一段書本後便昏昏欲睡,然後在短短的十五分鐘小睡中把壓在意識底層的疑問轉化成淺層的夢,拖著半醒的腦袋下車上班去。

  ﹣就物件以至城市的描寫,那種細緻度躍然於紙上,有時甚至讓我無可避免地從文本跳進自己的記憶當中。作者明顯比我大十歲左右,但他對這城市的描寫我卻未至於沒有感覺,反而有點像透過這些描述,尋找回因為年紀太少而一直沒有好好歸類存檔的兒時記憶,比如說那些工廠大廈,比如說Walkman,還有攝影等。透過追溯回上一個年代的敍述,我好像把自己新連接回這個城市的脈絡中,確認了除了我這一個年代的一些記憶或經驗以外,在前頭尚有一些差不多但又因為時間關係而有所不同的記憶與經歴。

  ﹣看完這一部後,說真的我不知甚麼時候才敢去看餘下的兩部自然史三部曲。我覺得千萬不能急,要準備好才好打開那想像力澎湃、無限可能的一些呈現當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