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随想录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随想录读后感摘抄

2022-07-07 18:27: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随想录》是一本由巴金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6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随想录》精选点评:

  ●巴金老人家真是被洗脑的够够的

  ●很长很长的忏悔录,读的是合订版,就像巴老自己说的,写的过程很痛苦,因为不断在剖析自己。他能勇敢地面对过去,面对那十年浩劫,面对那时候像“牛”一样的自己,真的是很有勇气。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什么文学技巧,但是确是一颗坦诚的真心。

  ●文革博物馆还是没有建成

  ●在谈论文革时期时,体制内的作家要么选择回避,要么选择大加的甚至是近于盲目的批判,从而显得自己足够先锋或者足够有历史责任感。但巴老的随想录给了我另一面,颤颤巍巍的忏悔和回忆,不逃避,不辩解,不夸大,在这里我看不到小说家巴金,也看不到艺术家巴金,我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巴金或许没有尼采 拜伦们的豪气,但是我们依旧从中可以看到作为普普通通的人,我们该如何选择面对自己,面对这个世界。最后,希望真话不要总是出现在暮年的时候。

  ●不喜欢他絮叨的文字。

  ●不知为什么我就是不怎么喜欢巴金的文章

  ●用血和泪铸成的五册书。以人品而言,我最爱的作家是巴老,因为他始终真诚、勇敢。以文学水准看,这不是一系列好书。但这是本伟大的书,完成它需要偌大的勇气。巴老年轻时敢于推翻一切封建传统成为一名战士,而后他八十多岁了,他并没有成为什么老炮儿。他依旧是战士。

  ●大学以前并不喜欢巴金的文章,觉得总是离我很遥远。现在怀着一种体会的心情去读,深深地被他的文字力量感动着,震撼着。或许这就叫做成长吧。

  ●很真实的巴金晚年回忆录,不过,我想年轻人不应该看上瘾

  ●看巴金知道什么叫做诚实

  《随想录》读后感(一):非常一般

  文字的确比较流畅,毕竟是写小说的。

  内容没什么,可见随想录的时代性很强,现在看觉得没什么。无非是张春桥,徐景贤迫害他。

  能公开承认当年违心批判胡风,算是有勇气了。

  巴金,江郎才尽。

  《随想录》读后感(二):关于巴金,关于随想录

  其实从小学就知道巴金,可以说巴金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从看他的家开始。那个时候东城根街小学还不叫巴金小学还没有把巴金曾经在他们那读过书当作招牌。随想录也许有些人觉得怨气太重但是这是他本人的真实想法与写照,与家里面的觉慧不一样,多年的磨难少了那点敢冲敢做的劲或许这个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随想录》读后感(三):这是一个健忘的民族,尴尬的年代。

  你看着想回想录,其实:

  这是控诉?这是批判?是反思?是警醒我们年轻的一代?

  这是对人性的控诉?对时代的控诉?还是对制度的控诉?

  这是对人性的批判?对时代的批判?还是对制度的批判?

  这是对人性的反思?对时代的反思?还是对制度的反思?

  这是一个健忘的民族,尴尬的年代。

  《随想录》读后感(四):一本回忆录

  《随想录》读后感(五):短评超字变评论

  追寻文革发生的原因,到了个人无法独立思考这一层似乎就到了尽头,但问题还在:个人为何就不能独立思考?通过巴金这本书,似乎有一个答案,个体漂泊无依,渴望投靠群体,所以在群体中,若被划为异类,便不知如何自处,还谈何独立思考?对这本书文字上的批评很多,巴金本人也在书中多次回应。一个文坛名宿,晚年可以直面历史,直面个人过往,手起刀落,让脓血流出来,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宣称的真诚对待读者,已经弥足珍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随想录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