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旅行与读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2:58: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精选10篇

  《旅行与读书》是一本由詹宏志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一):追寻不一样的生活

  《旅行与读书》(詹宏志 / 中信出版集团 / 404页 / 平装 / 2016-9)初看觉得这本书应该是关于旅途中阅读的事情,其实读下来却不免觉得名不符实。因为这本书写了太多太多的美食,讲印度的羊肉炒饭的鲜美,伊斯坦布尔的烤羊肉,佛罗伦萨的牛肚包,巴厘岛烹饪体验,直至东京银座的寿司之王,令人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去尝试,据说有些读者看完书后马上就订了去东京的机票。

  有人说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非常快,只有去旅行才能让时间慢下来,最简单的体验另一种生活的方法,一个是旅行,另一个就是读书——“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特别是本书中也描写了作者根据旅行指南等图书,不停地奔波去寻找风景与美食的过程,也充满了活力,有时就是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像本书阿拉斯加国家公园美丽冰川的景象,就让人印象深刻。

  据说詹宏志被称作是台湾的互联网教父,却没想到竟然是56年生人,从始至终读下来没有一点年逾六旬的感觉,看来永不放弃对新事物的追寻是保持心态年轻的关键。

  愿我们永葆青春,活出不一样的生活,与诸君共勉。

  附几次旅行中的深刻的记忆:

  1、在新加坡莱佛士酒店Lang酒吧要一杯新加坡司令后静静看书的老年夫妇;

  2、联系何伟《寻路中国》的男主角魏子淇去了三岔村,第一次与书中的角色如此接近;

  3、在釜山UN纪念公园的匆匆一游以及对战争更深刻的反思。

  4、在台湾高雄旅游期间当地燃气爆炸,深深感受到与灾难的近距离。

  5、塞班浮潜的海底美景及近距离感受鱼儿的自由。

  6、米兰第一次星级餐厅的美食体验及窘迫感受。

  7、巴黎拉雪兹公墓的阴森以及对生死亡更深刻的理解。

  8、泰国普济pp岛清澈见底的海水和雪白的沙滩。

  10、梵高博物馆梵高美丽的画作与其一生的巨大反差,也体会到他在悲惨的生活中怎样成就了辉煌的一生。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二):书能育人,亦能毁人

  我最近去海南考察,在路上读台湾出版界大佬詹宏志的《读书与旅行》,产生了四个感想:第一,书能育人,亦能毁人。第二,生命旅途中有三种角色——过客、游客、玩主。第三,人通过旅行和阅读,扩大了现实世界和抽象世界的范围,等于多活了几辈子。第四,烹饪文化是深入了解一个文明的切入口。

  一、书能育人,亦能毁人

  在攀爬瑞士的少女峰时,詹宏志被错误的旅行指南书所误导,误以为行程轻松,不需要专业登山装备,还误以为沿途有一个补给点。结果,他的休闲服装在冰山中完全无法御寒,唯一的补给点也早就废弃。这些不利因素让他和同伴险些丧命,也让他得出了“书能育人,亦能毁人”的惨痛教训。

  我觉得,詹宏志文心周纳,他郑重地在书中写这一段,绝不仅仅是为了吐槽发泄情绪,而是以小见大,让爱书人意识到盲目相信书籍的危害。

  其实,何止是旅行书籍,有多少错误的医学书籍、邪恶的宗教书籍、思想极端的政治实践书籍给人间带来了不计其数的苦难?就算是人类历史上公认的经典书籍,也被多少“歪嘴和尚”拿来为祸人间?

  比如,洪秀全借《圣经》妖言惑众,自称上帝次子,掀起血雨腥风。

  再比如,东汉张角凭借道家思想及医术收买人心,鼓动黄巾起义,杀人盈于野。

  再比如,《资本论》……

  詹宏志用自己的惨痛教训,再次对爱书人重申了一个常识——尽信书不如无书。

  二、过客、游客、玩主

  我在台湾考察期间,导游阿文认为,她接待过那么多客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过客和游客。

  所谓过客,就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回家一问,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只是被动地参加一个行程,被惯性拖着走。与其说是旅游,不如说是受罪。

  所谓游客,就是处处留心,对旅途中的一切充满了好奇,问这问那,什么都尝试,玩得非常尽兴。

  还有一种角色,我称为“玩主”。他们不是被动参加一个行程,而是对自己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确,对自己的目标投入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忽略其余。比如为投资决策与人大量交流,比如在自己最喜爱的酒店里发呆几天。

  我觉得,詹宏志毫无疑问就是一个“玩主”。他在去某国某城之前,不知看了多少本与该地相关的书籍,在网上查阅了多少资料,与当地人书信往来不知多少次。他对自己的旅行目的非常明确,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其实,不论是旅游、读书、生活,我们都应该学詹宏志当“玩主”,而不是被动参与的“过客”。

  三、扩大现实世界和抽象世界的范围

  詹宏志在本书中,多次描写自己通过阅读,对某地、某景、某店、某酒、某菜产生的美好想象,然后,详细谈及自己在旅行中,让“想象”与“真相”发生碰撞后的心情。

  比如,詹宏志曾在多本书籍、杂志,以及电视和网络上,了解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事迹,对他的厨艺充满了美好的想象。然而,当他终于品尝到小野的厨艺之后,却大失所望,找不到任何“好吃”的依据。

  即便如此,人通过旅行和阅读,扩大了现实世界和抽象世界的范围,等于多活了几辈子。

  四、烹饪文化是深入了解一个文明的切入口

  詹宏志在去外国旅行时,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就是要求酒店或小饭馆的厨师现场表演厨艺,然后品尝美食,作为深入了解这个文明的切入口。

  比如,詹宏志在日本京都发现,日本很多传统餐馆,都不是国内这种走量翻台的经营模式。因为走量的目标是盈利最大化,烹调被彻底商业化,饮食和服务都变得粗糙和不用心。

  日本的一些传统餐馆,不管多么有名,也绝不扩大经营。它们以吧台为中心,周围只有十几个座位,让厨师和食客之间充分交流,也减少了上菜的时间和距离,让食客得以品尝滋味最佳的菜肴。餐馆的营业时间也有严格限定,绝不搞流水席,为了赚钱而放弃烹调和服务的质量。

  詹宏志在日本京都去一家米其林一星餐馆,发现菜谱上只有一个菜——鳗鱼饭。这种把某种单一菜肴做到极致的小店,在日本数不胜数。他从日本料理中,深入理解了日本文化的“禅”意——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的匠人精神。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三):诚意满满的旅行分享

  近期看过最好看的旅行文学!最初看厚厚的大部头有点胆怯,怕静不下心来读。事实上完全是多虑了。老人家的语言生动有趣,描写得栩栩如生。尤其美食,夜晚读来,简直要勾出一肚子馋虫。

  作者在序中担心自己的文字已落伍,无法吸引年轻的读者。其实完全不会呢。阅读体验并不以年龄来划分,倒是大部分书虫是志趣相投的,因而对旅行的种种感受,简直不能更一致。因为读书,而对一个陌生之地兴起向往之情。读多了书,忍不住想自己亲自去走一走,看书中所说是否真实。旁人是无法理解这种热情的。亲眼见到读过的文字转为现实,身处曾经想象过的地方,是多大的满足。也是读书与旅行兼有之才能体会到的。

  目前市场上的旅行类书籍多是攻略,实用至上,或是较为私人的心情散文笔记。多以图片充数才能撑起厚度。这一本却是此中奇葩。一张插图都无,封面干净到不能再干净,满满的都是文字。据说这还是删掉了三分之二底稿之后的结果。 难得见到这样实心实意的写作者,真是太感人了。尤其这一位是个一本正经却好奇心十足,到哪都扛着书袋子的行者,写出来的文字有趣到不行,画面感十足。看作者因地毯商人能吟诵古波斯文的诗歌,而被其所震撼,傻傻地买下超贵的地毯;看作者跟随书中的指引开启的美食之旅;看作者被信息不全的旅游书所坑,走上一条超高难度的爬山之路。不时窃笑,垂涎,或是叹气。无需配图,脑中自然会浮现当时的景象。超期待可以出续集~

  附录的“旅行叙述”虽然有些枯燥,却分析得很有意思。原来科幻小说是这样慢慢由旅行文学发展而来的,长见识了。被作者这样一分析,忍不住拍大腿,怪不得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都是那样的写实风格。

  要说瑕疵,也是明显到让人觉得疑惑。倒叙或是插叙都可以理解。但同样的情节重复描写了两遍,且不管哪一遍都不是一笔带过,而是详细描述,但语言完全不同了,事情却是同一件。不知是编辑这边出现问题,还是故意为之。尤其第一篇中出现时超级别扭,很想自己动手编辑一下,把段落弄顺。后来看到作者说“但,且慢,故事说到这里,也许我更应该回头解释这一切的来历”,才明白作者就是不愿意老老实实从头说起,就想把最好玩的先拎出来。

  非常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好玩有趣,信息量也不小。人老心不老,作者大人尽可不必担心代沟。行者无疆,读者无界。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四):书呆子的毕生理想:读书与旅行

  1.

  4月7日就把这本书读完了,但今日才能大致沉下心来写一篇读后感。这中间的两个多月时间,心思百转千回,心情起伏不定。人总是要从挫折中明白道理,虽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盘桓于往事不但徒劳且愚蠢,但总忍不住感慨叹息。幸好自我调节从来是本人强项,从小这么过来的。古人说得好,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2.

  詹宏志其人,自称是书呆子。这是自谦。看看他老人家的简历,称得上博闻强识,又很有商业才华。我也勉强算半个书呆子,却是一种自愧。

  有一个纠缠人类社会多年的俗问题:读书有什么用?说实在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什么的太(dou)理(shi)想(che)化(dan),大多数人无论积极消极都会从宿命论的角度去回答这个尖锐的问题。积极者说:读书改变命运啊!消极者反驳说:能改变命运的只有投胎……

  前几天高考的时候流行一个段子:高考没什么用,你只是换个城市打王者荣耀而已。山里的孩要努力来城市打王者荣耀,毕竟城里伙食好。

  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作为一只学弱,多年来反复自问,现在慢慢发现,“读书有什么用”就跟“人生有什么意义”一样,都属于“没(xian)事(de)找(dan)抽(teng)”的问题。兜兜转转苦思冥想一圈,到头发现,还不如从来没想过……何必执着去追求一个确切的答案?这些问题本无解!

  从我个人角度,不要拿学校里的“读书”混同于闲暇时的“读书”。前者有时候可助人通向功名利禄的康庄大道(然而主要还是看投胎),后者却能给你内心的满足。人生苦短,就要多了解一些,关于世界,关于自然,关于人类,关于国家基业,关于民族大义,各类学科,各行各业……也许,这才不枉来人世间一场。(我这样完全无视阶级固化的傻白甜看法真的好吗= =)

  读书毕竟是理论上的,行走才能给人真切的震撼。自己也几次旅行,在陌生环境中与陌生人交谈(尤其以当地语言与当地人交谈),以自己笨拙的经验去体验风土人情,实在是神奇且令人兴奋。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这才能令我这个半吊子“书呆子”产生一种没有被世界辜负的快慰。所以于我而言“读书与旅行”是太有诱惑力的标题。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书带给他行走江湖的指引,而他一旦真的上路,这指引便到了接受检验的一刻。“这些兑现时刻,决定了你将‘由书所成’还是‘为书所毁’,决定了你对‘真实世界’的适应程度,决定了你旅行历程的幸福与否……”

  或者这句话更对:“关于旅行地的阅读,我们是从旅行结束后才真正开始的。”

  遗憾的是,本想以此书为静心之药,谁知这原来是一本(旅行与)美食指南,倒不是说不好,只是超出期望,略感失望。尤其是书的后半部分大段大段对食物的制作与观感、口感的近乎疯狂的精致剖析,真是令我崩溃……不是因为看着会饿,恰恰相反,写得太详细反而令我感到厌烦,耐心尽失,但同时又震惊于作者对任意美食的了解与琢磨……简直可怕!每当看到一大段类似描述,脑子里只有三个字:又来了!

  作者的妻子是美食专栏作家,在成书前不久去世了。据说詹先生这些美食描写多半归功于她早逝的夫人,若然,则詹夫人功力的确深厚,而这夫妻两个真是绝世吃货……

  3.

  不过,这些古人真正的品貌又有谁知。尽信书不如无书,尤其像隋炀帝之类亡国之君,唐朝的史书又岂能轻信。只能寄希望于有心的后人,仅拼只言片语,漏网的细节残片,去推敲,或者像我这样自娱自乐的人过度推敲也无不可。所谓“不薄今人爱古人”是近乎完美的平衡,取决于后人脑补程度的不同而已。

  书呆子旅行的原因也为多过几重人生(同时代或异时空),跟上述理由略像。古人走过的路我也走过,好像古人过过的人生我也参与了进来,哪怕只有这几秒的片段重合。读书可以代入,旅行也可以代入啊!

  “在现代找不到的,于是透过了书,穿梭时代去想想,毕竟旅行永远是想象和真实并行的。”

  “只有旅行与读书,才能让我们用过超过一个‘人生’。”

  总之就是“贪”,真书呆子莫过于是。

  当然最直接的代入莫过于成为一个演员,但现在屏幕上那些所谓“演员”的演技好像无意中透露了他们其实对“代入”毫无兴趣,恨不能仅靠一张脸就日进斗金(虽然已然做到了)。老实说每个人都是演员,只是一个职业演员最好不要生活中比工作时敬业,请在适当的时候演技爆发,否则真是尴尬又讽刺。

  4.

  詹先生在书中写的旅行经历有限,大致包括意大利托斯卡纳,瑞士少女峰,印度、非洲、巴厘岛、阿拉斯加、日本、土耳其。太多关于食物的描写,尤其关于日本的,小野二郎以一种朝圣的态度做寿司,作者就把整个朝圣的过程与结果写得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点:在印度旅行时,遇到黑心商人推销地毯,詹先生本来窘于囊中羞涩,谁料卖地毯的老头一开口居然吟诵了奥玛·开俨的诗句,把他激动坏了,立马掏钱买下。我也激动坏了,我在大学时初次接触了黄克孙先生的翻译版,大为痴醉,毕业论文也引用了这本书。且看书中列的诗句黄先生的翻译:

  时恐秋霜零草莽,韶华一旦随花葬;微尘身世化微尘,无酒无歌无梦想。

  (Ah,make the most of what we yet may spend,

  efore we too into the Dust Descend;

  Dust into Dust and under Dust,to lie,

  ans Wine,sans song,sans Singer and --sans End!)

  可叹黄克孙先生是个物理学家!不禁感叹那个真能培养出文理全才的年代。看看现代教育,大家动辄偏爱那些所谓文理全才的高分考生,时过境迁之后,他们的才华还保留多少?他们当初锻炼这些才华为的又是什么?噢,“读书有没有用”和“人生有没有意义”都是扯淡的问题,又何必去问。

  再有“3·11海啸”一周年之际去日本旅行时,见到的台湾旅行团。

  为什么台湾人热衷于赴日旅游?为什么熟年老伯伯能说流利日语?台湾与日本,台湾与大陆,都是无法用传统常识解释的关系。由维新后迅速崛起的蕞尔小国的狂热政治野心而始,注定搅乱许多本以为会千百年坚如磐石的东西,比如社会风气,比如世道人心,甚至比如血脉渊源。外民族影响本民族,时过境迁后受害者依然心甘情愿,是真的心无芥蒂还是对方魅力太大根本无力抵挡……

  还有博茨瓦纳草原上的丛林旅馆及与食肉猛兽的近距离接触,我后来看到央视科教频道播放的类似纪录片,主持人也有跟詹先生一样的经历:亲眼见到狮子捕猎,由于距离太近,他能听到它们撕咬猎物皮肉时发出的牙齿啃啮骨头的摩擦声,直教人浑身发毛……然后我又进行了一下脑补……

  还有恐怖袭击后凄凉的巴厘岛海滩,作者的一意孤行使他无意间拥有了一种幸运的奢华,那就是把白色月光下偌大的沙滩与潮声——当然还有海鲜——完全包下,然后倾听游走沙滩赚取小费的当地乐队为你单独演奏《Blue Spanish Eyes》……想想就很爽……

  此书后记有点意思。旅行即想象,想象即旅行。旅行穷尽处,幻想启程时。探险时代结束,惟赖作家的想象力维系旅行探险文学的生命力,这便是科幻小说的滥觞。大多以真实细腻的笔法“迷惑”读者,渐渐重“幻”而非“科”,最终完全虚拟化了地理空间甚至时空。这就不一定关乎未来了,于是有了《指环王》、《权力的游戏》……中国的各类穿越好像不能算,毕竟自古中国人都只敢只能也只会想(yi)象(yin)历史。

  5.

  作者之子是著名时装设计师詹朴,他在序言中写到,幼年时他那不靠谱的老爸总是叫他请假一道出去旅行,他的回答总是:我还要上学啊!长大后回忆,他说:“当时不了解,后来才知道长大之后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应该早一点丢下一切就出发的。……”

  我少年时的同学们很多都早早出行过,当时不懂,现在回首,真是遗憾多得都不愿再想起……“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浪漫至极的辞职理由,却又有几个人有这个魄力。作为一个半吊子书呆子,不论那些看似荒谬的理想能否实现,读书与旅行总还是力所能及。希望自己穷尽一生,这两点能做好,减少点人生遗憾。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五):最有趣味的阅读体验

  《读书与旅行》带给我这半年里最有趣味的阅读体验。

  作者按照旅行书本去瑞士山地徒步旅行,途中欧洲健朗女士建议给作者登山杖,主人公逞强不要。作者狼狈的徒手攀冰经历可以想象。

  作者被导游带去买地毯,克什米尔店家侃侃而谈的是艺术,还声情并茂的朗诵了古诗。对于懂得欣赏古诗的书呆子,作者怎么抵挡的了?

  很有趣的一段是作者转述的段子,其中说日本的居酒屋就是一场胜负:不是酒鬼之间的,而是酒客与调酒师的对决。书中还有非洲的“打猎之旅”和阿拉斯加的冰河之旅,故事个个精彩。

  作者是台湾出版界重量级人物,其流畅的写作可以让你一天之内读完这本400页的书。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六):读一本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推荐指数:★★★★

  (文章首发跟着鹏叔游世界,请关注我的公众号travelswithus,关于关于旅行与读书的原创文章)

  旅行书籍推荐

  喜欢旅行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喜欢读书的吧。旅行的时间长了,不仅仅满足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喜欢旅行的人总是对这个世界保持着一份好奇,还希望从一堆破石头和碎瓦砾中读出不同的意义和内涵,这时候行前读上几本有关的书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同样,喜欢读书的朋友中也不会缺少喜欢旅行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打小听惯了的,西方也有类似的话讲这个道理,“世界是一本书,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读过其中一页”。仅凭书中的文字来构建头脑中想象的场景,未免不够立体、真实和亲近,读的书多了就会产生去验证的想法,自然也就开始踏上旅程。

  Have Books Will Travel

  詹宏志的《旅行与读书》把这二者与人生的关系准确的诠释了出来。

  只有一个人生是令人不满足的,但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对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在我看起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

  去某地旅行,大多都有一个缘起。于我,或是因为一部电影中的画面,或是因为一本书中描述的场景,亦或是因为他人的介绍。细想一下走过的地方,好像大部分时候与书有关。去埃及,是因为幼时读一本叫做《世界未解之谜》中关于图坦卡蒙诅咒的传说;去印度,是因为妹尾河童在《窥视印度》描述的与众不同和数不尽的神;而去伊朗,是因为中学《历史课》本上讲的居鲁士大帝和他的波斯帝国……

  每次出发前都要看各种导游书、旅行指南、历史书、各种攻略,详细的设计路线、预订旅店、规划要去的景点交通等等等等,生怕错过一些当地的什么,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去还原书中的感受体验和场景,我们通常把这些行前的准备叫做“做功课”。

  书呆子相信凡事书中都有答案,在旅行一事也不应有例外,所以他们通常会以一本书或几本书做为旅行的依据,我当然也是这种人。

  在这个信息时代里,不再像古人那么的“交通不便,资讯不发达”,现在高清的照片和视频足以还原比当地亲眼所见的更清晰更真实更身临其境。这些功课构成一次完整的想象中的旅行,好似不用去到目的地也似去过一样,因为当地的人文历史景点美食风土人情你都可以说的头头是道,不晓得的人绝对以为你深度游过那里。

  那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跑去异乡呢?旅途中遇见的人和事儿,以及只有亲身才能体验的不同,现在不都说21世纪是体验的时代么,何况还有旅行中期盼的奇遇,临时起意和散漫随性。不按常规和计划出牌,这才是旅行中最动人的部分。就像作者在自序中说的:

  旅行里让我留下深刻印记的经验往往发生在最无目的的时候和场所,树下小酒店的一杯沁凉白酒,迷路崎岖城区偶遇的小面包店,异国乡间等待公交车窥见的乡民日常生活景致,这些无意间得来的吉光片羽反倒成了日后反复咀嚼的旅行滋味。

  旅行结束回到家,除了厌恶症和怀念症之外,留有遗憾也几乎是每次旅行回来的一个显著症状,对比书中所列,总是感慨时间不够,这个精彩的地方没有去,那个美食没有尝到,可正是这些遗憾才组成了一次完整的旅行体验。而完美的旅行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完成。

  关于旅行地的阅读,我们是从旅行结束后才真正开始的。之前是想象,之后才是真正的开始。不管是哪一种阅读,总是在旅行完成之后才开始。

  旅行结束后的综合征表现之一就是读书,试图补足旅行过程不了解的或不明白的相关知识;之二就是写游记,放在网上与同好的朋友分享;之三就是自此与旅行地产生了奇特的“链接”,当突然听到有人提到该地或看到该地的新闻时总是会更加留心,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企图与过去那时的我产生关系。

  《旅行与读书》是一本没有图片的游记,记述了十个因读书而起的精彩旅行故事。这十个故事,有好有坏,文字说不上文采斐然,倒是记叙的方式有点意思,颇为吸引人,以《吟诵奥玛开俨的地毯商人》为代表。詹Sir最厉害的地方也就是他关于细节准确生动的描写。最喜欢的一篇是《小野二郎的寿司旋律》,把食物的色香味触觉写的淋漓尽致,从头到尾一顿饭十四颗寿司每一个都细细写出,读来不禁让人食指大动。

  小肌虽经腌渍却仍然保持闪闪发光的金属色泽,整条小鱼捏成修长的模样,尾部却多了一个转弯,变得优雅灵动,被称为是“女子的坐姿”,好像是个淑女双手贴着膝盖,小腿侧弯端坐的模样。

  一连三贯肥美的鲔鱼寿司之后,彷佛音调突然一转,从鲔鱼大腹的油甘脂美急转至青皮小肌的微妙醋酸,口腔中重新变得干净清爽,效果好像法国料理在中场要用雪贝冰沙(Sorbet)来清洗并转换嘴里的味觉一样。

  十个故事大概与美食、吃有关占了一半,写的其实也是旅行的事儿,唯一跟读书有关的可能只是缘起。其中有几篇絮絮叨叨读来有点烦躁,写的一般但真诚用心,大部分的故事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于我们吃货来讲肯定喜欢。另外,作者的一些写作方式,对于场景的营造和细节的雕琢也值得我借鉴和学习。

  如今关于旅行的书中,大多是一些攻略类,游记类市面上也是大量的垃圾流水账,真正写的好的游记文学不多,这本勉强算是一本。喜欢旅行的朋友,可以一看。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七):《旅行与读书》读后感2

  距离上次读这本书,有很长时间了,不过,今天一气呵成把[长草丛中的死亡]这章读完了,很有趣,回味无穷。

  首先,作者的叙述方式不是按时间顺序来描述的,而是先把最惊险的场面呈现出来,“长草丛中的死亡”其实说的是他们追踪的两头狮子,在博茨瓦纳奥卡万戈沼泽地国家公园内捕食驴羚的场面,画面虽然血腥,但也惊心动魄,博茨瓦纳当地的追踪者兼司机马克斯开着路虎,带着包括作者在内的几个游客,在水边发现了狮子的足迹后,开始跟踪,亲见狮子如何两路包抄、分工合作捕猎驴羚的过程,惊险、刺激。

  非洲大草原,一直都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也是狩猎者的乐园,当然,现在,狩猎行为是越来越受限制了,因为非洲也在改变,从早期的靠卖狩猎牌照赚钱,后来发展到不允许狩猎,但是可以带游客做生态旅行,由当地有经验的追踪者带领游客去寻找、追踪野生动物,这样,野生动物得以保护,生态得以保护,同时还有钱赚。

  在这章节里,我头一次了解到台湾同胞去非洲的不容易,众所周知,非洲很多国家受咱们大陆的资助,都是只跟大陆关系好,那么台湾就很少有非洲这些国家的领事馆,作者想去博茨瓦纳旅行,在签证方面还遇到了一些周折,因为台湾没有领馆,要么去香港办理,但是需要过去面谈,当时作者正好在英国出差,就想在英国办理,可是办理周期有点长,出差时间不够,正当作者要放弃的时候,有朋友告诉他说北京可以支持传真信息办理,之后的一段时间,作者按照要求传真材料过去,焦急等待但没任何消息,作者以为这次彻底没戏的时候,居然收到了北京邮寄过来的允许作者办理落地签证的领事信函,哈哈,真是出乎意料,虽然,落地签证的地点跟作者要求的地方有出入,但经过跟南非相关部门的电话沟通,终于搞定,真是不容易,好事多磨呢。

  读过这章节,关于非洲野生动物的描写,实在精彩,同时,也让我这个不喜欢动物的人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动物的习性,其中,对大象的描写,给我印象比较深,正如大家印象中的,大象一般给人温顺的感觉,体型庞大,动作缓慢,但是,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大象在感觉受到攻击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凶猛是别的动物不能比的,它们力量极大,破坏力极强,能踏平房屋、宿营地,对经验丰富的狩猎者来说,大象是最大的威胁,好吧,以后还是小心为妙。

  读过两个章节之后,逐渐喜欢上了作者的文字,很精彩,画面感挺强,而且不是平铺直叙,引人入胜,哈哈,希望尽快把其他章读完。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八):行路读书,生活不只一面

  老话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詹宏志的这本《旅行与读书》就是最好的实践之一。

  先来说说作者,詹宏志是台湾人,身份很多重,编辑出版、电影人、作家等等,这些身份并非线性转换,而是同时交织。作为出版人,詹宏志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联合台湾几大知名出版社共同创办城邦出版集团,麦田、猫头鹰这些都隶属于城邦出版集团,品质上乘;作为电影人,詹宏志策划和监制多部台湾经典电影,包括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编剧是我最喜欢的台湾作家朱天文,还有很擅长营造氛围的吴念真)、《戏梦人生》,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所以其实从詹宏志之前的策划中可以看出来,虽然是经济系毕业,但是詹宏志是个颇有情怀的读书人。他自己也说过,不管前一晚多晚睡觉,第二天四点必定起来读书,很小的时候就把镇上的图书馆读了个遍。

  既然是读书人,读书人自然有其认识世界的方法,多半和书分不开,读书似乎就是万法之法。就像本书序言里说的,“好比真正的匠人,读书是界定他这个人的技艺。由于具备这种方法、路径,以及技艺,所以他才能够不害怕,因为不论遇上什么事,都自有一套安身立命之道去应对。” 读书最初可能只是解决疑问的方式,渐渐就会变成了解世界的方式,最后演变为理解世界、理解自己的钥匙。

  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生,在这样三维的空间中,任何一次选择都是不可逆的,而任何一个选择导向的结果也是不可预知的。所以我们或许会有惶恐,会期盼安稳,但同时也会有不甘心:在这样纷繁的世界里,这样广大的宇宙里,仅仅在熟悉的地方,过着熟悉的生活吗?所以才会有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或者是加深深度之类的说法,这无非说的都是扩大对真实存在的这个世界,以及那个并非实体的抽象世界的参与程度。读书和旅行,就是能够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的方法。读书的时候,你会沉浸,为主人公欢喜忧伤,为作者描写的情感击掌感叹,感同身受,会暂时从现实的世界里抽离;旅行时,虽然警惕度提高了好几倍,但是总是很容易为不经意间的别样生活而感叹,兴起之时,你也不会想起来家里还有煤气费没有交。

  这本《旅行与读书》就是作者詹宏志的另外好几个短暂的人生。有作者按图索骥去寻访美食的惊喜或者惊吓,在非洲体验Safari,像个19世纪的殖民地贵族;在阿拉斯加学习爱斯基摩人的独木舟驾驶技术,体验将海豹皮的独木舟穿在身上,人舟合体的感觉;碰到会吟诵波斯古诗的地毯商而惊叹不已最后被骗;最后还有把寿司当成终生事业的小野二郎店里的庄重体验。

  对作者而言,旅行可能是因为不小心看到书中所述的某件事,触动了前往某处的动机。就好比看过蒋勋的吴哥之美就很想去柬埔寨,带着纯然的好奇和冲动。读书开启了一场旅行。对我们个体而言,或许也是因为书里的情节,或许是杂志的一页介绍,又或者是朋友传神的描述,我们也会有对这样那样地方的神往。曾经的一天,或者未来的一天,我们踏上过那片土地,有失落或者有满足,不管是怎样的感受,就像作者在书里描绘的那样,旅行不仅仅是拍照,也不仅仅是人流,更多的是放松下来,回归零点的体验。这种放松,要放得下既有的知识、固有的偏见,像个孩子一样,对世界张大眼睛,只去体会而不轻易评判。

  而当我们老了,还可以运用书本“想象一场旅行”,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有卧游的说法,那时候人们旅行不方便,所谓“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卧游,就是不出屋子,靠着想象的遨游而旅行,这样,连旅行所受到的时间、空间限制都可以摆脱开来,徜徉在虚与实之间,从心所欲。

  曾经我问过正太,你说宇宙是什么?正太说,宇宙是已知和未知的一切,我又问,那时间呢?正太说,时间是一个维度。就在那一天我突然醍醐灌顶,一个人虽然生命有限,但个体可以不受维度的限制。这种深度是无穷的,对个人来说,也是永恒的。无论是读书,还是旅行,都需要一个人打开自己。

  愿你我都有像个孩子的时候,在一天的某些时刻。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九):美食巡礼

  这是一本会看饿的书,这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虽然书名包含旅行和读书两个关键字,但从作者的字里行间里我读到了第三个关键字“美食”,十篇游记,其中有六篇以介绍美食为主。在佛罗伦萨,他靠着一本美食指南扫荡大街小巷的小吃;在印度,他被误认为美食评论家,得以参观一家酒店的后厨,大饱眼福口福;在日本,他专门去寻找一家由日本人开的法国餐厅;在伊斯坦布尔,他热衷探究两种不同烹饪手法制作出的羊头哪个更美味……关于美食的故事和细节还有很多很多,虽然整本书没有一张图片,但作者对这些人间至味进行了精细详尽的描绘,色泽、香气、口感,给人丰富的想像和画面感,好像读者就在一旁,跟作者一同享受美味一样。

  下面是作者在印度品尝美食的一段。

这时候羊肉咖喱和羊肉炒饭也跟着上桌,我细看这两道菜,羊肉咖喱酱汁色泽鲜红,有火辣的气息,羊肉则带骨,看起来是不向西方人妥协的绝佳征兆,带骨的肉一向更加美味,只是许多餐厅迁就西方观光客的口味,转用菲力,反而失去骨头的好滋味;羊肉炒饭则是和厨房所见相同,饭粒受羊脂滋润,粒粒金黄油亮,饭中又有茴香和芫荽碎叶,翠绿点缀,草本芳香,十分吸引人。

  对于美食,垂涎欲滴而不能食,很是折磨人。但所谓,才下舌头,又上心头。天朝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而从近几年《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程度也可以看出当今大家对于食的热情依旧不减。中国人,对于能吃的东西想尽各种烹饪方法把它吃下去,对于不能吃的东西想尽各种方法把它变成中药吃下去,这足以看出我们对于食物的“需求”。

  《旅行与读书》读后感(十):读书与旅行

  读书与旅游,这是两个多么宏大的命题。在读书人眼中,旅游永远不会是简单的。他们会在书中的每一个形容词中,每一段生动的描写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期待的,惊讶的,并铭记与心中,然后在通过旅行将自己的所有期待展现在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旅游不免有时会令人失望,人山人海的小桥流水早已失去江南应有的样子,地道的美食无法给予文字带来的味觉感受,这些都将文字在我们心中构建成的形象彻底打垮。这时我们不免去思考,读书与旅行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关系?

  带着文字的感受来到目的地,享受一番后,收获一些思想,去验证,去对比,也许这个时候你才能真正读懂书中所描写的感受吧。正如《旅行与读书》中所说,这是一本旅人对过去的自己诉说的书啊。

  看到这个题目不免令人心生疑虑:如此宏大的命题,如何通过短短的篇幅表达清楚,看完书中简单不花俏的描写,便会大失所望。确实如此!书中所描写的读书仅仅是阅读旅游杂志或旅游性的图书,没有像《瓦尔登湖》那样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确实让很多读书觉得说不过去。

  也许这是我们对读书与旅行这两样东西的美好向往,向往着这些都是美好的,都是不容侵犯的。有时我们将读书与旅行太过于圣神化,其实这一切的一切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及血液之中,诗与远方已经可以是及朴实又简单的一样东西了。

  作者通过简单的文字和令人眼馋的文字就已经很好的表述了这一点。恐怖袭击后的巴厘岛,小野二郎的手握寿司,都深深的吸引着我跟随者作者的步伐一步步走在异国他乡之中。

  旅行与读书有很多种,就像书和目的地一样,永远不会重样,能够感受到和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体会到美食带来的味蕾感受,视觉上的冲击和为作者深处险境的提心吊胆,这样,就不会是一次失败的旅行了。

  关于旅行的阅读,我们是从旅行结束后才开始的。假如我到过书中所描写之地,带上这些文字,我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