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爸爸的晚餐》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爸爸的晚餐》观后感100字

2020-12-28 04:58: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爸爸的晚餐》观后感100字

  《爸爸的晚餐》是一部由郑正执导,赵毅维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爸爸的晚餐》观后感(一):在模仿中前行的中国特色低成本主旋律

  故事有点像去年的《一切都好》、《过年好》,也容易让人想到《饮食男女》。

  比较地平实,有生活的质感,女儿很抢眼啊那位身材真的很有点夸张。方言是不错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获得夏衍杯的剧本所拍,走过10年,夏衍杯总算是为国产片做出了点贡献,以前大多选出来的剧本都没有拍摄,这几年多了点,也得益于市场的火爆。不过夏衍杯还是太主旋律化,基本就没选出过眼前一亮的商业类型片(以最终拍摄出来为观感佐证)。对比台湾的优良电影剧本奖,夏衍杯是不是也要商业与艺术(含主旋律)并重呢?

  《爸爸的晚餐》观后感(二):爸爸的

  看了大家的评论,褒贬不一,其实换个角度去看,个人觉得这部片挺好,接地气,虽然没有炫酷的技巧宏大的场景,所用到的都是自然景小人物,但是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整个事件也是老百姓生活所中常见。早年严厉甚至专政的父亲,到晚年开始回想反思,认识错误,最后辞别众人,他走安详,也许带着遗憾,或许也是一种完美吧。

  这部片还是有教育意义的,不管对于孩子还是父母都是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作为子女应该知道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尽管霸权,尽管有可能存在错误,子女应该多理解父母。作为父母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方法,不要一意孤行

  《爸爸的晚餐》观后感(三):仅催人泪下似乎不够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自知大限将至的时候,人会回头看,期待着弥补过去之我的种种不足,以完美自己的人生,圆满自我的终程。“吃”始终是人之大事,是中国人的大事,是联系亲情伦理的纽带。然而,仅仅一道菜、一桌菜或一道席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纷纷扬扬,可以弥补过往人生中种下的种种前因吗?电影希望以吃为切口,无论是借鉴还是自创,或是真有如片尾所言“献给我的父亲”的自我感悟的真诚,但是,作为影片,奉献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一道切口,不仅仅是能够通过以“吃”串联起故事,营造出种种落寞、伤感甚至是起承转折之后的清新,更能够让观众通过这道切口,能够看到更深的过去,思考更久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影片“吃”的切口,在我看来,尽管切开了一道口子,但是却只愿意停留在这道口子上;影片也只愿意通过模糊的镜头,悲伤面感人的氛围营造,来获取观众情感上的认同,却无法更进一步将影片推广到更深的代际隔膜和文化变迁问题中去,因此,尽管影片会暂时摧人泪下,却无法感动长久,更无法让人思索良久。

  《爸爸的晚餐》观后感(四):人生是一段段的缘分

  基本不看电视的我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这部电影 并且完整的看了整部影片

  主演很好 表现出了对人生的豁达包容 对子女的理解和时日不多的爱 最爱看他做菜的桥段 对食物的认真就是对生活的认真吧 做饭也许是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 当然电影也有不足之处 比如孙子上小学了都没见过爷爷 女儿结婚了都没有告诉爸爸 也许是因为妈妈死的早 子女跟爸爸都不怎么亲近 但我不敢否认世界上不存在这种亲情关系

  我喜欢这个爸爸 他有股潇洒劲儿 面对死亡除了对子女和狗的牵挂 没有一丝惧怕 他很懂世事却保持着童真 时髦

  二儿子是他的传人 看到二儿子青出于蓝他欣慰又自豪 我想这世界上唯有父母是真心希望我比他强的人

  个人感觉这部影片在国产电影里是值得看的一部作品 认真表达 不浮夸不模仿 不会落泪但看了不会后悔

  还有 让人特别想去重庆

  《爸爸的晚餐》观后感(五):重庆本土电影,顶起!

  观影的时候只有四五人,是首映的17号。坐在我前排的男生说片子有点模仿《饮食男女》的剧情。我并没有看过,不过,如果说这部献给自己父亲的作品添了太多的借鉴,私人性质的宝贵东西会不会磨损的太厉害了呢?之所以会大中午大太阳的骑个自行车去熙街看,主要是听说这部我们院老师的作品里边有拍摄南山。哈哈,就格外的好喜欢南山呀!看到好像是南山的环山公路,就入迷至极了。嗯,前头的那个同学是因为这是本土电影的关系才看的。吐槽一下赵先生的重庆话哈,连我这个胡贱人都听出来了,好不地道啊!这样,让我我简直不好意思问路用重庆话了。。。嘻嘻,广告植入好僵硬呀呀,不过好亲切,还挺想去瞧瞧那些地方哒~那个厚芳好漂亮(^з^)赵爸爸居然把四儿子和狗狗起一样的名字ouo看完片子,我真的爱重庆又多了点儿,打算以后留下来得了o(^o^)o不过,重庆话究竟怎么练习才地道些呢,慢慢来吧。喔对了,我觉得几个孩子之间的联系好生硬啊,以及一些故事没有说清楚,比如孩子们为啥子和父亲关系疏远了呢?就因为严格死板了些???老四的脑婆和另一个同伙在一起了???还是有待改进嘛剧情方面(゚Д゚)ノ好了,第一次码影评,嘻嘻,晚安!重庆取景嘿棒(/≧▽≦/)

  《爸爸的晚餐》观后感(六):《爸爸的晚餐》:你眼里的一顿饭,可能是父母一生的夙愿

  “晚餐”一词,通常指最后的意思,一天之中,晚餐是最后一顿饭,有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说的就是耶稣在人世间最后的时光。这个词语通常意味着凄凉与苦楚,因为最后一顿饭吃完了,一段时光就告一段落,一场电影也就快要落幕了。但同时,告别了一段旧时光,就意味着迎来了一个新时光。结束也就意味着开始。总是要开始的,总是要结束的。

  晚餐同时也是一顿饭,一顿比较安稳的饭,夜幕降临,锅碗瓢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饭,然后享受天伦之乐。最后相拥着进入梦乡,这是多么的安逸和幸福。因此,晚餐也有着晚安的意思,一切安好,吃完了饭就更加美好和安逸了。

  这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细细品味得出来的道理,但是这个道理有个前提,不管是哪一种,都离不开做饭的人,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衍生出来的深意。有了需求,吃饭才能吃出来别的意味。当然,这种需求人人离不开。当然,《饮食男女》等电影都将吃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升华,《舌尖上的中国》更是追溯到了吃饭的本源。他们也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当生活在继续,当生命不断地延续,一切才会有了意义。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主讲亲情的电影,电影的核心当然还是和吃饭有关。说到吃饭,很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之前看过一部武汉地区的电影《热干面的味道》,他主要讲了与吃饭有关的一种传承,而重庆人一下子不甘示弱了。一碗热干面都能吃出来这么多的道道,那么一盘红烧肉?一份剁椒鱼头呢?于是,今天的主角《爸爸的晚餐》出来了。

  《爸爸的晚餐》讲的是一个已经到了人生暮年且被病症宣布了死刑的父亲,开始了与自己的四个孩子之间流浪餐饮的过程。这位父亲带着自己的狗,开着自己的车开始了一场漫长且短暂的旅行。自己的四个孩子,如今都已经不在身边了,大儿子管理着一家公司,整天忙碌的放弃了自己的家庭,二女儿找了一个垂暮老者作伴,三儿子虽然身为一个高档饭店的厨师长,但是他始终不快乐,因为自己的理想是飞行员,而父亲却执意让他做厨子。

  小儿子最让父亲放心不下,当初因为父亲责骂幼年离家的他,如今锒铛入狱。而这位父亲自觉时日不多,所以每到一个孩子的家里,就努力地为他们做一顿饭吃。最终,父亲看到了所有的孩子,而他也在回家途中辞世。

  这是一个小成本电影,同时也是一个地方性质非常浓厚的影视作品,甚至于还有为了地方宣传的作用。但是,除去这些标签来说,本片还是很不错的。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与亲情有关的追问,一群现代生活中各自有着自己想要生活或者是追求的人,还有一段割舍不去的亲情。这样的积淀足够拍出一部好的作品。而这种足够来源于用心。

  全片没有任何的大场面,也没有任何的明星堆砌,有的只是一些生面孔,大家所不熟知的演员和大家所熟知的地域。一个老者,带着一条狗,本身就已经很有戏剧性,奈何这个老者与自己的几个孩子之间还有一些割舍不断的故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从片中的碎片记忆中,我们可以知道老者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好,这也是为何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拥有着智能手机的人与自己儿女之间的信息交流如此的差。但也正是如此,那种手机表达不了的情感,被一个人,一条狗,一辆破旧的吉普完美的体现出来了。试想一下,如果仅仅是与自己的孩子之间进行一通视频电话的话,本片的情感基调还会有吗?

  隔阂总是会在最后时刻消弭,我们崇尚的是死者为大,即使活着的时候再不通情理,当暮年的父亲一个挨着一个去亲自找自己的孩子用一桌美食请求原谅的时候,自然是没有人在意曾经的不悦的。而本片还有的情感在于传承,当自己的孙儿可以很熟练的炒出一盘西红柿炒蛋的时候,我们相信老人是安心的。人是如此,动物亦是如此,当那条老狗狂奔数百公里回到家里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对于那种情感有了共鸣。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动物对于人长久以来形成的特殊感应还是在的,就如同老人在濒死之际,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小儿子一样。

  简单的故事,简单的镜头,一群简单的人进行简单的讲述,有一个当厨师的父亲不仅仅能为你做一桌美味佳肴,更重要的是会让你时时刻刻记住这种味道,记住一种根。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