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锦集
《历史学是什么》是一本由葛剑雄 / 周筱赟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学是什么》精选点评:
●感谢在我迷茫时期点拨我。 有点吃了定心丸的感觉。
●观点犀利,是历史学入门学习的佳作
●科普性质的书籍值得一读。“如果今天还把民主政治等同于帝制时代居高临下式的纳谏,那这样的民主不过是君主的恩赐,而非个人天然的权利。不过是一种点缀,仍然是人治的产物,而始终不能使民主成为一种制度,无法建立真正的民主社会。”
●不錯的通俗讀物,對歷史學的觀點持論公允,不做拔高。
●通俗易懂,其中举了一些之前迷迷糊糊相信的事情的辩证看法。对于历史研究的各种资料优劣,历史研究的意义和局限都有了很好的阐述。让人豁然开朗,原来历史是这样读的。
●易懂,可以对自己所学习的历史有个了解认识
●历史学是什么?在孔子那里是微言大义,在司马迁那里是通古今之变,在司马光那里以证当代之得失,在胡适和胡适的一个弟子那里更像是一个随意打扮的小姑娘……我却单单地想到了郑所南的《心史》和张岱的《石匮书》,藏之名山,以待识者。本书可谓入门好书一种,其中道理,大家是知道的。我还看到了一种世界观,一种方法论,一种可以秉持的态度。以他书来证我心中之史,时八番风雨,百感交集,茫茫不知所言。
●第四部分特别是结尾挺有趣
●教研老师推荐的历史学入门书,解决了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小书更需大家写,字里行间已体现历史的实证与批判
●大一时听老师说我们学习的中学历史都是被阉割过的,当时比较认同甚至愤怒自己所学的历史不完整,但葛先生说应该把最主流的最重要教给中学生,以免造成混乱,顿觉明朗。总之,从头到尾都读出了“真诚”二字。
《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一):学习历史入门好书。
此书不仅适合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适合历史专业的大学生的入门书。
首先,作者葛剑雄是一名专业的历史学者,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整体框架进行了有机的梳理和明晰的介绍。分别从历史的来源、类型、意义、方法四个方面阐释。
其次,文字语言通俗、质朴,深入浅出,没有太多的阅读负担。例如,其中列举的历史事件,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如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兵变"、西汉末年的王莽篡汉。
最为重要的是作者对待历史学科的作用和意义,态度比较中正、理智,不作过分的拔高。避免了热情冲昏头脑的毛病。
《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二):历史学是什么
#阅读打卡#《历史学是什么》葛剑雄 计划阅读420min,实际阅读221min,完成100%
摘录:
日本人翻译history时确定用“历史”一词,可能未必来源于《三国志》等古籍。明代有署名李廷机和袁黄(袁了凡)编纂的《历史大方纲鉴》和《历史大方纲鉴补》,这两本书都是托名当时的名流,其实除标题有所改动外,内容完全一样,是一部介绍历史的通俗读物。
分享:
作者以历史的来历、历史的类别、了解历史的原因、如何学习研究历史四个部分着墨框架性地介绍了历史学。对于不深入了解历史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读下去的。作者的思路清晰,理论通透,让人信服,能看出来功底深厚。
没有绝对真实的历史,但是“大家都凭着这点史料,体现高下差异的就是见解。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史料里发现新的问题,这就是见解”。这大概就是历史学的意义罢。
《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三):历史研究与历史运用
相识: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书中推荐网站:古籍电子化,包括二十四史:http://hanji.sinica.edu.tw
作者的一个主要观点是把历史学作为一种科学,对现实中流行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历史的来历,历史的类型,为什么要了解历史,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
第一章的遗迹遗物与历史中批判狭隘的民族主义:
帝国主义虽然也进行文化侵略,但关注的还是现实的利益,并不强调历史与现实、文化与政治的一致性,反而多数倒是被侵略、被殖民者自作多情。”西方殖民主义者额殖民地几乎遍及整个非洲,但从来没有人生成非洲文化系来说,倒是有不少西方人成人西方文化中有非洲移民带去的非洲文化影响..也提到了日本也是承认日本文化受惠于中国文化的。
对遗址判断有不同意见是完全正常的,但是有人往往将这种纯粹的学术问题与狭隘民主主义情绪和所谓的“爱国主义”联系起来,或者为了迎合某些现实需要,故意突出某些观点,曲解史料,伪造证据在第一章的民间故事与历史的小节中,批评清宫戏:
这些影视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向观众赤裸裸地宣扬人治思想、等级意识、裙带观念,灌输一种对圣主、明君的依赖心理,似乎只要有一个好皇帝,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讲残酷的专制统治和血腥恐怖的手段当成歌颂展示的对象,这与现代文明社会最基本的民主、法制观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第二章讲的是历史的类型,其中谈到艺术品也可以反映历史,比如石窟艺术:新疆的石窟壁画中是全裸的飞天,到了敦煌的半裸上身,洛阳的龙门石窟就穿上宽袍大袖了。反映了印度佛教艺术向东方传播时,逐渐被中国化的过程。
《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四):历史的足迹
《历史学是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之一,对整套书来说不仅可以使读者对一些模糊概念的重新认识,如到底什么是伦理,而且还会领悟到未来读书的方向。《历史学是什么》也正是这样的一本书,虽然我每天都在读一些历史,可是别人问我,到底什么历史,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为何还要读它呢?当种种问题扑面而来时,我又无言以对。
作者葛剑雄,历史学博士,著有《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等书;周筱赟,是他的学生,为本书收集、补充相关历史材料,纠正错误等。本书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以及怎么去学习历史。整本书的结构正是学习、了解一门学科最初级的认识。作者通过一些例子、有趣的故事来陈述他对历史的观点,使得读起来通俗易懂,不枯燥。《历史学是什么》的意义在于给初读历史的人一种导向作用,最好计划,按照什么方式读历史;给一直在“混乱”中读历史的人,照亮一条道路,历史的类型众多,到底要选择哪一类更适合自己;对未上大学的学生族来说,读历史专业会学到什么。
“历史”,古代其实是两个字“历”和“史”,两个字有着不同的职责,19世纪末,中国的学术分类中并没有“历史”这个词,而后,在翻译日文时才开始引用“历史”这一词汇。中国千年的文化得以传承,更是因为古代人们把历史一点一点地记载,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结绳记事,图画、文字等方式,现在的研究者也通过考古方式,发现遗迹、遗物等进行实地的考察,还原历史,找寻各个时代的特征。在第一章“历史的来历”中,作者讲述了各种历史记载的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同时展现出文明的进步,从无文字到发明文字,从甲骨记载到纸质出现,现代的科技又将把纸质书籍变成电子版,珍藏保护更好。
书中也出现不少关于作者对一些历史的看法。如《金瓶梅》一书最为前人诟病的是其中夹杂着大量性描写,其实这样的描写在当时却是一种风尚,文人士子并不以谈性为耻。对《历史研究》这本书,作者也做了严厉的批评,称写中国历史的不真实。
历史虽说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记录者的角度不同,会造成一些主观性。所以,研究历史,要尽量客观,通过详尽的材料,还原本相。历史至今不衰,是因为它有着警示着作用,当然也会产生影射效应。
总之,《历史学是什么》是指引读历史书籍的一盏明灯,它会给你更多历史知识的了解。
《历史学是什么》读后感(五):读《历史学是什么》引发的思考
一、历史与历史学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89页)正如葛剑雄先生所说,历史学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研究层面、运用层面、哲学层面。历史哲学是最高的境界,认识历史和把握历史是最难的阶段。(272页)不管在哪个层面,历史的真谛都是一致的,就是求真!大多数人可能达不到哲学层面的高度,可能也不是历史学者、专家,不会去进行深入的历史研究,那么,历史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非常遥远?你大可不必悲伤。阅读一本历史书籍、参观一场博物馆展览、游览一座历史古迹、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等等就是你离历史最近的方式。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你主动去拥抱。二、历史的“有用”与“无用”
历史可以提供的智慧是最全面的。(198页)历史的智慧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200页)那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历史是无用的呢?因为,历史提供的经验教训是在特定的时空下产生的,对于今天的发展,完全照搬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葛剑雄先生也说:“从具体来讲,人永远无法从历史当中学到什么”。但历史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潜移默化的起到作用。历史可以让人渐渐变得理性,有自我判断力,历史决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思维逻辑,长期阅读历史,对你的逻辑思维一定是有提升的。“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千真万确,不管你在哪个行业领域读点历史总没错。历史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人文底蕴。通过阅读、参观等体验,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是有温度、有情感的。慢慢的,你也会潜移默化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人。可能历史不会让你立刻发家致富,但可以成就一个更好的你。所以,在我看来,历史对于所有人都是有用的。
三、历史的“真实”与“虚幻”
历史的真相与真理一样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我们看到的历史是真实的吗?我看未必全是真实的,只能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代代人主观选择,不断叠加建构起来的历史。我们能不能获得真实的历史?通过史料的蛛丝马迹,我们会找到一些历史的线索和规律,也只能说我们不断接近于真相,永远达不到真相。这样说来有些悲观,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享受体验历史的过程就好,至少历史能让我们更真实!
2019年8月18日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