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春》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春》读后感精选

2022-04-26 03:3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春》读后感精选

  《春》是一本由巴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4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春》精选点评:

  ●虽然是《家》故事的延续,但是内容很单薄,可读性不强。

  ●照说只能是第一本好的

  ●尾声的时候有去了一个人 家也是 好忧伤 越看越不喜欢觉民

  ●春天属于那些勇于反抗的人们。

  ●本卷只写了一件事,单调,乏味。甚至絮叨。

  ●喜欢,就是喜欢!!巴金是我的最爱,没有唯一!建议余华在抄袭国外作家的时候,关注一下国内的作家,其实很多马尔克斯的东西在这里也有,什么笛声从湖面飘到了世界。。。。。。

  ●加油

  ●《激流三部曲》的第二部。 作为《家》的延续,书中沉闷压抑的生活再一次迫使年轻人离家出走……

  ●当年看了好多遍,昨晚拿出来重温,感觉又不太一样了

  ●冗长冗长。。感觉像骗稿费的。。其实有《家》一部就够了。。

  《春》读后感(一):春

  开始觉得自己和高淑英很像,不是人物性格,而是处境。接受着新思想却无所作为,时而犹豫不定,时而又坚决如铁。想找出路虽难,却始终相信着自由的到来。 后来又觉得和高觉民很像,极力反对腐蚀人性的封建礼仪,但又不会像高觉慧那样做出太出格的事情。到了对心存一丝希冀的家庭终究失望透顶的时候,也会义无反顾,还要极力帮助身边的人。 我一直在等待,等待高淑英的自由,等待善恶到头终有报,等待进步,我总觉得自己是书里的人,看着一切的发生。封建家庭的大家长让我产生深深的厌恶,海臣和惠的死让我热泪盈眶,高觉新的妥协矛盾让我咬牙切齿,淑贞的怯懦无知让我愤懑同情不屑,淑华的直率大胆让我觉得她绝对又是一个人物...... 我对现在的生活感激涕零,我反省自己的浑浑噩噩。总要有所作为,才能迎接春天。 春天是我们的。

  《春》读后感(二):春

  此书名的“春”字含义应该一则是以女性为主;二则包含着春天的来临,即封建礼教被突破的意义。

  当祖父去世后,高家渐渐分崩离析,叔一代开始“腐烂变质”,虽然三叔依旧道貌岸然,但四叔五叔已经完全抛开了道德的束缚。这即反映出封建礼教的虚伪,但对于下一代来说未尝不是好事,一可以认清礼教的本来面目,二则无法管束(也无心管束)下一代了。

  故事以蕙和淑英的婚事为主线,之所以这样应该是在封建礼教下,女性比男性更受压迫,男性要么如觉新一样成为唯唯诺诺的一代,要么如四叔五叔一样自甘坠落。但总归还算是有“力量”的,那妇女呢?只有忍受或者自尽,《家》中的鸣凤以及此书中的蕙不正是如此吗?淑英也想到过“湖水”,幸亏蕙的悲剧在前让觉新清醒了,加上觉慧的宣传,觉民琴的帮助,淑英终于勇敢地逃脱了礼教的束缚,到觉慧处一起去寻找未来,春天到了。

  《春》读后感(三):秋的季节里读《春》

  新华书店打折时,买了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春》和《秋》,搜便全场,没有发现《家》。残缺的爱情,残缺的三部曲。

  要辞职的时候,公司给我配上了电脑,不再需要背着沉重的本本上班了,可是也没有机会把电脑拿到公司下电影看。本里的电影都看完了,晚上无聊,想起买的书还没有看,于是开始看起来《春》,没有看《家》从半截看《春》居然深深的被故事情节吸引。我记得我总是习惯干这事。大学时老舍的《四世同堂》也是先看下部再看上部,居然看的津津有味,现在巴金的爱三也是这样。故事情节早就很熟悉,可是看起来还是很引人入胜,可能看外国小说看的太艰难生涩,回过头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就会觉得很流畅,如果看当代无名小卒的作品就会感觉太直白,没意思。总之读这本书时,觉得火候刚刚好。内容不多说了,主要是读书的感觉,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能够有一本小说吸引我,很不容易了,倍感珍惜!

  《春》读后感(四):先驱先屈——《春》

  “封建”是时间超过时代的脚步,

  “封建”是思想超过言行的速度。

  “封建”是明天扼住今天的喉咙,

  “封建”是命运对心灵最深的亵渎……——题记

  《春》看完其实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与其说是看完,不如说是翻完。写读后感开了好几次头,但实在不知道怎么写,终都没有成型。七月昼长夜短,孩子睡的时候多已经过了十一点,也就没了再看书的欲望。应该是我太肤浅了,总感觉读来乏味。

  与《家》中主要讲的三兄弟不同,这次《春》里更多的是描述的这个大家族中姐妹们的命运。书中所描绘的时代距今也不过百年吧,但是很多封建的思想与行为却是在现在看来无法理喻与接受的。

  裹脚、不能上学校、不能出门上街、父母包办婚姻……这些今天的女性无法想象的束缚,却是一百年前每个女人必受的经历。

  我不禁想,到底什么是封建?一百年后,我们现在的生活在后人的眼里又是什么样子?这些换取我们今天自由、平等的先驱们,都是受尽了屈辱的命运抵抗者,一个两个十个百个,当基数足够大,原来的先驱者成了当代的主流者。那现在充当着主流者的我们又会是什么样人的先驱?

  哈!越想越有意思。所以,时代需要记录者,正因为有了巴金先生的记录,那些一百年前人们生活的常态被我现在所知,所思。

  感恩先驱为我们开创的现在。自由、和平、平等,多么可贵和美好!做一个文字记录者,记录自己最平凡的生活,说不定百年以后也会有人读到我!

  ……………………………………

  《春》读后感(五):读后感不是书评

  读完这本书之后的酣畅淋漓绝不亚于做完pump it up 2004 的77分钟的整套有氧健身操。第一次读巴金的长篇小说,完全被他震慑住了!近32万字的内容没有一处不让人痴迷,没有一处是让人觉得烦闷无聊的,没有一处是不让我内心激荡,更具体地说,是倍受鼓舞的。

  好的作家有的一种本领就是能充分地唤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进入到他设定的角色中去。读《春》时我便充分体会到了这样的一种感情:尝尝觉得自己似淑华,冒失、心直口快而达观;又感到自己和淑英一样,被困在束缚中,徒有挣脱之心却时而偃旗息鼓,受到亲友肯定时又振作起来;偶尔又在大哥觉新身上找到我懦弱不作为的影子。不过越读到后面越把自己代入到淑英这个角色里,所以看的时候我既兴奋又紧张。看到淑英用功学习、思想一步步变得开放乐观我的心也明亮起来,我对她微笑也对自己说“加油!”;遇到她心神不宁,被长辈责骂、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时我也感到内心焦急、为她担忧,也企盼自己有对抗这种念头的决心。好在淑英最后的结局是我所期望的“我的归宿”,那我就省一番力气、可以顺着这股推力往前跑;若是她最后还未逃出牢笼,只因她决心不够坚定,那我就把她当做一个警告和教训来提醒自己。但我个人更偏爱随着榜样前行的感觉!

  2014.5.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春》读后感精选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