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日记 第二季》经典观后感1000字
《新生日记 第二季》是一部由朱佳媚执导,周延 / 刘璇 / 应采儿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生日记 第二季》观后感(一):新生,是希望,也是反思
首先这个名字起的很好,新生儿带来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视频或者平面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很有意义。
不同于第一季,这季嘉宾有两个二胎的,可以看到他们的教育观的体现,虽然我自认为我自己还是个宝宝,但是对于父母对于我的教育,和我未来对待我需要负责人的生命,很有启发。
这季嘉宾有应采儿和陈小春,刘璇和王弢,王斯然和周延GAI,周安琴和宁桓宇。应采儿和刘璇都是二胎,可以看出,应采儿的教育虽然尊重孩子的想法,但也很严格。有次她对Jasper的教育让我很有感触:“我觉得抗压性很重要,因为现在的小孩子童年都过得很好,我就很害怕你们将来,碰到一点点事情就先爆炸,这个事情可能不至于摧毁你,但是你先把你自己摧毁了,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压力,希望你会碰到一些挫折,然后你要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你才会知道,这个事情过了,原来就这样子。而不是说,天呐,我要怎么办,我做不到,我受不了之类的。”这段话很戳我,在我遇到困难和压力的时候,常常安慰自己,从我整个人生来看,这点挫折不算什么,站在我人生的终点,现在这点事应该不值一提,现在又有什么不能过去的呢,加油吧!
另外,对于Jasper学小提琴,她认为乐器不是孩子需要坚持,而是父母的坚持。想到我现在偶尔会和妈妈讨论,当初怎么没送我去学舞蹈乐器之类的,我妈说,送你去过,你哭着再不去我也没办法。这点我也很无奈,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该狠心该有原则的时候一定要有所坚持。
刘璇更为严厉,可以用伟大来形容这个妈妈,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身体,想尽办法顺产,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可以看出她的坚韧。坚持五年记录儿子的很多小细节,温柔又有原则。王弢不亏身为单簧管教授,很有文化。在游戏玩闹之间,无形中灌输给孩子很多知识。并且跟尊重孩子,会倾听孩子行为的原因。虽然严厉,但很少看到他们指责孩子。这对嘉宾,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值得很多家庭学习,比应采儿他们更能让传统家庭接受,更符合大多数中国家庭。
《新生日记 第二季》观后感(二):陈小春又带老婆孩子上真人秀了,为什么总是看不腻?梗实在太多
网上有个“陈小春第四次翻红”这句话突然火热了起来。这句话不是什么营销号炒作,不是粉丝起哄,而是陈小春的太太应采儿在节目里大大咧咧地这样调侃着自己的“过气丈夫”。
正在芒果tv播出的节目《新生日记》邀请来了陈小春夫妇、刘璇夫妇、GAI夫妇和宁桓宇夫妇,记录了这四对夫妻的孕期纪事。在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观众们最喜欢看的居然还是陈小春和应采儿这对已经上了无数次综艺的夫妻。
很多明星在跟着真人秀这股大潮中往前冲的过程里,很多人都翻了车。比如说,先带着女儿neinei参加了浙江卫视的《人生第一次》和吴尊,又马不停蹄的带着儿子女儿一起去了《爸爸去哪儿》,还不过瘾的带着老婆参加了《婚前21天》。结果谁知道,就这么翻了车,想卖些好爸爸好丈夫人设,被网友翻出来了当年为了捞金而骗粉丝的丑恶嘴脸。
无独有偶,也是带着孩子先翻红了一下的林志颖,带着老婆妈妈再出发,却被喷了个狗血淋头,口碑瞬间天上地下,好不容易有机会参加适合他的真人秀,全部白搭。
可是,这对夫妻就不一样了,来来回回综艺参加了很不少,还依旧被大家喜欢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看陈小春和应采儿本人。应采儿的嘴在现在网友们的眼里,那就是开过光一样的存在,比如说对着薛之谦说你红不过两年,还有鹿晗什么时候红到头,魏大勋早都看上杨幂的苗头,全都在应采儿嘻嘻哈哈的爽朗笑声之下,被超有趣地状态下带了出来。
不仅如此,应采儿真的太有梗,一个人就是一台戏。在《新生日记》里有着5g网速上网冲浪的她,会说自己学会了时间管理,一个人站在那边碎碎念:“这个节目是讲我 ,他(一直在厨房忙的陈小春)以为是《厨师的诞生》吗?”还转头对Jasper说:“你爸就等这个,人生第四次翻红。”看得观众真是笑到头掉,节目组完全不用发愁没有内容可以剪,光看这个女人就太好玩了。
还有一直要给应采儿做饭的陈小春,看着是酷酷冷冷拽拽凶巴巴的样子,但私下里会笨拙的用洗碗擦洗鱼给妻子做饭,无限包容老婆每天闹闹腾腾,他在那边就笑眯眯就够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本身他们各自在自己的正式职业中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就像是应采儿调侃陈小春要第四次翻红一样,陈小春真的已经红了快有三十年了。最早的《古惑仔》系列先不提了,后面的《鹿鼎记》这些如果都算是他坐上了香港娱乐业发展最好的时代的顺风车。那么,哪怕是现在都已经完全不景气的港片时代下,陈小春依旧能带来《树大招风》这样的佳作,实属难得。
同时,这几十年来,陈小春从未放弃过自己的音乐事业,多少人现在去ktv唱歌的时候,哭得泪流满面时,还要给自己点一首《我爱的人》。
妻子应采儿当年受到向太的力捧,结婚生子后就大幅度减产,没有反反复复拿着自己过去的作品炒作卖人设,反而大大方方上综艺,不炒冷饭不卖人设,有活就干,看似好像叽叽喳喳,其实从不乱立flag,保持住了自己的口碑。
更妙的是,给这对夫妻加成的,就是他们二人产生奇妙化学反应的儿子。Jasper性格太好,绝对是在这两年星二代萌娃扎堆爆炸的背景下为数不多能够戳到观众点的一位。
这样说起来的话,怪不得这对夫妻再怎么上综艺,我们都看不腻了。文/月上弧
《新生日记 第二季》观后感(三):20块的鞋子,25块的外套,周安琴的勤俭持家还是惹到了宁桓宇
一月宣布恋情,二月宣布结婚,八月宣布当爸,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宁桓宇从单身到结婚再到当爸几乎无缝连接,这速度像搭乘了火箭。身份的不断转变,让宁桓宇逐渐褪去孩子气,成长为男人担起责任。
从未曝光过的女方到底是谁?这也成了粉丝的疑问。从他们参加的《新生日记》第二季中可知道,小宁桓宇四岁的周安琴是真实又朴素的圈外人。
一个是从《快乐男声》走出来的偶像,一个是毫无知名度的素人,这两人在生活中也有些许不同,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观的不同。
家庭条件与成长环境的不同
宁桓宇虽不是富二代,但原生家庭的条件也算不错,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的他得到爸爸妈妈的全力支持,用心培养他学习古典钢琴,并通过了钢琴十级。
长大后,宁桓宇仍继续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最后以全国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进一步进修。
上学一年后,也就是2013年,他选择参加《快乐男声》的比赛,这一比就成了全国第四名,一举成为舞台上耀眼的新星。
从幼年到成年再到正式出道,宁桓宇一直都在相对富裕的家庭中长大,要什么有什么,参加比赛也轻易取得好的成绩。
总的来说,他没有经历过挫折,没有经历过窘迫,一切都来得太容易,这也让宁桓宇没有金钱概念,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
但周安琴就是另一番模样,从小被收养,养父养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一直带她长大的奶奶也是农村人。
因家庭条件差,没有宽裕的生活,所以做什么都要考虑开支。久而久之,周安琴变得精打细算,买东西第一件事就是看价格,勤俭持家会过日子。
两人成长环境与家庭条件都大不相同,在两家人见面时也能看出两家人的区别。
宁桓宇爸爸穿着西装、梳着油头、开着豪车,一副大老板的样子。全程安排事宜,谈吐间也颇有气势。
而周安琴的爸爸妈妈却穿着普通,即便一番精心打扮也不如宁桓宇爸爸显得精神。
不善言谈的他们全程被安排着。
消费观的不同
原生家庭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造成宁桓宇与周安琴两人不同的性格,与不同的消费观。
从小节省的周安琴总认为宁桓宇太爱花钱,给多少花多少从不知道省钱。
所以到了小县城后,周安琴就主动给宁桓宇买原价35块钱,被她讲下10块钱,最终仅要25块的外套。为了就是让他不要再去买贵的衣服,有件衣服将就穿就可以。
25块钱的外套,就算是放在普通人身上也都会觉得太便宜。但周安琴丝毫不觉得,反而很高兴认为物美价廉,买到就是赚到。
除了花25块钱给宁桓宇买外套,周安琴还花了20块钱给奶奶买了一双鞋子,这双鞋子原价是40块,最后被她对半砍拿下。
对半砍是周安琴买东西时的常态,这与她从小成长的环境有关,但宁桓宇不同,他不会讲价也不好意思讲价。在给奶奶买电视机时,就能看出他们两人的消费观以及性格。
五十寸的电视标价1999元,若加上卫星连接器就是2480元,宁桓宇象征性的讲价但只是去掉80块的零头,店家爽快的答应了。
在宁桓宇看来,优惠80块钱已经非常了不起,但对周安琴来说这与没讲价一样。她当场对半砍只给1200元,还没等店员开口,宁桓宇首先认为这个价格不可能,并一直往上加价。
最后造成的局面是,周安琴在讲价,宁桓宇与店家一直在加价,局面一度尴尬。
原价2480元,周安琴却对半砍,不少观众也与宁桓宇一样认为这是在开玩笑,还吐槽周安琴讲价太过分,其实是冤枉她了。
首先,这款电视并非大品牌而是不知名的杂牌,电视都是由店家自己进货,价格也都是自己手写标上去的,所以才有讲价这么一说。
若是在正规的家电城买,本就不可能讲价,所以这价格其中的水分可想而知。
其次,周安琴并非不懂事的只愿意给1200元,而是先压低价格再一点点往上涨,这样就能省下一笔。
宁桓宇不仅不懂周安琴,还一直帮倒忙,在买枕头时也是这样,从不讲价,卖家要多少他就给多少。
不懂压价格,还不懂跟老婆统一战线,这让周安琴甚是生气。一个为了省钱放下面子,一个为了面子放弃讲价,这两人的消费观与性格由此可见。
要说圈内统一战线,讲价时默契十足的夫妻,那当属傅首尔与老刘。两人只要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在傅首尔讲价时老刘从不拆台,而是在一旁助攻。
这样相处起来,两人都不会觉得累。
往后还需不断磨合
从20块的鞋子到25块的外套,表面是简单的价格,实则透露出的是宁桓宇与周安琴不同的消费理念。
不否认像周安琴这样勤俭持家又真实朴素的女生少之又少,但在她与宁桓宇相处时,也常常会因此事而拌嘴。从奶奶家回去后,他们就因为消费观的不同而发生不愉快,周安琴的勤俭持家也惹到了宁桓宇。
宁桓宇开启疯狂购物模式,同款式不同色的T恤买多件,各种颜色摆满沙发,各款式的鞋子摆满茶几。
即便宁桓宇为了照顾周安琴的心情,故意买了低价格的T恤,但价格下来了,量却没有少。同款式却买多个颜色,这也是周安琴生气的点。
周安琴心疼钱不停吐槽,面子挂不住的宁桓宇摆起脸色,直言想发脾气。
衣服到底买量少质好的,还是买量多质差的?其实这都不是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两人消费观的不同。
周安琴与宁桓宇两人的消费观仿佛在两个极端,一个不舍得花钱,一个花钱没概念,若想达成一致,还需时间的磨合。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宁桓宇夫妇在不同家庭环境中长大,各方面都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必定有些矛盾。只有不断磨合,将彼此身上的棱角磨平才会少有摩擦。
周安琴是不可多得的好女孩,踏踏实实过日子,既真实又朴素,身处娱乐圈的宁桓宇能娶到她是幸运的。如今,他们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观的不同。
周安琴的消费观,让宁桓宇无法自由自在做自己,宁桓宇的消费观,让周安琴感到奢侈与无助。
所以,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家庭影响性格,性格影响消费观。两人相处消费观不同就是矛盾所在,他们还需多沟通与了解,才能在消费观上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