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林语堂散文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锦集

2022-05-16 02:09: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锦集

  《林语堂散文》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3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语堂散文》精选点评:

  ●他的散文似清茶,总叫人回味

  ●大师大作 常读常新

  ●很幽默~~每一篇都写得极好~只是他的有些政治观点实在是不能认同~~

  ●去带厦门鼓浪屿,瞻仰过先生生活过的地方!非常佩服先生!

  ●推崇道家之人生哲学,又力行直率甚至莽撞的情感这两种似乎截然相反的品质是如何归于林语堂一人的。

  ●幽默的老头

  ●能被鲁迅(周树人)骂过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啊。

  ●有些局限,但处处是智慧

  ●以前在书店捡漏不经意找到的。当时翻开第一页的感受就是,沙里淘到真金。直到现在我也这样想。

  ●睿智,幽默,深刻的国学大师,他喜欢陶渊明,喜欢苏轼。我对他也是大爱,有空再读读他的其他作品~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一):先生的散文

  知道林先生是在很多年前

  那个时候对他不是很了解

  于是买了一本先生的个人传记

  看后 不自觉的敬仰先生的为人和机智

  也看过林先生写的小说和散文

  总是觉得散文比小说来的更加真实和好看些

  就如我一直坚持

  如果需要了解一个作者的文章

  那么一定要先看作者的个人传记开始

  这样的才能更好的阅读他的作品

  了解文字背后的一个思想者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二):请问,你是我的挡箭牌吗。

  文/环珮空归 (2008-06-14 18:49:07)

  披着烈日从刨食养活自己的公司回到家,抢到了冰箱里最后一盒冰激淋。迟到一步的子剑可怜巴巴的问,可以给他留一口么。

  为什么留。我故意放慢速度,咂巴着嘴。这个懒人,难道不会自己买么。

  自二十二岁嫁给他后,我就再没平心静气的吃过一回零食。就像自己的马槽里多拴了头驴子,黑天白日的伸着嘴巴过来争。

  子剑见我毫无怜悯之心,去洗衬衫了,还捏着嗓子哼九九艳阳天。洗刷刷了几分钟后,他探头说,还有你一件呢,自己洗领子。

  这厮佯装童养媳,非奸即盗。但我还是放下勺子去洗了一把领子。等我擦干手后,发现冰激淋盒子已经进了垃圾桶。和我玩调虎离山之计。算你狠。

  我得重新考虑下嫁人的意义。一,自己要赚薪水;二,自己要洗领子;三,自己吃不完整一盒冰激淋。

  我敲着桌子问子剑,您觉得您还有用咩。

  但闺蜜小锦对我们的模式甚为赞叹,说,多好,早嫁了,有了挡箭牌,老爹老妈不用拿命催,同事朋友不会腹诽你的生理问题。

  挡箭牌?我颤抖着想。林语堂写过一篇关于牙刷牙膏的文章,历数自己选购这些物什时,从价格到构造多多比较,一心想买到“最合理最科学”的心态。最后醍醐灌顶,发现一元三角的韦思脱大医生的刷毛外凸的牙刷和二十五个铜子广东制造的平面直角牙刷使用价值一样。而且知道了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牙膏用不用一个样。

  林大师更悲伤的听到做牙医的朋友的肺腑之言,“洗净你牙齿的是水及牙刷,牙膏不过使你洗时较觉芬香可口而像煞有介事而已。”

  煞有介事。这次该我——环珮大师悲伤了,原来子剑就是那可有可无的牙膏。虽然也是多方比较争取到的自以为“最合理最科学”的物什,可到底充其量不过是为了节令走亲戚时表演夫妻双双把家还,狐朋狗友聚会时摆出双入对的范儿了,是让我看上去煞有介事像个正常女人的挡箭牌罢了。

  可小锦说,知足吧。

  小锦年方二十八,是背包客,喜欢天南海北的逛。尚有几分才气几分姿色,拍的片子唯美写的文字诙谐,混到小有名气,招了一帮粉丝拥有一群暗恋者。可至今待字闺中,为啥。

  她有心头痛。多年前,有次心血来潮,与两厢情愿的前男友周郎一起去了大漠。周郎一路卖弄文采卖弄小体贴儿,让佳人小锦立时有了回头立即牵手进教堂的念头。那天深夜,在一偏僻小站搭顺车,谁知呼啦啦下来三个彪悍男子,围住小锦,并示意周郎滚开。周郎迟疑了一下,竟然真的滚到十米开外。

  刹那,小锦透心凉。这是女人都会感受到的透心凉。他在你最害怕的时候长出一副懦弱的嘴脸,他在你最需要保护的时候甩手离开。

  幸而,歹徒不过是夺走了昂贵的相机和一些现金。小锦与周郎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出了派出所大门,小锦未置一词,没有掉一滴泪,独自回来。后,任周郎再三解释,也没回头。不幸的是,小锦却落下了对男人恐慌且灰心的后遗症。

  就那次回来后,她在我面前哭成了雨打梨花,要男人什么用,以为他是无坚不摧的挡箭牌,却原来是无良制品——无良心无品行的货色。

  而后,她噙着泪问我,子剑会替你挡么。

  我沉吟片刻说,我在学跆拳道。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三):观影于我,旅行于我,读书于我

  印象中林语堂先生的散文风格是诙谐幽默的,这便是起初我把这本散文集作为近期睡前读物的原因。

  前两天和室友一起看《蝙蝠侠:黑暗骑士》,在最后的煽情片段,我受了极大地感动,热泪盈眶。室友诧异得望着我,仿佛看着一个稚气的爱哭鼻子的少年。我没做多余的解释,只是默默地擦掉眼泪。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凡是看了打动我们全部情感的伟大小说或电影而流泪的,便算是一个有充分人性的人。”不由想起之前某天在家,饭后父亲入神地看着手机,没过多久便开始低声哽咽。我向母亲使了个眼色,她对我报以微笑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不一会儿父亲关掉手机,擦拭眼角,略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着我和母亲说:“看了个视频,太感人了。”母亲笑着答:“你别不好意思,哭又不可耻,不会影响你在我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在一些视频片段中,生活以更凝集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以一种日常生活所没有的力量感动着我们,是再正常不过了。显然对于这些人生真谛,早过不惑之年的父母亲,是比我们领悟地更为参透。

  在《论旅行》这一章节中,第一种寻求心胸开阔的虚假旅行在好多年前尤为盛行。一大批文艺青年,对于前往西藏“洗涤灵魂”趋之若鹜。他们认为那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可以净化心灵。可事实果真如此?有那么一小批确实是挑一个闲暇的日子,全身心地放空自己,置身于空灵的环境之下。而剩下的大部分人则是人云亦云,邯郸学步罢了。如果去一趟西藏就可以让自己身心得到升华,那么西藏早就被踏为平原了。

  对于林语堂先生所说的第二种虚假的旅行——为了谈资而旅行,我前些年也备受此桎梏,常陷于到一个景点就要疯狂拍照的怪圈无法自拔。那时的我总是认为到一个地方不把它以照片的形式保存下来,就不算真正到过一个地方。如果不把照片拍的足够美丽,我还会自己和自己拗气。这样的坏毛病常常不能让我充分地领略一个地方的美与人文,也让陪我一起旅行的女友深受其扰。旅行结束,除了把一些认为精美的照片展示给友人看,问我具体干了什么,我脑海里只有“拍照”二字。直到半年前在伦敦Notting Hill,我算是彻底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这个坏毛病。那天也是机缘巧合,相机没电了,我就牵着女友的手慢慢的压着马路。Notting Hill色彩缤纷,宛如彩虹天堂,让人情绪高涨一个八拍。狭长的街道两侧都是商铺,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置身这样的大环境,不由地让人想起许多美好的事情。突然我好像就明白,旅行的目的并不是拍照,拍照只是为了记录生活,不能为了拍照而忽略旅行的乐趣。之前的我本末倒置,实在是旅行的一大遗憾。

  第三种虚假的旅行——按预定游览程序的旅行,这在旅行团中屡见不鲜。小时候曾跟旅行团去青岛玩,每天舟车劳顿、按部就班,游览景点也是走马观花。旅行团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可是游客却疲惫不堪。原本以为外出一趟能放松身心,实则却是做了一趟苦难修行,身形俱疲。后来我把这样的活动定义为“旅游”,而不是“旅行”。

  整篇散文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论读书》。想起当年我读书的青葱往事,好像干的都是些买椟还珠的蠢事。高三那年,读书的热情异常高涨,在除语文课的其他所有课上你都能见我拿着一本文学巨作在狼吞虎咽。我曾为《百年孤独》画过族谱图,在同学之间广为流传;曾因《情人》晦涩难懂深陷沉思而被物理老师逮到过;也曾看完《堂吉诃德》在一次月考作文中东施效颦,胡言乱语……每读完一本书,我就会在一个本子上记下那个书名。整整高三一年,我读了43本书。如今五年过去,很多书名早已不记得,更别提那些书中讲了什么了。更可笑的是,(江苏)高考语文满分150分,我只拿了88分,并列班级倒数第一。和我并列的那位同学,也是平时喜欢读书,喜欢语文的一位同学。可见当年我的读书,真的就是囫囵吞枣,流于表面,不得要旨。虽然很遗憾,但也要感谢那一年的自己,读书的热情一直延续至今。

  回到文章开头,其实这本散文集并没有充分展示林语堂先生的诙谐幽默,反倒是那种闲适自然要溢出纸张。先生就像是看透了一切,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站在高处,将他的看法和一些人生哲理缓缓道来。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四):谁最会享受人生

  这些天过得浑浑噩噩---生活过于悠闲导致的节律失调,看来还得抽出一点时间来得读点散文,陶冶心情、养生静心。

  说起自己的阅读史,第一本应该是一本在家里旧书堆里翻出来的很红很革命的大跃进时期的《欧阳海之歌》,这个”革命浪漫主义“对我的影响可不小---直接导致我对共产主义的过早热情(现在被称为愤青),由于“理想主义”,导致了做哲学家的冲动,后来转念一想---这东西太虚幻了,还是做物质上的哲学--自然哲学吧。

  初三偶遇的《霜冷长河》,让一个刚被革命英雄主义浇醒的迷路羔羊找到了心灵鸡汤。恩,其实余秋雨文笔很不错的。灌得迷煳后发现使我这种始终抱有理想情节的人来说落入迷茫,转而欲学“川”出世---不得。

  人说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可惜对于我这种Junior读鲁迅,undergraduated读胡适的人来说,导致现在一句流行语就是“价值观混乱”,为了调和两种水火不容的人生观,“不得已”看起了林语堂---融贯中西,平衡新旧;文章中能嬉笑怒骂如鲁迅,却字字句句分明带着儒家特有的含蓄收敛,文分又如庄周般肆意飘渺;不仅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在科技上还发明了中文打字机----流行词汇概括就是“和谐”,且看他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怎样解释“和谐 ”:

  所以我们已经晓得,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调和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还有一种结果更加重要,就是这两种不同观念相混合后,和谐的人格也随之产生;这种和谐的人格就是那一切文化教育所欲达到的目的,我们即从这种和谐的人格中看见人生的欢乐和爱好。这是值得加以注意的。

  -----------《谁最会享受人生》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五):向林语堂学读书

  先生文章的第二层意思是读书要有充分的自由,要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更要相信自己的眼光.每个人性情不一,气质各异,喜好读的书也各不相同.喜欢<庄子>的人就不会喜欢<荀子>,爱读苏东坡的人也绝不会亲近程伊川.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无需人家指导,现在社会上有的"名人"好为人师,喜欢自告奋勇为大众开一张成功必读书单,仿佛看了他推荐的书就等于学到了陆小凤的"灵犀一指",天大的事情只要两根手指轻轻一夹就可搞定.其实真要遇见什么麻烦,把手指削掉的几率倒要大得多. 读书这种事情最重循序渐进,顺着自己性子,勉力读去,终有眼界开阔,有所成就的一天,外人丝毫勉强不得.有人生怕别人不读马恩,于是把马恩著作缩成几本小册子,希望象灌香肠一样灌进别人脑袋里,遗憾的是人的脑袋终究不是猪大肠,所以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马恩的书原本生动有趣,这样妄作解人,就好比把"诗三百"归结为"思无邪",扫兴之极!

  先生文章的第三层意思是应该把读书看作一件乐事.真正读书得趣,沉潜其中的人,可以不拘行迹,无往不适,美人挑灯,红袖添香固然读得,海啸山崩,风云变色时又何尝读不得?古代士子读书一定要正襟危坐,好象非如此不足以表示对圣贤的尊重。但我想破斯摆得好,不见得书就读得好,我深信韩柳苏欧读书时一定是摇头晃脑,神态自得,否则文学史上也不会有韩柳苏欧了.我读中学时有位女老师上课比较严肃,要求全班学生腰板必须挺直,上半身与大腿保持九十度,双手平放桌上,看上去既整齐又壮观。据说这是她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可以有利于集中精神.其实我们都知道她是偷学的<新闻联播>,因为我们一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两位播音员也是这么坐的。而我们一致得出的看法是:这样坐上半个小时,灵肉所受折磨也正和看了一场新闻联播差不多。以我自己而言,上这堂课唯一的好处就是练成了元神出窍,上课时可以放出去游山玩水,下课铃声一响,又准时回来归位,从来没有出过偏差。及至后来到了大学,又才算开了眼界,知道上课不但可以歪着听,趴着听,天热时还有穿拖鞋的自由.我一直认为允许学生穿拖鞋正是大学最可爱之处.校园里有了一两个赤臂短裤,踢着拖鞋悠然而过的男生,大学才有了大学的样子.

  以上便是我读完语堂先生文章后的一得之愚,综合起来看,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是自发地读书,第二是自由地读书,第三是自在地读书。这当然只是一个很笼统的概括,先生的原文要丰富得多,也要精辟得多.大家若能细细品味,所获定当远胜区区.文后给出了文章链接,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