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道与人文》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天道与人文》读后感锦集

2020-12-29 02:27: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道与人文》读后感锦集

  《天道与人文》是一本由竺可桢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2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道与人文》精选点评:

  ●用考据方法搞气象,值得我们学习。

  ●奇妙的书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里面最有名的

  ●虽然只是详细的看了其中一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但确是大家之笔。

  ●高山仰止啊!

  ●治史之人,须有环境史观和扎实的历史地理学功底

  ●此书不错,值得再读。

  ●: C53/8114

  ●科普读物 有些当年教材上的内容 大概是比较早的原因

  《天道与人文》读后感(一):印象较深的主要有两块内容

  一是《古今气候变迁考》系列,用历史文献上的物候资料证明了我国历史上几个比较显著的温暖期和寒冷期,虽然作者没有明说,但很容易让读者(如我)联想到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关系,寒冷期基本上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时期相对应。于是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今人中有不少小论文是以此为主题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明显的关系竺可桢没有挑明,而留给后人如此有价值的一堆资料,让他们能够轻易地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是竺可桢作于50、60年代及80年代的一些文章,其中有明显的时代烙印。那篇为南水北调工程唱赞歌的文章,实在不像是一篇严肃的科学论文,与他早年文章的风格迥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天道与人文》读后感(二):科学是毁灭诗歌的最佳武器

  我在书店看到竺可桢的《天道与人文》,谈云,说月,讲北斗九星和唐宋诗中的物候,觉得很好奇就买了下来。

  从科学的角度,这本科普读物也算是写得古典,连洋人上热气球都用上了文言的词汇:“安特鲁虽豪迈之士,无畏难之心,然亦未免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俄而炮鸣索解,而球升矣,万众莫不举首相望,而祝之曰……(见《改造自然》)”

  作者例举了很多古代诗歌,从诗中景物的描写,分析当时的气候变迁和生物状况,也算是独特的写法。 比如,从桃花开在哪儿判断当时的气温,从苏东坡的舶棹风诗引出季风的话题,知道柳条能泄漏春光。

  如果从诗歌的角度,此书完美地证明了:科学是毁灭诗歌的最佳武器。

  从“一年明月今宵多”,他想到的是月光照在地球的亮度,分析后得出“月到中秋分外明”要改成“月到中冬分外明”才比较合乎事实。他纠正李白“白门柳花满店香”中“柳花”不是花,是带白毛的果实。“二月黄莺飞上林”写得不对,黄莺是候鸟,要到四月才飞上林。如果诗人在创作之初先检验完诗句的科学性,作品中的诗意早就荡然无存。

  我羞愧地承认,看书前不懂的东西看完我还是不懂。

  《天道与人文》读后感(三):唯天与人尔

  曾听闻民国时期的人学贯中西,曾心向往之,但不解其意。如今读了竺可桢的散文才知道能亲身有所体会,学兼古今名不虚传。他不仅有着丰富的现代气象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有着扎实的中国传统古文功底,这使他明白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底蕴是可以挖掘的。于是五千年的文明成为了矿藏,而现代的科学知识成了探索的工具,两者结合便迸发出了一种奇异的智慧之光。古人的一点一滴的笔录汇成五千年的历史河流,这位现代人则以慧眼窥到那深隐于浪花中的远古风光。

  竺可桢曾留学国外,接受了一流的现代科学教育,所以他有着一种敏锐的批判思维,能够从别人不疑之处生疑。“月到中秋分外明”,便是一位21世纪的高等知识分子或许也未曾仔细思考过这句话是否有其自然道理。竺老慧心,或者带着一丝顽皮,非要较个真。于是乎由中秋想到了秋分,由秋分想到了月亮高度,由满月想到日月相对位置,日月赤纬,想到冬至太阳高度最低,那么与其正面相对的月亮则高度最高。高度最高,则月光更接近垂直地面,则地面单位面积接受月光最多,即最亮。竺老大概曾经不无得意地想:明明是‘月到冬至分外明’嘛!古人误我。

  竺老专业是气象学。但他硬是将气象学知识与古代文献结合起来,竟然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从古文记载的旱涝多少、花期迟早推算出几千年的气候变化,结合古人对黑子的记载,与之联系起来,得出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影响,为国人勾勒出一幅上下五千年气温变化图,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从中的收获是:面对当下的气候变化,或许我们不必有太多的焦虑,除却人类的活动影响之外,大自然本身便会发生变化,既来之则安之吧。

  顺应天时。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历法成分,是阴历中的阳历,是气候学与天文学的结合。竺老一言点明这种古老的农业指南的当下用途:用大自然本身来指导植根于大自然之中的农业生产节点,比人类的科技计算有着简单无数倍而更加灵敏的优越性。所以古人重视二十四节气,重视由此进一步细致化的七十二物候。竺老对比了各个时代的物候,发现了历代的物候历有所变化,很明显,古人并非一昧因袭古书,而的的确确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处,将其记录在笔下。

  月离于毕滂沱乎。这句的解读让我大大吃了一惊。“离”乃“丽”,即满月。月在毕满月时,常是初秋,初秋多雨。在充满智慧的笑容中,竺老再一次展现了气象和天文结合的神奇力量。

  古人最为推崇“天人合一”,以“究天人之际”为学人的最高理想。大约世间最值得探究的不过是“天”“人”二字,而今竺老以古“人”探古“天”,可谓此道中人也。

  《天道与人文》读后感(四):物候是什么

  竺可桢是位地理与气象学家。本书的开篇就讲气候在战争中的作用,因为气候对战争的影响实在重大,于是二战后各国才飞速发展了气象台,包括现代的军事设施,也需要气温、湿度、气压、风速等等来计算弹道。但书的大部分都是在讲物候。气温、风向、降雨量,这些都是气象,物候是指在某一个时间段,自然中动植物的变化,比如:柳树发芽,桃花开花,大雁北飞等等。为什么老先生的时代要研究物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古代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所有的气候状况都是通过物候来记叙的。二,中国是农业大国,古代人研究物候主要是为了准确的进行农时,如,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播种,每年的气候状况都是不一样的,当时又没有准确的测量工具,只好通过物候来确定农时,所以古代中国有大量的农时与物候相关的谚语,我们小时候曾经背诵过的九九歌就是一例。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气候曾经变化过多次,像是杨贵妃所吃的荔枝并不来自岭南,而是来自四川,在唐朝,四川还是有荔枝的,包括通过发掘殷墟,发现当时在中原地带是有大象生活过的,而现代要比那个时代冷了许多,很多动植物都不断南迁了。无论从中国历史上对物候记载的推断,还是近些年来欧洲科学家对欧洲历史温度的研究,都证明了地球曾经有过几次寒冷期,并且寒冷期与太阳的黑子状况相对应,黑子越多的时候,地球温度就越低。竺可桢写这些文章的年代,人们还不知道太阳黑子是什么,而现代人研究,太阳黑子是一种磁场聚集的地方,因为磁场过于强烈,可以抑制太阳内部的能量通过对流的方式对外传递,因此黑子存在的地方表面温度会从5700度下降为4000度左右,这也可以解释了为什么黑子多的时候,地球上就比较冷,因为太阳散发的热量被阻止了一部分。通过推算得知,中国的气候变化比欧洲要早上50年左右,往往是中国这边开始有变化了,50年后欧洲才开始有相同的变化。还有个好玩的事情是中国是季候风气候,季候风又称信风,由于中国的地势,季风一般是西北风或者是东南风。看到这个不禁想起小时候特别流行的一首歌叫《黄土高坡》,歌词是,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风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那个时候的词作家都还蛮善于观察生活的啊~书里通过讲物候讲了二十四节气的发展史,包括人类现行的格力高公历的优缺点,抨击了一下现行公历的不靠谱,又说中国的阴历(农历)在很多时候对农时的帮助也不大,反而是太平天国时期,曾经推行了一种结合公历和阴历的历法,很是有用,可惜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而消失了。现行的格力高公历最大的问题是一周有七天,七天不能被365整除,所以每年的日历都要换,每个星期的日期都是不固定的。中国古代以五天为一候,通过候来计时,是种比较科学的方法。不过老先生所有所想都是为了农时,而今日科技之发展,有大量经验和工具可以指导农时,人们对历法的依赖越来越小,已经熟悉了几千年的公历也不必再换了。在书中,老人家还讲了南水北调的事情,这是当时一个非常伟大的构想,老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1960年,那时南水北调还是个美好的愿望,而我前段时间去北京西郊的冰川博物馆附近玩,看到了南水北调的线路,水又清又深,想跟老先生说一句,现在南水北调已经实现啦。书还蛮好玩的,就是老先生很多文章都用了文言文,看的有些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