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之源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历史之源读后感1000字

2020-09-30 16: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之源读后感1000字

  《历史之源》是一本由[英国]约翰·H. 阿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之源》精选点评

  ●电子版= =引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对于所有因对过去抱有温情兴趣,因而愿意以历史为事业之人,我会推荐这本书。

  ●研究历史是为了研究我们自己,不是要从过去折射出难以捉摸的人性,而是历史让我们感到欣慰。造访过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造访一个异邦,他们做着某些相同事情不同的事情,他们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称之为家乡地方

  ●简单易懂的入门读物好看有趣,关于认识历史的方式得到历史的途径,用三维的眼光待所知道的历史,通过历史的行为方式了解我们自己,也让我们用更加立体的眼光看待历史,历史既是艺术也是科学,不仅有想象领悟还有观察系统,既主观客观,既是故事也同样是真相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历史是一场论辩

  ●“造访过去在某种程度上就像造访一个异邦:他们做着某些相同的事情和某些不同的事情,但他们首先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称为'乡'的地方。”

  ●回答了不少疑问,提供了一些思考

  ●牛津通识读物。古典时期,历史编撰为宗教目的服务。早期基督教到文艺复兴时期,历史编撰出现修辞使用写作风格)的固定化和主题多样化,逐渐加强对理性追求尝试逃离修昔底德之塔,同时历史编撰的目的也更多样。16-20世纪,历史编撰开始向理性和真实现代性发展历史学家利用资料文献展开研究历史,但因为「历史文献」编撰的主观性目的性,使历史学家必须对「历史文献」内容真实性做出明智判断并通过「猜测」填补历史的空白。20世纪历史学家马克思主义影响,历史是前进的,一个历史事件是由无数个历史细节组成,对单个历史事件的定性也不是唯一的。最后以「态」为线索讲述历史分期问题,不同历史时期背景下历史学家的「心态」不同,其语言在不同时期的解读也不同。最后一章对历史研究的意义原因论述也相精彩

  ●历史学入门的小册子。每章一个小故事引入主题,非常有趣。读完才感觉自己对历史学知之甚少,国内很多人都习惯于把历史作为谈资,但离真正的研究相去甚远

  《历史之源》读后感(一):故事能拯救我们

  努力适应人文社科的我,确实挺不错的一本入门的历史读物,看完之后对历史有了一些认识,这本书也提醒了我历史中深刻的人为的痕迹。——历史的起因结果年代解释。历史在追寻真相的过程慢慢分支,逃离修昔底德之塔,我们从这些分支中看到不太一样的真相,就像那些原始材料解读出来的真相一样,我们应持怎么样的态度呢?理解这些真相,放弃唯一的真相。历史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了,作者在最后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书口吻很亲切,每章引入一个小故事,通识在论证中提到很多历史学家的名字,简单介绍了历史的发展。

  没想到写这么多,那就发这里好了。

  《历史之源》读后感(二):簡要的歷史入門書

  某一次因故看到一個博物館義工的讀書會書單 裡面就有這本書

  其中一個義工就跟我們推薦了這一系列的書

  牛津通識讀本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這一系列書針對許多主題做簡單扼要的介紹 

  是認識一個主題很好的入門書

  這本歷史的也是 對於歷史的概念作了簡要的介紹

  本書介紹的不是一堆歷史故事 而是歷史的概念

  由許多的歷史故事或人物引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概念

  唯一的小缺憾就是他舉的例子都是西方人比較熟的歐美史 而不是中國史

  不知道對不熟悉歐美歷史的人來說會不會很吃力

  簡中譯本有附上原文 索引也沒少 如果要查對很方便

  基本上是很推的

  《历史之源》读后感(三):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拒绝服从的工具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拒绝服从的工具” , 有点意思

  ......

  在中国,这几年历史热起来了,各个朝代的“那些事儿”逐渐引起读者的兴趣。这当然不是坏事。但是关于历史的一些基本问题似乎都没有得到人们认真的思考,比如说历史与真相的关系,或者历史有什么用。有人把历史实用主义化了,认为历史就是提供教训的。书里的一句话就给浇了凉水:“如果这样说是指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有待学习的教训,我至今还未看到任何人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学习教训的例子。”

  关于历史有什么用,阿诺德还提到一种认为历史为我们提供一种认同(如同记忆之于个人)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中国至今仍然大行其道,比如声称我国大一统的历史之悠久,或者将炎黄作为整个中国的祖先,以“华夏子孙”指代中国人等等。实际上,葛剑雄先生在《统一与分裂》中已经计算清楚,从秦灭六国起到清亡,统一的时间占不到一半。而后者也在王明珂先生等人的著作中得到辨明。

  对这种观点,阿诺德的告诫是语重心长的。他明确地说这也是一种危险:“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认同部分地诉诸过去,但是为过去所束缚则意味着失去我们的某些人性,失去做出不同选择的能力和选择认识自我的不同方式的能力。”

  那么,到底历史有什么用呢?

  除了带来乐趣与作为思考的工具,阿诺德给出了最重要的一个答案。当某些独断论者声称“事情一直就是这样”的时候,历史允许我们提出异议,允许我们指出总是存在许多行为过程、许多存在方式。也就是说,“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拒绝服从的工具”。

  这是不是我们一直没有想过的?读过这本书,你或许可以产生看待历史的新视角。

  吉耳 □自由撰稿人,广州

  《历史之源》读后感(四):History

  “演变为“历史”的希腊词语最初意味着“询问”,更明确地说,是指一个人能够在相互冲突的描述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这本书极好,它的好并不在于阐明历史的脉络或追根溯源讲清历史的历史,它的好在于提供了一种治学方式,用开放的思维提出问题,促使读者自发的思考,思考本身才是这本书给予的最大惊喜。

  历史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也就是说历史只是一个过程,每个人按自己的方式解读碎片、拼凑故事,这也就决定了历史是带个人色彩的。第一章关于谋杀和历史的问题,讲述一起散落在卷宗中的谋杀案,由一个碎片引发另一个碎片,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案件,犹如万花筒般的目不暇接。第二章从海豚之尾到政治之塔。从希罗多德循环主题的历史观到基督教固定两点间移动的历史,修辞的引入,16世纪转入“真实故事”的趋势,历史在渐渐演变,变成人们需要的模样。第三章事实是怎样的。对古文物学家提供文献的运用,启蒙运动的影响,等等等等。第四章声音与沉默。二手资料的存在,档案的保管、历史从资料开始。第五章千里之行。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历史不再仅仅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拓宽了历史的范畴。第六章杀猫。杀猫的历史沿革,心态一词的引入,年鉴派的出现。第七章说出真相。

  文中提到“我想提出另外三个理由,来说明为何要研究历史,历史何以重要。首先仅仅是“乐趣” 。第二个理由:将历史作为某种思考的工具。最后是我的第三个理由。同样它和前面两个理由相联系: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自我,推断我们人类作为个体是如何“产生”的,也是为了认识到以不同方式行事的可能性。这将我带回了本书第一章的一个观点:历史是一种论辩,而论辩提供了变化的机会。当某些独断论者声称“这就是唯一的行为过程”或者事情一直就是这样”的时候,历史允许我们提出异议,允许我们指出总是存在许多行为过程、许多存在方式。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拒绝服从的工具。”这段话极精彩,研究历史并不是让我们被历史所束缚,并不是让我们一定要沿着轨迹行走,每一段历史都由无数的当下组成,历史的模样取决于你我他此刻的行为。

  《历史之源》读后感(五):关于历史

  本书第一章与第七章章是最重要的,试图告诉我们什么是历史以及历史的意义。

  第二三章,讲述欧洲从古至今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的发展脉络。

  第四章讲述了历史学家如何处理历史资料。

  第五章讲述了历史学家如何解释历史资料,即赋予历史片段更大的意义。

  第六章讲述了”心态“(思维方式)对我们解读历史的重要作用以及面临的问题。

  在谈论历史时,可以肯定的说我们是在谈论过去,但我们并不是在谈论过去确确实实的样貌,我们谈论的是历史学家给我们重新讲述的过去。是历史学家故意挑选了的事件,人物与场景,并用特定思维方式复述的过去。历史学家在复活一个过去事件的时候,面领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资料的准确性,资料的解读,想象的尺度与依据,历史的细节,历史的意义。所以历史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历史由问题开始,每个问题又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历史不会结束,历史是一个过程。

  作者再给我们讲述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除了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给我们还原事情的原貌外,还在试图给我们解释事件的原因,试图把各个小片段连接成为一幅整体的动态的画面,这样这些画面才会具有意义。但是,在作者解释历史或者说是编篡历史时,历史学家的编篡面临着不确定性,因为一个事件的解释方式有许多种,一个历史学家不肯能把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全部托出,所以历史学家依照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方法形成不同的群体。此外,我们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上试图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难免会面临一些难题:过去各个时期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相同吗?凭什么站在我们的角度解释的过去是准确的,各种思维方式对过去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问题说明了历史是一场辩论,是不同历史学家见的辩论,是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辩论,也是发生之事与可能之事的辩论。

  但这些意味着历史是不真实的吗?并不是。因为历史是”真实的“故事,它必须要与历史证据相一致,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故事,是在试图解释历史与联系到动态画面的构建。

  综上,历史是一场辩论,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是由过去的真实故事所构成的。

  历史是一种思考工具。在我们探讨历史的时候,我们是在试图跳脱现有的框架,用多种思维模式来思考行为的后果,它给我们力量产生怀疑,提出异议从而拒绝服从。反过来利用历史我们可以来思考自身的意识形态与三观。另外历史也是一种乐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